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烽火台

字數:7444   加入書籤

A+A-


    飛揚候府遇刺之事,已過去兩個多月。景母命人把那些刺客的屍體送到謝府去。並告知他們:今日之事我飛揚候府便不再深究,到底是怎麽回事大家心知肚明,好自為之吧。

    雖然幹雪在謝府大鬧了一場,甚至還斷了謝羽一臂。但謝府也明白飛揚候府必定掌握了他們與這次襲擊有關聯的證據。上報朝廷深究下去未必能占到便宜,隻能暫時不了了之,咽下這口氣。“

    “這才兩月未見,不想你竟有此等進步,果真難以用常理揣度。”楊邦看了一會兒景歌練拳,開口說道。

    “楊四哥回來了麽,西北之行還算順利否?”景歌停下,他封候那日,隻在朝堂上見了楊威一麵。散朝後楊家四郎便隨父親匆匆趕回西北邊境。

    “形勢不太樂觀,今日回來亦是軍務在身,偷空回家看一眼,馬上要走。”楊邦臉色稍顯凝重,身披鎧甲,風塵仆仆。

    “看來西涼那邊不太安分啊。”

    “確實是,派過來的斥候探子愈發多了起來。頗有進侵的跡象。”楊邦答道。

    “既然你已經開始修習武道,何不用兵器?”楊邦詢問,飛揚候府中有蘭姨這等強者在,可以指導他,這世上沒幾個人有比他更好的條件了。

    “也試過一些刀劍,隻是覺得用起來不太順手。”景歌回答道,他也想找件趁手的兵器。

    “何不試一下兵中之王--長槍,你身為景帥之子,日後說不定得上戰場,所謂一寸長一寸強。沙場之上,重長兵器可比那些花俏的刀劍好用多了。”楊邦建議道,並在隨從那裏拿過一杆長槍丟給景歌。

    景歌接過揮舞了幾下,竟覺得頗是趁手。

    “等你練到了舉重若輕,揮舞百斤镔鐵長槍如無物之時便算有所成了。”楊邦說道,“兄弟,我要回西北邊境了。告辭!”

    “四哥保重。”景歌跟著送出去。

    “噢,對了,我等父子皆在邊境,府中都是些女眷,二嫂又有身孕在身,還請你照看一下。”楊邦拍了下景歌肩膀,說道。

    “嗯,放心,我自會照看好伯母嫂子她們。”景歌認真點頭允諾。

    言罷,楊邦翻身上馬,帶著幾個隨從望西北邊境而去。

    衛子夫又派了些府衛過來,補上當日遇襲所損。景歌沒再招募府衛,五十個府衛和十數個婢女已經足夠了。

    多了一些下人,讓侯府看起來也更像侯府些,平白增添了不少氣派。

    景母仍舊是每日出門派粥,不問任何事。景歌掛了個烽火台督運使的職務,下屬人馬其實不少,秦國境內的烽火台現在都歸他管了。隻是他一直沒有搭理,把批閱下屬文書交給了千雪去做。

    千雪一臉不知所措,看著那些送到府上來的文書,哪裏哪裏烽火台年久失修,要多少多少錢,哪裏缺了多少士卒探子,要怎樣怎樣,她完全不知道怎樣處理。

    所幸的是,衛子傑幾乎每天都跑過飛揚候府來。

    “景哥兒呢?”

    “回公子,殿下到洛山練武了。”

    “哦,那我們去洛山找他吧。”關世聰說道。

    “哎,找他幹嘛。如今世道崩亂,風雨將至,你看景哥兒這麽努力,我們也不能無所事事的去打擾他啊。作為他的好兄弟,應當為他分憂,去幫他批閱公文才是我們該做的。”衛子傑一臉嚴肅地說道。

    他身為衛家公子,見多識廣,批閱這些公文他做得還算不錯。

    “嗬嗬。”關世聰麵容僵硬地嗬嗬兩聲,說得一本正經,還不是因為千雪呆在書房那裏?

