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秋風掃落葉(求推薦)

字數:2595   加入書籤

A+A-


    崇禎皇帝詔令盧象升會合宣府、大同、山西的總兵官楊國柱、王樸、虎大威保護京城;盧象升當時正遭遇喪父之痛,他曾經向皇上上疏讓他按照儒家的傳統禮儀,在故鄉為老父守喪三年,卻被崇禎皇帝派出的使者告知:如果是天下太平的時侯,天子可以讓你立刻回去守喪;現在國家正是危難之時,為了大明王朝,你現在不能回去敬孝。(萬曆朝時的首輔張居正也曾經出現過這種情況,朝堂上把這叫做“奪情起複”。但類似於盧象升的此種情況,在當時的朝堂不隻他一個,還有楊嗣昌、陳新甲兩個,本應該敬孝的人卻出任兵部高官,也許是前世崇禎皇帝即將亡國的征兆。)

    當時崇禎皇帝寵信楊嗣昌和高起潛,他們本身傾向於與建虜和談,崇禎皇帝在與盧象升談話時,也露出這種傾向;而盧象升卻認為現在建虜已經兵臨城下,根本沒有和談的誠意,所謂的和談隻不過是個幌子而已,如果自己先示弱的話,建虜就會掌控主動權,既使真的要和談,也要先把建虜打痛,讓他們不敢輕視大明的軍事勢力,才能和談成功。

    盧象升又舉了北宋和遼國簽訂的”澶(hán)淵之盟“的例子,當時遼軍雖然攻占了宋朝一些州郡,自身傷亡也很慘重,遼國先鋒大將蕭撻凜更在陣前被宋軍用神臂弩給射殺,遼軍士氣十分低落;而反觀宋朝方麵,宋真宗禦駕親征,各路勤王大軍雲集之下,擺出決戰之勢,遼國肖太後見占不到便宜,迫於無奈之下才簽訂了和約。

    遼國和北宋的和約簽定後,宋、遼邊疆和平了一百多年,然而在宋徽宗執政期間,一向平穩的邊疆局勢突然發生了巨變,原本隻是遼國一個附庸的金國,在完顏阿骨打的帶領下,從白山黑水中迅速崛起,屢次挫敗遼國大軍,竟然頗有“秋風掃落葉”般攻滅遼國的氣勢。

    宋朝開國時期,宋太祖、宋太宗為了得到五代十國時期失去的燕雲十六州,曾經幾次親自上陣與遼國展開爭奪戰,然而最後都無功而返,此後宋朝的曆代皇帝雖然有收複燕雲十六州的心,然而他們都沒能做到;宋徽宗如果能收複燕、雲,這可以完成超越宋太祖、宋太宗的功業,麵對這個巨大的誘惑,宋徽宗決定背棄了與遼國的各約,與金國聯盟滅遼。

    宋、金兩國按照約定,由宋朝出兵收複燕雲十六州,然而宋國精銳部隊竟連遼國的殘存部隊都打不過,最後還苦苦哀求金國出兵相助,才能得到燕雲十六州,金國充分認識到宋朝的虛弱本質後,違反和約向宋朝發動猛烈的進攻,很快金軍就攻到宋朝的首都--汴梁城下。

    宋徽宗、宋欽宗麵對金兵圍城,為了滿足金人的,不惜將汴梁城“刮地三尺”,送了大量金銀財寶、人口給金人,金人得到財物後,仍然將宋徽宗、宋欽宗兩位皇帝及宗室、皇後、妃子一幹人等全部掠走,此件事就是中國史上赫赫有名的“靖康之恥!”

    北宋滅亡後,宋高宗趙構繼位,他任用以嶽飛為代表的中興四將,嶽飛、韓世忠等人屢挫金軍的攻勢,使得宋、金兩國之間的實力趨於平衡,才為後來達成和議創造了條件。

    如今大明王朝麵臨的形勢又有所不同,建虜攻破了六、七十個城池,掠奪了大量人口、財物,甚至公然懸掛“明朝諸官莫送”這樣的旗幟,正是賊氛囂張的時侯,建虜如同當年的金人,有如無底洞,怎麽可能滿足得了!所以盧象升在麵見崇禎皇帝時堅定的主戰,反對在此時議和。

    崇禎皇帝被盧象升的忠義之心所打動,一度有所動搖,還賞賜給他許多軍餉、禦馬,但在是否與建虜作戰這件事上,崇禎皇帝一時拿不定主意,隻讓盧象升和楊嗣昌、高起潛共同商議。

    盧象升駐紮在北京城外的昌平,當聽說高起潛來軍營的時侯,盧象升熱情地向高起潛介紹了崇禎皇帝禦賜的軍餉、禦馬,慷慨激昂地說道:“學生蒙受皇上如此厚恩,隻有摧鋒陷陣、出生入死,方能回報天子!”

    高起潛素聞盧象升愛馬,這次就帶來了五明驥等十匹愛馬隨軍,崇禎皇帝又禦賜了一批寶馬給盧象升,高起潛這個太監,素來貪得無厭,他此次是乘著商議軍機的機會,想從盧象升營中撈走幾匹寶馬,對於盧象升的話,高起潛隻是沉默沒有作聲。

    盧象升這一番赤誠的話語,卻隻換來高起潛的冷漠,盧象升心裏不免有些反感,然而崇禎皇帝既然讓他多和高起潛商量軍機,盧象升也隻能克製往心中的不滿,繼續說道:“學生有一個計謀,願與高公共同商議!”

    高起潛點了點頭,臉上露出好奇的神色問道:“老公祖(明朝時對地方長官的尊敬)有何妙計啊?”

    盧象升本來已經遣散了左右,然而他此刻仍四處打量了下,見左右無人,他才低聲道:”學生聽聞建虜此次入關,進軍極為順利,掠取丁口,金銀財寶無數,他們氣勢正盛,必然不會想到我們敢於主動進攻,我們就逞他們沒有防備的機會,於明日晚間盡起軍馬,‘人銜枚、馬裹蹄’,我與高公兵分兩路進襲敵營,打建虜一個‘措手不及’,挫一挫建虜的凶焰。“

    雖然盧象升的這個奇襲計劃周詳,可操作性也很高,然而高起潛信奉的是“明哲保身”的哲學,他這個人一向視建虜如虎,避之猶恐不及,那裏敢主動跟他們作戰,他淡淡地說道:”建虜如今氣勢正盛,我們還是避其鋒芒為上。“

    盧象升幾次三番被高起潛奚落,心中怒火越來越盛,然而,他深知此時不能與高起潛翻臉,否則會影響到與建虜作戰的大局,他按耐往性子道:”正是因為敵軍氣勢正盛,我們才采取夜晚奇襲的特種作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