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7

字數:7874   加入書籤

A+A-


    ………

    鬥轉星移,拂曉前的夜色格外黑暗。

    按理來說,此時此刻,正是無數生靈酣睡之時,但此刻的胥水河畔卻是火把通明,無數人族靜靜站在遠處,望著華胥所在的木屋,大氣不敢稍喘。

    當玄都來到人族部落後,華胥即將生產的消息很快便傳了出去。

    在東荒人族心中,華胥就是他們的驕傲,因為燧皇在離開時,已經告知他們,華胥腹中孕育的胎兒乃是他的接替者,亦是下一代人皇。

    要知道,當年不周崩塌時,人族分裂成了數支,而新的人皇恰好生在了東荒人族之中,這是何等的榮耀?

    所以在得到消息後,這些東荒人族紛紛走出家門,自發來到胥水河畔,為華胥母子祈福禱告。

    “哇啊,哇啊……!”

    當太陽星的第一縷晨曦破開無邊的黑暗時,華胥的木屋中傳來了一陣響亮的嬰兒啼哭。

    伴著這聲啼哭,木屋內瑞霞蒸騰,紅光大盛,緊接著,天空降下一道金色光柱,正是上天感念眾人守護人皇出世,給予功德以資獎勵。

    這些功德,老子得了八成,玄都得了一成半,剩下的半成則被為華胥接生的婦人得去,至於門前那隻小麒麟,因為來的實在太晚,所以隻得了一絲。

    就在功德降下時,洪荒的人族,不論身在洪荒西部,還是洪荒南部,皆是心有所感,這一刻,所有的人族接連向著蓄水河畔所在的東方虔誠叩拜。

    ………

    與此同時。

    蒼界中的李軒,隻覺袖口中傳來一陣溫熱。

    在處理完天魔一族的事情後,李軒再次開始閉關,對祖龍龍珠凝練之法進行改良。

    說起來,祖龍龍珠的凝聚之法並不算太難,所需材料正是混沌母氣,對於洪荒世界來說,混沌母氣自然無法尋到,可對於蒼界來說,這卻不是什麽難事。

    不過因為龍族的身體構造跟巫族並不一樣,所以這份凝練之法並不適合蒼族內的純血巫族直接修煉,正因如此,李軒隻好閉關改良此法,以求盡快幫助部落中的族人擺脫困境。

    李軒將袖中的溫熱之物取了出來,正是祖龍留下的那顆功德金印。

    “哎……,看來改良龍珠凝練之法這件事隻能暫時推後了!”

    李軒苦笑著搖搖頭,立刻閃身出了蒼界,向著東荒的崆峒山急飛而去。

    ………

    數日後。

    李軒靜靜站在道果顯化內,在將下方的那座巍峨大山細細打量一番後,不由暗道果然如此。

    這座仙山正是李軒此行的目的地——崆峒山。

    俯首望去,整座崆峒山高達數千丈,山頂之上四四方方,看上去,就像一枚碩大無比的巨印,此山不但氣勢雄渾,靈氣更是充沛,在洪荒的修仙福地中,雖然不能排進一流之列,但也絕對是二流中的佼佼者。

    李軒收回目光,不由陷入了沉思。

    當日伏羲出世後,那顆功德金印上天機顯現,李軒這才算知祖龍所說的功德機緣是怎麽回事。

    實際上,這顆功德金印不是他物,正是日後鎮壓人族氣運的崆峒印。

    隻不過,此時的崆峒印還是半成品,待到李軒將其補全,自然能得到不菲的功德。

    而想要補全崆峒印,下麵的這座崆峒山必不可少,這也正是李軒頭痛的地方。

    按李軒的推算,一旦將崆峒山的山頂煉化,這處修仙福地必然退化,剩下的崆峒山能排進三流的修仙福地就算萬幸了。

    但眾所周知,這座崆峒山乃是有主之物,而它的主人正是廣成子。

    對於廣成子,李軒並不陌生,當年後土大戰結束時,他重傷昏迷,三清派來的探望之人,正是廣成子還有白鶴童子。

    所以說,廣成子也可以算得上李軒的一位老熟人。

    就在李軒冥思苦想,該用些什麽東西補償廣成子時,一道白色流光從山下激射而出,向著他急速飛來。

    須臾。

    白色流光來到李軒近前,緩緩現出真形,正是站在道果顯化內的廣成子。

    “見過李師叔,師叔金安!”廣成子衝著李軒躬身使了一禮。

    “免禮吧!”李軒笑著回了一聲,隨即仔細打量起廣成子。

    不得不說,廣成子不愧是元始首徒,修行的資質那是沒得說,近千年的時光,居然已經達到大羅金仙圓滿境界,實在讓人讚歎。

    很快,當李軒看見那顆漂浮在廣成子頭頂慶雲中的番天印時,他突然靈機一動,暗暗有了主意。

    崆峒山下,一座風景秀美的小湖旁,李軒跟廣場子盤膝而坐,一邊欣賞著湖光山色,一邊進行著商議。

    “李師叔,難道沒有兩全齊美的辦法嗎?”廣成子在聽完李軒的分說後,眉頭皺得簇成一團。

    崆峒山乃是廣成子化形之地,在他心中分量頗重,如今眼見靈山即將遭劫,他的心中多多少少有些不忍。

    李軒沒有答話,隻是微微搖頭。

    見此情形,廣成子不由一聲長歎,想了想,他對著李軒躬身使了一禮:“晚輩願意獻出此山,助師叔鑄印,不過晚輩尚有一事相求,還望師叔答應。”

