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八)功德圓滿(大結局)

字數:7210   加入書籤

A+A-




    8月11日,周一,文竹照常上班。

    公司人又議論紛紛,說:“好不容易習慣了他的絡腮胡子,現在又恢複成細皮嫩肉,讓人好別扭!”

    好像文竹是他們的玩具,要按照他們的要求生存。生活的不如意,大多是無端的不相關的埋怨所造成。

    “小文,你的胡子呢?”陳嘉明問。

    “已埋在行走的路上。”

    “為何?”

    “銘記歲月的流淌。”

    “有胡子不是土匪,沒胡子卻成詩人。你的書呢?”

    “新鮮出爐,略顯青澀。請老大過目,不吝賜教。”

    文竹好像還在書裏麵,一時出不來,尤其在語言上。他遞過裝訂好的a四紙書稿,陳嘉明接了過去,大略翻閱一下。

    “書名為《軌》,以情感為主?”

    “對,振興工具蓬勃發展為輔。”

    “能不能署上我的名?”陳嘉明開玩笑道。

    文竹聽了一愣,馬上反應過來。

    “哈哈,老大,我也想署上你的大名。恐怕你看完後,就沒有這個想法了。”

    “哈哈,有空幫我寫一本自傳,如何?”

    “寫二本也無妨。”

    “對了,近來股市跌跌不休,會不會影響我們的上市的審批?”

    “應該沒問題,本月下旬或下月初就會通過。老大,是不是又嗅到了商機?”

    “哈哈,危機之下,遍地是黃金。”

    “大浪淘沙,隻欠東風,我們的隊伍又要壯大?”

    哈哈哈哈,兩人相視而笑。

    現在公司沒有去年景氣,主要訂單沒有以前充實,活還是有的。景氣時以銷售為主,狠抓產量,問外部要效益。蕭條時,以管理為主,壓縮規模,抓物料消耗,抓產品質量,抓員工素質,抓考勤管理,抓勞動紀律等,從內部挖潛力,產效益。

    蕭條時培養出來的戰術素養過渡到景氣時,毫無頓挫之感,卻越戰越勇,完全不脫節,適應生產需求。如兵書所言:閑時練兵,戰時用兵。振興工具靠著這個法寶一次又一次度過難關。

    現在離難關,還很遠著呢,但要有防狼意識。這也是陳嘉明的過人之處:憂患意識。提前作好預防措施,怕危機真正來臨時無以應對。最怕的就是溫水煮青蛙,想逃生卻沒了能力。

    猶如一艘船在大海中安全航行,舵手有時很關鍵,他要把握方向,作生死決定,稍有不慎,有可能船翻人毀。振興工具這艘船在陳嘉明的掌舵下,幾十年如一日,向前進,前進,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

    北京奧運會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天天有金牌進賬,金牌總數遙遙領先,的確振奮國人的心。

    但僅僅振奮人心,並不能生產實質性的產品。產品還需實業來創造,沒有實業,長期以往,國將不國,所有的其它產業都將成為空中樓閣,轟然倒塌。

    實業是基礎,隻有大力發展實業,支持實業,其它產業才能長足發展。

    上市解決了許多企業的融資問題,用籌資的錢用來擴大生產,解決產能瓶頸,更新設備,創新技術均無可厚非,這是國家最希望看到的。

    可是有些企業粉飾報表,上市僅用來圈錢,上市後就連連虧損,解禁股一到期,就狂拋。這種企業是害群之馬,就得嚴懲,對國家不負責,對企業不負責,對股民更是不負責。用股民的錢成就他億萬富翁的夢想,供他個人揮霍。

    股市不是賭場,國家以後肯定會出台許多規範而又健康的的投資條例。對上市公司及股民均有壓束,企業要有為,不要成為鐵公雞,一毛不拔,不要坑害股民。股民要理性,不要老是想著一夜暴富,給人割了又割。

    8月28日,監證會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振興工具已批準,於9月8日在中小版上市。

