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六章 歲末華年(二)

字數:5063   加入書籤

A+A-




    晚間我和秦衝三人在客棧之中,對著漫天飛舞的雪花百無聊賴。

    外麵的大街上白皚皚的一片,已經沒有了往常晚間熙來攘往的人群,連晚間巡街的宮廷衛隊也不見了蹤影。

    上官燕喜不會來了,如此的雪夜她應該是窩在家中溫暖的錦被裏昏睡上兩天兩夜。

    “少主,桂之坊我們還去不去啊?”

    鍋盔劉店裏大街已經來回溜達了好多趟,眼看著地上的積雪由埋住小腿到當前的過膝,急的直跺腳。

    “今日就算了吧,這暴雪一時半會停不下來,不能騎馬,步行來回至少也要兩個時辰!”

    我看著彤雲密布的夜空,無可奈何的苦笑道。

    “鍋盔啊,你這回要是能去把蘭姐她們請過來,我下年的工錢分你一半!”

    沙米漢雙手插在寬大空洞的羊裘大襖之中,開心的呼著熱氣道。

    和我一樣自小在幹燥溫熱的於闐國長大,這條商路上雖然走了將近十載,但從未見過如此的連天飛雪。

    沙米漢孩子氣的從店家那兒取來了幾把木鏟,邀我們一起堆個雪人,如街邊正在戲耍的小童們那般。

    “鍋盔,辛苦一趟吧,去桂之坊。如能成功十個金的辛苦費怎麽樣?”

    我歡天喜地的接過了沙米漢的木鏟,把年複一年在清風澤畔的沙地裏堆沙人的興頭又拿了出來,可勁的鏟起雪來。

    一邊慫恿鍋盔劉道,這家夥已經完全迷上了那個叫蘭姑娘的風塵女子。

    不過在此風雪之夜,如果真能與一班妙齡的女子圍爐把酒,豈不是美事一樁!

    “鍋盔,少主已經發話啦你還楞啥?你不去我去啦!”

    秦衝抬起頭來擦了把臉上的汗珠,隨手脫去身上的毛裘棉襖。

    “好吧!少主有令鍋盔萬死不辭,嗬嗬!”

    鍋盔劉嗬嗬笑道,盡然真從店家那兒借了一身蓑衣鬥笠,赴桂之坊請蘭姑娘去了。

    我自小從奶奶那兒,得到過“長安坊”慕容氏玉雕技法的真傳,雪雕更是小菜一碟。

    說話間的功夫,我已經用短劍和木鏟,在雪堆之上雕琢出了上官燕喜小姐騎馬踏雪歸來的雪人雛形。

    “少主,鍋盔無能,雪太深啦!到不了桂之坊,就算是到了人家姑娘們也來不了!”

    在我的雪人大功告成的時候,鍋盔劉懊喪的從街頭轉了回來,呼呼啦啦的脫下身上的蓑衣道。

    瞅著他那無可奈何的熊樣,我們三人都不禁爆笑了起來,除了拍拍他的肩膀,沒有其他的安慰之法。

    就在這時,遠處大街上有三個黑色的人影呼嘯而來,如同貼著雪麵飛行一般,他們的身後還拖了一個滑動的板狀之物。

    “易兄我們來啦!”

    就在眾人驚愕之際,三個黑衣盡然在我們麵前停了下來,上官燕喜熟悉的雅音隨之入耳。

    “燕喜小姐!真是你啊!”

    我狂喜的跑上前去,這才發現上官燕喜和隨行兩人的手中各拿了一杆長篙,雙腳踩了一塊兩端翹起扁舟一樣的木板。

    難道能在雪地之上蕩舟,中土何時出過這般神奇的載人之物!

    “既然和易兄你們有約,天上就是下刀子我也要過來啊!嗬嗬!”上官燕喜嗬嗬笑道。

    “哦!易兄,這在我們長安叫做滑板,冰戲雪戲之用,是從北地胡人那兒傳過來的。很好玩的,明日我教你們!”

    她見大夥都瞅著他們腳下的“坐騎”,趕緊開心的解釋道,一邊讓隨行的兩位夥計把帶來的酒肉送到店家的夥房。

    這個小女子真是太細心了,連晚間歡聚的酒菜都在家中備好了帶過來。

    “上官小姐,過來欣賞一下我們的雪人,少主雕刻的!哈哈!”

    一旁的秦衝熱情的邀請道,早已忍不住嘻哈了起來。

    而鍋盔劉和沙米漢則協助洛城郵驛家的夥計,把酒肉諸物提入了店內。

    “哇!太像我啦!易兄,你還有這樣的功夫!”

