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作詩一首

字數:4153   加入書籤

A+A-


    “馬蹄鐵當真是一個好東西,隻是可惜了,這麽簡單容易製造的馬蹄鐵,就算是再怎麽保密,別人還是學會了。”

    當曹操騎著駿馬踏在山路之中,感受到了駿馬和以前的不一樣,發出了感慨。

    一場大戰下來,對手也知道了馬蹄鐵的存在。

    看到過有著馬蹄鐵的曹軍如此強勢,馬的速度提升了不說,還那穿了鐵鞋子的馬掌,踏在人的身上,能夠直接要人半條命。

    其實,關鍵是速度提升了,不管是追擊敵人,還是逃跑,穿了鐵鞋子的馬,就是不一樣,跑起來,那都是帶著風。

    在曹操身邊的幾位將軍,也是心生感慨,他們是將軍,是要上戰場殺敵的將軍,對於座下的寶馬,沒有穿鐵鞋子和穿了鐵鞋子的感覺,他們的感受是最深的。

    “咳咳,楚風的才智的確是超群,再加上他的年齡小,假以時日,定然也能夠成為主公身邊最大的謀士。”

    在曹操的身邊,有一位臉色蒼白,說話之前,還咳嗽了幾聲,看起來有一些贏弱的書生,他就是戲誌才,跟隨著曹操一起行軍。

    雖然他們在前線作戰,對於兗州發生的事情,知道的很少,但是也不是什麽都不知道。

    當初還沒有去前線的時候,曹操就收到了關於有幾個縣城的縣城貪汙枉法的密報。

    隻不過,他還沒有想好怎麽處理,就遇上了袁紹聯合陶謙攻打袁紹。

    走之前,曹操找到荀彧還有戲誌才等人商量了的,對於幾個郡縣的縣丞要密切關注,同時,防備他們會乘機做出一些損害兗州的事情。

    荀彧後來又收到了幾分密報,看著已經隱隱有了異心的幾個縣丞,就不得不管一管了。

    楚風各個縣丞巡察的事情,曹操也聽說了,對於楚風在梁山的遭遇,更是心中明了,不得不說,楚風出手非常果斷,和他倒是有一些像。

    “年齡不是問題,隻要是他的能力強,才智超群,願意幫助我,心中有百姓,操守尚可,我自然能夠容他。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甘羅十二歲拜相,楚風如今已經十之有五,不小了。”

    如果楚風十歲就表現如此超群的才智,又或者是十二歲一下,曹操還有一些忌憚。

    但是已經是十四五歲的少年,擁有如此才智,倒是也說得過去。

    楚風上一次的安民之三策,就可以體現出來,前兩個說的很好,幫了曹操一個很大的忙,至於第三個,曹操就直接當做是小孩子心性了。

    軍民魚水情,這怎麽可能?

    戰士就是戰士,他的責任就是保家衛國,忠於統治者,而不是百姓。

    心中有百姓的戰士,心就不狠。

    心不狠的戰士,上了戰場,怎麽能夠成為虎狼之師?

    隻有統治者的心中才能夠裝下百姓,但是卻也不能和百姓有什麽感情。

    最是無情帝王家,隻有無情的人,才能夠坐在那個最高的位子上,俯視著天下。

    當曹操回到兗州的時候,年關已經過了。

    袁術和陶謙的聯盟軍,那裏是曹操的對手,兩軍的第一次交戰,就因為曹操的軍隊中的戰馬都是穿了鐵鞋子的,實力直接提升了一個檔次。

    再加上曹操手下武將和謀士,也都是這個時期比較強盛的,比袁術那幾位還有陶謙那幾位要強很多。

    而曹操也是一個軍事能力非常強的人,有明主、有絕世武將、有王佐之才。

    用一句話就是天時地利與人和都占了,那有不贏得道理。

    大獲全勝的曹軍陸續回到地方,而曹操也帶著主力,回到了兗州。

    這第一件事情就是開始論功行賞。

    一場空前盛大的宴會,在府衙舉行,曹操坐在首位,看著下麵的謀士和武將,心中也激起了一片雄心壯誌。

    看著端坐在下首的楚風,又想到了這一次能夠打贏兗州防禦戰,其中功勞比較大的就是這位了。

    那馬蹄鐵自是不必說了,有了它,這一場戰鬥下來,戰馬的損失比之以前減少了一倍多。

    這節約了多少錢財,也挽救了多少匹戰馬啊。

    而且,楚風提出來的以工代賑的方法,也穩定了兗州的局勢,讓百萬青州黃巾軍,現如今能夠安定在兗州。

    這慈善捐助的方法,不僅僅適用於救濟百姓,就是軍隊作戰也能夠用。

    戲誌才根據這個想法,就想到了軍隊的糧食和軍資,也可以通過慈善捐助的方式籌集。

    隻要有人捐,這軍功簿上麵就能夠記上一筆。

    這算是變相的賣軍功,隻不過,金錢交易自然會降低了軍功的威信,讓很多戰士會滋生不滿的心理。

    然而,如果是慈善捐助就不一樣了,我捐助出來糧食和軍資,讓你們能夠夠好的打仗,分一些軍功,應該沒有問題吧。

    想著,想著,就想到了楚風當初在長安的時候,董卓舉行了一次宴會。

    興趣正濃的時候,還命令楚風專門寫了一首文賦。

    那一首文賦,還放在曹操的書房裏麵,作為一個心中有墨水的文人墨客,對於寫的非常好的文賦,自然是喜愛了。

    而曹操也算是一個大詩人,這個時候興趣也來了,就想著讓楚風也作一首文賦。

    隻不過,楚風有著為董卓作文賦助興的前科,曹操也就不好開口,免得別人說他也是董卓。

    想著,就喚來了自己的兒子曹昂,附耳輕聲囑咐了幾句。

    宴會之上,曹昂端著酒杯敬了幾位長輩幾杯,慢慢地到了楚風的身前。

    “父親一直說你身有大才,要我多多向你學習,隻不過,我一直在軍營,見麵的機會很少。

    今兒倒是見識到了,你的那個以工代賑的法子很不錯,也不知道你的腦袋是咋個長的,都是人,你比我還要小一些,為何會如此聰慧,受到父親的誇獎。

    我也很想要父親誇獎我,所以努力地去做,從軍打仗,也想要寫出好的詩歌。

    可是,可是對於行軍打仗我行,詩歌就是我最大的敵人了,我就是想破腦袋,也做不出好的詩歌。

    以後我就多多向你學習了,來,我敬你一杯,幹!”

    楚風舉著酒杯施了一禮,說道:“多謝公子之誇獎,風倒是羨慕公子行軍打仗的能力,寫詩作歌,不如上戰場殺敵,有道是男兒何不帶吳鉤!

    我也敬公子一杯,幹!”

    曹昂拍了拍楚風的肩膀,稱讚道:“說的好,男兒何不帶吳鉤!真的是讓人熱血沸騰。

    楚小弟,你可有興趣,對於今夜這場盛會,作詩一首?”(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