    全公司一片沸騰,放假一天慶賀,陳嘉明給每個員工加工資,讓每個員工都能分享到喜悅的成就。振興工具那幾日是歡樂的海洋。

    對外,陳嘉明市裏,區裏,主管局,凡是涉及到的部門和人員統統宴請,無一遺漏。

    9月8日,文竹陪陳嘉明去敲鍾,振興工具正式進入中.8元開盤,最高摸到18.8元,最低觸到10.8元,最終收盤價為11.8元。

    陳嘉明昂首挺進億萬富翁,文竹也近上億資產。財富多了就是個數字,但是就這些數字會讓人創造更多的財富。

    文竹不知道這是貪得無厭還是社會責任,反正認為財富到一定程度後,不過是個數字,紙上富貴。多做善事和愛心傳遞才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

    一個公司上市,就會有好多億萬富翁,千萬富翁誕生。股市造就無數富翁,他們蹲在財富鏈的頂端,呼風喚雨。平民百姓在下張望著,希望通過努力也擠上去,誰也不知道這是一條什麽路。

    上市後,陳嘉明沒有食言,在王嫂的老家和小青的老家各建一所振興希望小學,聯合高校共同開發新產品。

    一日,陳嘉明把文竹叫到辦公室。

    “小文啊,你的書我已翻閱二遍,文筆不錯,結構也好,有感而發,直抵心靈。”接著他話鋒一轉道:“改製中,我有你說得那麽貪?”

    “哈哈,老大,不必耿耿於懷,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隨著歲月的變遷,人人都在改變。”文竹答道:“你當時的貪遇上當時憤青的我,不免衝突,難以妥協。後想,與其說貪,不如說是野心。正因為這個野心,激勵你開拓,進取,前行,成就一段不朽的傳奇!

    “再看如今,你佛光普照,雨露均沾,帶領我們共同富裕。”

    “哈哈,什麽話到你嘴裏都能成正能量,好比春風暖人心。”

    “老大,悲也一天,喜也一天。何不樂觀呢?”

    “如果把你的書拍成電影,你有何感想?”

    “小文從未想過。”文竹迷惑地看著陳嘉明道。

    “敢為天下先,要敢想嘛!”

    “真拍?”

    “原班人馬拍。”

    “原班人馬?”

    “是誰就演誰,不玩虛的。”

    “這樣也行?”

    “行,小投入,大產出。”

    “虧損呢?”

    “就當玩票。”

    “有錢就是任性。”

    “你看我是任性之人嗎?”

    文竹又看了一眼陳嘉明,思忖不會這麽簡單。

    “老大,高瞻遠矚,電影以振興工具發展為主?”

    “你小子機靈抖得挺快。如果一個企業拍電影,在圈內傳開,那是不是要炸鍋呀!知名度是不是要爆表啊!”

    “老大,我們的名號夠響的了。企業可以拍電影?這個我不懂,門外漢不說內行話。導演呢?”

    “哈哈,導演?我的圈子裏有。你隻要把演員搞定就行。”

    “老百姓當演員,那是何等的榮耀!”

    “我們明年開拍。”

    “一言為定。”

    每當文竹回到文家莊,總免不了去看望文大爺,文大爺依然那麽硬朗。

    “竹啊,回來了呀。”

    “大爺,根在這,能不回來嗎?”

    “好啊,不忘故裏。”

    “大爺,這是孝敬你的。”

    文竹遞過去兩筒上等的碧螺春,大爺笑嗬嗬地接過去。

    “來來來,竹啊,陪大爺嘮嘮。”

    文竹無法,一嘮就是半天。文大爺吃的是布衣飯,操的是君王心,憂國憂民。

    村上男丁大多論誰家富,誰家窮,誰家孩子是條龍。村上婦女更是喜歡論張家長,李家短,誰家媳婦更漂亮。

    文大爺跟他們嘮不到一塊,甚是鬱悶。難得逮到文竹一次,不嘮個痛快決不過門,文竹陪他盡興也算一種盡孝吧。

    經過十幾年的調養,文昌發的頭發大半轉黑,人開朗了許多,心思也活絡起來。想找個老伴,可又不敢對兩個兒子親口說,請人轉彎抹角說出意圖。

    平常文竹、文輝叫他到城裏住幾天,去不了二天,他就說不適應,要回鄉下老家。

    有一次,文竹問他:“爹爹,城裏比鄉下好,為何還要急著回家?難道是我們不孝順?”

