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四章 故道

字數:5004   加入書籤

A+A-


    第二日一早,趙三趕著馬車出城了。

    馬車沿著豐水河故道向上遊一直前行,原來的萬頃良田,因為豐水河的斷流變得貧瘠不堪,大片田地被拋荒,此時正是秋收時節,原本應該金黃一片的田野卻雜草叢生,看到如此景象更堅定了李無憂溝通豐水河的決心。下午時分馬車停在一處河道邊休息,河道內是幹涸的河床,中間有一些小水泊,不少老人孩子正在捉魚蝦,李無憂喚著趙三一起走過去,孩子們光溜溜的在泥潭裏打滾,滑溜的像一條條小泥鰍,一位滿臉滄桑的老人樂嗬嗬的看著說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咱們靠著豐水河,就得練就一身水裏吃飯的本事。”

    旁邊的一位老人譏笑道:“老王頭你那一身水裏的功夫就算都傳下去又能怎樣,豐水河都幹了,哪有水給你撲騰。”

    那老王頭臉色一下子變得難看起來:“娃娃們都是河邊長大的,讓他們去種地隻怕舞不來把式,實在不行就讓他們去大湖吧……”

    “那湖可是有主的,去了那裏,你摸條魚都得給人家交稅。風裏來浪裏去,最後到了年關家裏還揭不開鍋,那麽多人去了大湖,過的好的有幾個?”邊上老人潑起冷水。

    李無憂聽到這話,上去問道:“老丈有禮了,學生是豐水城的學子,家中長輩說起豐水河故事,學生順河道一路向上追溯到此,不知此地是何地界?”

    兩位老人上下打量著李無憂,見他一臉書生氣,衣著不算華貴,但坐著馬車而來,還有仆人侍候,必定不是普通人家。

    那老王頭小心回話說:“我們這叫小河灣,上遊還有個大河灣,當年豐水河沒改道斷流的時候,這兩處河水浩蕩,睡眠寬闊平緩,我們都靠打漁持家的,現在。哎——”說完不禁搖頭。

    李無憂接著問道:“據說上遊有大湖,大家為何不去那裏討生活?”

    兩位老人對視一眼,有些猶豫,旁邊老頭看看李無憂不像壞人,於是回話說道:“去那裏討生活的也有,莊子上年輕一些的都去了,但那邊一來屬於溢水郡地界,去那邊要交兩份稅,二來,那大湖早有豪強占據,要想在那過活,免不了層層盤剝,年輕人還好,身強力壯,辛苦一些還能過下去,我們這些老人孩子卻受不住的,隻能回來,種點莊稼,勉強挨下去,可是河水斷流了,莊稼也收不上來。我們老了倒沒什麽,可憐這些孩子,年年青黃不接的時候,都有人家斷頓,那大河灣原來多大的鎮子,現在還有幾家啊。”老人說著,仿佛想起什麽傷心事情,眼圈卻是紅了。

    老王頭看一眼,對李無憂說道:“他家小幺妹就嫁在大河灣,女婿去了大湖那,卻再沒有了音信。幺妹一家子後來都沒留住。這世道啊,我們窮人是沒有活路的。”

    李無憂心裏也很沉重,越國腹地尚且如此,那其他地方的百姓,怪不得要官逼,民反,實在是過不下去了,可恨那些世家豪族卻依然在吸百姓的血。

    真在這是,泥潭裏的孩子們一陣歡騰“快,快抓!”“圍住!”

    不一會,一個半大小子,精赤著身子抱著一條尺長的鯉魚樂嗬嗬的跑過來,一群小子在後麵手舞足蹈。“還是大頭哥厲害,一把就捉住了。”“那是,大頭哥可是王爺爺親自教的本事。”

    羨慕嫉妒一片。

    “爺爺,你看!”那渾身黝黑的大頭將魚往老人麵前一送“今晚煮魚湯,莊子上人都來,行不?”

    “那這魚可不夠啊,再說,這條鯉魚養著,明早帶去集市上賣了,換回的糧食更多。”老人想的更多。

    那些原本興奮無比的孩子們聽到老人這樣說,馬上安靜了下來,不過可能平日裏這樣的事情發生的多了,並沒有誰臉上露出失望之色。好像原本就該如此。

    李無憂突然插嘴道:“這條魚賣於我如何?”

    那老王頭看看李無憂:“公子若是不嫌棄,這條魚送給公子了。”

    “啊——”那大頭聽到爺爺如此說,不禁發出聲音。

    “趙三,去拿點銅錢,我們把魚買下來。”李無憂對趙三說道。然後又對大頭說道:“你會殺魚嗎?”

    大頭點點頭。“會!”

    “那你去幫我洗剝幹淨吧,去上遊,可別用你們的洗澡水清理。”李無憂樂嗬嗬的說道。

    大頭看看爺爺他們,見他們沒有反對,就抱著魚走開了。

    李無憂又對兩位老人說道:“兩位老人家,我對此地不熟,眼看將近傍晚,不知可否到貴莊叨擾一晚?”

    這個要求不算什麽,可是這樣一位有身份的讀書人到莊子上去,那是多久以前的事情了?

