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錦帆軍

字數:8617   加入書籤

A+A-


    信號過後,在周瑜肉眼可及之處,漢水西麵,出現一條長長的黑龍,緩緩朝襄陽的方向趕了過來。
    “援軍?還是水軍?”周瑜有些不敢相信的驚呼出來,轉身朝自己身旁的親衛下令道:“速速派遣斥候,摸清敵軍是何情況。”
    “諾!”
    親衛不敢怠慢,趕緊領命而去。
    “三軍聽令,攻城!”周瑜不敢再耽擱,一聲大喝,下令攻城。
    一時間,圍堵襄陽的三麵大軍,同時向襄陽發起了猛攻。江麵之上雖然目眼能及,但是以周瑜看來,所謂的援軍,想要趕到襄陽附近,沒有半日是不可能的。
    周瑜便向在半日之內,不惜一切大家,破開襄陽的城牆,將周不疑擒拿。
    之前周瑜還請看周不疑隻是乳臭未幹的小子,可之前輸得如此之慘,這次又被周不疑算計,周瑜可不會在自大的認為周不疑隻是一個乳臭未幹的小子。
    能夠得到項敖的信任,率領南郡攻打荊州,又多次將自己打得啞口無言,周瑜收起了輕視,將周不疑當作同等級的對手來對待。
    戰爭爆發之後,原本就已經殘破的襄陽,再次彌漫起硝煙。
    在襄陽唱空城計,周瑜可是下了老本的。要是因為自己策略問題,將襄陽真的丟了,別說主公孫策將如何對待自己,恐怕吳國內的江東世家恐怕也不會放過自己,畢竟自己並非江東本地世家。
    如此想來,周瑜攻打襄陽何其之猛,讓周不疑也沒有想到。
    “軍師,周瑜恐怕是瘋了吧。”張繡站在城牆之上,陪同周不疑指揮城戰的同時,有些詫異的說道:“如此不計損失的攻打襄陽,就算是拿下襄陽,他周瑜還能剩下多少兵馬?”
    蔡瑁在旁輕輕一笑,接過話來說道:“周瑜乃是吳國第一軍師,自從跟隨孫策以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哪成想,麵對年幼的軍師,被打得借機敗退?”蔡瑁不屑的說道:“要是如此返回吳國,周瑜在天下人丟臉不說,恐怕在吳國的地位也保不住了吧。”
    周不疑,抬起頭,撇了一眼蔡瑁,輕聲說道:“德珪將軍的意思是,本將打退周瑜,是以為周瑜小視本將年紀,才犯下如此大錯?”
    蔡瑁聞言,心中一驚,趕緊抱拳道:“末將並非此意。軍師神機妙算,周瑜自然不是軍師的對手,跟年齡無關。”
    周不疑輕輕一笑,收起下人的麵龐,輕輕一笑道:“本將就是算準了周瑜會小看本將,才設下如此多計謀,讓周瑜入套,德珪將軍說得沒錯。”
    周不疑說的是事實,卻讓蔡瑁心中越發驚懼。
    周不疑受主公重用,剛剛投效,便獨領一軍不說,還施計將襄陽拿下。不僅如此,主公更是將麾下最為精銳的水軍交給了周不疑,可見周不疑在主公心中的分量。
    如此大能之人,蔡瑁可不敢得罪,趕緊連連稱是,表達自己的敬意。
    說來炎國的水軍,蔡瑁也是不得不佩服自己主公炎王的高瞻遠矚。
    錦帆賊蔡瑁可是聽過,在整個荊北地界和巴蜀之地,沒有人不懼怕錦帆賊的,即便是吳國的水軍,砰上錦帆賊也要禮讓三分。
    錦帆賊的首領,是巴郡臨江(今重慶忠縣)人,名甘寧,字興霸。
    傳聞甘寧少年時好遊俠,糾集人馬,持弓弩,在地方上為非作歹,無惡不作,組成渠師搶奪船隻財物。錦帆賊中,大多身佩鈴鐺,衣著華麗,才有人送稱錦帆賊。
    錦帆賊個個都頭插鳥羽,身佩鈴鐺,不僅散射,在水戰之上,堪稱天下第一。
