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秦國之行,再重逢(三)

字數:6066   加入書籤

A+A-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秦止歌在與師尊告別後,回到自己的住所,也不休息。直接拿著手中的浮生開始練劍,隻是人雖練著劍,心卻靜不下來。

    她修劍已近二十五年來一向專注,往日裏便是心中煩悶,隻要拿起浮生也便安心下來了,未曾想近來不僅在練劍時不能靜心,反而時常分神。

    於是秦止歌索性放棄繼續練劍,拿出自己釀的酒。也不欲再麻煩去取那酒杯了,飛身上了屋頂對著月光便就這麽直接用酒壺喝酒。

    隻是看著這月光,又不禁想起當初那個總是在自己每一次想去應月樓賞月時,一臉嫌棄卻不嫌麻煩的陪著自己爬高樓賞月之人。

    秦止歌知道大家都覺得他不好,當初秦國之人大多尊重國師,雖未明說,但是大家都默認無人能與國師相配。隻是某一天,國師卻領回來一個母不詳,長得有不似國師自己的孩子。

    秦國人知道國師總會向外尋找弟子培養,所以起初並未在意。但沒想到國師領回他之後,便宣告了他乃國師親子的身份。這一下,便在秦國掀起了風波,大家都紛紛議論起了他。

    而在觀察後,他的風評便一直不好。首先大家覺得以國師那般尊貴又有溫柔之人,必定也會尋找一個擁有仙子風貌又同樣溫柔之人。

    但是他卻又嬌氣,性子也不好,長得也不似秦國所追捧的清麗絕塵,亦或溫柔動人,倒是有些禍國妖姬的神貌。所以秦國那些人覺得既然他長得不似國師,那應該是隨母親,從他的相貌。他的母親也該是豔麗之人,這在秦國人的眼裏便是不般配了。

    但是眾人雖然感慨國師的審美,但出於對國師的信任卻也未懷疑過他的血脈。所以雖不至於刁難他,但是為難一二卻是不可避免的。秦止歌大概就是在他被為難之時遇到他的。

    對了,他那時是怎麽樣的去了?

    秦止歌已有些暈沉的大腦在回憶起那時初見的場景,竟然也清醒了幾分。看著身旁不似一般的低階寶器,就好似已有了自己意識自顧自搖晃著的浮生。眼中終於不複傷感,而是帶上了往常的笑意:“浮生啊!浮生你是不是也想他了”

    說罷也不等浮生回應,就自顧自說道:“你不知道,其實我本來也很討厭那家夥的,隻不過他是我在王城裏遇到的最鮮活的人了”。

    小時候的秦止歌五歲時父皇便駕崩了,之後不多時母後也因為思念成疾跟著她父皇離開了。於是還小小年級的秦止歌一夜之間便失去了兩名親人,還來不及傷悲便被其餘宗室扶上了皇位。

    之後便一直被要求要有君王之風,不能大喜大怒要學會喜怒不形於色,待人不能太高傲,但是也不能太過於親和。於是秦止歌便努力學習為君之道,學習各種各樣的身為君王應該具有的知識。

    因為一旦秦止歌放鬆下來,或者那一刻鬆懈了,身旁的人無論是朝臣,還是秦氏皇族皆會用一種秦國危矣的目光看著她。然後就開始自罰,說秦止歌之所以不努力都是他們之過,對不起先帝。

    直到秦止歌照著他們的安排不停的學習,他們才會說大秦後繼有人了,先王之靈也可以安息了,這種狀況直到雲遊的國師回來才解決。

    為秦止歌也一直記得那人在自己似乎已經忘卻了父皇母後先後逝去的悲傷之時,第一個告訴她不必忍著的人。所以在國師溫柔的目光下,秦止歌終於把自己的所有這些日子壓抑這的悲傷哭了出來。

    之後國師憑借自己在秦國的聲望,力壓眾意將秦止歌接到國師殿隨著國師的弟子一起學習。之後更是在私下裏親自教導她為人該有君子之風,又將秦止歌在這些時日裏被眾人強迫放棄的劍重新交給了她。

