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方法
字數:3266 加入書籤
此時,楚澤徹底否決了岑文本的提議,看著岑文本無話可說的樣子,讓跟岑文本爭了半天,漸漸有些火氣的長孫無忌感覺很是痛快。但緊接著李二陛下一句話,又讓他心中出現了不好的預感。
“楚澤!輔機提議通過將渭河水分流成兩河,從而使渭河降低水麵,使得渭河從此不至於破堤。此法又如何?”李二陛下又問道。
楚澤想了一下,說道:“此法恐怕也不行,試想渭河分流之後,水麵雖然會短時間有降低,但水勢也肯定隨之變緩。而水勢一變緩,泥沙則必定會比以前沉積更多。泥沙沉積越多,那河槽必然增高。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反複累積,到最後恐怕要變成屋上行舟。”
砸吧了一下嘴唇,楚澤接著說道:”所以,分流之法,或許可解當年水患,但長遠來看,此法弊遠大於所帶來的利。甚至隨著時間的推移,渭河破堤比分流之前,還要越來越頻繁。”
長孫無忌一聽自己所說之法,比岑文本的挖沙法還要不堪,以他的身份何曾這樣被人否定過。不由臉色有些發燒,特別是見岑文本臉上似笑非笑表情,更是不爽,忍不住瞪了一眼楚澤。
楚澤裝作沒有看見,心裏麵則還在盤算著公主的事情,想著待會如何向程大魔王開口,詢問一下是哪位公主。
“那楚澤你有何良策?”李二陛下不想再聽眾人的爭執了,且他感覺楚澤剛才說的有理。所以直接詢問。
有關治理水患的事情,楚澤在後世也聽過不少。後世行之有效的方案隻要上過初中、高中,學過地理的,都是知道一些的,主要就是兩點,一是在河水沿岸種草種樹,增加植被,讓水土不要再流失進河水之中。第二便是修建大量的水庫。
楚澤略一沉思之後,整理了一下思路,想了一下如何將‘水土流失’、‘過流能力’和‘人造洪峰’這些詞用當世的話,給大家說清楚。
在眾人注視之下,沒過多久,楚澤說道:“首先我給大家分析一下,造成渭河水患的根本原因,然後再給大家說如何治理渭河水患。”
不等眾人多想,楚澤緊接著又說道:“渭河水中多泥沙,大家可知這沙土是從何而來?”
眾人沉思,岑文本一聲冷哼,說道:“自然是渭河上遊以及的支流,將所流經的山川之上的沙土衝刷帶進渭河主河之中,然後順流而下堆積到渭河中下遊。”
楚澤點頭道:“岑大人所說是對的,但岑大人可知南方雨水十倍於北方,而長江水勢更是遠超過渭河,為何長江中沒有泥沙,更少有決堤?”
眾人目光閃動,若有所思,岑文本一時想不通原因,倒也幹脆,隻接說道:“此事老夫不知。”
楚澤眼看眾人思維已經完全被他牽引調動,便說道:“這其中原因,卻是南方樹多、植被茂密,漫山遍野凡是有土壤的地方,必有大量植被。長江流域所過之處,山川之上更是如此,樹木植物的根係牢牢將泥土吸附固定,讓雨水難以衝刷而走,自然便不會匯集到長江之中。”
“而黃河上遊河西之地多不毛土山,一有雨水,便泥水同下,匯入河中。所以,大家若是細心觀察一下,便會發現,凡是山上有草木覆蓋,山間流水便會清澈許多。反之則相反。”
包括李二陛下在內,眾人聽著已經入神,他們從未聽過有人能把渭河水患從根源處如楚澤一般說得如此明白。
水土流失的道理,在這個時代可是從未有人提出過,楚澤一說,眾人再度陷入沉思。不過在場眾人都心智不凡,雖然首次聽說這個道理,但略一思索便大感有理,都不禁先後點起頭來。
“臣前幾日,曾聽人說過渭河因河水而泥沙淤積,必須年年清理河道,可即便如此,還是趕不上河床抬高的速度。”楚澤又說道。
眾人聞言點頭稱是,他們也知道在渭河入黃河的河口附近,堤內的綱船甚至比堤外房頂還高,都是因為泥沙倒灌的緣故,為了疏浚渭河河道,每到冬天就要征調大批勞役。渭河兩岸的百姓,為此苦不堪言。而這還是渭河遠比黃河窄的緣故,否則若是換做黃河,引起民變都有可能。
楚澤趁機又說道:“所以,治理渭河水患的治本之法,乃是在渭河上遊隴右、河西一帶渭河流域黃土高原和不毛土山上栽樹、種下植被。”
這一下,眾人眉頭皺了起來,楚澤不等眾人發難,便主動說道:“想必陛下和諸位大人已經想到,此法固然是治本之法,但關西、隴右、河西三地皆是黃土堆積成山,欲使山上有草木覆蓋,恐怕非積百年之功不可為。所以,此法是長治之功,非當務之法。”
李二陛下眸中有讓人心折的莫名光芒閃動,說道:“就算非百年之功不可為,此治本之法也要施行下去,且長時間堅持下去,我大唐一代不行,那便兩代,甚至三代,朕不信百年之後,做不到此事。”
楚澤聞言,不由心中感慨不已,對李二陛下雄才偉略和長遠目光由衷感到敬佩,但他還真不看好李二陛下的想法目標。
以後世人力、機器之力、育苗之力,多少年過去,那關西、河西之地的不毛之山,黃土高原上依然大部分光禿禿的。
不是政府不夠重視,實是其中牽扯到的不穩定因素太多。有人本身的因素,也因西北幹燥、少雨的根本缺陷。
總之,楚澤還真不認為這事是封建社會王朝所能夠做到的。但這些話他絕對不會說出來給李二陛下聽的。
沒看就這一會,幾位重臣先後都說了‘陛下聖明’高瞻遠矚‘聖上所行功在千秋’之類的話。這個時候說出來,擺明是給自己和大家找不開心嘛!
楚澤猶豫了一下,避過栽樹、種下植被之事不說,又道:“臣提議,關西、關中開始至熙河路,渭河兩邊當禁以伐木,否則若是山中樹木采伐一空,不毛之山越來越多,河中泥沙便會不斷加倍增多,屆時渭河必然更加難治。”
眾人深以為是,李二陛下更是直接對左右負責傳旨的太監說道:“將此事記下,回頭將其中原因附注說明,再定下相應律法,然後即刻下旨給黃河流域所過之道、州、縣。”
說完之後,李二陛下想了一下,又對楚澤說道:“楚澤!這治本之法已經說過了,可有其它短時間內奏效之法。”(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