    甘寧性情意躁,易於激動,發怒時動輒要打人甚至殺人。因此,不論是巴郡本地人,還是荊北世家,都非常懼怕甘寧率領的錦帆賊。但甘寧又非常勇敢堅毅,豪爽開朗,足智多謀,器重人才,輕財好施,關心部屬,士兵樂於從命。
    錦帆賊是在董卓亂政之時出現的,剛剛出現在巴郡、南郡一帶之時,便已勇猛、精銳揚名長江一帶。
    劉表、孫策、劉備,都曾遣人聯絡過甘寧,表示願以高官厚祿招募甘寧和甘寧麾下的錦帆賊。可不知為什麽,不論是誰前往,甘寧都會拒人千裏。
    如今蔡瑁才明白,原來所謂的錦帆賊,居然是自己主公炎王在長江一帶培養的水軍。
    蔡瑁佩服自己主公高瞻遠矚的同時,更佩服自己主公的隱忍。荊州數次動亂,以錦帆賊的精銳,隨時可以將荊州拿下,成為炎國的領地。可是自己主公炎王,硬生生忍到現在,才讓錦帆賊出現在天下人的麵前。
    “哎...吾等比之主公,不及主公萬一啊。”蔡瑁想著,不禁感歎出聲。張繡同樣麵色佩服的點頭。
    周不疑看了看二人,輕輕一笑道:“主公乃是受上天眷顧,一統天下乃是必然。吾等不必如此歎息,輔佐主公造福百姓便好。”
    “末將尊令!”張繡、蔡瑁相視一眼,神色篤定抱拳。
    西麵城牆之上,一個九尺魁梧大漢,不停的坐突右進,強行破了數丈城牆的防守,似乎隨時都能占領城牆,對襄陽城的防守造成最大的威脅。
    “那人便是步騭?”周不疑看向魁梧大漢,疑惑問道。
    張繡抱拳,正色回道:“稟軍師,確是步騭。”
    “果然一猛將!投效吳國,倒是可惜了。”周不疑輕輕搖頭,帶著些許遺憾,對著張繡下令道:“率精銳上城牆吧,或許隻有張將軍能夠抵擋此人了。”
    “諾!”張繡抱拳,大步流星趕去,臉上沒有絲毫得意之色。
    張繡可是知曉,且不談自己主公,主公麾下可是有好幾個大將,武藝都勝過自己。
    蔡瑁看了看周不疑,又看了看步騭,有些詭異的笑道:“軍師,末將有一記,不僅可氣一氣周瑜,運氣好,或許還能替主公將步騭給收了。”
    “哦?!”周不疑一臉好奇問道:“德珪將軍說來聽聽?”
    隨後,蔡瑁在周不疑耳邊耳語。片刻過後,周不疑哈哈大笑,不吝讚賞道:“哈哈哈...薑果然還是老的辣,在下佩服,佩服!”
    周不疑一個在下,讓蔡瑁受寵若驚,趕緊抱拳謙虛道:“軍師客氣,吾等都是替主公造福百姓罷了。若是能夠替主公招攬更多人才,天下百姓豈不是能早一日享受安寧?”
    蔡瑁的回答,讓周不疑略顯驚詫。看來覺悟還是挺高嘛,才數月的時間就轉變過來了。主公說得沒錯,任何人都有天資,隻是看時機與能力方向罷了。周不疑想著,腦海之中想起了項敖諸多不同的見解。
    接下來兩個時辰的大戰,幾乎沒有周瑜水軍什麽事。周不疑一聲令下,放棄了北麵、東麵對水軍的防備,將兵力全部撤回了內城之內,依托內城城牆,與周瑜大軍打起了巷戰來。
    周不疑麾下可是有項敖調遣給周不疑的數千精銳南軍,不管是步戰,還是巷戰,都是一等一的好手。
    周瑜麾下大多確實水軍,被周不疑主動放入城內之後,打得越來越束手束腳。
    而且在蔡瑁的計策之下,張繡順利將步騭給生擒了。失去了大將之後,攻打內城的速度越來越慢。
    “大都督,漢水之上的錦帆賊,還有半個時辰就要上岸了。還有...還有便是前線傳來急報,步騭將軍被俘了。”
    親衛語氣有些焦急,甚至是恐慌。
    “什麽!”周瑜猛的站起身來,不可置信的大瞪雙眼。
    周瑜來回踱步,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思討良久說道卻:“一群水軍而已,上了岸能幹嘛?”
