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大娘的春天
字數:3723 加入書籤
“阿牛哥,你嚐嚐這粽子,是大娘包的。”婉涼從其中一吊粽子解下一個遞給阿牛,高興地道。
“哦?娘又去廚房幫忙了?對了,小婉妹妹我們叫娘也一起來吃晚飯好不好?”阿牛經婉涼這麽一提起,才想起了娘,又想起今天是端午,所以便跟婉涼要求道。
“不是的,阿牛哥。這是大娘在王大叔家裏包的粽子。剛才在秀莊,我就有跟大娘說一起用晚膳,大娘說王大叔叫她去他家裏過端午。下午我去大娘秀房時,看見王大叔早已在秀房門口等著大娘了。現在大娘正在王大叔家過端午呢……”婉涼笑著如實對阿牛道。其實,她很希望看著大娘和麵容和藹的王大叔能成一雙。王大叔一看就跟阿牛哥一樣是個憨厚老實的人。最重要的是,他對大娘甚是體貼細心,這段時間,他每天都等著大娘一起用午膳,下午又風雨無阻把她們送回杜家堡。
王大叔,其實叫王興強,是杜家堡秀莊的一名雜工,家住在鼎安鎮的一個小村莊裏。因為家境太貧寒,媒婆都不願去他家裏說媒。他爹娘曾經求爹爹告奶奶,好不容易求得了兩個同意為王興強說媒的媒婆,也為他說了兩門親事。可是,人家女方家裏的人到他家裏來,一看家徒四壁,泥巴牆房子還要塌不塌,任媒婆口吐蓮花,巧舌如簧把王興強的人品說得個天花亂墜,最終都還是沒了下文。就這樣,王興強至今已是四十有五,仍是單身。以至於,去年他快七十歲的老母親,臨終閉上眼睛那一刻也沒能盼到王大叔娶妻生子,王家香火延續。
說起王興強與大娘的緣分,還得從大娘的熱心腸說起。王興強小時候烙下了痛風的病根,三月前,正是春季,他的痛風忽然嚴重得走路都是一瘸一拐的。因為家中還有個老父親要贍養,所以他還是忍著疼痛,每天堅持來秀莊裏做工。有一天,大娘看到走路一瘸一拐的王興強,經過詢問才知曉,原來他是因為痛風。
於是,大娘口述了一個治風濕痛的偏方“熟地20克,骨碎補、威靈仙各15克,淫羊藿、補骨脂、山甲炙、牛膝、桂枝、赤白芍、蒼術、知母各10克,川斷12克,製附片、麻黃炙、鬆節各6克,防風9克”叫婉涼幫她拿紙筆寫下後,便拿去交給了王興強。告訴他,照著方子抓來藥直接用水煎服,連續半月他的痛風就會好轉;還告訴他,等到夏末秋初時,去山裏采摘回“蒼耳”的果實,直接將其搗成泥狀,然後敷在患處,接連敷十天,痛風就能根治,以後再不複發。這些偏方清水村很多村民都知道,因為長期住在海邊,最大的問題就是濕氣重容易引起痛風。清水村的村民也因為有了這些憑經驗積累下來的偏方,才克服了住海邊容易引起痛風這個大難題。
大娘的偏方效果非常好,王興強拿著大娘交給他的方子,去藥房才抓了兩副熬水喝了,關節處的疼痛就明顯有所好轉,堅持服用半月後,關節處竟然真的紅腫消失了,疼痛也基本消失了。這讓他對大娘真是感激不盡,覺得自己無以為報的他,最後把自家後院那幾棵櫻桃樹上最紅豔最大顆的成熟櫻桃摘了一大竹筐,拿來秀莊給大娘品嚐。秀莊的其他人也都因此大飽口福,吃到了新鮮美味的櫻桃呢。接著,桃子成熟,他又給大娘摘來一大筐清脆可口的新鮮桃子,前幾天,又是一大筐新鮮翠綠的李子……這段時間,秀莊裏掌櫃工人們都沾了大娘的光,跟著飽了口福。
有一次,大娘無意中看到王興強身上的衣裳袖口處劃破了好大一條口子,於是,大娘趁晌午飯時間,便拿著針線替他耐心細致地縫補起來,因為破的口子在袖口處,所以他就這樣穿著未脫,大娘就直接為其縫補好了。
就這樣,一來二去,王興強和大娘硬是擦出了愛情的火花,互生出情愫。慢慢,王大叔就直接叫大娘的閨名“春花”,大娘全名叫張春花;大娘也管王興強叫“興強”。現在,王興強每天晌午就去秀房門口等大娘一起去飯堂用午膳,下午無論天晴下雨必先送大娘回杜家堡,然後才自己回家。為此大娘也滿是感動,內心覺得王興強是個踏實細心能過日子的人。
