第一百四十七章 仙家齋菜宴
字數:4765 加入書籤
時值初秋,晴空萬裏,山間空氣新鮮,滿目蒼翠之中,零星點綴著或淡或濃的紅葉。
這天上午,農天一與汪紫薇興致勃勃地來到了寧照庵,一是許願遊玩,二是想品嚐這裏獨一無二的齋菜宴。
寧照庵不僅花草繁茂,而且是一座集宗教與休閑於一體,富有傳奇色彩的仙山。
庵內遊人三三兩兩,既有賞花祈福之樂,也有許願還願之趣。陽光漫步在花草樹木間,透過斑駁的叢林,潑灑在這一片淨土之上。
上得山來,他倆已進入庵內,先是祈福還願,之後便去拜訪女主持,禮畢後,他倆期待品嚐寧照庵仙山的齋菜宴。
汪紫薇說,這實為人世間的一大樂事。
女主持親自作陪,這時,他們在一張古色古香的八仙桌上落座。候菜時,他們先是喝庵裏自製的綠茶,有一股清雅的淡香。
汪紫薇說,這茶好清雅呀,甜甜的,淡淡的。
農天一抿口茶,連聲“嗯嗯”。
稍後,汪紫薇又說,我這是第一次吃齋菜呢,聽母親說非常好吃的。
農天一搭腔,笑著說,其他寺廟的我吃過一些,這裏的我也是第一次過來品嚐。
女主持說,齋菜講究的是色香味俱全,要的是形似,尤其是神似,跟真的一樣,有我們庵裏獨特的神韻在裏麵。
他倆十分期待著,連連點頭。
此刻,他倆都充滿了好奇,又像是一場隆重宴會開始前的期盼,正在耐心等待之中。
他們邊品茶,邊聊天,又過了一會,開始上菜了。
他倆連忙瞅一瞅,上的第一道菜是一盤油光閃亮的雞大腿,正飄散著濃濃的香味呢。
汪紫薇大惑不解,指著雞大腿貿然地問道:“出家人不是不吃葷的嗎?怎麽還有雞腿呀?可不能因為我們倆個俗人壞了庵裏的清規啊!”
女主持看了一眼汪紫薇,淺淺的笑道:“貧姑怎敢破規?你嚐嚐便知。”
汪紫薇夾起一隻雞腿仔細觀看,才知道是豆皮做的。汪紫薇的冒失之言,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她自己也覺得剛才的言語有點過了。
女主持說:“這是庵內的待客菜,名曰素雞。”
原來,這素雞是用香油炸的,吃起來比真雞腿還有味,入口香嫩滑膩,爽爽的。
第二道素菜端上來時,農天一有些不認得,細如絲,白如玉,佐以香蔥青椒,一看就覺得好吃。
農天一連忙夾了一筷子,送進口中,似肉非肉,似蔬非蔬,很有嚼勁。
有了之前的經驗,這回,農天一也斷不敢妄猜葷菜,但忍不住還是請教女主持:“此乃何物?”
女主持反過來要他們猜,猜了一會,他和汪紫薇都沒有猜到是什麽做的。
女主持又笑道:“這就是極普通的茄子幹做的。”
他倆先是“哦”了一聲,隨後汪紫薇感到驚奇,說道:“茄子怎麽做得這麽好吃?”
他倆細嚼慢品,才漸漸找到了一絲絲茄子的滋味和菜蔬的感覺。於是,汪紫薇便向女主持請教製作方法。
女主持告訴汪紫薇:“把新采下來的嫩茄子去皮,切成細絲,焯水,曬幹後用香油浸泡即成。”
汪紫薇不由自主地稱讚道:“這真是絕了。”
一邊吃著,一邊說著,不知不覺中第三道菜上來了,這就是南頤縣傳統名肴——衝(籠)菜。
這道菜是以青臘菜醃製而成的,黃綠相間,酸鹹適度,清脆爽口,暗藏一股衝勁,可以衝得人的鼻子發癢,噴嚏連連,同時倍添宴席的歡樂氣氛,是佐酒下飯的好菜。
他倆衝的一個個皺眉,農天一則大呼“真過癮”。
道姑端上第四道菜了,這是一盤油炸香菜。是用香菜葉拖麵漿油炸而成,十分香酥可口。
這種做法,汪紫薇還是第一次見,便問道:“怎麽做的如此精致?”
