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我便是那個世子殿下
字數:5775 加入書籤
“龍井還是霧沙?”餘韻在客廳的羊毛地毯上盤坐著,撥弄著一旁的爐子,開始燒水。
“霧沙吧。”景歌也盤坐下來。
“這兒的茶還是挺好的,都是衛家大小姐讓人送來的。”餘韻說道,雖說在這裏待客不太適合,不過他都進來了,總不能把他趕出去。
幸好那些丫頭不在,一會兒趁她們沒回來讓他趕緊走才行。
“心機婊。”景歌嘀咕,對我韻兒這麽好,還不是指望著將來使喚她!
“什麽?”餘韻問道。
“茶很香。”景歌改口說道。
餘韻輕笑,泡茶動作輕盈,頗有章法,顯然精通茶道。
“話說,你到底是什麽人?”餘韻用木鑷子夾起一個茶杯在盤中洗著。
“掌握各種門派的武道功法,隨手就拿出鳳凰古琴劍。知道我住哪兒,好像你還認識戚爺爺,並不害怕得罪啟王,剛剛還罵衛師姐是心機婊。”餘韻回憶起那些,說話的語速越來越慢。
以往她從沒細細想過這些,如今提起的時候才發現。再回想起那些細節,好像眼前這公子並不是很尋常,帝都中囂張到無懼啟王能有幾人?
餘韻自己數完這些後,眉頭微皺,似乎想到了什麽。夾著茶杯的手停在空中,她緩緩地抬起頭望向景歌。
時間仿佛停住了,瞬間一切都變得靜止,氣氛變得尷尬而詭異。
敵不動我不動,敵要動我先動,景歌沉默地凝視著餘韻。兩人對視著,你不說話本帥也不說。
“所以...”不知過了多久,餘韻終於開口。
“所以我就是那個英俊瀟灑,風流倜儻,玉樹臨風,器宇軒昂,霸氣側漏,智勇雙全,舉世無雙,貌比潘安的絕代美男子,江湖人稱浪裏小白龍的鎮國公世子殿下景歌是也。”景歌打斷他搶先說道,“怎樣?是不是很意外,很驚喜。”
餘韻聽完景歌的自我介紹後整個人木化了,呆了片刻。
而後噗嗤一聲笑得眼淚都出來了,天呐,怎麽會有這麽極品的人?
景歌看她笑了出來,心裏鬆了一口氣,趕緊解釋道,“我沒有騙你的意思,隻因你從來沒問過。”
“嗯。”餘韻平靜地點點頭。“我早該想到才是,你若不是他,怎會能平安無事的坐在這裏。”
“就這樣解釋下便可以了嗎?”景歌試探著問道。
餘韻白了他一眼,輕笑道,“不可,罰你去幫我把院子那堆木柴給我搬回廚房。”
“這般善解人意,娶回家當夫人多好。”景歌打趣道。
“本來你曾有機會如願,可惜錯過了呢。”餘韻偏著腦袋,俏皮地笑著說道。
不知為何,此刻她的心情竟出奇的好,隱隱有些開心,但又說不清哪裏是值得開心的。因早先那些事低落的心情一掃而空。
如此女子真是罕見,心思純淨無暇,喜怒都寫在臉上。所謂的赤子之心大抵是這般模樣吧。
多好的一個姑娘,可惜碰到我這樣的無恥之徒,嘿嘿嘿...哈哈哈...真是讓人扼腕歎息啊!景歌在心裏賤笑著。
兩人談笑間,北城的方向爆發出強烈的氣息,像是有高手在爭鬥對戰,那是北門的校場,上官君月選了那裏作為刑場。
景歌感應到了,未免有些擔憂月兒。不過轉念一想,以她的聰慧,想必早已做好了萬全的準備,連河間軍團的軍隊都調了過來,即便是城衛軍暴動也翻不起什麽風浪。
“要去看一眼嗎?”餘韻靈覺絲毫不弱於景歌,她自然也能感應到。
她素來不喜爭鬥,先前帝都城中的幾次大戰都不曾觀看,現在見到景歌神色微微有了變化,當即開口問道。
“不用啦,哪也不去。”景歌答道,昨夜上官君月都那般說了,還去湊什麽熱鬧呢。
“在這裏吃午飯可否?”
“我還能把小白龍殿下趕出去不成?”這家夥擺明是想賴在這裏了,還要故作姿態地問一下。
“那本殿下去幫你把木柴搬進廚房吧,嘿嘿。”
景歌幹脆利落地站起來到院子裏把劈好的木柴扛了進去。跟那些富家公子完全不同,幹起這種粗活來也是有模有樣的,這讓餘韻有些意外。
“去外麵吧,我來做飯就可以了。”餘韻挽起袖子,用一根玉簪把長發束起來,在廚房裏麻利的生火。
景歌卻是沒有出去,用木勺舀了水刷鍋。邊刷邊說道:“我聽母親說,以往她做飯的時候,父親總會跟在後麵幫忙打下手。”
“常聽人說起大元帥的故事,他真是世間罕有的好男人,想必做他的兒子夫人是件極幸福的事。”餘韻由衷的感慨道。
“正所謂虎父無犬子,本帥也是世間罕有的好男人。”景歌得意地說道。
餘韻斜睨了他一眼,說道,“你不是,大元帥一生隻娶了夫人。數十年恩愛如初,始終不渝。重情專一,性情寬厚、溫和、耿直,待人誠懇,無論敵友對他都極是敬重。而你...”