    “速速調遣攻城器械,對西門發起猛攻。”周瑜想了想,再次下令道:“下令讓東麵和背麵的是水軍逆水而上,與錦帆賊一決高下。”
    親衛先是一愣,隨後恍然道:“諾!那步騭將軍...”
    “既然敵軍花了這麽大力氣活捉,自然不會簡單殺了步騭將軍。”周瑜眉頭緊皺,一邊取下自己的盔甲套在身上一邊說道:“本將親率大軍攻城,無比在一個時辰之內,將內城攻破。”
    “諾!”
    甘寧錦帆賊的迫近,讓襄陽城內的戰鬥越發激烈起來。
    周瑜親率大軍,對襄陽城發起最為猛烈的攻擊。衝車,井欄等所有能用的攻城器械都被周瑜給搬了出來,前赴後繼不停地向襄陽城衝了盡去。
    周不疑也沒有留守,滾石、雷木等等所有守城器械,不要錢一樣的從內城往外城扔。
    敵我大軍的瘋狂,卻苦了襄陽城內,沒有撤出去的百姓。有被燙死的,有被馬蹄踐踏死的,也有被兩軍誤傷的。
    整個襄陽城內到處都是兵器碰撞和百姓慘叫的聲音,各個別家小院裏,都是百姓蜷縮在一起瑟瑟發抖。
    有咒罵周瑜為了空城計不顧百姓的,有咒罵周不疑殘忍無道的。反正整個城內,幾乎沒有一個百姓說兩個主帥的一丁點的好。
    可不論百姓如何咒罵,也阻擋不了吳國進軍襄陽的腳步,也勸不了周不疑放棄襄陽。
    “大都督,不好了。城外將士被策反了!”
    親衛的驚呼,讓浴血奮戰的周瑜大驚,暴怒吼道:“怎麽可能!城外大軍可是本將親信率領的。”
    “大都督,是真的啊!”親衛焦急的吼道:“城外有不下五千的本國著裝將士,對自己的袍澤兵戈相向,甚至毫不留情。”
    “吳國將士著裝?毫不留情?”周瑜先是一愣,隨後驚呼:“糟糕,又中計了。”
    “鳴號,撤軍!快!快!”周瑜瘋狂的吼著,不等麾下士卒作出反應,反身衝進自己軍隊的陣營之中,搶過士卒手中的號角,狠狠的吹了起來。
    撤退的號角聲,讓進攻襄陽的吳國大軍一愣,隨後便開始如同洪水一樣,急速朝城外退去。
    “周瑜,納命來!”外城城門之前,一聲爆喝,將周瑜嚇了一跳。
    周瑜尋聲看去,麵色大變,同時憤怒不已的吼道:“步騭,你在幹什麽?”
    遠遠看去,此人與步騭有幾分相仿。周瑜本就奇怪,城外大軍為什麽會突然反叛,瞧見此人之後,周瑜毫不猶豫的相信是步騭反叛了。
    “哼!良禽擇木而棲。如今占據已定,天下遲早會成為炎王的天下,本將為何還要隨同孫策,死在炎王鐵蹄之下。”
    “本將念及舊情,若是周將軍願意投降,本將繞了一眾士卒的命來。”
    ‘步騭’的大喝,讓周瑜麵色難看。不投降,自己肯定會被士卒記恨;可若是投降,吾周瑜日後如何在天下立足?怎麽對得起待自己入兄弟的主公孫策?
    好狠的步騭,好毒的周不疑。周瑜憤怒的想著,狠狠咬了咬牙吼道:“吳國將士,哪有投降之人。爾步騭今日不仁,讓吾吳國士卒深陷絕境,日後定然會被天下人恥笑、唾棄!”
    “哈哈哈...既然如此,那便...”步騭狠厲大笑,沉聲道:“殺!”
    “殺!”
    步騭吼罷,不僅所謂的叛軍圍殺過來,城內突然也衝出來數千炎國將士,驚天的吼聲,讓吳國士卒心懼膽裂,不等周瑜下令,一眾將士紛紛朝城外南方瘋狂逃竄。
    “潰勢已成,無力回天,大都督快逃吧!”親衛使勁的拉著周瑜,向南方奔去。
    周瑜一把甩開親衛的雙手,轉身狠狠看了看襄陽城,然後狠厲著臉轉過頭,策馬率領大軍難逃。
    一跑便是百來裏,周瑜的六七萬大軍,如今隻剩下不到兩萬之數。原本攻城傷亡不到一萬之數,大多將士,都是在逃跑的路途之中跑散了。
    讓周瑜沒有想到的是,距離襄陽白來裏,居然沒有追兵跟來。
    “為何沒有追兵?”
