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不拘一格
字數:4662 加入書籤
那個時候,她是陳見浚心目中最重要的人。被一國的太子,未來的君主這樣依戀,讓她無比自豪。她也傾盡所能地保護他,哪怕為他犧牲性命也在所不惜,發誓不會辜負他的信任。
那時候的歲月是那麽美好。為什麽不能回去到那時候的狀態呢?是什麽阻礙了他們繼續相依相偎?
是這些賤人!這一個又一個賤人!耍盡百寶,就是為了從她這裏分一杯羹。有姿色的賣弄姿色,能生育的賣弄肚子,現在又來了一個賣弄道法的!
金貴妃想明白了,不管皇帝對那個道醫是不是男女之情,這個人都必須盡快除去!
原本隻知道太子和她有首尾的時候,金貴妃還想用冠冕堂皇的理由弄死她,順帶遏製太子。
現在,她竟然敢把手伸到皇帝身上,金貴妃隻想讓她趕快死!越早越好!不管是投毒、暗殺還是什麽別的,隻要見效快就行。
恨隻恨那個奸猾的丫頭竟然唆使皇帝把西苑的留仙觀交給她主掌。在那裏,金貴妃行事就遠遠不如在紫禁城內方便。
要怎麽除去她才好呢?金貴妃在心裏翻來覆去地籌劃。
張惟昭回到飛仙觀,洗漱之後,坐在自己的臥房裏用英文寫治療日誌。
她對這一次的治療基本滿意。
其實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卜卦、做法事、祭祀,甚至是跳大神、招魂,都是現代醫學出現之前的心理治療形式。
用《易經》來卜卦,如果運用得當的話,就會成為一場精致的心靈對話。所以在現代社會,也有很多研究《易經》的心理學家和谘詢師。不僅在東亞,在歐洲和北美的心理學界,《易經》也很受歡迎。
易經和卜卦是怎麽會在心理治療中產生作用的?
比較容易被接受的解釋是:用《易經》卜卦的過程就像是一個完型遊戲。
很多時候,來訪者隻能看到自己內心的一些零散的內容,不能把它們拚貼成一個完整的圖形。而《易經》包含的那些變化無窮的意象,就為來訪者提供了一個豐富的素材庫。卜卦就等於是從這個素材庫中選擇了一些元素來填補自己心靈結構中缺失的部分。然後內心的圖景就會變得完整,從而看清楚自己當下麵臨的問題和未來發展的圖景。
然而,除了這一個比較容易被大眾接受的解釋,許多心理學家還堅信,在《易經》中,存在著一個玄妙的密碼係統,如果你嚴格按照《易經》的要求去問卜,你就可以做到天人相通,窺視到命運的軌跡。
張惟昭從小是接受唯物主義教育長大的,剛開始的時候,她並不相信第二種解釋,認為第一種解釋就是《易經》問卜最核心的心理機製了。
等她讀了更多的書,接觸了更多的心理學大咖,發現,通往人的內心的通路有很多條,除了交談、寫作和繪畫這些常規方法,催眠、禪定,甚至是追溯前生,都是可能的路徑。這些路徑從範疇上來講並不屬於科學,而屬於現象學。人們現在還沒有辦法通過科學原理去解釋,但這些現象卻實實在在發生了。
比如說曾經有人用意念治好了自己的小兒麻痹症,從癱瘓在床變成行走如常,甚至能到野外探險。這聽起來很匪夷所思,很不科學,會有許多人把這當做謊言或者幻想。但這卻是真實發生過的事情。
完成了這項奇跡的人是米爾頓·艾瑞克森,“現代催眠之父”,醫療催眠、心理治療的頂尖權威,美國臨床催眠學會的創立者。他認為人的心靈有極大的韌性和無限的潛能,他終身都在致力於開發這種潛能,並且帶出了很多優秀的學生。
在了解了這些極具創造性的想法之後,張惟昭的眼光不再局限於肉眼可見的物質世界。開始嚐試更多的心理治療方法。
用《易經》卜卦在前世的時候她就曾經嚐試過,實際上,當她嚴格按照《易經》的指示操作的時候,她所卜出的卦象確實與當事人的處境非常貼合,貼合得超出她的想象,給出的預示後來也都一一被驗證。她也沒有辦法解釋為什麽這種情況會發生,但就是發生了。
當時,她的一位西班牙裔的老師說,是因為她的心靈沒有向自然封閉,所以才會卜問出這樣的結果。
正因為有這樣的經驗,所以張惟昭才敢以《易經》卜卦,作為對陳見浚的心理治療的開端。
而且,在卜卦之前,張惟昭就對陳見浚的內心有著敏銳的洞察,尤其是對他最執著的那個問題——死亡焦慮。這也加大了張惟昭的勝算。
陳見浚因為自己的祖父和父親都死於三十八歲,所以有一種強烈恐懼:自己也會死於三十八歲。
但實際上,陳見浚的身體功能並不算太糟糕,並沒有油盡燈枯的跡象,而且他的卦象上,確實展現出了更長的時間線,所以張惟昭做出了如上的解釋。
陳見浚並沒有立即信服,而是產生了很大的情緒反衝,這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做阻抗。張惟昭並不害怕阻抗。她相信陳見浚會說服自己信任這一卦,因為他需要為自己找到一些支撐,來克服三十八歲帶給他的極度焦慮。
陳見浚覺得自己也很有可能在三十八歲死去,這其實是在用這種方式表達對父親和祖父,以及整個家族的忠誠。盡管他自己意識不到這一點。
但是他又並不想這麽早結束生命,所以他需要一個更崇高的理由來給他提供心理支持。還有比天命更好的理由嗎?