    就在秦止歌快將國師當做自己的父親時,國師卻領回來了一個小孩子。對秦止歌隻說是給她領回來的玩伴,但是秦止歌早就從宮人那知道了那孩子的身份。

    一時間雖然知道為人應該大度,但是依舊生氣於國師不告知她那孩子的身份。因此雖然並未如他人一般去為難那孩子,卻也不欲與之相交。

    這樣一來,竟等到那孩子已進了兩個月的王城,才真正見到他。

    秦止歌有一些愛好,就是喜愛裝扮漂亮的孩子。雖然她自己常年著素色的衣裳,但對於外物卻不似秦國之人喜歡清雅。所以,在那日下了學之後,秦止歌本一如既往的前往練劍場習劍。

    卻看到了平時總愛仗勢欺人的長公主之子秦止路被那人按在地上揍,竟一點反抗力都沒有。秦止歌本想再看看,卻被眼尖的秦止路看到了,連呼讓秦止歌幫忙。

    秦止歌雖然隨著秦止路的叫聲走了出去,卻並未阻止那人的行為。隻在秦止路渴望的眼神中,向還未停手的那人完整的施了同輩禮,然後才問候道:“不知地上之人何處惹到了兄台,竟讓兄台大庭廣眾之下顧也不得禮儀了”

    雖說秦止歌確實在成為君王後成長了許多,但也不過一六歲稚兒。因此縱使安慰了自己許久,但是在麵對這人時始終還是帶了一兩分敵意。

    隻是地上那人竟也聽也未聽她的話,隻是自顧自的的教訓秦止路。然後再慢條斯理的站起身來,隻低著頭整理著有些淩亂的衣袖語氣有些傲慢:“你就是秦國的皇帝”

    秦止歌還未回答,地上的秦止路見那人停了手,連忙連滾帶爬的躲到秦止歌的身後,先是對著那孩子狐假虎威的喊道:“言鈺你這個狐狸精,我告訴你,不要以為你長的好看我就會放過你,你給我等著”

    然後又滿臉討好的看著秦止歌,那胖乎乎的臉上一臉小人得誌的說道:“皇姐,你看這言鈺一點規矩都不懂,見了你都不行禮,你快教訓教訓他”秦止歌聽到此話,回想往常這小胖子的光明事跡和看向她時心虛閃躲的目光,心中早已有了結算。定是他見人家新來的,看這孩子周圍又無侍從,所以打算欺負人家,沒想到反被整治了一頓。

    所以也並未如秦止歌所希望那般去責怪那孩子,反而又施了一禮,才回答那孩子的話:“止歌確是這秦國君王,但是既然大家皆是這國師殿中的同窗,言兄不必顧忌止路的話,叫我止歌便好。”

    然後看向身後的秦止路 “你之前辱及言兄相貌,還不出來道歉”秦止路看著自家皇姐,知道秦止歌必定不會幫助自己了,隻得磨磨蹭蹭的從秦止歌身後站出來。但是一抬頭看到對方嘲弄的眼神,一時間也不顧秦止歌的話了,反而又再次開口嘲諷道:“他明明就是狐狸精,我又沒說錯我才不要和他道歉”

    秦止歌如果說一開始還對言鈺又些敵意,那麽在聽到秦止路的話後便隻剩下歉意了,於是把梗著個脖子的秦止路拉回身旁,先是語氣嚴肅的對著言鈺道歉“言兄請放心,今日是止路之過,我必會給言兄一個交代”

    之後又對秦止路說道:“既然我已經管教不了你了,此事我必定會告知皇姑姑,待皇姑姑親自來管教你”一旁的秦止路在聽到秦止歌要告知自己母親時便有些害怕,隻是依然僵著不說話。

    但是秦止歌卻不在關注秦止路,畢竟安平長公主不僅僅是一國長公主,更是上過戰場廝殺的。一向管教自家孩子甚為嚴厲,雖然不知道家風甚嚴的長公主府為何會出現秦止路這般愛欺負人的孩子。但是這事待秦止路回家,不必她說也自會有侍從告知長公主,到時秦止路自會知道要尊重他人,不隨意評論他人容貌。

    而一身紅衣的言鈺聽到對麵那秦國小皇帝幾次道歉,也知道與秦止路不是一夥的,再加上自己還在她家皇宮裏,所以在心裏默默衡量了一番後,便抬起頭來看著秦止歌。

    而一旁的秦止路則眼睜睜的看著之前還將自己打得毫無還手之力的言鈺,瞬間滿臉委屈和無辜的回答秦止歌:“我初來貴國也無好友,本好好走在這路上,沒想到子路兄突然就站出來那般說我,我有些氣不過就動了手,沒想到???”

