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利器在手(求收藏)
字數:3039 加入書籤
胡子睿道:“你知道麽,當年戚繼光將軍創出的鴛鴦陣也是他主動求變的結果呢!”
李春道:“這個倒是第一次聽說,王爺能否詳細給小的說一下。”
原來明軍的戰鬥重心,一直以來都在北方平原地區,所以基本的戰術隊形也脫胎於此。抗倭戰爭一起,沿用原來經驗的明軍極不適應倭寇的戰法,曾經吃過不少虧。嘉靖年間,抗倭英雄唐順之根據江南地區河流眾多,地形情況較複雜的實際情況,改造了明軍的基礎作戰單位,采用配備三種兵器,最小編製為5人的“伍”來對抗倭寇,戚繼光的鴛鴦陣就是脫胎於此。
李春用崇拜的眼光看著胡子睿道:“王爺真是知識淵博,小的跟著王爺長了不少知識!”
胡子睿心道:“這倒不是我有多麽牛b,實在是我兩世為人,相當於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當然比古人看得更高、更遠一些。”
胡子睿知道,前世的特種兵相當於明軍中的夜不收,所以前世用來訓練特種兵的內容當然不能完全照搬來訓練王府護衛,要逐一的加以適當的改造和調整。
首先要訓練的內容是隊列,像現在的王府護衛這樣站個隊都站不整齊,肯定是不行的,通過前、後、左、右轉及其他的隊列訓練,增加團隊的意識、紀律性,這是護衛訓練的基礎內容;
其次是訓練時間的問題,胡子睿的護衛們每天是要跑二次的,跑步的距離要達到五千米,腿上還要係上沙袋,因為明朝末年普通人實行的是兩餐製(大戶人家是三餐,至於皇帝當然是要想幾餐吃幾餐),每日早餐的時間比起現代社會來說要壓後一些,因此訓練的時間和前世相比,來說也要晚一些;
再次是訓練器械的問題,越野行軍肯定是要搞的,基本上每周要搞一次,也就是說胡子睿府裏的護衛行軍是要帶上兵器和盔甲,這樣相當於是在做負重訓練了;石鎖可以做力量訓練的用具、單雙杠可以鍛煉臂力,蹴鞠可以鍛煉柔韌性,這些其實沒多難,關鍵是除了胡子睿這個穿越眾之外,沒有人想到這些!
李春道:“依王爺來看,戰鬥隊如何編製,裝備什麽武器好?”
胡子睿道:“依本王之見,戰鬥隊應該由十個戰士組成,其中有火銃手四名、長槍兵六名,另配備隊長一人,夥夫兼後勤一人。”
李春有點詫異的望向胡子睿道:“難道不用盾牌兵麽,防護方麵是不是太薄弱了點?”
胡子睿知道,明軍於盾牌的使用的和依賴程度很高,就連戚家軍的鴛鴦陣裏第一排兩個人都是盾牌手,他們盾牌手拿的盾牌並不一致,一個拿的是古老的五邊形長盾,另一個拿的是圓形盾牌,用於防範弓箭等攻擊。
胡子睿承認盾牌防範弓箭有很好的防禦效果,但是作為一名穿越眾,胡子睿前世看過,在鴉片戰爭中,滿清的虎衣藤牌兵慘敗給英國龍蝦兵的史實,清楚地明白火槍才是未來戰爭的主要進攻武器,所以盡管李春感到詫異,胡子睿並不準備照搬戚家軍的戰鬥編製。
胡子睿道:“本王讓你準備的東西準備好了麽?”
李春笑道:“王爺說的東西可不好找,不過我還是找到了一支!”
胡子睿道:“好,拿上來給本王看看!”
李春呈上來了一支魯密銃,胡子睿拿過來放在手中細細觀看,這把槍胡子睿估計有六七尺長,七八斤重,胡子睿深情地摸著銃管、銃床、彎形槍托、龍頭和扳機,又用手扣了扣板機,聽到哢嗒的響聲,槍機捏之則落,隨後又自動彈起,顯示出良好的機械彈性。
這支魯密銃讓胡子睿找到了前世玩槍的那種快感,看著名為前門的喵準裝置,一邊擺放的火藥罐、裝藥罐和搠杖,胡子睿不禁手癢了起來,對李春道:“走吧,我們去操場上試試槍!”
李春笑道:“好的,王爺!“
到了操場之上,胡子睿道:”李春,你會用這把魯密銃麽?“
李春羞愧道:”小的不會!“
胡子睿道:”我來演示一遍,你仔細看著!“
胡子睿首先取來火藥罐,用左手大拇指按住火藥罐,把火藥倒在頸口上,等把火藥倒完以後,用拇指或食指將頸門掩住,下一步胡子睿用搠杖將火藥築實,築實的這個步驟有一定的技術含量,需要經常實踐才能把握好,接下來胡子睿取來彈丸再把它放了進去,再取來少量的綿紙,用搠條緊緊壓在彈丸處。
第一步完成之後,接下來胡子睿左手把魯密銃橫著拿,右手取來發藥罐,用嘴巴銜出塞口之物,把火藥倒入火門池內,把火門池的蓋子蓋上,左手微微發力,輕輕將魯密銃側轉,讓火眼朝上,胡子睿用右手輕輕敲擊魯密銃的銃身,讓發藥入眼中,與筒內的射藥相連接,這樣門藥就裝好了。
接下來,隻需要一步就可以大功告成了,胡子睿將魯密銃的銃托放在腿上麵,讓魯密銃的銃口向上,然後用右手拿來火繩,吹掉灰燼,夾在龍頭上,裝填的布驟至此就全部完成了。
胡子睿裝填魯密銃的時侯,李春、肖炎、王林等幾個教頭在一旁默默觀看著,護衛們低聲議論著看王爺這個架勢裝填的動作真是熟練極了,他們不知道胡子睿前世是特種兵出身,槍械自然是玩的極為熟練。
胡子睿作了示範,李春“照葫蘆畫瓢地”學著裝鎮了一遍,胡子睿命人將打靶所用的木靶,移到一百五十步的地方,然後示意李春在這個距離打靶。
肖炎有些疑惑的道:”這個距離有點太遠了吧,我以前聽人說過,鳥銃最佳距離在五六十步之內,再離遠了,怕就是撞大運了。“
胡子睿笑道:”肖教頭所言不假,但魯密銃是大型的鳥銃,槍管既長,火藥份量也多,而且你看魯密銃上麵還有準星、照門,所以我才讓李教頭隔著這麽遠打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