隨著天氣日漸炎熱,宮裏的主子們出紫禁城到西苑泛舟乘涼的次數多了起來。太後娘娘近幾日也興致頗高,準備去太液湖泛舟,還想順便到飛仙觀上香。
太後以往要上香都是往靈濟宮或者朝天宮去,不曾涉足飛仙觀。這次想到這個小地方來,主要是想看看張惟昭在這裏過得怎麽樣。
一聽說太後娘娘要來,把孤雲和冷窗幾個唬了一跳。
其實前幾天知道皇上大晚上召見張惟昭,她們就已經受到驚嚇了。像靈濟宮的孫真人和朝天宮的武真人,皇帝等閑也不會召見他們,除非是有重大慶典的時候請他們前去主掌典儀。而張惟昭剛剛到飛仙觀沒幾天,就獲得陛下召見。
而太後娘娘,則三天兩頭召張惟昭去長樂宮伴駕,這會兒又說要到飛仙觀來上香。
孤雲不由得後悔不疊,暗罵自己在這個小地方待久了眼皮子也變得淺了,有眼不識金鑲玉,對張惟昭太過冷淡傲慢。此前她不願意奉承張惟昭是因為覺得自己年齡大,資曆深,對晚輩彎腰低頭太難堪。現在看來,人家年紀輕輕能成為真人是因為人家真的有本事,同時得到宮裏兩個主子的青睞,那是多大的盛寵。早知道張惟昭這樣能耐,別說讓她對張惟昭彎腰低頭了,磕頭她都願意。
孤雲的病立馬好利索了。
她的三徒弟冷泉,早就開始跟著張惟昭讀經、整理藥材。開始的時候孤雲還罵她勢利眼兒,現在卻連誇這個徒弟有見識。
孤雲帶著另外兩個徒弟冷窗和冷月也往西跨院去,自請要幫張惟昭碾藥、曬藥。
張惟昭客客氣氣招待她,給她把了把脈,告訴她,她氣血太虛,不適合操勞,還是靜養為好。又叮囑冷窗和冷月好好照顧師父,客客氣氣把師徒三人送走了。
孤雲又難堪,又羞愧,卻不好發作。羞愧之餘又有一絲安慰,起碼張惟昭對她挺客氣的,隻要沒有撕破臉,以後自己好好奉承著她,總能把她勸攏過來。若是張惟昭能把這份盛寵維持個兩三年,飛仙觀上下眾人,都能跟著落很多實惠。
孤雲所料不錯,實惠果然馬上就到了。因太後要到飛仙觀上香,而飛仙觀又多年不曾翻新過,神像暗淡,瓦縫裏長了雜草,院牆上也被雨水漬出了痕跡,所以在太後到來之前,觀中各處都先要好好整修一番才行。
內官監立馬派了人手,用了上好的材料來修補屋頂,刷牆,重繪三清像,神殿的幔帳都換了新的,院中原有的花草精心修剪過,另又搬來了許多新鮮別致的盆栽。
神宮監撥了上好的香燭來,還送來了許多部新印製的經書。種罄鐃鈸也都換了新的。
連日來分撥到飛仙觀的蔬菜瓜果都比之前好了不止一個等級。無論是負責灑掃的宮人,還是周遭其他道觀裏的道人,見了飛仙觀的人都非常客氣有禮,飛仙觀原來的這些坤道一下子覺得日子好過了許多。
太後要前來上香的頭一天,太子殿下駕臨飛仙觀。太子此來是為了查看內官監和神宮監對飛仙觀的修整是否合格,務必使太後娘娘來上香的時候感到舒心暢意。
太子在昭明真人的陪同下,在飛仙觀院中轉了好幾圈,各處都事無巨細地查看過。又到大殿中在神前上了香,默默禱念了許久。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