“我...我怎麽了?”景歌硬著頭皮回了一句,非常的沒有底氣。
“這些大多你都沒繼承下來,你的言行舉止頗是輕佻流氓。”餘韻如實說道。
景歌默然,耿直專一這些確非他的性情。
“這樣不太好,是嗎?”景歌問道。
按理說,這般自然是極讓人反感的。但些許流氓氣質放在眼前這家夥身上,竟毫無違和的感覺,仿佛他天生就不該是一個世子殿下,而是一個市井無賴才對。
她並不知曉,景歌在另一個世界的十幾二十年裏,孤身一人,以不良少年的形象存在。來到這裏的最初三個月了,更是跟老乞丐一拍即合,他本就算不上什麽養尊處優的世子殿下。
“本該是不好,但奇怪的是你竟不惹人生厭,嘻嘻。”餘韻說著說著自己忍不住笑了下。
“那是因為情人眼裏出西施,你分明是喜歡上本殿下了,當然不會生出厭煩之情。”景歌毫不猶豫的接道,“巧的是本殿下也蠻喜歡你的,真是緣分呐,一切早在冥冥中注定。”
“沒有。你出去,別在這裏礙手礙腳。”餘韻紅著臉急聲反駁道,把他推出廚房外。
不多時,餘韻做好了幾個菜,擺在那張低矮的檀木桌子上。
兩人相對而坐。
景歌舉起筷子嚐了下,發現餘韻沒有動,正在眼巴巴的望著他,等著看他的反應。
哈哈,這小妮子,景歌心裏暗笑。
“味道真好,比媚香樓師傅做的好吃多了。”景歌稱讚,倒不是違心話。
聽到景歌這般說,她才心滿意足地拿起碗筷。
“是娘親教我的。”
“那你娘...”
“她去世好幾年了。”餘韻輕輕說道,眼中流露出思念的色彩,“這把琴是她留給我的,謝謝你把劍還給我。”她輕觸了一旁的瑤琴。
“你我何須客氣。”景歌嘴上這般說著,心裏咯噔了一下。這劍藏在暗室裏,莫不真是當年在她手中搶過來的吧。若真是這樣未免太混賬了。
“才不跟你客氣咧,我隻是隨口說說罷了。”餘韻撅了撅嘴,她越發越了解景歌的性情,與自己有幾分相似之處。都是幹脆利爽,敢愛敢恨的性格,並非那些表裏不一的人。
就如他喜歡自己那般,毫不掩飾的便說了出來,雖然顯得輕佻些,但卻不會在自己麵前裝模作樣,故作姿態,隻表現好的一麵。
這讓她感到頗是欣喜,莫名地生出一種信任感,知道他不會欺騙自己。而她也不會像尋常女孩子那樣扭扭捏捏,喜歡便是喜歡,沒什麽見不得光的。
她這般想著,目光落在景歌的臉龐上,並不算俊美,平凡中帶著些許堅毅的神情,竟是看不厭。
“這把琴和劍,原是始皇帝右劍侍的佩劍,後來右劍侍嫁給了宋王,琴劍也被帶去了宋國。”景歌看著那把焦尾古琴,而後把目光移向餘韻。
餘韻點點頭,她知道景歌的意思。
“母親離開邯鄲的時候懷了我,出生時,父王已經死了。”
“一定受了不少苦吧。”景歌憐惜地說道,幼時沒有父母在身邊的經曆,沒人比他更深刻了。宋國的最後一位公主,在這亂世中跟著顛沛流離,該有多不容易。
“也沒有,娘親把我照顧得很好呢。”餘韻說道,“讀書寫字,彈琴做飯什麽的,都是她教的。流浪一段時間後,衛家收留了我們,五年前她病逝了,之後,我就到了這兒。”
“那你將來要為你的父王報仇嗎?”景歌問道,吊死了宋國國君的西涼王白澤還在世,而她或在將來抵達武道巔峰。
“殺了西涼王又能如何?”餘韻低聲說道,“小時候,我也很恨西涼王。害得我沒了父親,也害得娘親四處逃亡,寄人籬下,嚐遍人間冷暖。”
“但娘親她告訴我,不要抱著仇恨生活,父親之所以會死,是因為他是宋國的國君,也僅是因為他是宋國的國君。並非私人恩怨,天下分崩離析太久,總歸是要有人一統天下的。殺了西涼王父王也不會活過來,隻會為了這本就夠亂的世界再添一筆亂子,讓在底層掙紮的人民更加艱難些罷了。”她低聲說道,憶起母親。
“若是多些人像你母親這般善良便好了。”景歌說道,那位素未謀麵的前宋王妃如此胸襟,難怪能教出餘韻這樣的女兒。
“大概要等到天下一統,君明臣賢的時候,今早這樣的事才不會發生吧。真有那個時候,誰來當皇帝都好。”餘韻說道。
“夜盡天明,隻是還沒到最暗時刻,離天明遠著呢。”景歌歎了句。(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