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拒一虎易於八狼(求收藏)

字數:2520   加入書籤

A+A-


    正在阿巴亥“春風得意”的時侯,她不小心犯下了一個錯誤,馬上讓人抓往把柄,費了她的大福晉之位;原來,滿州舊俗,素有父死後,兒子可以娶後母作妻子;努爾哈赤有一次也流露出死後,由代善繼承汗位,讓他娶阿巴亥的想法;阿巴亥此時正值青春貌美之時,努爾哈赤卻已是滿頭白發,阿巴亥自然也存有在努爾哈赤死後,找個靠山的想法。這種想法其實也是人之常情。

    其實阿巴亥並沒有和代善做過什麽,錯就錯在她這個人向來“口無遮攔”,於是有心人就在努爾哈赤告了她一狀,代善是擬定的繼承人,阿巴亥又是大福晉,努爾哈赤認為這是“家醜不可露於外人”,於是采取冷處理的辦法,把阿巴亥發配到冷宮;隔了一年多,努爾哈赤氣消得差不多了,才把她接回來重新立為大福晉。

    努爾哈赤一生馳騁疆場,又因為每戰必“身先士卒”,“親臨夭石”,身體裏受過多處傷害,再加上,年事已高,他預感到自己不久於人世,於是跟阿巴亥探討起身後之事;代善本是努爾哈赤看好的人選,然而上次的事情後是不可能再繼承汗位了,阿濟格有勇無謀,不能擔任汗位;阿巴亥於是建議讓多爾袞繼位,當時,多爾袞已有十五歲,按滿洲人的習俗來說也不算小了,再加上有代善來輔佐,應該來說也是比較穩妥的建議,此事也得到了努爾哈赤的認可。

    努爾哈赤安排好這些事後,感覺頭腦“昏昏沉沉”,渾身乏力,一陣“頭昏目眩”,於是他揮手讓阿巴亥退下;努爾哈赤的腦海內時空一陣變幻,當年如何統一女真各部,如何成為英明汗的一幕幕快速閃過,努爾哈赤高坐汗位,接受眾貝勒、大臣們的朝拜;就在努爾哈赤“顧盼自雄”之時,李成梁滿臉怒容的質問他:“野豬皮,你這個畜生,‘數典忘祖’、‘忘恩負義’!當年你不是說親口發過誓:”此生如果背叛明朝,’天誅地滅‘、不得好死的麽?“努爾哈赤麵紅耳赤、無言以對;

    鄧子龍也憤怒地指著他說:”如果當初知道你是這樣的小人,我當時就斬了你!“杜鬆、劉鋌、馬林一個個滿臉是血,麵目猙獰地向努爾哈赤撲過來,努爾哈赤頓時昏死了過去

    天啟六年九月,努爾哈赤死,就在他屍骨未寒,阿巴亥還痛哭不已的時侯,皇太極衝了進來宣布遺詔:”阿巴亥饒豐姿,然心懷嫉妒,每致汗不悅,雖有機變,終為汗之明所製。留之恐後為國亂,預遺言於諸王曰:‘俟吾終,必令之殉。’現在請大福晉自盡吧!“阿巴亥臉色為之一變,驚道:”皇太極,你父汗不是令你在沈陽留守麽,你怎麽來了,還有你父汗根本就沒有說過讓我殉葬的事情,他還讓我好好活下去“

    皇太極陰笑曰:“先帝有命,爾雖欲不從,不可得也”;阿巴亥也不笨,她在這生死關頭總算反應了過來:“皇太極,你好陰險!你逼死我是想自己繼位,對不對?你父汗明明是讓多爾袞繼位的,你想奪走他的汗位!“

    皇太極哈哈大笑道:“事到如今,我也不隱瞞了,當年是我讓她們出麵告發你和代善的,我明知道你們倆什麽都沒有,可是這種事情,隻要一沾上,卻怎麽洗也洗不掉,代善這個傻瓜,可笑到現在還蒙在鼓裏“

    阿巴亥恍然大悟,原來一直以來,在皇太極偽善的外表下,隱藏了如此的機心!她試圖逃跑,把真相告訴代善和多爾袞,可是,皇太極一把抓往了阿巴亥的笑道:“你想跑到那裏去!“阿巴亥臉漲得通紅,一掌打到皇太極臉上:“畜生,我是你母親!“皇太極不怒反笑道:“父汗生前你是我母親,我不能把你怎樣;現在,可沒有人能幫你了!“

    阿巴亥不禁望向努爾哈赤,她多麽希望努爾哈赤能像以前一樣站起來保護她,可是,終究是人死不能複生;皇太極絲毫不“憐香惜玉“,用力把阿巴亥的手反扣過來,粗暴地將她壓在身下,用弓弦勒往她的脖子,皇太極越勒越緊,阿巴亥快要窒息了,在這個生死關上,阿巴亥的頭腦反而特別清醒,預感到多爾袞,多鐸未來都不是等閑之輩,她詛咒道:“皇太極,我的兒子會為我報仇的,你等著!“

    皇太極勒死阿巴亥後,指使親信,還“煞有其事”的編織出一段謊言:“阿巴亥服禮衣,盡以珠寶飾之,哀謂諸王(指的是皇太極自己)曰:''吾自十二歲事先帝,豐衣美食,已二十六年,吾不忍離,故相從於地下。吾二子多爾袞、多鐸,當恩養之。''諸王泣而對曰:''二幼弟,吾等若無恩養,是忘父也。豈有不恩養之理!''於是,阿巴亥自盡,壽三十七,乃與父汗同柩。“

    袁崇煥聽到努爾哈赤死去、眾子爭位的消息,感覺這是個難得的機會,他於是向天啟皇帝奏:”撫以存恤為義。遼土一寸未複,遼人一室未安,俱臣責也。向因雨水告災,無暇東顧,城工竣事,適內臣劉應坤、紀用至寧遠,遂與鎮臣趙率教四人並馬曆錦、右、義、廣而東其諸城堡。向臣經灰燼之餘,尚見頺垣剩棟,今止白骨累累,殘塚依稀而已。……棄此地如甌脫,則何忍也?“

    袁崇煥述說遼東被建虜禍壞的慘況,並向天啟皇帝表態自己意在恢複全遼,說明自己正在謀劃離間之事:“此恢複之無容再計者。再行而回鄉,絡繹皆雲奴酋恥寧遠之敗,遂蓄慍患疽,死於八月初十日。夫奴屢詐死懈我,今或仍詐亦不可知。若臣正懼奴之死,蓋老奴殘暴失人心,多疑不輕發。其諸子則凶性橫溢,不啻豺狼。拒一虎易於拒八狼也,無已乘其位置未定,並大耦尊之時圖為之間,八犬同牢,投之骨必噬。臣正與經督及內臣謀其能往者,萬一此道有濟,賢於十萬甲兵,且乘是以覘彼中虛實。臣敕內原許便宜行事,嗣有的音,方與在事諸臣會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