    千雪似乎對他無感,不管他怎樣獻殷勤,始終隻是把他當成殿下的好友。既不失禮也不親近絲毫,但衛子傑完全不介意,每日能見到她就很開心了。

    關世聰簡直是無法理解,這還是那個毫無耐心揮金如土的衛公子,容顏比千雪絕美的人兒多了去了,他偏偏迷上了這一個不願搭理他的。

    景歌讓人打造了一杆百十斤重的精鋼長槍。每日背著它在洛山上刺挑砸那些堅硬的青石,強大的力道反震回來,把他的手掌震得開裂,血肉模糊,看上去甚是淒慘。而且他流血的時候似乎很難止住,跟常人不太一樣。他不在意這些,隻是專心致誌的修煉著。

    偶有停下來的時候,他才想起餘韻多日未曾來此了,應當是被戚老帶出去曆練了。也好久沒見過月兒。上次去將軍府找她的時候,她竟不肯出來相見,也不知是為何。朝中之事他也鮮有關注,每日早出晚歸,醉心於武道,不理任何事。

    “殿下何須這麽拚命,我看著都覺得疼。”千雪擰起眉頭細心地給他手掌上藥,包紮。

    景歌輕笑,也不多說什麽。

    “近日怎麽沒看到玉玨?”他問。

    “她說要出去玩耍,好些天沒回來了。”千雪答道。

    “噢,原來如此。”玉玨最喜歡熱鬧新鮮,出去遊玩也不足為奇。

    “府中和楊府都沒什麽事吧?”景歌很少呆在家裏,故此問道。

    “一切都安好。”千雪答道。

    “嗯,再等上些時日,很快便好。”景歌說完後便出門去了,這一次沒帶上那杆長槍。

    千雪不太明白他的話是什麽意思,不過既然殿下說等上些時日,那便耐心等著吧。

    半個月過去了,景歌在洛山上用青竹竿打完一套槍法,最後一槍輕輕點在一塊千斤重的堅硬花崗石上,宛如蜻蜓點水一般。他收起竹竿隨手扔掉,深深的呼出一口氣。

    忽然瞥見一柄秀氣的長劍淩空立在他身後,他回過頭來笑著說道,“回來了?”

    琴劍很有靈性的在空中晃了兩下,在點頭一般。

    “想我了嗎?”

    琴劍左右擺動。

    沒有?沒有怎會第一時間過來瞧瞧,景歌輕笑。

    “近日有事,忙完後便過去看你。”景歌對著琴劍說道,多日不見,他倒是有些記掛那個靈秀安靜的女子。

    景歌飄然下山,一陣微風拂過那塊花崗石塊。齏粉紛紛揚揚,散落一地,隨風而逝,無人知曉。

    “讓那些候著的下屬官員一一到書房見我。”景歌換了一身六蟒袍服,端坐在書房之中吩咐千雪道。

    大秦的王侯袍服分明,以九為尊,大秦皇帝著黃金九龍袍,王爺則是紫色六龍繡金袍服,王子則是三龍。侯伯等爵位則是蟒袍,以袍服繡蟒數量分地位高低。

    “另外你親自到衛府去找衛姐姐要大秦的精細地圖,各國的邊防圖,和一眾詳細情報資料。”景歌繼續說道。

    “啊,國圖不是僅存放在朝廷密庫中嗎?”千雪疑問,舉國之力繪測的精細地圖是禁忌,乃是國家最重要的機密,若是落到敵對國家那裏後果不堪設想。

    通常情況下,一個國家若是把國圖獻給另一個國家,便意味著臣服和歸降。

    “這等東西,衛家也私藏有嗎?”

    “流傳千年的世家大族,多半是有的,搞不好比朝廷繪製的還要精準。”景歌猜測道,若他是衛家家主,多半會命人繪製,即便冒一些風險也值得。在必要的時候,尤其是大亂之時,價值難以估量。

    千雪看著端坐案前聚精會神批閱文書的景歌,隻覺得自家殿下與那些尋常官員,有著截然不同的氣質。一切若有成竹在胸,揮毫之間盡顯霸氣,速度極快。

    不消半日,積撰了兩三月的公事便處理完畢。

    他伸了個懶腰,千雪從衛府抱著一大堆卷軸回來,麵有難色吞吞吐吐地跟景歌說道,“大小姐隻給了我這些資料,至於秦國地圖,她讓我回來跟你說一句話。”

    “什麽話?”

    “就是,就是,沒有,快滾!”千雪小心翼翼地轉述。

    景歌啞然失笑,他完全可以想象衛子夫氣惱地說出這句話的樣子,沒有,快滾?

    “知道了,把那些給我吧。”景歌仍不知疲倦的坐在案前。

    “殿下你已經忙了這麽久,不休息一下嗎?”千雪給他倒了一杯茶,好奇的呆在一旁看著他圈圈畫畫。

    “還好。”景歌沒抬起頭。

    “奴婢有些不明白,烽火台督運使這種職位殿下為何這般認真。”千雪說起來就有些怒氣,這等職位豈是大元帥之子應該做的,那幾個在朝堂上的賊子真是該死。

    景歌抬頭一笑,“他們認為這個職務無足輕重,以此來羞辱我,事實上,恰好相反。這個職位是極其重要的。”

    “為何這般說?”千雪不解。

    “若真是兩國交戰,最重要的莫過於情報了,烽火台也算得上情報機構吧。而且它遍布全國境內,其中半數已然失效。我要重新布置烽火台。”景歌說道。

    千雪看著殿下眼中一閃而過的幽深,心中莫名的歡喜。“殿下要開始圖謀大事了麽?”