    周瑜暴怒的看向自己的親衛,親衛一臉無辜,抱拳說道:“稟都督,大軍都自顧自的慌亂逃竄,沒有人注意追兵之事。”
    “速速派遣斥候,探查敵情!”周瑜狠狠的看了看親衛,下令止住大軍的後退,原地紮營。
    片刻過後,斥候返了回來。
    “稟都督,炎國大軍隻追了十來裏,便返回了襄陽城。”
    “什麽!”周瑜驚呼,然後頹然向後倒去:“好一個周不疑,好一個周不疑,竟然兩次算計本都督,哈哈哈...噗!”
    大笑的周瑜,突然狂噴了一口鮮血,昏死了過去。
    此時襄陽城內,已經恢複了平靜。一眾士卒井然有序的打掃著戰場,百姓在周不疑的安撫之下,也漸漸平息下來。
    未免動亂,周不疑還將錦帆賊帶來的糧草輜重,分發給了百姓。被誤傷丟命的百姓,也得到了不少的賠償。雖然不能讓百姓親人活過來,但也給百姓不少活下去的希望。
    襄陽城府衙內。
    “不想德珪將軍麾下還有會易容術之人,本將險些都沒有分辨出興霸將軍與步騭的區別。”
    聽著周不疑的讚賞,蔡瑁謙虛一笑道:“都是些江湖的微末之計,末將也是一時興起。倒是委屈了興霸將軍,少了一次揚名天下的機會。”
    “哈哈...”甘寧爽朗大笑道:“無妨無妨,在主公的幫助之下,寧已經縱橫長江上遊十數年,何人不懼?如此威名,對寧來說,已經足夠了。”
    周不疑同樣輕輕一笑道:“興霸將軍不必自謙,本將必定會將各位的功績,一一上報給主公。”
    “謝過軍師!”
    甘寧、蔡瑁和張繡同時抱拳,表示謝意。
    眾人相互吹捧,家常過後,周不疑又將話題拉回到了荊州戰場之上。
    “步騭還不知道自己背叛吳國的消息,不知道他知道之後,是否願意投效主公。”
    蔡瑁輕笑道:“些許計策,吾等倒是能夠想象辦法,隻是這說教一事,吾等恐怕...”
    蔡瑁說著,看了看周不疑,又看了看張繡和甘寧,見三人都無奈搖頭,蔡瑁也是一陣苦笑。
    “看來隻有將步騭送回鄴城,讓主公想辦法吧。”周不疑說得無奈,不知為何心中竟然有些興奮。或許在周不疑看來,能夠難到自己主公事情並不多,或許這就是一件不是?
    蔡瑁三人聞言,讚同的點點頭。
    “軍師,此戰過後,孫策大軍軍心必然不穩,如今又有興霸將軍錦帆軍的加入,拿下荊州,乃是翻手之間。”
    張繡一臉的篤定,感覺荊州之戰已成定局。
    周不疑不知可否的點點頭,轉頭看向甘寧說道:“不知興霸將軍可有信心,獨鬥孫策水軍?”
    甘寧聞言,站起身來,一臉正色說道:“十數年之前,主公便遣人找到寧。受主公恩惠,寧保護了不少百姓,讓寧成為一方英雄。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主公花了這麽大力氣培養水軍,寧自然要做些功績出來,讓主公瞧瞧,主公沒有看錯人。”
    “好!”周不疑一聲大喝,拍手站起身來,同樣自信說道:“主公麾下沒有弱將!吾等便讓天下人瞧瞧,主公如何高瞻遠矚。”
    “諾!”
    三人激憤抱拳,戰意滿滿。
    “主公傳令,待荊州事了之後,三位將軍便可前往鄴城,覲見吾主炎王!”
    “果真如此?”
    不僅甘寧,即便蔡瑁和張繡也是興奮得不行。
    “確實如此!”
    周不疑輕笑著,鄭重點頭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