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生活才開始

字數:10959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兩重生最新章節!

    你現在的氣質裏,藏著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寫過的字。哪怕你沒有富庶的日子,也會有富庶的生命,強大的心理。

    裝修的節奏一直很慢,選材料,挑花樣,各類補充,都按著自己的想法來做,經曆了這麽一場事兒,於悅反而學會了大智若愚,不苛求完美,簡單樸素,大方實用即可。時尚先祖可可香奈兒說過,“與其在意別人的背棄和不善,不如經營自己的尊嚴和美好。”因此,於悅把對生活的要求都寄托在自己、而非對方身上。不期待也就不失望,不糾纏也就不受傷。

    就像一個極度沒有安全感,焦躁不安的孩子一樣,錢世元總想千方百計地體現自己的權威。這一次是袁美人來家玩,他趁機在外人麵前對孩子發飆,僅僅是因為叫他吃飯不要玩ipad,孩子表示抗拒就糟一頓毒手。孩子被打傷的不僅僅是皮肉,他動氣了,吐了於悅一身自己一身,連鼻子裏出的鼻水都帶血絲。於悅對自己千萬個懊惱,就這麽猶豫了一會兒,覺得夫妻倆你不該在孩子麵前相互拆台便沒有立即去製止,沒想到他下手之重,手壓在孩子頭上那種感覺好像是恨不得弄死他似的,他哪來的那麽大仇恨?長期的壓抑爆發在孩子這個弱者上麵,他不敢對妻子施暴就拿孩子出氣。

    於悅安撫好孩子,那顆離去的心更加強烈了。

    錢世元茫然了,他也在不停的斟酌,抉擇。對裝修,很糾結,他從沒主動去看過,迫不得已陪於悅上去一次也是沒完沒了跟師傅抱怨,抱怨這不是他買的房,說話沒分量。對於裝修中的打掃,前前後後幾十次就算勉強參加了一次,他心裏不情願,邊做還邊罵,臉色極其難看,自那以後,除非重物需要勞力的活,於悅也很少叫他上去。一個沒大腦的老公,跟怨婦一般實在是不得體。想來自己的父母,顧及到於悅今後的婚姻,適當的照顧錢世元的麵子,對外都說是於悅夫妻買的房子。嶽父嶽母這麽周全,錢世元卻不得提要。

    人呐,怕的就是比。很多聰明的女婿,嶽父買房,就算經濟上囊中羞澀也會用勞力上來體現一份心。錢世元這種,隻能說是前世沒開明路的,總是眼睛看著鼻尖,還沒付出就先想著房子歸屬。一方麵既不想付出,又覺得不可能一點都不付出,免得將來自己真的連個門都進不去,於悅性格有多堅毅自己也不是沒見識過,一方麵又總想著房子不是自己的名字,患得患失。於悅怎會不懂他那點沒出息的心思?

    ”財產,誰能帶著來帶著走嗎?都是守著罷了。這房子本來就是我爸買的,我才不去想以後的事,說難聽點,現在的房子能用到二十年都不錯了,你看那些二十年以上房齡的套房都舊成什麽樣了,我裝修我享用,所有權當然是我爸的,誰叫你當初不肯跟我買房,是你自己把自己搞得很被動。麗都的房子也是你爸的名字,你是兒子他都不會過戶給你,我是女兒,似乎更沒有理由讓父母給我買房吧?好在我家裏也不重男輕女,我有事的時候不會置之不理,不會把人推給婆家做甩手掌櫃。“

