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是命運還是陰謀?

字數:3050   加入書籤

A+A-




    上回說到董卓被張角埋伏了一陣,導致他開始懷疑人生。

    董卓的騎兵團都是一人雙馬,所以雖然被暗算了的馬比人還要多,但騎士們能跑的還是都跑出來了,不然董卓損失更大。

    董卓渴望權勢不假,但他也知道要留著命在,才能享受人生。這種完全被對方掌握了動向的糊塗仗是根本沒得打的,隻會讓自己白白送命。這次自己幸運逃掉了,但下次呢?所以董卓退縮了,他帶著隊伍退出了冀州地界,這才感覺安心一點。

    原本董卓是想回到有城牆保護的安邑縣的,也就是他出發的地方。可又怕不好向朝廷交代,所以隻能待在離冀州邊界最近的一個並州的縣城旁邊。雖然同是縣城,但是董卓現在待的縣城可是沒有城牆的,隻能靠肉眼去盯緊了,避免又被黃巾賊給偷襲了。隻要提前發現黃巾賊的影子,董卓的騎兵團想要跑還是很簡單的。

    董卓安排妥當軍務,就開始寫信。

    第一份是奏章,是向朝廷陳述自己被伏擊的經過。董卓其實不太想寫這麽一份奏章,自己還沒坐到元帥的帳篷裏呢,就折了一陣,多沒麵子啊,也不知道朝廷會怎麽看待自己。可是要是不寫這份奏章,那自己領兵不前就更說不過去了。為了保住自己的腦袋,董卓隻能是老實交代了,不過他在奏章裏可是盡力渲染了黃巾賊是如何如何地神鬼莫測、未卜先知,這才導致了他董卓的失敗。

    一封是讓人帶回去安邑縣搬救兵,把河東郡的步兵團也調五千人過來,因為騎兵不好原地防守,防守營地的事情,還得交給對症的步兵才行。

    信中還有另一個內容,就是通知女婿李儒,帶上禮物,到京中去疏通關係。

    給家中的信是先發的,給京中的奏章是等了兩天才送出去的。

    不日,大漢君臣們又在朝會上因為黃巾賊的事情而爭吵了。

    有人說董卓是畏敵,找借口推卸責任。有人為董卓辯護,說董卓對陣匈奴的鐵騎都未曾膽怯,還屢建奇功,不會是畏戰。

    有人建議朝廷招安張角,說張角能未卜先知,難以戰勝,繼續討伐黃巾,隻會損兵折將,凃耗軍力。也有人出班反對,說黃巾賊是被揭發再先,才倉促起事,占卜一說站不住腳跟,還是董卓畏敵不前的借口而已。

    眾臣各執一詞,莫衷一是。

    他們有人是收了董卓的禮物,幫著他說好話。

    但也有人想著趁機把董卓拉下馬,以打擊皇帝劉宏的威信:你劉宏不是很牛嗎?剛認了董卓這門親戚,委董卓以重任,董卓屁股都還沒坐熱,就被一擼到底,以後看誰還敢投靠劉宏?

    這些人覺得雖然前幾天大將軍沒有反對皇帝任命董卓為帥,但大將軍應該也樂見董卓被拉下馬的結果。他們還不無惡意地猜測,董卓的這次被伏擊,會不會是大將軍溝通了黃巾賊,給皇帝布的一個局,所以大將軍才那麽反常地沒有提名他手下的人來坐那個元帥的位置。

    請各位書友支持正版,請到qq閱讀、起點讀書或閱文旗下其他任一網站支持作者,不勝感激。

    這種心裏陰暗的大臣們的想法,和坐在最上麵的那位皇帝的想法是一致的。

    劉宏是不會相信張角能未卜先知的。要是這世上真有人能未卜先知,那就是知道天意了。而劉宏自己就是天子,上天的兒子,按道理來說,上天應該偏幫自己的兒子才對,有天意,就應該想著他劉宏才是。可現在不單有何進礙手礙腳,還有前不久的十常侍對自己的背叛,再加上這後來的張家兄弟造朕的反。這也是天意嗎?劉宏覺得這也是天意的話,那麽他絕對是上天撿回來的孩子,絕對不是親生的。

    所以就連劉宏都覺得這就是何進針對自己的一個陰謀,不然前些天,自己都那麽明顯地向董卓施恩,何進竟然一句話都不說,就直接通過了自己對董卓的任命。

    何進發現劉宏用冰冷的目光盯著自己,像是要吃了自己的樣子,好像他何進才是導致董卓被伏擊的元凶一般。何進弄不明白劉宏的腦子究竟是怎樣長的,不過他也懶得去弄明白。在何進心裏頭,劉宏就一個十足的蠢貨,要不是因為劉宏命好,桓帝沒有兒子繼承皇位,這才讓劉宏撿了個大便宜。但這個皇帝劉宏,除了會玩,還會啥?啥都不會!

    劉宏能拿得出手的成績隻有鬥倒了扶他上位的大將軍竇武和竇太後,不過這事情完全不是劉宏幹的,是上一任的十常侍幹的。好像大將軍天然就跟十常侍有仇似的,所以十常侍現在雖然投靠了何進,但是何進也並不完全對十常侍放心。要不是那時候竇氏垮台了,劉宏的位置坐不坐得穩都是一個問題。劉宏要是敢不順著竇氏的意思,皇帝可是隨時都能換人的。以前霍去病的弟弟——霍光就那麽幹過。

    不過何進也不得不承認,沒有劉宏,就沒有他何進的今天。隻是何進不希望霍光最後的結局會是他何家的明天。霍光雖然被封為忠臣,但霍家卻在霍光死後被霍光親手扶上來的完全沒有皇位繼承權的漢宣帝給滅族了。

    隻不過那是將來的事情了,何進知道他現在必須先度過眼前的危機,才有機會去暢想未來。

    可朝上的大臣們,不是信鬼神的,就是信陰謀論,要擼死董卓的,但就是沒人站出來說董卓的失敗是內奸搞的鬼。

    是沒人想到嗎?難道在風雲變化的朝堂上混了那麽多年的人都是蠢材?那怎麽可能!他們是太精了,生怕得罪人,而且前幾天廖敏就示範了怎麽得罪人。要不是因為當時大將軍親自袒護廖敏,估計廖敏已經不在朝堂上了。

    但誰知道大將軍袒護廖敏的內情呢?又或者是廖敏和大將軍有什麽親密的關係也說不定。大臣們自問跟大將軍之間沒有不尋常的關係,所以還是別當那個出頭鳥才好,誰知道大將軍願不願意罩著自己。

    (本章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