女主持回複道:“油炸時火不能太猛,要注意火候適度,因為香菜嫩,稍不注意就會炸過勁了。”
汪紫薇連連點頭。
農天一說道:“這烹飪技術掌握的恰到好處,妙!”
可以說,第五道菜是一道大菜了,名曰“佛手”。隻見一隻隻胖乎乎的小佛手堆滿一大盤。頗有佛手擎天之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他倆吃著“佛手”,用味覺感知,用虔誠去觸摸,用心去感悟。原來這“佛手”是用麵粉製作的,用的是烘烤之法烹製而成。可謂一絕。
說著說著,第六道菜又上來了,這是一大盤泡菜:有青椒、大蒜、子薑、花椒、蘿卜和元荷。
汪紫薇已經進入角色了,也越來越有經驗了,她邊吃邊說:“特別是這元荷,鮮活水靈,活像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荷花。”
農天一看著滿盤的菜蔬,接著說,“真是五彩繽紛啊,非常好看,連那泡菜水都是紅豔豔的呀。”
農天一平日就愛吃泡菜,這寧照庵的泡菜倒是仙氣十足,格外好吃,因此他吃了不少,還一個勁的誇“好吃!好吃!”
汪紫薇調侃道:“看把你饞的。”
大家哈哈一笑。
之後,又上的幾道小菜,分別是:五香豆腐幹、炒豆芽、炒土豆絲,製作都十分雅觀,精致,味道也別具一格。
最後是“壓軸戲”,即一海碗的“神仙湯”。這是用碧綠的波菜、鮮紅的枸杞和嫩黃的金針菇做成的,鮮美異常。這些食材都是山上的寶物。
農天一一邊喝湯,一邊稱讚,他用了四個單字加以描述:“鮮,清,香,滑。”
席間用的酒,則是女主持用南頤縣的黃酒浸泡而成的菊花酒,香噴噴、甜絲絲的,菊香與酒香相融合,品後回味醇綿悠長。
農天一先是一聞,隨即小抿一口,接著又連喝了三大杯,不住地誇獎:“真香啊!酒色黃的流油。”
女主持說:“庵內尼姑視酒為藥,可以起到養生養顏之功效,因此隻忌葷不忌酒。”
汪紫薇覺得這個菊花酒挺好的,便笑著說:“天一,聽見沒有,回家後多弄點黃酒泡菊花喝,養生又養顏,一舉兩得。”
農天一喝著菊花酒,邊喝邊說:“好的,一切聽夫人的!”
大家又是一樂。
這時,該是主食上場了。尼姑已經端上來了,是一人一碗長壽麵,有香菇、木耳、黃花、綠豆芽、豆筋等七、八種“俏頭”。它們撒落在細如絲的長壽麵碗裏,仿佛花花綠綠的世界,盛開在白絨絨的雪地上,看了,就忍不住流口水,無比誘人。
農天一說:“越看越好看,就像個七彩繽紛的大觀園呢。”
用過膳,稍事休息,他倆告別女主持。
下山時,他倆對寧照庵齋菜宴一路讚不絕口,這一荊楚名庵不僅風景秀麗、仙氣氤氳,而且齋菜宴也十分精巧,真是名不虛傳。
他倆還沉浸在一桌美味佳肴的齋菜宴中。他倆興致未減,於是作起詩來,農天一一句,汪紫薇一句,不一會,便吟成了一首詩:
寧照庵內景色欣,
七碗八蝶樣樣精。
一桌齋宴益壽年,
三杯菊酒蕩塵心。
莫談道姑非凡人,
原是世上美廚仙。
吟完詩,農天一問汪紫薇:“何題?”
汪紫薇略一沉思,道出:“《寧照庵品齋》,如何?”
農天一讚道:“好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