    ”哼,每句話都話中有話,你就是這麽計較,過去了這麽久的事情還耿耿於懷,我覺得他們也沒做錯什麽。“

    ”哼哼,確實,我又不是他們的義務。“

    ”我可不想出了錢到時候沒份!“

    ”我又沒要你出錢,我最簡單的裝修,慢慢搞,慢慢還債。“

    ”你的錢不是錢啊?你出的不就是我出的,不就是我王家的錢貼給你娘家了。“

    於悅歪著頭聽完,鄙夷的瞥了他一眼。看於悅這幅神態,即便什麽都沒說,錢世元已然自覺矮了三分。但很快又打起精神來,他必須接著講,去支撐那個理論的正確性。

    ”現在是你爸的,以後就是你弟的,他要趕你走,你就得走。到時候我們的錢就白出了,還給人裝修,多虧啊。“

    ”你真的是很經典!“

    ”本來就是,兒子繼承財產是天經地義的!“

    ”嗬嗬,那你繼承給我看啊?你麗都的房子,你弟你姐都有份,你才三分之一,我情況比你好,至少有二分之一,當然啦,如果我要爭的話。“

    ”那不一樣,我姐姐不會來娘家爭財產。“

    ”那就一樣了,我也不會回娘家爭財產。“

    ”那就不要出錢。“

    ”我要住就我出錢。“

    ”以後就是你弟的。“

    ”就是我弟的又怎麽樣?不行嗎?“

    ”那我兒子就虧死了。什麽都得不到“

    ”關我兒子什麽事,到他長大,這房子早過時了,孩子有用,留房何用?孩子沒用,留房又有何用?嗬“

    ”我自己有房,為什麽要去住你那個九十多平米的。“錢世元咆哮起來。

    於悅皺了皺眉頭,”我沒請你去住,你最好別來,來了隻有給我添麻煩,還會把你那一家子的破事帶來。“

    ”家還像個家嗎?夫妻兩邊住。“

    ”這不是被你媽拆散的嗎?好好的幹嘛要賴死賴活?她攔得住兒子,攔得住媳婦嗎?幹嘛非要抱在一起,又不是感情深厚。“

    ”他們也是想跟你培養感情,不住在一起怎麽培養?“

    於悅正喝著一口水差點噴出來。看這個情形,錢世元反應過來,自覺閉了嘴。於悅也不想深究,再說下去就是翻舊賬,炒舊飯,毫無意義,反正現在糾結的是他們,沒所謂了。公婆也不是傻的,怎麽會不知道跟兒子媳婦住在一起沒意思,無非是做個樣子給人看,圖虛榮唄,在他們看來,三代人不在一個屋簷下就是扯開屁股給人看。可於悅不會以他們的意誌為轉移的,生活要的是簡單和舒坦。

    跟生命搶時間,跟時間搶速度,餘生要對得起自己,不要光說不練,憋死自己,說大話不如做小事,要把那份爭強好勝的心落實到行動中來。總之,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年前把木作這一塊搞定,看著粗具規模的新房,於悅樂在心頭。整個過程她都在祈禱一切順順利利,一路戰戰兢兢地走下來。錢世元陸續拿出了六萬元現金幫忙裝修,於悅全都笑納,她明白,自己要是再不拿,最終的結果又是去幫某個親戚打水漂。結婚這麽久,兩個人既沒有共同財產,也沒有共同的事業,錢世元把錢包捂得緊緊,偶爾高興拿點幾百塊零花錢給於悅,從沒有大數交給妻子保管,一個男人,心思在這點上,前途也是有限的。

    他們錯過了太多的機會。錢世元從十年前就開始唱衰中國房市,一聽說誰誰誰在哪兒買了房,一聽那個房價就忍不住去否定,好像先知一般。到頭來,那些基礎比他差得多的農村屌絲們都買上電梯房了,他自己還是住在那個十年前爹媽買的樓梯房。於悅跟錢世元一結婚就想在城中心的財富廣場定一套,當時他們手裏有九萬現金,加上手中還有的民間湊會,首付綽綽有餘,可錢世元就是那種前怕狼後怕虎的心態,更重要的是他老想著吃利息錢,得來容易嘛,而在父母那算是簽了生死合同的,每年要上交利息,始終沒有魄力,一邊還絮絮叨叨說一個小縣城,一平米四千多的房價到頭了,誰買誰虧死。於悅氣得半死也沒辦法,一個人也買不成啊,不聽老婆言,真是吃虧在眼前,第二年,這裏的房價就翻倍。

    中國房市會衰弱的那一天,必定是地方經濟開始振興的那一天,必定是稅收製度更加合理的那一天,必定是城鄉經濟愈加平衡的那一天,必定是農村生態和經濟開始振興的那一天。反之,隻要中國的城市化(大城市化)進程一天不減速,大城市的吸引力就同樣會在,房價自然很難降下來,而“附庸風雅”的三四線城市就很有可能首當其衝的成為房市衰落的犧牲品。

