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腳踏雲梯步步高(求推薦)

字數:2557   加入書籤

A+A-


    趙文華、歐陽必進的相繼被罷免,顯示嚴嵩已漸漸失去了嘉靖皇帝的寵信。正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此時的嚴嵩大已有八十多歲,年紀太大了,腦袋不再象年輕時那麽清醒了,自己也做錯了幾件事,狠狠地得罪了嘉靖皇帝。

    原來,嘉靖皇帝在沒有決定太子之位的情況下,安排裕王朱載垕、景王朱載圳在各自府裏進行婚事;這本是皇室的內部事務,嚴嵩卻摻合了進來,他對嘉靖皇帝道:“此雖是昔年舊例,但臣等思得府第淺窄,出府未免與外人易於相接,在親王則可。今日事體不同,臣等再三計之,實有未安,似俱留在內成婚,亦於保護為便。”

    裕王朱載垕、景王朱載圳雖是嘉靖皇帝的骨肉,但嘉靖皇帝平日裏很少見他們兩人,嘉靖皇帝聽到嚴嵩這麽說,心裏不禁頗為惱怒,”劈頭蓋臉“地訓斥嚴嵩道:“出府之不可,是害及二王,是害及朕,卿等明說來。”

    嚴嵩沉思片刻後答道:“儲貳名分未正,而又出居於外,雖應得者亦懷危疑。府第連接,僅隔一牆。從人眾多,情各為主,易生嫌隙。此在二王不可不慮者也。先朝有太後在上,有中官、東宮,體勢增重,主上尊安。今列後不在,至親惟有二王,卻俱出外,此在聖躬不可不慮者也。”

    嚴嵩稍頓後又進言道:“自古帝王莫不以豫建太子為首務。臣叩奏密對,屢以為請,聖衷淵邃,久未施行。中外臣民引頸顒望,謂此大事,置而不講,臣等何以辭其責!請及開歲之首則告舉行。“

    自秦始皇創造皇帝製度以來,曆代帝王對立太子一事,一向”諱莫如深“,最忌諱的就是臣子參與到立儲的事件上,嘉靖皇帝聽到嚴嵩主動提起立太子的事,心裏自然不高興。

    後來又發生了一件事,也讓嘉靖皇帝對嚴嵩越來越看不順眼;原來嘉靖皇帝常年居往在西苑萬壽宮,因發生了火災,受災的情況很嚴重,嘉靖皇帝於是暫時居住在玉熙宮,玉熙宮自然不如萬壽宮往的舒服;嘉靖皇帝因為休息不好,於是非常煩燥,嘉靖皇帝向嚴嵩問計,嚴嵩勸皇上還是回到大內去居住。這個建議可觸動了嘉靖帝的忌諱。

    原來嘉靖皇帝至今還清楚,嘉靖二十一年(公元一千五百四十二年)十月二十一日的晚上,嘉靖皇帝本人在大內宮中熟睡的時侯,差點被宮女們用細料儀仗花繩給勒死,後來參與此事的宮女陳芙蓉中途變卦,向方皇後告密,這才救回嘉靖皇帝的性命。在嘉靖皇帝昏迷的時侯,方皇後借此千載難逢的良機鏟除情敵道:”這群逆婢,並曹氏(端妃)、王氏(寧嬪)合謀弑於臥所,凶惡悖亂,罪及當死,你們既已打問明白,不分首從,都依律淩遲處死。其族屬,如參與其中,逐一查出,著錦衣衛拿送法司,依律處決,沒收其財產,收入國庫。陳芙蓉雖係逆婢,阻攔免究。欽此欽遵。”

    嘉靖皇帝後來蘇醒了過來,他知道方皇後是在假傳聖旨,曹氏(端妃)、王氏(寧嬪)都是冤枉的,可是人死不能複生,於是嘉靖皇帝就此不想呆在大內,隻在西苑居住;嚴嵩這個建議,正觸動了嘉靖皇帝心中的傷痛;嚴嵩似乎也知道自己失言,接著又建議嘉靖皇帝居於南苑,嚴嵩的這個建議讓嘉靖帝更憤怒,原來南苑是明英宗回京城後被軟禁的地方,那個地方既殘破、又荒廢,曆朝的帝王從來沒有人願意居往。

    嘉靖皇帝索性不再找嚴嵩了。他直接召來為次輔的徐階讓他負責這件事。徐階出生於弘治十六年(公元一千五百零三年),字子升,號少湖,又號存齋;徐階乃是鬆江府華亭縣(今上海市鬆江區)人,他於嘉靖二年(公元一千五百二十三年)以探花郎的身份中進士,後任翰林院編修;徐階短小白皙,善容止。性明敏,有權略,而陰重不泄。

    徐階本是前首輔夏言陣營的人,因為他生性乖巧,嚴嵩才沒有對他下手;徐階還有一手絕話,就是會寫“青詞”(原意是指用朱筆在青藤紙上寫字)。原來嘉靖皇帝一生熱衷於修道,在舉行儀式時需要寫一些祭天的文章,這些文章既要文筆好,又要充分表現出嘉靖皇帝求仙問道的誠意,徐階就擅長寫“青詞”,嘉靖皇帝對他的作品“讚不絕口”。

    有一次,嘉靖皇帝私下裏詢問嚴嵩對徐階的看法,嚴嵩沉思片刻,在嘉靖皇帝麵前說了徐階許多不是:“說他有迎立裕王當太子的意思,還說徐階的心計太深雲雲;徐階聽到消息後,嚇得出了一身冷汗,對嚴嵩比以前更加恭敬,為嘉靖皇帝寫得青詞也比以往更精彩。

    徐階聞言,滿臉恭敬地表態,曆年維修宮殿,留下的木料還有很多;徐階更表示馬上就下令,為嘉靖皇帝營建新的宮殿,幾個月內便可以可造成。嘉靖皇帝聞言大悅,立即下詔任命除階兒子尚寶丞徐墦兼工部主事,主持營建新宮的工作。

    事實證明徐階這次沒有吹牛,剛剛三個月,一座“富麗堂唐”的宮殿建成,徐階“興衝衝”的請嘉靖皇帝檢測,嘉靖皇帝這裏摸了摸,那裏量一量,顯得非常滿意;嘉靖皇帝將這座新宮殿仍然稱為萬壽官,當天就”迫不急待“地搬了進來。經曆此事後,嘉靖皇帝對徐階更加信賴,晉升他為太子少輔,兼支尚書俸祿,徐階兒子徐墦也被嘉靖皇帝提升為“太常少卿”。

    嚴嵩出生於成化十六年(明憲宗年號,公元一千四百八十年),袁州府(今轄宜春、分宜、萍鄉、萬載四縣)分宜縣人,他出生於一個貧寒的家庭,父親以做蒙學先生為業。嚴嵩少年時就以機警、敏捷著稱,他很小的時侯就能出口成章:“七歲兒童未老先稱閣老,三旬叔父無才卻作秀才”;“手抱屋柱團團轉,腳踏雲梯步步高”;當地人視嚴嵩為神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