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坐三望一的帝王(求收藏)
字數:2703 加入書籤
高起潛是個報複心特別強的太監,他也學著盧象升的樣子,伸出一根手指道:“盧象升,咱家告訴你,明天你就可以見皇上的禦旨,明確地告訴你,遼東鐵騎歸咱家管!”
高起潛說完,仍然“意猶未盡”地道:“你今天對咱家的羞辱,咱家都記在心裏,盧象升,你給我小心點,小心自己不得好死!”
高起潛在宦官生涯裏一直奉行以下原則,首先是不該記得的事情,就不應該記往,這個盧象升就是不懂得這個原則,一而再,再而三地挑戰自己提的耐性,而到了該向自己表現機智的關鍵時刻,反而一點都不機靈了,像盧象升這種糊塗人,高起潛是不願意與他為伍的;
其次重要的原則是考慮問題應該從絕對的利益關係出發,什麽國家啦,什麽道德啦,什麽感情拉,什麽別人會怎麽議論拉,這些都是注定要丟進垃圾堆的,像這個盧象升,考慮這麽多,難怪在官場一直不順。
此外,高起潛作為宦官,早就看出崇禎皇帝對於楊嗣昌的信賴遠遠超出一般的臣子,在高起潛心裏的天秤上,楊嗣昌的份量可是遠遠超過盧象升的。
楊嗣昌、高起潛兩人在崇禎皇帝麵前一意求和,崇禎皇帝偏聽偏信了他們的意見,任命了高起潛作總監軍,盧象升隻能帶三總兵的二萬兵馬,而三萬精銳的關寧鐵騎卻交給高起潛這個宦官來統領。
盧象升第二天果然見到了分兵的禦旨,明白崇禎皇帝已經站到求和派的那一邊去了,盧象升剛剛出發時滿身的熱血頓時涼了一大半,苦悶地想道:“陛下你為何要聽信楊嗣昌、高起潛這兩個小人的話呢?”
翰林院編修楊廷麟聽說盧象升被分兵的消息後,上了一道奏折,將盧象升比作嶽飛,楊嗣昌比作秦檜,還說朝堂中現在有秦檜的存在,即使嶽飛再生也難以建立功勳。楊嗣昌聽到這個消息後,心中頗為忌恨楊廷麟,便想出一個詭計,他在崇禎皇帝麵前說楊廷麟雖然是個文臣,然而對兵法頗有研究,又說盧象升軍中正是用人之際,推薦楊廷麟以兵科給事中的身份去盧象升軍中任職。崇禎皇帝被楊嗣昌蒙蔽,反倒誇獎楊嗣昌“以德報怨”,為人“寬宏大量”。
楊廷麟來到盧象升軍中報道,楊廷麟、盧象升兩人談及國事被奸臣們所誤時都不禁歎息,楊廷麟給盧象升出了一個主意,與其留在京城受楊嗣昌、高起潛兩人的排擠,不如給崇禎皇帝上書,請求去保定一帶率軍與建虜作戰。
盧象升奉旨移駐保定、真定一帶的幾天後,楊嗣昌來到了盧象升的軍營視察。盧象升將楊嗣昌迎到行署,讓他坐了上座,寒喧一番以後,盧象升仍然想爭取楊嗣昌的支持,他將自己集中兵力,奇襲敵人大營的作戰計劃陳述了一遍,然而楊嗣昌仍然不為所動,給出的回答仍然是不可浪戰。
就在盧象升鬱悶的時侯,楊嗣昌心中卻暗爽,為了又進一步打擊盧象升,楊嗣昌續道:“學生有一事不得不說與老公祖,邊關報警,皇上新任命陳方垣(陳新甲字方垣)為宣大總督,陳方垣身為總督,手中不可無兵馬調遣,學生已向皇上稟明,由陳方垣來統領王樸總兵的大同兵馬,皇上也同意了學生此議,所以學生此來,首先是代皇上慰問老公祖及軍中將士,其次是將皇上的決定報與老公祖知悉。”
盧象升聽到這個消息,有如一盆冷水澆到頭上,在那一瞬間,盧象升想了很多,想到了宋朝的嶽飛,文天祥等民族英雄“壯誌未酬身先死!“,又從楊嗣昌的奸詐聯想到奸相秦檜等人陰謀求和,在風波亭害死嶽飛的事情;想到了楊廷麟的奏折,想到了高起潛的囂張跋扈和貪婪嘴臉;想到了保定、真定以及周邊州縣的人民,積極支持自己和天雄軍與殘害他們的建虜作戰。
盧象升心道:“罷了,如今朝堂上有類似秦檜那樣的奸臣、有類似魚朝恩、李輔國那樣的權宦,一心隻想與敵人談生,我就算再有報國之誌,也不可能力挽狂瀾了。”
盧象升本已經分過一道兵,現在再將王仆帶領的山西兵分走,手上隻有不到一萬人馬,他深吸了一口氣,壓製往心中悲憤、失望等種種負麵的情緒,轉過身上,微笑著對楊嗣昌:“學生本是有孝在身的不祥之人,幾次向皇上請求回去給老父守孝,都被皇上奪情起複;托皇上隆恩,命陳方垣率領大同兵馬,相當於減輕了我身上的擔子,這可真是再好不過啦!”
楊嗣昌本是個多心的人,他和盧象升的情況其實差不多,也是被崇禎皇帝奪情起複的,聽到盧象升這麽說,心裏認為盧象升是在隱射他,不禁有些惱怒,他恨恨地對盧象升道:“老公祖不要意氣用事,昔日的大漢王朝何等強盛,漢高祖劉邦先是攻入鹹陽滅了強秦、經過三年楚漢戰爭,又消滅了‘不可一世’的楚霸王項羽,然而像劉邦這樣一個雄主,在白登山之圍後,也曾向匈奴和親;唐太宗李世民開創貞觀盛世,文冶武功在曆代帝王中可排前三,然而他也曾經和突厥簽訂過渭水之盟。“
楊嗣昌頓了下,整理思路後,以堅定的語氣侃侃而談道:”我大明立國三百年來,弊病叢生,尤其自嘉靖、萬曆以來天災不斷,四海不靖,‘民不聊生’,所以學生認為‘攘外必先安內’,應先和建虜簽訂合約,將國家冶理好後,再對建虜進行撻伐。”
盧象升聽罷楊嗣昌這一番言論,不禁氣得滿臉通紅,痛斥楊嗣昌道:“建虜已經攻到京城,一路燒殺擄掠、無惡不作;楊文弱,你身為本兵(明朝人對兵部尚書的一種簡稱),不思如何調集兵馬,為皇上,為千千萬萬無辜慘死在建虜刀劍下的黎民百姓報仇,卻在這裏大談什麽‘攘外必先安內’,請問你長的什麽心肝?”
楊嗣昌也是個急性子,他被盧象升痛斥,麵子上掛不往,急道:“盧建鬥,你既然把我說的如此不堪,你就把我斬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