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之德高明(求收藏)

字數:2682   加入書籤

A+A-


    胡子睿握了握拳地道”這些祖宗留下的領土,我要全部收回來!“

    徐光啟指著黑龍江下遊感歎道“然而,最可惜的還是在遼東的努爾幹都司。”

    原來奴爾幹是女真語,翻譯成漢語,大致就是風景如畫之意。永樂元年(公元一千四百零三年),成祖皇帝派人招撫女真諸部;次年(永樂二年),成祖皇帝為加強大明王朝對努爾幹地區的管理,設置了努爾幹等衛,設置了一百多年衛所;永樂七年(公元一千四百零九年),奴爾幹頭目忽剌冬奴率領六十多個部落頭目,“千裏迢迢”來到京城,請求成祖皇帝仿照蒙元建”征東元帥府“之舊例,建立努爾幹都司。

    成祖皇帝是個博學多才的人,他知道在漢朝與匈奴爭奪西域的時侯,匈奴單於曾經建立過“僮仆都尉”城,後來匈奴勢力衰弱,被漢宣帝一朝建立的西域都護府繼承,而蒙元之所以在奴爾幹建立征東元帥府“,是往從北道海方向進攻日本作準備,常言道”有備無患“,而且一百多個衛所也確實需要一個更高一級的機構管理,於是成祖皇帝同意了忽剌冬奴的要求。

    然而像奴兒幹都司如此大的地方,需要有一個讓成祖皇帝信得過的人選。成祖皇帝陷入了沉思”派誰去呢?“

    鄭和是成祖皇帝比較信任的人,可是下西洋需要鄭和,不能動他;侯顯也是個可用之才,不過西藏方麵也要用到他;成祖皇帝看出忽剌冬奴等人以女真族為主,這個人最好是個女真人,成祖皇帝的腦海裏逐漸浮現出一個人來,這個人就是亦失哈,亦失哈是海西女真人,對當地的情況較熟悉,而且他通曉漢文、蒙古文、藏文、女真文,確是一個合適的人選。

    永樂九年(公元一千四百一十一年),成祖皇帝任免亦失哈為欽差,指揮同知康旺、指揮僉事王肇舟等人率大明官軍一千多人,乘坐二十多般巨艦,前往東岸特林,建立奴兒幹都司。

    永樂十一年秋,亦失哈在當地建永寧寺,並立碑紀念此盛舉敕修奴兒幹永寧寺碑記

    伏聞:天之德高明,故能覆幬;地之德厚,故能持載;聖人之德神聖,故能悅近而服遠,博施而濟眾。洪惟我朝統一以來,天下太平五十年矣。九夷八蠻,梯山航海,駢肩接踵,稽顙於闕庭之下者,民莫枚舉。

    胡子睿心裏想道,前世經常在網上看到一些怪論,說中國的疆域是繼承自滿清,明朝版圖很小。他們並不清楚,我大明在洪武、永樂年前,也是名符其實的“日不落帝國”,不能把明朝最衰弱時的版圖,和滿清最鼎盛的版圖相比。

    惟東北奴兒幹國,道在三譯之表,其民曰“吉列迷”及諸種野人雜居焉。皆聞風慕化,未能自至。況其地不生五穀,不產布帛,畜養惟狗。或野人養狗駕舟,運器用諸物。或以捕魚為業,食肉而衣皮,好弓矢。諸般衣食之艱,不勝為言。是以天使三至其國,招安撫慰,民安矣。

    聖心以民安而未善,永樂九年春,持遣內官亦失哈等,率官軍一千餘人,巨艦二十五艘,複至其國,開設奴兒幹都司。昔遼金儔民安故業,皆為堯、舜之風,今日複見而服矣。遂上書朝廷遴選都司,而餘人上授以官爵、印信。賜以衣物,賞以布紗,給賚而還。依土立興衛、所,收集舊部人民,使之自相統屬。

    十年冬,天子複命中官亦失哈等載至其國。自海西抵奴兒幹及海外苦夷諸民,賜男婦以衣服、器用,給以穀米,宴以酒饌,皆踴躍歡忻,無一人梗化不率者。上複以金銀等物擇地而建寺,柔化斯民,使知敬順。

    胡子睿知道後來滿清為了掩示他們的祖先,乃是通古斯野人,深受明朝政府的恩典,故意不記載這些史實。造成世人皆知鄭和曾經七次下西洋,卻不知道亦失哈也曾經九次去奴爾幹都司巡視,宣示中國之主權。如果亦失哈知道建虜後來如此“忘恩負義”、“喪盡天良”,他一定會氣得從墳裏爬出來,狠狠地痛打這些不孝子孫!

    聖朝以為相趨之瑞。十一年秋,卜奴兒幹西,有站滿徑,站之左,山高而秀麗。先是已建觀音堂於其上,今造寺塑佛,形勢優雅,粲然可觀。國之老幼,遠近濟濟爭趨。且天高地厚而長顯威靈,永無厲疫而安寧矣。即而曰“亙古以來,未聞若斯。聖朝天下民之歸順者,上忻下至,吾子子孫孫,世世臣服,永無異意矣。”

    以斯觀之,萬方之外,率土之民,不饑不寒,觀忻感戴難矣。堯、舜之治,天率蒸民,不過九州島之內,今我朝統一天下,天平五十年,蠻夷戎狄,不假兵威,莫不朝貢內屬。《中庸》曰“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日月所照,霜露所墜,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故曰‘配天’。”正謂我聖朝盛德無極,至誠無息,與天同體,斯無尚也,無盛也。故為文以記,庶萬年不朽雲爾。

    胡子睿知道奴爾幹都司的管轄範圍西至斡難河(也稱鄂嫩河,鐵木真在此即汗位),東至庫頁島,北達外興安嶺,南瀕日本海。胡子睿詳細品味“自海西抵奴兒幹及海外苦夷諸民”這句銘刻在石碑上的話,特別是海外苦夷諸民,自然是包括庫頁島的,亦失哈也成為中國曆史上有文字記載的,第一個登上庫頁島的中國官員!

    亦失哈在永樂年間,後來又數次奉皇帝的命令去奴爾幹都司各地巡視,明宣宗即位後,宣德七年(公元一千四百三十二年),奴爾幹指揮同知康旺因年老體弱,向皇帝請求退休,皇帝任命其子康福即位,並派亦失哈為欽差,護送康福上任,這次行動的規模超過永樂九年的一倍,出動兵力二千多人,五十艘巨艦。

    亦失哈到達東岸特林時,發現永寧寺已經毀損,他雖然很氣憤,但沒有報複當地人,反而還拿出禮物送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