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以一人之力挽回遼東危局(求推薦)

字數:2763   加入書籤

A+A-


    吳淳夫“反唇相激”道:“王爺,大道理人人都懂,不用多說,我隻想請問你如果進行整頓管理,你能作何改變?“

    胡子睿不答反問道:”工部能否造出紅夷大炮麽?”

    吳淳夫被胡子睿的話問住了,他仔細想了一下,才喃喃地道:“紅夷大炮本朝好象不能製造吧?”

    胡子睿冷笑道:“好一個’盡心盡職‘的吳尚書,你難道不知道,我朝其實也造過炮麽。”

    ”王爺說的沒錯!“此時,英國公張惟賢也附和道:”天啟元年,時任協理京營戎政的黃克纘,即從福建曾招募過能造炮的工匠,並製造了二十八門炮,並派了炮手運往遼東沈陽。“

    英國公張惟賢意猶未盡地說道:”可惜天意弄人,這批好不容易從京城運到沈陽來的大炮,本該用於殺建虜,誰知道竟然’陰差陽差‘地成為了明朝軍隊的催命符。“

    張惟賢這句話引起了朝堂上眾人的沉默,胡子睿知道英國公張惟賢說的乃是發生在在天啟元年的渾河血戰,此戰是由圍繞著遼東重鎮--沈陽的攻防觸發的。原來當年薩爾滸之戰失敗後,將士死亡殆盡,遼東形勢幾乎崩壞,萬曆皇帝“審時度勢”後命熊廷弼經略遼東,熊延弼是江夏人(今湖北武漢),萬曆二十五年中進士、他能騎在快馬上左、右開弓射箭,是個非常幹練的文武全才。

    熊廷弼剛接到任命,還沒有出京城,就聽到開原丟失的消息,於是他給萬曆皇帝上了一道奏章,“遼左,京師肩背;河東,遼鎮腹心;開原又河東根本。欲保遼東則開原必不可棄。敵未破開原時,北關、朝鮮猶足為腹背患。今已破開原,北關不敢不服,遣一介使,朝鮮不敢不從。既無腹背憂,必合東西之勢以交攻,然則遼、沈何可守也?乞速遣將士,備芻糧,修器械,毋窘臣用,毋緩臣期,毋中格以沮臣氣,毋旁撓以掣臣肘,毋獨遺臣以艱危,以致誤臣、誤遼,兼誤國也。”

    萬曆皇帝看了熊廷弼的奏章,覺得很有道理,於是賜給他尚方寶劍,對於總兵以下的將官可以先斬後奏。

    熊廷弼剛出關沒多久,便聽到開原失守的消息,眼看建虜來勢洶洶,百姓們紛紛逃亡到山海關以內。熊廷弼剛剛上任就罷免了薩爾滸之戰逃跑的總兵官李如柏,又請出尚方寶劍斬了逃將劉遇節、王捷、王文鼎,誅殺了貪汙公款的將領陳倫。

    熊廷弼的嚴刑峻法讓原來明軍風氣為之一振,他隨後又招集流民、敗兵,訓練士兵、製造火藥、加強工事,使建虜無機可趨;熊廷弼見一番整冶達到效果,又給皇帝上了一道奏章,要求派十八萬軍隊,分布於清河、撫順、柴河等要害之處,形成犄角之勢。建虜如果來進攻,來的人少就各自進行防禦,來的人多則相互呼應。熊廷弼又選出軍中健兒編成幾組,輪流騷擾建虜,讓他們疲於奔命,不能安心耕種。

    熊廷弼的奏章上報到朝廷後,朝中有人在萬曆皇帝麵前詆毀熊廷弼,說他隻敢防守,不敢進攻,要把熊廷弼換下,另外換人去遼東經略。萬曆皇帝沒有動搖,堅定地支持熊廷弼的戰略。

    熊廷弼一到遼東的時侯,就馬上派僉事韓原善去沈陽,韓原善說沈陽離建虜的大本營太近了,這是去送死啊,所以他拒絕前往;熊廷弼又改派僉事閻鳴泰去,閻鳴泰走到了虎皮營驛站(此處離沈陽還有六十裏地)大哭起來說:“熊經略這是要我去送死啊!“閻鳴泰再也不敢往前走了;熊廷弼連續派了二波人,都沒有成行,於是熊廷弼決定親自去沈陽。

    當時的遼東正是寒冬季節,千裏冰封,萬裏雪漂。總兵賀世賢勸講熊廷弼道:”沈陽離建虜太近了,恐怕會有危險!“熊廷弼大笑道:”冰天雪地,建虜必定料不到我會來!“於是熊廷弼親自主持儀式祭奠死於薩爾滸之戰的明軍將士。

    熊廷弼如此看重沈陽,是因為他知道建酋努爾哈赤有攻占整個遼東,從而進軍中原,吞並大明的野心,然而欲取遼東,必先取沈陽。沈陽正好處於遼河流域的中心,地理位置極為重要。熊廷弼打造的沈陽的城防是全方麵、立體的,努爾哈赤曾經派出的探馬去沈陽打探後回報道:”明人掘塹十層,深一人許,塹底插有尖木,塹內一箭之地,複浚壕一層,壕內側以一二十人始能抬起之大木為柵。柵內又掘大壕二層,寬五丈,深二丈,壕底插有尖木。壕內側排列楯車,每車置大炮二門,小炮四門,每車間隔一丈,築土為障,高至肚臍,障間設炮各五門。”

    熊廷弼派了以總兵賀世賢為首的七萬餘人守城,內外守禦工具也很齊備。努爾哈赤見熊廷弼防守穩固,將近二年的時間都不敢發動進攻。正當熊廷弼積蓄力量,作好了進攻的準備,隻待一舉消滅建虜的時侯,萬曆皇帝架崩了,明光宗朱常洛繼位才一個月也架崩了,當天啟皇帝登基後,熊廷弼再次遭到朝臣的攻擊,這次他沒能得到皇帝的支持,隻得黯然離開了遼東。

    奴酋努爾哈赤心中狂喜,看來這是老天在幫我,於是”蓄謀已久“的他馬上發動了對沈陽的攻勢,努爾哈赤見沈陽城高大堅固,不便於強攻,並施展詭計,將守將賀世賢誘出城外,然後伏兵四出,將賀世賢團團包圍。努爾哈赤在陣前企圖勸降賀世賢,賀世賢也是忠勇之士,他拒絕了努爾哈赤的勸降,力戰不屈而死。

    沈陽城失去了主將的領導,“群龍無首”、“人心惶惶”,此時事先混進城內的奸細趨亂打開城門,放建虜進了沈陽城,這座熊廷弼花了無數心血精心布防的遼東重鎮,就這樣“輕而易舉”地陷落到了建虜的手上。

    當努爾哈赤進攻沈陽之時,賀世賢按照預案,派人去時任遼東巡撫的袁應泰處求援,袁應泰當即派出以總兵陳策為首,率領四川白杆兵、浙江戚家軍的混合軍團前往援救。臨行前袁應泰告訴陳策,製定的作戰計劃是依托沈陽堅固的城防,配合賀世賢為首的守軍,前後夾擊建虜,以解沈陽之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