    錯過了這一次,後麵還有幾個樓盤,於悅也同樣做了錢世元的思想工作,他這個人實在是太固步自封,對未來完全沒有設計,得過且過。直到於悅懷孕生娃,以及接下去的大病一場,這事才暫時割舍。要說之前於悅想買房隻是為了投資,願望還不是特別強烈的話,那麽大病後於悅想另起爐灶的願望可是太強烈了,不是一場病,也看不出世情冷暖。哀莫大於心死,還談什麽磨合呢?與其討好別人,不如取悅自己吧。

    行動永遠比憧憬有魅力。佛說,苦是人世的本質,當你覺得很辛苦時,一切都對了。願望會遲來,但堅持,它就不會缺席。

    房子裝修好便放在那裏,於悅想著暑假正好是五年複檢,等複檢過後再搬進去。按照當地的習俗,劉晶芳帶著女兒去先生那裏定了個好日子,農曆七月初四,算起來是新曆八月底了,先生說了,套房不講究,人可以先住進去,禮數到那天再做,劉晶芳說了,“再低調,也要照禮照數把儀式做好,住家是一輩子的事,安居才能樂業。”

    杭燕每次一回城都會聯係於悅,她們倆哪怕聯係了見不上也不會心生嫌隙,這次算見到了一麵,兩人去江濱公園散步,於悅絮絮叨叨,杭燕就這麽一直聽,她的個性比較強,想到的事也是非做不可。其實兩人的性格很像,但於悅差在實力弱,視野窄。錢是人的膽,沒錢,很多事就算想得到也做不了。視野窄呢,很多機會根本接觸不到,杭燕在北京讀書,於悅隻是在省城,單這點就千差萬別了,加上專業,杭燕是廣告學,於悅是曆史師範類,畢業後一個留在了沿海城市,一個回了家鄉。鑒於這一點,於悅有自知之明,絕不會做無謂的攀比。但杭燕確實是自己的榜樣,別看她是獨生子女,從小父母也沒慣著,反而是種種壓力下長大的,知冷知熱,對親人朋友更是關懷備至,相對而言,於悅還是比較愛耍小性子的,為人也比較傲嬌,對人對己都亦苛責。

    杭燕總擔心於悅經濟上壓力太大,總說她那裏有錢,困難的時候要開口。於悅婉拒,“我有辦法的,再說爹媽是堅強後盾唄。”杭燕聽著默默點頭,她懂於悅娘家的狀況,如果肯出力,情況會好很多。

    杭燕的經曆又是一番天地。她的丈夫小林跟於悅同所大學,傳媒學,畢業後到北京找杭燕,兩人漂了一年多,住地下室,後來一起來到廈門打拚。小林家庭貧苦,沒有背景的他自尊心特別強。杭燕父母不同意兩人交往,要麽分手,要麽就入贅女方家。男方出身在典型的男權家庭第二種意見根本就不會考慮,而分手這一項確實給了兩人很大的考驗,最後杭燕選擇了背叛家庭,獨自與男方留在廈門打拚。走後,杭燕父親扔出一句話,“我不會支持你們買房,我廖家的財產沒這麽容易不明不白給外姓人,有本事自己買。”

    小林是那種“愛拚才會贏”社會環境中長大的男人。他卯著一股勁拚命工作,每次業績都是公司第一,私下裏還接了一堆活,經常工作到半夜三更不眠不休。更要緊的是,兩人的同心同德,小林所有的財務都是杭燕掌管,杭燕把這些錢全部拿回老家湊會,這種“會”是民間互助一種非常智慧的形式。這種“互助會”擁有一定的會員,一般是親戚朋友同事同學,會長是起會者,每個月固定金額,標首會不要利息,接下去的每會投標者以利息高低的形式來決定誰中標。杭燕到處看房子,看中以後一次性標走了所有會,首付基本就齊全了,他們的第一套房也不大,七十平米,但因此就定居了。杭燕父母看到這個情況也就沒有再說什麽。小林的吃苦獲得了回報,短短三年已經是某著名航企中管,年年都評優評先,到後麵直接就年薪製了。曾經非名牌不穿,越到後麵成就越大後,反而幾十塊的淘寶t都穿得十分得體,人就是這樣,不是衣服撐人而是人撐衣服。接下去兩人便一發不可收拾,企業內部有福利房,位置還是比較好的,但必須是單身漢,小林跟杭燕商量,杭燕同意離婚,小林把所有財產過戶到杭燕名下,等到企業福利房拿下已是兩年後,複婚後兩人又換了豪車,到廈門周邊開發區轉悠轉悠,在角美又定下了第三套房,由於郊區價格便宜,這一套一百四十平,加上第一套70平,公積金和租金拿起來按揭還綽綽有餘。其中第一套由於在市中心,市價已在600萬左右,而且因為之前假離婚,產權已屬杭燕婚前財產。若算兩人的固定財產,早在千萬以上。

