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忠孝不能兩全(求推薦)

字數:2545   加入書籤

A+A-


    要知道在大明那種運輸全靠人推馬拉的情況下,如此巨量的物資花費了多少人力、物力才運到遼東,可以說這裏的每一粒米,每一匹布上麵都有著無數農民的血汗,可是除了羅一貫在西平堡打了一場防禦戰之上,廣寧這座遼東重鎮,根本就沒有進行任何抵抗,幾乎就是拱手之間,就將這麽龐大的物資儲備送與建虜了!

    在王化貞、江朝棟兩人逃走之時,有一個人仍然在做著最後的努力,試圖恢複城中的秩序。這個人就是高邦佐。高邦佐,字以道,山西襄陵(臨汾市襄汾縣臨夏線東)人。萬曆二十三年(公元一千五百九十五年)進士,授壽光知縣。高邦佐在任上招撫流、移民,抑製豪門巨富兼並土地;入朝為戶部主事,後出守永平,興修水利、修築堤防,升副使備兵天津,升陝西參政,曾經征討當地巨賊、盜匪。

    天啟元年,沈陽、遼陽落入建虜手中,高邦佐被天啟皇帝任命為參政,協助王化貞守廣寧。當時,高邦佐的母親楊氏已經八十餘歲了,高邦佐哭得很傷心,不忍離開母親去廣寧,楊氏對他說道“如今國家有難,你身為朝廷命官,豈可因私廢公。”高邦佐仍然不肯去廣寧,楊氏發怒道“你要是還不賴在家裏不肯走,我今天就死在你的麵前!“高邦佐看到母親的態度這麽堅決,這才下了決心,動身來廣寧。

    熊廷弼、王化貞兩人意見不和,高邦佐從中協調出力不少,他整天忙於遼事,白發叢生,人也消瘦了不少;就在廣寧之戰爆發前不久,高邦佐接到親人的來說,說母親楊氏得了重病,高邦佐“心急如焚”,他含淚給天啟皇帝上了《告養親疏》,哭訴母親楊氏年老,無人照料,請求天啟皇帝讓他辭官回家,照顧老母親,高邦佐的孝心打動了天啟皇帝,於是批準了他的請求。

    王化貞棄廣寧逃走之後,眾人勸高邦佐道”巡撫大人都跑了,你的奏折既然已得到皇上的批準,可以‘光明正大’地入關。按照《大明律》的規定,你不會有事的!“

    高邦佐慨然曰”吾一日在朝堂上做官,則一日是朝廷的臣子也。如果現在因為‘偷生怕死’而入關,有何麵目見天下人?“於是,高邦佐作書與母親太淑人(淑人是古代婦女的一種封號,用來封贈三品官的夫人,此處因為是指高邦佐的母親,所以稱太淑人)楊氏訣別。令家童持信入關。

    高邦佐眼含熱淚書寫道”本道奉命分巡廣寧,家有九旬之母,絕裾出山,抵任以來,飲食具廢,意圖肅清迅掃,仰報君父。不意天不厭亂,三坌失守,惟有一死以殉封疆耳。除西向叩闕、南向拜母,自經公署,以明臣節外,所有隨任家童二名,遣還原籍報信。誠恐關津阻滯,合給印批。“

    高邦佐身為進士,平日裏文才風流,不僅“出口成章”,而且一手小楷寫得工整、規範,竟似印刷出來一樣,然而今天這封絕命書信非常簡短的幾句話,他卻用了很長時間來斟酌,字跡潦草,紙上也遺留著他的斑斑淚痕,可見人非聖賢,在生死大關麵前,高邦佐內心也有過一番掙紮。

    高邦佐最終還是決定“忠孝不能兩全!”,他整理了下冠帶,拜了拜皇帝、母親,毅然自殺。高邦佐的二個仆人高永、高厚,不忍主人獨自死去,在黃泉處沒有人照顧他,兩人痛哭流涕相互爭著去死,高永將高邦佐的書信給高厚,抱著高邦佐的屍體,哭得”呼天搶地“,最後也自盡而亡。

    當時,孫得功將建虜引進廣寧城,形勢越來越急迫,高厚年僅十九,那裏見過這種淒慘的場麵,不知道怎麽處理,高邦佐部下有位武官名叫盧科,平日裏高邦佐對他多有照顧,盧科被高邦佐的壯烈殉國所感動,舉起火把將高邦佐、高永的屍體及公署,一把火統統燒掉,隨後盧科又毅然拋棄自己的小家,護送高厚入關。盧科在青史上不過是個”無足輕重“的小人物,然而,盧科在危難關頭的俠義行為,讓胡子睿看到了人性的閃光。

    王化貞路上又遇一些沿途搶劫的暴民,王化貞多虧有江朝棟保護,這才能找到熊廷弼。王化貞遇到熊廷弼的時侯,不停地”痛哭流涕“,非常傷心,熊廷弼微笑曰“你不是說要率六萬眾一舉蕩平建虜的呢,現在怎麽樣了呢?”王化貞慚愧地無話可說,總算“王神醫”還有幾分急智,他激動地說道”亡羊補牢,未為晚也!請熊經略現在派兵防守寧遠及前屯!”。熊廷弼沉吟片刻後曰“現在已經晚了,最重要的是護送百姓入關。”

    胡子睿知道“王神醫”本是一介書生,那裏懂得什麽軍事,“王神醫”大概還以為能爭戰的軍隊,是可以“呼之即來”的;熊廷弼受朝臣們排擠,本來能指揮的部隊就不多;熊廷弼之前為了救援西平堡,已經派出以總兵劉渠、祁秉忠為首的主力部隊出征,這批兵馬隨著孫得功的臨陣叛反,劉渠、祁秉忠的殉國,“群龍無首”已經潰散了;熊廷弼現在手上隻有標營的五千人;在廣寧之戰失敗,各路明軍雪崩式的潰敗下,能夠維持他們不潰散,已經是一件不簡單的事了,熊廷弼那裏還有兵力去防守寧遠及前屯。

    建虜攻陷廣寧後,又乘勢攻略了義州、平陽橋、西興堡、錦州、鐵場、大淩河、錦安、右屯衛、團山、鎮寧、鎮遠、鎮安、鎮靜、鎮邊、大清堡、大康堡、鎮武堡、壯鎮堡、閭陽驛、十三山驛、小淩河、鬆山、杏山、牽馬嶺、戚家堡、正安、錦昌、中安、鎮彝、大靜、大寧、大平、大安、大定、大茂、大勝、大鎮、大福、大興、盤山驛、鄂拓堡、白土廠、塔山堡、中安堡、雙台堡等40餘座城堡。

    熊廷弼遂將自己手上最後的五千人馬,交給王化貞,他隻帶了幾個親信殿後,駐在山海關外,他招募潰散的軍隊,安置逃難的百姓,維持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