    “算不得圖謀什麽大事,不過我想借職位之便把烽火台改革一番。使其遍布境內,同時擁有收集情報的功能,運轉更為高效,情報信息傳遞更加的敏捷,而非單純的告知敵軍來襲這麽簡單。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在我的手中,日後可以得到第一手情報資料。”景歌淡淡說道,既然下定了主意,這些功課是必然要做的。

    “奴婢不懂這些,不過見到殿下這個樣子就打心底裏高興。”千雪巧笑嫣然。

    “這有什麽好高興的。”景歌微笑道。

    “奴婢可是殿下的劍侍,將來殿下成了不得了的人物,奴婢自然就跟著水漲船高啦。”千雪說道。

    “這話可不能亂說,不要暴露咱們的企圖,保持低調。”景歌看著她傻樂的樣子,輕鬆地說道。

    “這個奴婢知道,不會在外人麵前流露出絲毫的,就像殿下之前的十幾年那般,假裝成紈絝世子,隱藏起來,麻痹他們,到時候給他們一個驚喜。”千雪一副我都明白的樣子。

    “又被你知道,不是說過很多次了,不要自稱奴婢嗎。”景歌再次提醒她。

    “噢噢,知道啦,我去給你弄些吃的。”千雪趕緊應道,然後逃出書房,免得又被他說。

    等她端著點心回來的時候,發現景歌還在凝眉沉思。她想為他分憂解難,但又自知不夠聰明,隻好安靜站在一旁,不敢出聲打擾。

    景歌在想著,若是要重新布置烽火台,需要一大筆錢,這筆錢在朝廷那裏也不知能不能要到。

    他讓千雪去把賬房先生成叔請了過來。

    “聽母親說,成叔您曾在朝中情報機構任職過?”景歌問道。

    “是的,殿下。”成叔猶豫片刻後答道。

    “我欲在境內增布三千座烽火台,除了傳遞軍情之外,還需要其擁有自主收集情報的能力,這需要花費多少資金?”景歌詢問道,既有專業人士在,自然要比自己評估的要精準得多。

    “三千座?”成叔常眯的眼睛瞪大了一些,他有些吃驚,心想殿下不會是心血來潮,隨口就說一個數字吧。“三千座再加上原有的,是否太過密集了?”

    “事實上是四千五百多座。”景歌認真的回答道,“隻是上報朝廷三千座罷了。”

    “這,秦國境內本就有烽火台,再加上這麽多就太過...”成叔說著,眉頭皺起。“難道殿下想布到境外去?”他隱約猜測道。

    景歌點頭,“境內除了必須的,其餘均由北境布置而下。

    “北境無戰事,需要布在那裏嗎?”千雪奇怪問道。

    “鄭魏兩國常年在北境長城抵禦魔族,國內空虛艱難,境內驛站烽火台等多已廢棄。若是將來,魔族突破長城長驅直入,原本就半廢的情報鏈必定不堪一擊。到時人族的抵禦就變得更為艱難了,故此我需替他們布置。”景歌解釋道。

    成叔聽聞後呆住了一會兒,心中頓生敬意。“我以為殿下會傾盡心思為自己安危謀劃,不想此時便有這等遠見胸襟,實在讓人敬服。”

    “請將此事交給我去做吧。”成叔拱手說道,眼中閃爍著平日難見的光芒,當初他從第五司出走到此當一個賬房先生,便是厭倦了那些無謂的鬥爭,隻想安靜地度過餘生。

    而如今,見到景歌竟有與他有相似的憂慮和看法。讓他生出一種遇到明主的感覺,大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之意。

    所有人都認為長城堅不可摧,魔族三百多年來始終無法逾越,以後也不可能逾越,但是他知道,再堅固的城牆都有坍塌的一天,人族不應浪費太過多的精力在內鬥之中。

    然而,人類就是這麽一種貪戀愚蠢凶殘的動物。他們看不到潛在的危機,隻顧著眼前的利益,並樂此不彼的為之爭鬥。隻有非常少數具有先見卓識之輩才看得到日落後的黑暗。(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