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纛高牙擁前後(求收藏)

字數:2617   加入書籤

A+A-


    崇禎皇帝命禮部會詞臣詳議。議上,遂焚其板。侍講孫之獬,魏忠賢黨也,聞之,詣閣大哭,天下笑之;然孫之獬不肯罷休,一麵上《力疾不能供職疏》,一麵指責崇禎皇帝為不孝之人,竟然下此狠手;崇禎皇帝想起這個孫之獬一大罪狀。

    原來前世滿清進關時,多爾袞強迫漢人按滿人風俗剃發易服,當時人俱謂“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多爾袞見漢人都強烈抵製,也假惺惺地表求“天下臣民照舊束發,悉從其便”。孫之獬是個官迷,他不僅自己帶頭剃發易服,還上疏給多爾袞要求強製執行,當初,多爾袞隻是采用權宜之計,孫之獬的這個奏折一上,多爾袞正好“順水推舟”地強迫漢人剃發易服。

    孫之獬這舉給漢人帶來了無窮的禍患,死在不肯剃發易服上的漢人數以萬計;後來,孫之獬被滿清罷免,回鄉時被義軍當成賣國賊處死,義軍將孫之獬身上遍刺針孔,再插上毛發以示對這個漢奸的諷刺,孫之獬被斬首後,屍體暴露於鬧市之中,無人收斂。

    當時,與黃宗羲、王夫之齊名的明末清初思想家顧炎武聞知孫之獬的死訊後,寫《淄川行》以賀

    張伯鬆,巧為奏,大纛高牙擁前後。罷將印,歸裏中,東國有兵鼓逢逢。

    鼓逢逢,旗獵獵,淄川城下圍三匝。圍三匝,開城門,取汝一頭謝元元。

    孫之獬的死訊不久後傳到京城,吏部尚書兼侍讀學士陳名夏認為應該予以撫恤;當時,啟心郎寧古裏則認為孫之獬被罷官,不應該給他撫恤,順冶閱畢陳名夏、寧古裏的奏折後,決定不給孫之獬撫恤。

    朝臣彈劾孫之獬對皇上不敬,崇禎皇帝心裏厭惡孫之獬,於是將他奪官削籍,令其回鄉居住。魏忠賢死後,崇禎帝欲因台諫言定逆案。召大學士韓爌、李標、錢龍錫,吏部尚書王光永,諭曰''朕欲定附逆人罪,必先正魏、崔首逆,以次及附逆者。如首開諂附、傾陷擁戴、及頌美不置與未詞頌而陰行讚導者。據法依律,無枉無狥,卿等數日內其確定以聞。“

    閣臣這下都傻眼了,知崇禎帝追查閹黨的氣勢不可阻止,乃曰“臣等職司輔導,三尺法非所習也。”崇禎帝召問吏部尚書王永光,對曰“吏部所諳考功法耳,不習刑名。”崇禎帝於是召刑部尚書喬允升,左都禦史曹於汴參定之。

    眼見崇禎皇帝有意昭雪冤情,要徹底清算閹黨,法司不敢怠慢,於是經過數日審訊後,呈上一份名單魏忠賢逆案,首逆淩遲者二人魏忠賢,客氏;首逆同謀決不待時者六人崔呈秀及魏良卿,客氏子都督侯國興,太監李永貞、李朝欽、劉若愚;交結近侍者十八人劉誌選、梁夢環、倪文煥、田吉、劉詔、薛貞、吳淳夫、李夔龍、曹欽程,大理寺正許誌吉,順天府通判孫如冽,豐城侯李承祚,都督田爾耕、許顯純、崔應元、楊寰、孫雲鶴、張體乾;結交近侍次等十一人魏廣微、周應秋、閻嗚泰、霍維華、徐大化、潘汝禎、李魯生、楊維垣、張訥,都督郭欽,孝陵衛指揮李之才。

    這份名單中首逆及不待時處斬者中魏忠賢,客氏、崔呈秀、魏良卿。侯國興、李朝欽都已經是死人了,真正要斬的是李永貞、劉若愚兩個太監。崇禎皇帝看了以後,批示道李永貞可即時處斬,劉若愚此人暫時先關押在監獄中,崇禎皇帝之前跟劉若愚打過交道,知道他呆在宮裏幾十年,對宮裏的情況很熟,能說會寫,是個人才,殺了未免可惜。

    崇禎皇帝接下來往下看,他越看越生氣,原來這份名單中首先涉案的人太少,有很多閹黨都逃脫了懲罰,其次除了上述斬首的人以外,其他人定的處分,僅僅隻是充軍、罰款這種”不痛不癢“的處罰。崇禎帝對刑部尚書、表示自己不滿意,於是再令盡列以聞。且曰''此輩無廉恥皆當重治,輕則削籍。''

    崇禎帝認為陸萬齡就是個漏掉的閹黨,陸萬齡本來隻是個監生,為了巴結魏忠賢,竟然恬不知恥地上書曰“孔子作《春秋》,魏忠賢作《要典》。孔子誅少正卯,而魏忠賢誅東林黨。”他表態應該要把魏忠賢移入國子監,與孔子並排奉貢“上公之功,在大禹之下,孟子不能及也!”魏忠賢頗讚賞陸萬齡,當時,原國子監司業因看不慣魏忠賢辭官而去。陸萬齡此後在國子監行事更加“肆無忌憚”,竟然公開向監生們索賄,逼得監生們紛紛離去。

    崇禎帝又表態對於許顯純這種“傷天害理”之人,要審查清楚;原來魏忠賢當年害死楊漣、左光鬥等六君子之後,仍然意猶未盡地意圖殺害更多東林黨人,魏忠賢首先謀害名列《東林點將錄》之天閑星入雲龍左都禦史高攀龍,高攀龍聞訊後自盡而死,其次將目際對準了地周星跳澗虎福建道禦史--周宗建。

    周宗建生於萬曆十年(公元一千五百八十二年),字季侯,吳江人,少時喜歡說家人講楊繼盛故事,感歎道”忠魂不散依舊護衛中國!“,並立誌以楊繼盛為榜樣。萬曆四十一年(公元一千六百一十三年)考中進士。授浙江武康(今湖州市德清縣)知縣,他累官升為福建道禦史,巡按湖廣。

    天啟元年,周宗建為顧存仁、王世貞、陶望齡、顧憲成請諡,追論萬曆朝小人,曆數錢夢皋、康丕揚、亓詩教、趙興邦亂政罪,並詆李三才、王圖。時遼事方棘,周宗建上疏責備輔臣。無何,沈陽破,周宗建責當事大臣益急,因請破格用人,召還熊廷弼。

    周宗建論兵部尚書崔景榮不當信奸人劉保,輔臣劉一燝不當抑言路,又刺右通政林材、光祿卿李本固。林材、李本固遂移疾辭官而去;魏大中劾王德完庇楊鎬、李如楨,周宗建為王德完力攻魏大中,其持論數與東林黨相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