    看到自己栩栩如生的雪雕塑像,上官燕喜由衷的誇讚道。

    “嗬嗬,燕喜小姐過獎了,武威郡慕容氏玉石世家的嫡係傳人,這點雕蟲小技何足道哉!”

    盡管嘴上謙遜有加,但上官燕喜的褒獎卻讓我有點飄飄而然。

    長這麽大,第一次有人如此誇讚我的雕工技法。

    這時,燕喜小姐家的兩夥計過來和我們打招呼告辭,我趕緊喊住了他們。

    “兩位小哥辛苦,不成敬意,路上買點酒喝!”

    我從兜裏取出了兩塊碎銀,塞給了這倆夥計。

    如此天寒地凍的雪夜,給我們送來酒肉,確實辛苦了他倆。

    “易少主的賞錢,你們就收下吧。回去和我阿媽說,我今晚就住這兒了,讓她不要擔心。”

    看自家的夥計有點猶豫,上官燕喜親昵的笑道。

    “多謝易少主,小姐,我們走啦!”

    話畢,兩位踏上滑板,如飛般的踏雪而去,很快就消失在迷蒙的夜色之中。

    那一晚我們五人在這異鄉帝都的客棧裏,圍著火爐、品食著燕喜小姐帶來的羊燉、清酒,講述著山海奇譚般的途中見聞。

    就如同自家的兄妹重逢一般,沒有任何的雜念。

    燕喜小姐說,她在東海郡的長灘之上,見到了一條早已凍死的海魚,有幾層樓那麽大那麽高。

    “是鯤吧?莊子有雲,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

    我喝著清酒隨口答道,身著紫衫毛裘,青絲如雲般的上官燕喜,又恢複了她那迷人的雅音和如花般的笑靨。

    “可能是吧,不過聽當地的漁人講,這種大魚不叫鯤,他們謂之鯨魚。據說北海之中這樣的大魚隨處可見,能把航行的海船吃進肚子裏!”

    沒有篩酒的夥計,大夥輪流著給各人的杯中斟滿秦地的美酒,聽著上官燕喜給我們講一個又一個怪誕的故事。

    除我之外,秦衝他們也算是江湖老人了,但見聞似乎不及上官燕喜的一半。

    或者這個女子更擅長演繹,一條路邊的僵蟲,她也能說出條排山倒海的巨龍出來。

    “易兄,漳水岸邊的銅雀台隻剩下一座了。”神話故事的間隙,上官燕喜突然冒出了這樣一句。

    “可惜了,臨漳水之長流兮,望園果之滋榮。仰春風之和穆兮,聽百鳥之悲鳴。有機會我一定要去看看!當年老先生在我家清風澤書院時,我最喜歡曹公的魏風漢賦。”

    我歎息道,當年無奈之下背誦的一些漢晉古歌,沒想到這麽多年過去了還能記起其中的幾句來,而且現在讀來別有一番風味。

    不知長安、武威二弟這麽多年的潛心修學,變成了何種模樣,肯定已經是滿腹經綸的風流才子了吧。

    “易兄好文采,為啥不走讀書之路?我如果是個男兒,絕不會把自己的終身托付給這艱難銅臭的商途,我要與鬆竹為友,清風明月為伴。”

    “燕喜小姐先前不是也說過行商就是今世的修行嗎?如此說來我們盡成了銅臭之人,慚愧啊!”

    上官燕喜的話刺激了我,這個小女子難道喜歡的是風流高潔的士子?而不是我等這般的商者?

    “易兄錯解我的本意了!嗬嗬。”上官燕喜趕緊端杯敬我道。

    “小姐是何意?”我不解的問道,酒已微醺。

    鍋盔劉和沙米漢早就喝多了,此時正似醉非醉的坐在那兒陪著我和燕喜小姐的神聊。

    不喝酒的秦衝,則不停的往爐中添加炭火,為我們分切著鮮香的羊燉。

    “易兄,商者如僧啊!僧者沿途托缽,弘揚佛法,成全了眾生,也成全了自己的內心。而我們商者行商四海、貨通東西,為萬家謀福,為己盈利。可名利的背後,卻有一顆無處安放的靈魂!悲哉悲哉!”燕喜小姐滿麵淒色的苦笑道。

    商者為錢財所累,無處安放的靈魂!上官燕喜小姐的這一席宏論,讓我感到莫名的驚詫。(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