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殺盡建奴兮,覓個封侯(求收藏)

字數:3069   加入書籤

A+A-


    戚家軍以事前布好的車陣來對付八旗軍的鐵騎衝擊,對於少數能衝破火網的遊騎,則以鴛鴦陣收割他們的性命,給八旗軍造成了極大的殺傷,然而,建虜也不是吃素的,努爾哈赤為了攻打沈陽,準備了不少攻城武器,其中有一個用厚木頭做成的楯車是專門用來防製火器,此時為了全殲戚家軍,他將楯車推向了戚家軍的陣地,步兵跟著楯車後麵進攻,不惜進行不間斷的飽和攻擊,戚家軍的火藥很快用完了,然而建虜如同潮水一般,不停斷地一地衝擊著戚家軍。

    戚家軍分散成哨與建虜進行肉博,狼筅手、藤牌手、刀手相互掩護配合,陣勢保待不亂。然而建虜八旗全至,有數萬人大軍,戚家軍則隻有三千人;敵人“以逸待勞”,可以進行輪換,而戚家軍從早上出發到傍晚滴米未進。

    一輪殘陽如血,渾河岸邊到處躺著明軍和建虜的屍體,總兵陳策以七旬高齡,親自上陣斬殺建虜數十人,最後力盡也倒在了血泊之中。數萬建虜將戚金等數十名殘存的戚家軍戰士圍在中間,他們雖然每個人身上都受了傷,然而人人都緊握著手中的武器,眼睛露出不屈的神情,仍然擺出一個大鴛鴦陣。在他們腳下,躺著數百具建虜的屍體。

    奴爾哈赤早年聽說過戚家軍的威名,看著戚金他們威武不屈的神態,知道像他們這樣驕傲的軍人,是永遠不可能被自己征服的,幸虧他們隻有三千人,如果明軍人人都像他們一樣,自己早就被滅了,想到此,他毅然做了個準備放箭的手勢。建虜們紛紛拿起弓箭,箭鋒指向戚金等人。

    就在此時戚金大聲喊道:“兄弟們,我輩世受皇恩,今天就是我們捐軀的日子了,你們怕不怕?“

    戚家軍的戰士們喊道:”死有什麽好怕的,我們不怕!“

    戚金帶頭唱起了戚家軍的軍歌《凱歌》,眾人“慷慨激昂”地齊聲唱和,

    萬人一心兮,太山可撼。

    惟忠與義兮,氣衝鬥牛。

    主將親我兮,勝如父母。

    幹犯軍法兮,身不自由。

    號令明兮,賞罰信。

    越水火兮,敢遲留!

    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

    殺盡建奴兮,覓個封侯。

    《凱歌》的餘音在渾河上空回響,久久不能散去。此歌是戚繼光在嘉靖四十一年取得福建橫嶼大捷後,在慶功宴上一時興起而作的歌曲,最後一句本是殺盡倭寇,筆者在此處為了應景改為殺盡建奴。

    渾河血戰雖然最後失敗,但也給了剛剛輕取了沈陽城的建虜予以重大打擊。當此戰消息傳到京城,當時的人評價“凜凜有生氣“!晚清啟蒙思想家魏源評價此戰為“江左第一血戰!”朝鮮人鄭忠信當時在沈陽,他事後在《李朝實錄光海君日記》中讚道:“此戰殺得建虜膽寒!“

    建虜一向極少承認已方的傷亡,連薩爾滸那樣的大戰也不公開傷亡的數字。然而這一次渾河血戰,公開陣亡的將領就有雅巴海、布哈等九名,其中雅巴海在軍中一向以驍勇善戰聞名,是努爾哈赤看好成為女婿的人,這次居然也死在陣前,普通士卒死傷的也有幾千人,因為死的人太多,建酋努爾哈赤還專門為此戰召開祭奠大會。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胡子睿想到這裏,有所感觸,他出列道:”微臣請求皇上為在渾河血戰中捐軀的烈士建忠義祠,供奉陣亡於此役的將士們,讓大明子民都能前往瞻仰他們,明白他們精忠為國的精神。“

    天啟皇帝點頭道:”信王所言確是有理!“

    崔呈秀臉上露出質疑的神色道:“王爺和英國公說的渾河血戰我當然知道,但是我記得我朝最早的一批紅夷大炮,好象並不是自己製的啊!“

    吳淳夫笑道:“這件事我清楚,那是天啟五年的時侯,廣東沿海有一艘夷船沉沒,當地的漁民從海灘上撿到了炮彈,於是上報給推官鄧士亮。“

    胡子睿臉上露出好奇的神色道:”鄧士亮又是如何行動的呢?“

    看著胡子睿一副心急的樣子,吳淳夫心裏有一種報複的快感,他頓了頓,才“慢條斯理”地說道:”鄧士亮找了善於潛水的漁民,去深海處探尋,竟然發現在這艘夷船上,有完好的紅夷大炮數十門。”

    胡子睿知道在這個時代,不管是荷蘭人,還是葡萄牙人,英國人一向仗著“船堅炮利”,“橫行四海”,雖然他們在造炮時也曾經請中國人幫忙。可是那都是做輔助性的工作,在關鍵的技術上還是有所隱瞞的。

    紅夷大炮更是他們手中的利器,它炮管長、管壁厚而且製造工藝符合火藥燃燒原理,設炮耳可以調節角度,又設了準星和照片來計算彈道,胡子睿曾經秘密遣人去澳門等地找葡萄牙人秘密詢問過價格。加上運費,葡萄牙人一門炮居然開到要價一千二百兩銀子。

    胡子睿知道此時歐洲造火炮的成功率也不高,再加上中國與歐洲相距萬裏之遙,因此這個價格其實也不算離譜。這艘夷船的沉沒,卻給中國人帶來了難得的學習機會,這個鄧士亮可是立了一大功啊。

    崔呈秀此時咳嗽了一聲,插嘴道:“我聽說紅夷大炮重達數千斤,這麽多炮怎麽拉了上來的?”

    “崔大人問到點了上了!”吳淳夫臉上露出個算你聰明的表情,笑道:“這個鄧士亮也算是個聰明人,他找來一條裝了絞盤的大船,載上巨石開到沉船區域,然後再漁民用鐵鏈鉤往炮身,拋掉巨石,利用船的浮力開動絞盤撈起大炮。後來鄧士亮派人將炮運到京城,因為當時建虜攻打寧遠,這些炮又轉眼運到了寧遠。”

    ”你們和王爺說的不是一回事了,王爺說的是我國工匠自己造的炮,你說打撈上來的是紅夷們製造自用的,那些工匠量是偷學的手藝,沒有人家造得好!“英國公張惟賢插嘴道:“說起來也巧,奴酋野豬皮真的興兵來犯寧遠,結果一炮轟死了他,真是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