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擴王道之浩蕩(求推薦)
字數:2997 加入書籤
徐光啟臉上帶著哀求的表情望向李起元,小聲說道:“惺原先生,你能不能不要再往下說了,學生聽不下去了。”
李起元點了點頭,雙目望向胡子睿,胡子睿此時也已淚流滿麵,他堅定地道:“說下去!“
李起元也已熱淚盈眶,站在旁邊伺候的李平兒遞給來一條手帕,李起元知道這李平兒乃是胡子睿的女人,他連忙站起身道:”王爺,這使不得啊!“
胡子睿慨然道:”惺原先生,既然平兒已經遞給你了,你就接著吧,‘人非草木,豈能無情!’“
李起元這才緩緩接過手帕,臉上帶著感謝的表情道:”微臣謝過王爺,謝過平兒姑娘!“
胡子睿點了點頭,待李起元將眼淚擦幹淨後,這才催促他道:”惺原先生,請繼續講吧!“
李起元“繪聲繪影”地道:”生死乃是人生之大關,在饑餓麵前,並不是所有的人都甘心這樣淒慘的死去,有些人不甘心於吃石而死亡,於是聚集在一起結為盜賊,而一些稍有糧食儲存的人民就被他們劫持,搶走了所有的糧食“
胡子睿聽到這裏,不禁心道,如果自己重生到這些人中,自己也是決不會“束手待斃“,一定會站出來反抗的!
李起元擦了擦眼淚,續道:”最可憐的,乃是安塞城西有冀城之處,每日必有被拋棄的嬰兒放置於其中。被遺棄的嬰兒們,有‘嚎啕大哭’的、有呼喊父母名字的、有傻呼呼地吃地上垃圾的,但是不管怎樣,到清晨,被拋棄的嬰兒們沒有一個能活著的,但第二天,又有被拋棄的嬰兒放置於其中。“
李平兒哭得“梨花帶雨”地道:”俗話說得好:‘兒女是父母的心頭肉’,如果不是實在是沒有方法了,誰會拋棄自己的孩子啊!“
李平兒哭得太傷心,以至於激烈咳嗽起來,胡子睿臉上帶點關心的表情,幫她捶背。
”更令人驚異的是,兒童和獨自行走的人,一出城外便無蹤跡。後來看見門外的人,將骨頭來當柴燒,煮肉來吃,才知道這些失蹤的人到了他的肚子裏,而那些人,也免不了幾天之後,幹燥發熱而死。於是死者枕藉,臭氣薰天,縣城外挖幾個坑,每坑可容納數百人,用以掩蓋人的遺骸。我來的當時已滿三坑有多,而數裏之外不到掩蓋的,又不知道有多少人了。“
李起元點了點頭,繼續說道:”僥幸沒有死去的百姓,也迫於官府嚴厲的催稅措施,隻有逃跑一途了,此處逃之於彼處,彼處複逃之於此處。逃來逃去,最後隻能當盜匪了,此盜匪之所以遍布於全陝也。慶陽、延安以北,饑荒已到了將近‘無可收拾’的境界;西安、漢中以下,則已經完全變成了盜匪的地步。“
“當日,臣曾經向皇上請求給陝西百姓賑災,然而皇上仍不以為然,隻是說現在國庫沒錢,讓百姓們再忍一忍。”
李起元強忍著悲痛說完以後,臉上帶著期盼的神情,向胡子睿行了個大禮:”王爺,ー草ー木皆有生存之意,百姓豈能甘心活活餓死,百姓生計關乎國家存亡,不可掉以輕心,臣肯請王爺開恢恢天網,擴王道之浩蕩,拯救天下萬民於水火之間啊!“
胡子睿聞言,連忙上前要攙扶李起元起來。李起元“斬釘截鐵”地道:”王爺不答應臣的要求,臣今天就算跪死在這裏,也不起來!“
就在胡子睿為難的時侯,徐光啟、李平兒等人也學著李起元的樣子,一起跪下道:”請王爺救救天下萬民吧!“
胡子睿臉上露出疑惑的表情,雙目注視著徐光啟道:”玄扈先生啊,你可是了解孤的人,怎麽今天也來逼孤呢?“
徐光啟此時臉漲得通紅,慷慨激昂地道:“王爺,一直以來,臣有一言,一直憋在心裏,但遲遲未說出口。今天借著這個機會,臣不吐不快!我大明之興亡存廢,總在王爺ー念之轉移耳!”
胡子睿先走上前,親手將徐光啟、李起元等人一一攙扶起來,臉上露出好奇的神色道:“玄扈先生請講,孤願意聽你的高論“
徐光啟慨然道:”大明三百年以來,積弊叢生,天下不靖,如同一個人已經得了重病,急需要下猛藥來醫冶;如今皇上信用魏閹,此人隻知一味迎合皇上之意,遮蔽皇上的耳目,私下接受盜匪的賄賂,誣良為盜,賞賜沒有功勞的親戚,長此以往,臣恐怕等待大明王朝的結局,就是像漢末、唐末那樣覆滅的結局;到那個時侯,我大明王朝能否像東晉,南宋時那樣‘劃江而冶’,都未可知啊!“
胡子睿當然知道麵對滿清的攻勢,南明因為內部不團結,沒能形成合力,沒有能支撐往;但此時他臉上仍然露出震驚的表情,雙目凝視著徐光啟道:”玄扈先生,請恕孤直言,你是否將我大明麵臨的形勢說得太嚴重了呢?
徐光啟搖了搖頭,侃侃而談道:“王爺,臣並非‘危言聳聽’,依臣看來我大明王朝有三大亡國之兆啊!”
胡子睿臉上帶著好奇的表情,對徐光啟說道:“玄扈先生的這個說法,孤倒是第一次聽到,請你詳細說說!”
徐光啟整理了下思路,娓娓道來:“第一大亡國之兆,乃是宗室問題;洪武二十八年(公元一千三百九十五年),太祖皇帝朱元璋下詔更減諸王歲給,以資軍國之用。定親王萬石,郡王二千石,鎮國將軍千石,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以二百石遞減,輔國中尉、奉國中尉以百石遞減,公主及駙馬二千石、郡主及儀賓八百石、縣主、郡君及儀賓以二百石遞減,縣君、鄉君及儀賓以百石遞減。”
”隆慶五年(公元一千五百七十一年),禮部複河南撫按官栗永祿、楊家相等向皇帝上奏:‘現在天下最重要而難以解決的問題,莫過於宗藩問題,最急迫而不得不處理的,也莫過於宗藩問題;臣等曆考漢、唐、宋等代,不曾有坐吃官府的宗室,我朝太祖皇帝重視親情,對宗室們授予爵祿,恩德極為優厚;然而,如今天下的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宗室已經繁盛到了,舉全天下之力難以養活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