    雖然言鈺之後的話未曾說出口,但站在這裏的眾人顯然都知道他想說,應該是沒想到秦止歌突然就出現了,而秦止路則惡人先告狀,不僅不思悔改還放言威脅他。

    六七歲正是貪好顏色的時候,但是秦國好風流清雅,所以秦止歌周圍的人皆衣著或飄逸、或素雅竟然無幾人如言鈺一般紅衣耀眼。

    秦止歌又有著與一般秦國人不太相符合的審美。所以本應關注言鈺話中委屈的秦止歌竟然頭一次失禮的直視了他人的容貌。

    雖早已聽說這孩子長相妖冶精致,但秦止歌一直認為不過六七歲的孩子,眉眼都還未長開,怎麽就看出長相如何。直到在言鈺抬起頭之時,明明與她差不多大的孩子,衣著華美豔麗,映著委屈的眉眼竟看出了幾分惑意。

    隻是很快,秦止歌就停止了這種不禮貌的打量,所以周圍之人也並未發覺。隻是被她注目的言鈺有幾分察覺,但是在看到還帶有一身秦國風格又一臉正直的秦止歌,再加上秦國的詭異審美,言鈺也並未介意,隻以為秦止歌好奇而已。

    然後呢!秦止歌被身旁的浮生不滿的戳了幾下。若是外人看到必定會驚訝與此劍的行為,但繼續對月飲酒的秦止歌卻隻是頓了一下。

    然後啊???

    她記得之後她記掛著言鈺那日遇到是說沒有一個朋友相伴時那可憐的模樣,便對他掛心起來。這麽一掛心,便上了心。之後又常常遇見,一來二往之下,兩人竟然也慢慢熟悉起來。

    在之後的幾年裏,秦止歌逐漸開始打理朝政。她雖然待人依舊,但也敵不過身旁的對她日漸敬畏疏遠。這般下來,身旁也就隻剩下言鈺一人待她依舊,她自然也就待他與旁人不同。

    十幾年的相處之下,秦止歌自然也發現了言鈺愛好奢侈,又有些愛記仇,又有些占有欲強的性子。而言鈺也發現了秦止歌君子風采下的一些小愛好。嗯,就比如他。

    也因此言鈺對於秦止歌時也越發不客氣,每當有何想要的,看不慣的人或者事也是毫不客氣直接與秦止歌說,要秦止歌為他做主。

    隻不過幾年下來,秦止歌處世為人愈發又君王之風,相貌雖然也是絕佳,但作為國君秦國之人所談論的大多卻是她的行事。隻不過由於近年來秦止歌與言鈺之間的關係越發親密,對於言鈺來說,王城之人的談資可就多了。

    無關百姓們議論他那這幾年來出落得過於禍國殃民的相貌,已經與他們秦國君王之間的“風流韻事”,以及以後大王會讓他成為王夫還是側貴夫。

    那些知道的多一些的貴族子弟則是談論言鈺又讓秦止歌為他去用自己的私庫去尋了多少珍貴寶物。

    大臣們觀言鈺的行事作風則是十分擔憂他們秦國出一個禍國妖姬,但讓大臣們略感欣慰的是還好自家君王還有章寸,雖是寵溺那人卻也並未曾勞民傷財,耽誤朝政。

    隻不過當初果然應該由他們教導國君,這不下國君與國師一樣竟然不愛他們秦國的翩翩公子、出塵貴女,反而喜歡那般一看就沒有內涵,隻有樣貌之人。

    這些話自然是未曾傳到秦止歌耳中,言鈺倒是聽見了些風言風語,然後便借機去尋找秦止歌要求彌補了。

    但是就這般的日子,也過得太快了些。

    即便過了十五年,秦止歌還是不能忘懷那日情景。

    明明前一刻,宮中還百般熱鬧為秦止歌慶祝成年之禮。她還記得浮生的劍鞘也是言鈺在那時尋了送給她的生辰禮物,而且還一改他往日的奢靡,這劍鞘倒是十分符合秦止歌的風格。她甚至還記得站在城樓之上時,王城的繁華,秦國百姓臉上由衷的喜悅。以及她再看向那比天空中的煙花還要動人的言鈺時,自己也為發現的悸動。

    不曾想,她的生辰還未結束,手中的浮生還未入鞘就派上了用場。(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