    更難能可貴的是,同樣的農村婆婆,杭燕的公公婆婆卻十分理智,孩子出生來幫忙,杭燕上班後,婆婆每天搭公車去公司讓杭燕喂奶,好幾個月來來回回,斷奶後,帶著孩子回老家精心照料,連生活費都不讓寄,說是家裏種菜養雞,連米都不用買,沒什麽要用錢的地方。還說年青人在大城市打拚不容易,又正是用錢的時候,不著急盡孝,自己還年輕能掙錢。長輩做了表率,晚輩自然要效仿。杭燕夫妻反而多一份心去盡孝了。

    相比之下,於悅真是一塌糊塗的人生,跟杭燕的一路開掛相形之下,自己簡直就一反麵教材。夫妻間,能否同心同德,同甘共苦真的很重要,如果兩個人沒有共同的信念,一個安於現狀,一個卻急於改變,生活在一起是很累的。

    女人的一生可以有很多選擇,但如果選擇結婚的話,考查對方的原生家庭比什麽都有用。經濟上的窮不是關鍵,觀念上的窮才是問題所在,理所當然的依附才是矛盾的源頭。

    有句話說得好,很多男人都說女人現實,愛慕虛榮,情願坐在寶馬上哭,也不坐在自行車上笑。其實好女人不是這樣的,如果你真的對她好,真的愛她,她會願意陪你白手起家經曆風雨。很多時候,她離開的原因是——你騎一個爛自行車,還天天讓她哭……

    張愛玲的《金鎖記》曾有句話,“女人啊,要一手抓著愛你的男人,一手抓著過日子的錢”。於悅可悲的是,到現在為止都不知道自己錯過了什麽,也許就是欠一場真真切切,能讓她全力以赴的愛。

    家庭是靠經營的,短短幾年,看著兩人白手起家,在高房價機遇下賺的盆滿缽滿。兩人從不提防對方,都是發自內心的信任和支持,才有了今天的社會地位。杭燕已經是高中班裏跟人財產最豐厚的富婆了,她雖是獨女,家庭情況也很好,開始的時候卻幾乎沒有任何來自娘家的支持,發展的越好,娘家才給得越多,因為終於相信了自己女兒的眼光,莫欺少年窮,杭燕確實找到了績優股。

    當然,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杭燕的苦惱且不說農村公婆將來養老防病的問題,就目前而言是小叔子的無能和貪婪。小叔子兩夫妻生活上沒半點打算,一有什麽事就找大哥大嫂,三十多歲還一事無成住在哥嫂在角美的房子裏。住久了便覺得是他自己的。那邊同樣的房子一個月租金三四千,小叔子覺得都是自己人還一點都不客氣的住。看著房價倍兒往上翻,小叔子便提出這套房子原價賣給他可否,杭燕不吭聲,小林也不置可否,冷場。她公公就出來說話了,淚流滿麵的。”你們有三套房了,小的一套都買不起,你又住不了那麽多。哎,我上次去他家,打開冰箱什麽都沒有,生活太困難了。兩兄弟,總要互相幫忙的,你不幫他,他去靠誰去?“

    杭燕聽了也反感,要真是互相幫忙就算了,關鍵是基本上都是小的要大的幫,還理直氣壯的。便說,”我們不是沒有幫,知道這裏有前景的時候我們決定在這裏買房,當時也叫了他們一起去,我們一直鼓勵把對麵十一樓那套買下來,他就是怕投資下去,怕熱鬧不起來,嫌這個嫌那個。“

