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十大忌諱(求推薦)
字數:3014 加入書籤
原來,滿酋對於在朝的大臣們,他們在內心深處也並不看重,乾隆執政時,大學士紀曉嵐對國事稍微發表了一點意見,便遭到乾隆的痛斥:“你不過略微有點文學的基礎,我才給個官你當,其實不過把你當成妓女養起來罷了,你如何敢在我麵議論國事。”
紀曉嵐又進一步介紹道:“從順冶到雍正執政期間,發生的文字獄案件一共五六十餘起,如此頻繁的興起文字獄,已經是曆朝曆代前所末見的事情,然而在乾隆執政期間,這個紀錄被打破了,乾隆一共製造了一百多起文字獄,超過了以往曆朝曆代的總和。”
胡子睿吃了一驚,有點不敢相信的道:“雍正已經很變態了,此酋竟然尤有過之?”
“胡中藻是江西人,當時的內閣學士,他在所著的《堅磨生詩鈔》中有一句話是,‘一把心腸論濁清’,乾隆全然不論詩的格律講究,認為在清麵前加個濁字,是故意侮辱自己、侮辱滿清,於是將他下獄論罪。”
紀曉嵐娓娓道來:“除胡中藻以外,乾隆執政六十餘年期間,在全國範圍內有影響的還有十餘起。”
胡子睿插話道:“此酋竟辦過這麽多文字獄,真是病態!對了,紀愛卿,聽說乾隆曾命你編輯過《四庫全書》,你能不能詳細跟本王說下這個事情,我對此比較感興趣。”
紀曉嵐氣憤地道:“說起編輯《四庫全書》的事,微臣就氣不打一處來,乾隆打著編輯全書的稱號,在全國範圍內廣征書籍,他還恬不知恥地把自己的字題在書上,作為給獻書人的獎勵!天下文人都認為編輯《四庫全書》是一部有利於文化發展的好事,所以紛紛捐出自己的藏書,其中有很多孤本、善本。”
胡子睿欣然道:”如果乾隆真能將散亂的圖書全部係統地整理起來,弘揚傳統文化,那也算得上是一件善政啊。“
紀曉嵐臉上露出憤怒的表情道:“王爺你把乾隆想的太好了,他這樣做其實是包藏禍心的。”
胡子睿臉上露出驚奇的表情道:“哦,他竟然如此陰險狠辣,你給本王具體說說他有什麽壞心思?”
紀曉嵐娓娓道來:“他編輯《四庫全書》是假,真正的目的是銷毀明朝的史料,好對明朝進行抹黑,凡涉及明末清初的曆史事件的書籍和明朝官方文檔,他都要進行修改和銷毀,對收到的書籍進行了大範圍的竄改和銷毀,整個《四庫全書》編輯期間,銷毀了71萬卷圖書,這裏麵有不少是孤本、絕本,所以乾隆修《四庫全書》,堪稱是對中華文化的一次’空間絕後‘的浩劫啊!”
胡子睿深吸了口氣,怒道:“可恨!此酋的用心竟然如此可惡、真可謂’喪心病狂‘!”
紀曉嵐繪色繪影地道:“乾隆曾經親自給微臣規定過編輯《四庫全書》的十大避諱。”
胡子睿帶點好奇的神色問道:“這個變態居然規定了十大忌諱,你具體跟本王說說都有那些忌諱?“
紀曉嵐道:”建酋乾隆提過首先忌諱不能提的虜這個字,隻要提到虜的必須改成敵,北虜必須改成契丹;其次不能提戎,戎王改成契丹王。“
胡子睿嘲笑道:”真是可笑,滿洲明明是通古斯野人,又不是金國完顏女真的直係後代,竟然連金都不敢提,此酋真是作賊心虛。“
紀曉嵐附和道:”是啊,更可笑的是,剛才王爺話中提起的賊、酋二個也是忌諱字,還有胡、夷、犬戎、蕃、偽、犯闕,甚至連漢這個字都是忌諱,其他還有雜七雜八的忌諱,林林總總,不可勝數。“
胡子睿此時想起了前世曾經讀過史學家吳晗說過的一句話:“清人纂修《四庫全書》而古書亡矣。”這句話真可謂”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乾隆修書的本質。
胡子睿臉色帶著憐憫的表情望著紀曉嵐道:”本來科舉範圍隻限於四書五經,現在建酋又搞出如此森嚴的文字獄,你們這些文人還能做什麽?“
紀曉嵐道:”在建酋眼裏我們隻有兩種人可做,一種就是給他當奴才,拍皇帝的馬屁;第二種就是連奴才都沒資格做的。”
胡子睿惋惜的看著紀曉嵐:”你是個有才華的人,如果在本王手下,如果你生活在大明王朝,你完全可以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
紀曉嵐自嘲道:”微臣也想為殿下’出謀劃策‘,可惜沒有這麽好的福氣啊,在我輩隻能狂吃海喝,沉迷女色,這樣每天’醉生夢死‘的過生活才是乾隆最希望看到的。“
胡子睿聽到這裏不禁沉默了,紀曉嵐道:“殿下,天快要亮了,微臣真的要走了。”
“且慢,我還有幾句話要說!”胡子睿慷然道:“《孟子?離婁篇下》中曾經記載過孟子對齊宣王說的一段話,當時孟子說:‘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胡子睿頓了下續道:“建酋乾隆如此剛愎自用,難道是國事處理的很好麽?”
紀曉嵐臉上露出不屑的表情,切齒道:“乾隆隻會一味粉飾太平,他的所謂十大戰功除了征服準噶爾部外,其餘俱‘乏善可陳’;乾隆死後,嘉慶馬上抄了和坤的家,‘不抄不知道,一抄嚇一跳’,和坤竟然貪汙了白銀近十億兩,這還不算黃金、古玩和不計其數的珍寶價值,超過滿清十五年的財政收入總和,當時的人笑稱‘和坤跌倒,嘉慶吃飽!‘,有和坤這樣的大貪官,可想而知當時的官吏風氣敗壞到何種程度!“
胡子睿恨道:”和坤這個狗官仗著乾隆給他撐腰,竟然如此貪婪!“
紀曉嵐續道:”在乾隆、和坤的示範下,整個官場上形成了貪腐的機製,官員們發現一個可怕的事實,如果自己不行賄,不僅保不往烏紗帽,更有可能連身家性命都保不往,正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貪官於是拚命剝削百姓,搞得‘民不聊生’,‘天怒人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