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一朝平步上青雲(求推薦)

字數:3013   加入書籤

A+A-


        崇禎皇帝怒,命禮部進錢千秋卷,閱畢責錢謙益,錢謙益引罪。崇禎皇帝歎曰:“微溫體仁,朕幾誤!”遂叱章允儒”挾私多欲,結黨營私”,王永光給章允儒求情,說他隻是一時失言;崇禎帝斥責王永光道:“糊塗,章允儒挾私多欲,卿等難道看不出麽?”崇禎帝遂將章允儒下錦衣衛獄,罷官削籍。

        崇禎皇帝思索片刻後,又擬了一道旨意:“錢謙益關節有據,結黨營私,祖宗成法,朕不敢違,著革職查辦,速將錢千秋逮捕歸案,命法司嚴審!”

        崇禎皇帝掃了一眼群臣道:“卿等因為如何?”群臣們道:“請皇上息怒,會推閣臣本是件好事,如今反倒處分錢謙益,恐怕與會推事有些不便!”崇禎皇帝怒道:“朕命輔臣們群推閣臣,對愛卿們何等信任,如今反倒推出錢謙益這樣的人!”

        看崇禎皇帝餘怒未消,群臣們不敢再多言,崇禎皇帝道:“皇祖朝閣中也就一員,如今雖然天下不安,韓爌任首輔,有二、三員也就夠了,會推這件事暫時停了,不用再報名單了。”

        群臣們都保持沉默,無助溫體仁者,獨周延儒奏曰:“會推名雖公,主持者止一二人,餘皆不敢言,即言,徒取禍耳。且千秋事有成案,不必複問諸臣。”崇禎皇帝讚許的望了周延儒一眼,宣布退朝。

        章允儒及給事中瞿式耜、禦史房可壯等,皆坐錢謙益黨,降謫有差;禦史毛九華劾溫體仁居家時,以抑買商人木,為商人所訴,賂崔呈秀以免。又困杭州建逆祠,作詩頌魏忠賢。崇禎皇帝命浙江巡撫核實;禦史任讚化亦劾溫體仁娶娼、受金,奪人產諸不法事。崇禎皇帝怒其語褻,貶一秩調外。溫體仁乞罷,因言:“比為錢謙益故,排擊臣者百出。而無一人左袒臣,臣之孤立可見。”

        崇禎皇帝再召內閣九卿質之,溫體仁與毛九華、任讚化詰辯良久,言二人皆錢謙益死黨。崇禎皇帝心以為然,獨召大學士韓爌等於內殿,諭諸臣不憂國,惟挾私相攻,當重繩以法。溫體仁複力求去以要崇禎皇帝,崇禎皇帝優詔慰答焉。已,給事中祖重曄、南京給事中錢允鯨、南京禦史沈希詔相繼論溫體仁熱中會推,劫言者以黨,崇禎皇帝皆不聽。

        法司上錢千秋獄,言錢謙益自發在前,不宜坐。崇禎皇帝詔令再勘。溫體仁複疏言獄詞皆出錢謙益手。刑部尚書喬允升一怒之下,召集大理寺卿康新民,太仆寺卿蔣允儀,府丞魏光緒,給事中陶崇道,禦史吳甡、樊尚璟、劉廷佐等人共同審理錢千秋案,又請了二十多名各部的官員旁觀,更允許群眾參觀整個審理過程。

        自天啟元年科舉案發後,到如今的崇禎元年,已過去了七、八年的時間,錢千秋一直沒有回浙江,留在京城靠著教書維持生計;如今已是“老態龍鍾”、疾病纏身的錢千秋,那裏還得看出來當年也是個“意氣風放”的風流才子,此番被錦衣衛奉旨逮拿在案,錢千秋早就嚇得渾身發抖,麵色慘白。

        可是讓錢千秋更加感到懼怕的還在後麵,上了大堂,他放眼望去,皆是衣冠禽獸,在京師呆久了,錢千秋也能分辨出這些官的大小,那個領頭的居然是穿著緋袍,補子上繡著仙鶴,赫然是位一品大員(刑部尚書),還有眾多二品、三品的大官……等等錢千秋腦袋一陣發暈,自己這是犯了什麽大案了,居然要這麽多大官公開審理?

        就在錢千秋還在發暈的時侯,刑部尚書喬允升一拍驚堂木,喝道:“錢千秋,你速把天啟元年的那件科舉案從速招來!”錢千秋聽到是那件科舉弊案,反倒放心了,於是將當年的情形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

        原來明代的科舉,因為中了舉以後,可謂“名利雙收”;因此各種針對科舉的舞弊手段是“層出不窮”;這其中就有專門賄賂考官、泄露考題、打通各個關節的團隊;當時隻是個秀才的錢千秋,多年來一直沒有考取舉人,又不願意中途放棄科舉之路,這次又來到杭州參加會試;說起來,也算錢千秋倒黴,他正好遇到徐時敏、金保元兩個騙子,他們謊稱是主考官錢謙益的門生,隻要掏出二千兩銀子,就可以讓錢千秋中舉,錢千秋本來也是半信半疑,可是聽說中舉後才收錢,也就欣然同意,雙方於是立下字據為憑。

        徐時敏、金保元還“煞有其事”的讓錢千秋將“一朝平步上青雲”書寫在每段文章的結尾,如此一來,主考官錢謙益看到,就會將其錄取了;錢千秋等到發榜之日,發現自己真的中了,做了“夢寐以求”的舉人老爺,還以為徐時敏、金保元真的起了作用;等那股興奮勁過去,錢千秋仔細看卷子,發現錢謙益隻取了第五名,另外一位考官反倒取了第三名,他才知道被徐時敏、金保元欺騙了。

        錢千秋於是拒絕付銀子給徐時敏、金保元,徐時敏、金保元那肯與他善罷甘休,拿出字據揚言要揭發他,錢千秋抱著息事寧人的想法,湊了幾百兩銀子給徐時敏、金保元,徐時敏、金保元收了銀子,仍然不肯放過他,錢千秋在家鄉呆不下去,於是到京城來避禍,沒想到徐時敏、金保元竟然也跑到京城來追債,一時間,這件事鬧得“沸沸揚揚”。

        當時,吏部按照曆年慣例,抽取浙江的試卷進行複查,此程序也稱做磨勘,負責此事的官員看了錢千秋的卷子後,也發現有問題,於是將這起作弊案揭發出來;刑部聞聽此案,立即將錢千秋、金保元、徐時敏一幹人犯捉拿在案,經過審訊後發現金保元、徐時敏與錢謙益並無瓜葛,純屬詐騙錢千秋錢財。

        刑部最後結案陳詞為:錢千秋革去舉人功名、發配邊疆,金保元、徐時敏因為當時已死在獄中,不再追索,錢謙益作為科舉主考官,隻顧著遊山玩水,吟詩作賦,負有失察之過,予以罰俸三月的處分,因為此案,錢謙益先是上疏自劾,後來又被魏忠賢指使言官顧其仁將其彈劾回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