    ”哎,錢是人的膽啊,他就是沒錢不敢賭。“

    ”這個讓我們回去商量下再辦,現在一下子也沒辦法應承你,我們三套房也都是按揭的,杭燕娘家也出了錢的。“小林發話後,公公和小叔子都不吭聲了。

    回去之後夫妻吵了幾天,冷戰了好長時間,後來兩個人都妥協。小林不同意原價把角美的房子讓渡給弟弟,但鼓勵弟弟去買房,作為大哥給予經濟上的支持。

    小林給自己父親做思想工作,”我並非貪多,這些房子都是拿來投資的,廈門行情那麽好,以後你們養老也有指望,這裏的房價隻有升不會降的,早買就早劃算。我作為大哥,也隻能支持這麽多了,阿才也要有點壓力給他才能成才,日子是他自己的。這房子如果是你的,你要給誰我都沒意見,但這房子是我跟杭燕的,她也出了很大力,她父母在廈門都還沒房子呢,現在我讓給我弟弟,他們會怎麽想?當初還支持我們買了第二套房的。“

    杭燕說自己在廈門也混的一般,每月收入也不高,隻是丈夫肯拚搏明事理。於悅答道,”是你們倆都明事理,一個理性,也需要另一個理解和幫襯,一個巴掌拍不響。“

    杭燕默認,對於悅心生同情,卻隻能從旁鼓勵。

    這就夠了。

    看到家姐風風火火的裝修房子,於成也有所心動。家隔壁的一塊地拍給了碧桂園,才開工就開始預售了,於成急著訂一套,弟妹卻無意買房,她比於成成熟多了,她考慮更多的是以後。生兩娃,五年內無論是經濟上和勞力上都不可能輕鬆。兩個雙職工上班還都得打卡,中途跑不了……而公公婆婆退休在家,不僅能幫忙帶孩子,經濟上更是隻有幫忙而不會拖累。俗話說,誰不喜歡有愛心,能幹活又自帶幹糧的公公婆婆呢?隻有那些既幫不上忙還要唧唧歪歪添亂的公公婆婆才是招人煩的。弟妹要於悅去做於成的工作,叫他別那麽衝動。於悅也表示讚同,一方麵父母為了自己已經拿出了大部分積蓄,怕於成買下去父母又要扛上更重的負擔,他們勞累了一輩子從沒有好好休息旅遊過,為倆不爭氣的兒女奉獻太多了。一方麵也是考慮到實際問題,弟妹的考慮是正確的,於成這個公子哥,哪裏想得到那麽多。

    於成還是明事理的,沒有經濟做後盾,房子買下來也是負擔,這兩年小縣城的房價平穩了很多,不像七八年前還能翻倍漲,如果是拿來投資,似乎意義不大。還沒有當爹的人,很多事意料不到。

    於悅回過頭來也很感慨,她跟弟妹說,“於成的方向是對的,有這個想法是要鼓勵,隻是時機還不太對,其實夫妻啊,光有感情和孩子是不夠的,也要有共同財產,這樣的感情和家庭才會更穩定。三代人適當的保持點距離是有好處的,近之則不遜,距離不但產生美,還產生尊重。就算是孩子,大了也會漸行漸遠的。”

    弟妹很訝異地望著於悅,她知道於悅夫妻感情不好,家庭關係複雜,一直以為姐姐就是於成嘴裏說的“公主病”患者,卻不料於悅的見識和看法其深刻程度不在自己這個學法律出來的人之下。

    於悅不是沒點內疚的,到現在還讓不如老年的父母來為自己著急擔心,這便是最大的不孝了。可憐的她已然成了街坊鄰居口中那個失敗的反麵教材。一些自以為高明的婆婆媽媽們總是以於悅為例來教育自家的女孩,“你看你看,女孩子啊,人靚抵不過命靚。讀了那麽多書有什麽用?把腦子都讀死了!找了個拎不清的家庭,弄得自家一身的病,搞得那麽慘!沒有那一場衰病就是離了婚也不怕的,人靚身材好,工作穩定,男的還有得貪圖,現在鬧離婚不劃算哦,誰還會要她,再好看也沒用啊,功能都壞了,不能生不能養的。哎,說是女孩子嫁人一定要睜大了眼睛,嫁錯人可是一輩子的失敗喲。”

    於悅常常夜裏咬著牙逼自己忘卻一切不美好,胸口的傷痕還隱隱作痛,肋骨條條突突,於悅摸著就能摸到那個心跳,知道自己還活著,能活著,便是好的,便有著無限的可能。人這一輩子,精力是有限的,以後,隻對兩種人好,一種是對自己好的人,一種是懂得自己對他好的人,在這短暫的生命裏,一個人的溫暖真是一點都不能浪費。