    那老王頭猶豫一下說道:“公子能來我們莊子,我們求之不得,就是莊子上破舊不堪,很是簡陋,不知公子能不能住得慣。”

    李無憂笑笑說:“讀書人當讀萬卷書,行萬裏路,這條件簡單些算什麽,諸位不都是能住慣的嘛!”

    旁邊的老頭低聲對老王頭說道:“王老頭,這讀書人的腦袋裏裝的啥啊?”

    老王頭瞪了他一眼,對李無憂說道:“公子不嫌棄,那老漢就帶您去。”說著,當頭帶路,向莊子上走去。

    李無憂輕輕一笑,跟著走過去。

    田間小道上,陽光並不強烈,田裏的莊稼大部分已經收割了,留下稀稀疏疏的稻茬,田地是一塊塊的,但是並沒有攔水的埂和流水的溝,這些簡單的耕種技巧並沒有流傳開來,李無憂想到那份《天工農典》,不知朝廷是否已經行動起來了。

    莊子離河邊不遠,一會就到了,可以看到是個不小的莊子,可是很多房子都是斷壁殘垣,明顯沒有人住了。來到一處稍微齊整些的屋子前,老人說道:“這就是老漢家了,公子不嫌棄就對付一晚吧!”說著推開門走進去。

    李無憂看看屋子裏打掃的倒還幹淨,牆邊還靠著船槳之類的東西,老人見李無憂看向牆邊,頗有些自豪的說道:“老漢我當年可算是這大小河灣上,水上把式這個。”說著伸出大拇指,“十裏八鄉坐船過河的都願意來坐我的船,穩當。”說完,感慨道:“老了,這些家夥也幾十年沒用了,都朽爛了。”

    李無憂有些神秘的說道:“老丈你這槳啊,還是拿出去曬曬,說不定哪天就又有用了。”

    說完不待老人回話就又問道:“不知莊子上還有多少人在?”

    老人想了想說道:“老人還有七八個在,半大孩子不少,年輕人卻一個也沒在,也不能留年輕人在莊子上,沒法子過活的。”說過又自嘲道:“這樣的莊子豐水河故道邊多了去了,連土匪都不來搶,搶不著的。”

    這倒確實,李無憂這一天行走下來,感覺這邊還真是太平多,估計歹人都到商道那邊去了吧。

    李無憂對老人說道:“老丈,麻煩你把村子裏的人都叫上,我馬車上帶了不少幹糧,今晚我請大家吃飯。”

    老人連忙擺手:“公子使不得,您來我們莊子,我們沒法款待已經很過意不去了,哪能讓您破費。”

    李無憂輕輕笑了笑,接過趙三遞過來的銅錢,伸手送到老人麵前:“這是買魚的錢和住宿的錢,老丈先收了,我那還有些肉食和酒,老丈盡管去請人。”

    老人原還想推辭,可看看那黃澄澄的銅錢手不自覺的就接了,攥在手裏,再聽到有酒肉,喉嚨咽了咽,想說什麽,最後也沒說,點點頭,出門去了。

    李無憂的馬車裏備了此次出門所需的各類物資,幹糧吃食更是不少,原本就為了遇到一些需要的人接濟一下。

    夕陽西下,打穀場上一片歡騰,大鍋已經架起來了,火苗舔舐鍋底,沸騰的鐵鍋裏是肉塊和野菜,孩子們的眼睛盯著飄著香味的大鍋,喉頭打架。李無憂細心的將細鹽灑在鯉魚身上,再輕輕抹勻,幾個孩子在他身旁看著,李無憂將魚處理好了,架在木架上,慢慢轉動起來,一股香味漸漸彌漫,一個七八歲的小姑娘見李無憂已經在烤魚,輕輕蹲下身來,用小樹葉將剛剛李無憂灑落的鹽粒細細的掃到蕉葉上,還有掃不起來的,便用手指蘸了,染到自己嘴裏,然後,把蕉葉包好,送到李無憂麵前,李無憂沒有接,問道:“你叫什麽名字?”

    小姑娘怯生生的不敢答。

    大頭估計是孩子頭,朗聲回答道:“她是二妞,我妹妹。”

    李無憂拍拍二妞的頭,又從自己的鹽包裏倒了一些到蕉葉上,說道:“拿去吧!”

    二妞在孩子們羨慕的眼神中抱著蕉葉跑到屋裏,一會兒,拿了幾根草葉過來遞給李無憂,李無憂看看,是菖蒲的葉子,可以當香料的,就接過來,扯碎了,撒在魚身上。一邊撒一邊問:“你們都叫什麽名字?”

    “二蛋”“小三”“狗子”。。。。。。

    “有大名嗎?”李無憂問。孩子們沉默了。

    李無憂忽然說道:“我來幫你們取名字吧!”說完看著大頭說道:“你就叫王渡,渡河的渡。”邊說邊用樹枝在地上將名字寫下。

    “你叫王月,月亮的月,你叫陳鵬,大鵬鳥的鵬。。。。。。。”

    這一夜,小河灣的莊子上響起幾十年未曾唱過的漁夫調子,那歌聲蒼涼,在月夜飄散。(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