畢竟,大娘今年也才四十出頭,年齡上和四十有五的王興強是很般配的;性格上,兩個都是老實人,一個善良淳樸;一個憨厚勤勞同樣也是極般配的;相貌上,兩人都算得是五官端正,隻是王大叔略顯得蒼老一些,所以婉涼覺得大娘和王大叔能成一對,就是天賜良緣。
“王大叔?小婉妹妹,你說的可是我在秀莊時,經常和我一道送布匹的那位大叔?”阿牛聽婉涼一個勁說著王大叔對大娘如何如何照顧,她又如何如何希望大娘能夠和王大叔修成正果,突然打斷婉涼的話,問她道。
“我不知道有沒有經常跟你一起送布匹,可能是吧。反正,到時候他和大娘成了,你看到本人不就知道了嘛。”婉涼愉快道。
“嗯,小婉妹妹說得對,改天見了自然就知道了。如果真是經常和我送布匹那位大叔的話,那他人是真的不錯。我剛去秀莊時什麽都不懂,布匹種類也一個分不清,都是他一一告訴我的。我人又笨,老是把布匹弄混淆,他就反複耐心地教我識布匹品種。改天,我一定要見見這個王大叔。”阿牛讚同道。突然想起兩人光顧著聊天,竟忘了動筷,於是又溫和地對婉涼道:“小婉妹妹,我們先吃飯吧,看菜都涼了。”說完便夾了一大塊紅燒魚放到她碗裏。
於是,婉涼和阿牛這才正兒八經開始用晚膳。婉涼一想起大娘和王大叔兩人,就為他們感到高興,忍不住一邊吃飯,一邊又跟阿牛聊起大娘和王大叔來。婉涼和阿牛就這樣,邊吃邊聊,邊聊邊笑,和氣致祥,其樂融融。
此時,杜家堡“義闌閣”大廳也是其樂融融,歡聲笑語一片。最歡喜欣慰的莫過於杜義了,因為這是他時隔十年,再次和兒子杜鴻宇同桌用膳。十年了,宇兒對他積怨於心十年了。如今,宇兒總算是想通了些,不再那麽怨恨他,甚至願意跨出一步,嚐試著重新與他和睦相處。他的宇兒,果真長大了,懂事了,他真是無比的寬慰!
這與他那看起來同樣笑容可掬的小妾羅水煙,完全是實質性的不同,杜義是從內笑到外,發自肺腑的喜笑顏開,樂不可言;而羅水煙卻是麵笑心不笑,別看著她同樣一副喜上眉梢的樣子,其實心裏恨得牙癢癢!她看著,近幾個月杜鴻宇,突然像變了一個人,不再玩世不恭,荒淫無度,反而兢兢業業,一絲不苟地打理起杜家的生意來,她心裏那個恨呐!她最擔心杜義把杜家堡所有家業都交給了杜鴻宇,那她的澤兒怎麽辦?
而且,她對杜義十年來都不肯把她扶為正室,一直耿耿於懷,而且她認為這一切都是因為杜義太寵溺杜鴻宇,怕杜鴻宇不高興才不肯把她扶正,她認為一切都是杜鴻宇從中作梗。其實,這一點,她還真怪錯杜鴻宇了。她都不想想,當初若不是她懷了杜義的骨肉,找到杜家堡去,可能連這個妾室都沒得做。況且,自從她進了杜家堡的門後,杜鴻宇連和杜義的交流都是少之又少,她十年都沒能被扶正又豈能怪到杜鴻宇頭上?根本完全就是杜義本人的意思。
可能是,她太清楚杜鴻宇是多麽的討厭她!從來看到她要麽橫眉豎眼,一臉憤恨;要麽就對她視而不見,當她不存在,甚至從來都不承認澤兒這個弟弟。所以,她一直也不喜這個對她連表麵功夫都不願意做的杜鴻宇。羅水煙以為人人都能像她那樣把表裏不一的功夫做到爐火純青嗎?杜鴻宇本就是個我行我素,心高氣傲的主,素來桀驁,喜歡便是喜歡,討厭便是討厭,連對他父親都是如此,更何況是他本就隻當羅水煙是根蔥。
這一頓晚膳吃得是有人歡喜有人愁。杜義見跟兒子關係緩和,自是歡喜的;杜鴻宇想到他與父親關係融洽是婉涼想看到的,所以也是歡喜的;還有快滿十歲的杜明澤,第一次和哥哥同桌用膳,自然也是歡喜的。愁的,就隻有這羅水煙,看到杜義與杜鴻宇父子情深,她就很是擔心,杜義把杜家堡大小家業全都交由了杜鴻宇打理;而她的澤兒將來會得不到杜家龐大的家產。
半個時辰後,幾個人,就這麽各懷心思地把這頓團圓飯勉勉強強吃好了。杜鴻宇又跟父親寒暄了幾句,便走出了“義闌閣”,匆匆往“露蘭苑”趕去。他要去告訴婉涼,他剛才跟父親一起用了晚膳,他沒有敷衍她。(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