    俗話說,千頭萬緒從頭捋,人生不怕從頭來。

    年後最大的消息是於悅的參選課獲了全國新技術課程課例展一等獎。錢世元也非常意外,一方麵很高興,一方麵忍不住解釋說是自己做的ppt。於悅這兩年心思在孩子身上,工作就有些懈怠了,她自己年年申請上高一,沒壓力好轉圜。這次參選也純屬“重在參與”,因為懶得準備便直接拿了錢世元的課件略作修改,然後按平時的節奏上了一節錄播課,最後連教學過程都是錢世元幫忙修改完善。一開始根本沒想過會獲獎,沒想到有此好成績,這實在是二人合作才能成功的典範了。一該感謝錢世元思維邏輯性強,用他的課件於悅不會說散,收得回;二是該感謝自己平時多讀書,講出來的內容都比較連貫,學生聽得進氣氛自然好。

    於悅不明白,為什麽兩人明明可以互補,卻偏偏要反著走?為什麽在工作上明明可以配合,生活中卻水火不容?這一切的一切,竟是合不來不投緣一語概之嗎?

    偶讀到一句佛謁,說的是“我執”與“法執”一段。靜下心來品味,卻也貼切。

    所謂我執者,又名人執,以五蘊假和合,而有見聞覺知之作用,固執此中有常一主宰之人我者,是故,一切之煩惱障,從此我執而生。換句話說就是“操心強迫症”,就是自認為對一些人,一些事負有重大責任,不依不饒地強迫自己把責任進行到底,永不解脫。

    錢世元長期捆綁在“回報親情”的名義下,難以解脫,於悅試圖拉著他離開這個泥濘,卻反而做了壞人,無奈之下隻能自保以求安寧。“鳳凰男”們有種種無奈,但多數都對著“贍養”投降了,而後在“孝順”的名義下失去自己的人生色彩。

    三月初基本裝修完成,於悅就等幾個月散味再搬上去,基本是定在暑假了。

    家娘上樓的時候踩了個空摔了一跤。從醫院回來就一直趟在房間裏,於悅上去看的時候還有一些親戚在,隻見家娘正眉飛色舞的訴說病情,那過程驚心動魄,誇張得臉都扭曲了,一麵說成自己腿都斷了,一麵忘不了說自己在縣醫院收費的女兒是怎麽怎麽通過人情通道既不用排隊還不用交錢,如此種種,於悅眉頭一皺就走開了。三觀不同真是很難交融。走到客廳才知道,家娘的腿是“差一點”就斷了,於悅有點忍俊不禁,但也理解老年人太無聊總想引起關注的心理。隻是覺得如果換成自己,是萬萬不可能這樣老去的。閱讀,追劇,旅行,唱歌跳舞,哪一樣都是能讓自己全情投入的,所以說女孩子是更該讀些書的,不迷茫,不容易失去自我存在感,在不同的生活模式中也總能找到樂趣。

    第二次上去看家娘便買了一堆的補品,對什麽人要用什麽樣的方式去迎合,於悅也不自覺學會了。縱然心裏是冷卻的,也就算是做給旁人看而不至於落人話柄吧。

    記得在廣州白雲山玩時,看到一群老年人坐在台階上唱紅歌,沒有人傻到認為他們是想回歸到文革時代,大家都能理解,他們在向自己的青年時代致敬,那場麵可謂宏大,連歌詞都是用毛筆在大張宣紙寫好了一頁頁翻,底下指揮,演奏,協奏都齊全,當時劉晶芳就動情了,忍不住跟上去唱了幾曲,整個人都精神許多,好像更年輕了一般。

    於悅也希望自己能有個精神飽滿的晚年,但更希望的是建立在家庭幸福,夫妻恩愛,父慈子孝的基礎上。未來的路還很長,自己隻是獨立行走了第一步。

    於悅知道自己在人們心中早已是沒有希望的人生了,但隻要自己不放棄,努力生活,就對得起這一世為人,不是嗎?佛說,苦是人世的本質,當你覺得很辛苦時,一切都對了。願望會遲來,但堅持,它就不會缺席。(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