    “竹啊,城裏是條件好,但不習慣。白天你們上班,我一人在家,太悶。對門還不好串門,這什麽鄰居?去公園裏玩,沒熟人,不得勁。住在城裏渾身不自在,太拘束。

    還不如回文家莊,來去自如。忙的時候田地幹幹活,閑的時候,相熟的人聊天、下棋、抓抓小牌。中午時分,路過誰家,添雙筷子,便可坐下來,小酒咪咪。一方水土一方人,鄉人和氣,無拘無束。”

    文竹聽了他話,很是中肯,也就不強求他多住幾日。

    為了父親找老伴的事,過年前,文竹和文輝兄弟兩家人早早回到鄉下。 一家人開起了家庭會議,商議此事。

    文輝首先發難,說道:“爹爹,我不同意你找老伴。”

    “為什麽呢?”文昌發有點懼小兒,囁嚅地問道。

    “日子過得好好的,找什麽老伴呀?”

    “就是因為日子好了,才想找的,窮了也沒人跟呀。”文昌發依舊聲音小小地回擊道。

    哈哈,理由十足。文竹聽了想笑,文輝聽了氣得冒煙。

    “十幾年都挺過來了,還找老伴,這不是丟我們兄弟的臉嗎?爹爹,你說,你是不是忘了媽了?”

    文輝使出殺手鐧,見爹爹不語,以為擊中軟肋。

    “我沒忘記你們的娘,前幾日我還給她燒了紙。”

    過了一晌,誰知文昌發鼓了一句,說完便低下了頭,知道這關不好過。但他還是想極力爭取,因為話語權在大兒子文竹手裏。

    “燒了紙也不行,娘隻有一個。”文輝極力勸說:“燒飯有電飯煲,炒菜有煤氣灶,洗衣有洗衣機,洗澡有熱水器。白天抓抓牌,晚上看看電視,睡覺有熱水袋。如果還怕冷,給你裝個空調?就是不能找老伴,爹爹,如何?”

    “你晚上是抱著熱水袋睡的?”

    一句話,把一桌子人笑噴,文輝敗下陣來。

    文竹見狀,開口道:“文輝,我們做小輩的,也不要阻攔爹爹追求幸福的權利。爹爹年歲漸老,需要有人相互照應。老伴老伴,顧名思義,就是老來相伴。隻要對方不過分,我們就不會反對。

    “爹爹,話說在前頭,娘隻有一個。她進門,我們隻叫阿姨不叫媽。如果應了,事就這樣辦。”

    這是妥協的最高藝術。文昌發見文竹如此發話,連連稱諾。文輝見不叫媽,心裏雖不願意,但還是同意了這樁親事。其實文昌發早已跟老伴同居,文輝差點拆散一對老鴛鴦。大年三十,大家融洽地在一起吃年夜飯。

    文竹單獨燒了二本書。一本是燒給母親武三妹的,母親的死讓他承擔更多的責任,他也盡到了責任。一本是燒給程小青的,小青的死刺激了他的靈魂,讓他的生命更有意義,讓他的生活更懂得報恩。以慰她們的在天之靈,她們永遠活在他心底。

    入夜,炮聲連連又一年,焰火映紅每張臉。天羽、天意纏著爺爺放焰火,文昌發笑聲連天,文董河在祥和的年氛中又長了一歲。

    春節進入倒計時,文竹擁著董梅,看著窗外因焰火而絢爛的天空。2008年的金融危機,“危”已去了大半,“機”即將來臨,誰還在乎寒冷的冬天呢?(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