    “但說無妨!”李軒點點頭。

    “多謝師叔!”廣成子再次拜了一禮,才緩緩開口道:“不瞞師叔,崆峒山因為靈氣充沛,靈物瑞獸不在少數,一旦此山開始退化,靈氣必然變得稀薄,那些飛禽走獸尚能遷往他處,另尋機緣,可草木靈根之類則不行,恐怕今日過後,他們的仙緣就要從此斷絕,還望師叔慈悲,能夠點化他們一二。”

    李軒實在沒料到,廣成子會有此請求,這般慈悲心腸,不愧是日後的有德真仙。

    聯想到後世之人對廣成子的惡評,李軒不由一陣唏噓,試想一下,如果廣成子真的那麽不堪,又怎麽可能成為人皇之師?

    而就在李軒想到“人皇之師”這四個字時,他突然愣在當場,須臾過後,更是不禁啞然失笑。

    “李師叔,可是有什麽不妥?”廣成子發現李軒的異狀後,心中不由一陣擔憂。

    按理來說,想要點化生靈,廣成子也能辦到,可惜他身上沒有功德護身,點化一兩個還可以,點化多了,必然因果纏身,不但那些被點化的生靈討不得好,就是他自己,怕是也要受到拖累。

    而李軒則不同,當年不周山倒塌時,他得到的功德可以用海量來形容,正是適合點化崆峒山生靈的絕佳人選。

    李軒知道廣成子誤會了自己,遂擺擺手道:“放心,貧道自會出手相助,不過點化之術畢竟有違天和,所以沒有開啟靈智的生靈,修為超過地仙境界的生靈,還有身上有殺業的生靈,貧道是不會管的。”

    聽到李軒這麽一說,廣成子不由鬆了口氣,對於這個結果,他很是滿意,要知道,點化生靈不是兒戲,不但要消耗大量功德,更會結下諸多因果,李軒能給出這種承諾,已經遠超他的預期。

    一番拜謝後,廣成子隨即告辭離去。

    之所以如此匆匆,一來,為了布設法陣,好對崆峒山的山腰及山下做番防護,二來,則是為了將山頂的生靈驅趕一空,隻要做好這兩樣,才能在李軒開始煉化山頂時,避免滿山生靈落個非死即傷的結局。

    望著廣成子的背影,李軒不由暗暗開始思量。

    他剛才之所以啞然失笑,乃是因為想到一件事,一件讓他很尷尬的事。

    在不久前,他還想著怎樣補償廣成子,可現在看來,他當真是多餘操心,崆峒印涉及人族氣運,這麽大的因果,天道又怎會視而不見?

    其實,“人皇之師”的大功德就是天道給予廣成子的補償。

    不過李軒並沒打算將他的“補償”就此收起,因為他記得很清楚,日後的封神大劫中,以廣成子為首的十二金仙,皆在九曲黃河大陣中被消掉三花五氣,無數載苦修一朝成空,結局格外淒慘,尤其是廣成子,經此一劫後,更是在徒弟殷郊手下吃了大虧,從此淪為笑柄。

    說起來,廣成子日後的遭遇卻是蹊蹺的很,既然能夠得到“人皇之師”的大功德加身,那麽哪怕犯了所謂的“神仙殺劫”,也不會在封神中落得那般狼狽,而且以李軒的了解,廣成子乃是擁有慈悲心腸的大能修士,並非嗜殺之人,否則也不會有今日這般表現。

    可惜,李軒掐算了半天,卻是天機晦澀,無法窺知真相,正因如此,也更堅定了他給廣成子“補償”的決心。

    ………

    半日後。

    廣成子回到湖邊小亭,再次見過李軒。

    “回稟師叔,崆峒山上已經一切就緒,師叔可以施為了。”

    “不急!”李軒笑道:“在貧道施為前,尚有一事要點醒你,如果貧道沒有看錯的話,你正在用番天印斬屍吧?”

    待李軒說完,廣成子不由點點頭。

    當年不周山倒塌後,元始天尊收了一塊不周山的殘骸,煉成先天靈寶番天印送與廣成子,作為他的護身之物。

    這顆番天印品質不凡,威力更是大得離譜,就算大羅金仙遇上,一個不小心被打中頂門,也絕對是有死無生。而當廣成子的修為達到金仙圓滿境界後,便選擇此寶作了斬屍之物,可惜時至今日,他卻是看不到半點斬屍的希望。

    “貧道勸你一句,還是放棄用此物斬屍的想法吧,否則你絕無斬屍成功的可能!”

    “還請師叔賜教!”

    廣成子麵色大變,連忙躬身對著李軒一禮,鄭重求教。

    如果換成別人,廣成子或許還會將信將疑,但此話既然出自李軒之口,那就一定假不了!

    李軒歎道:“此寶雖然不凡,但上麵卻有大因果,因果一日不了結,一日不能用於斬屍,至於那因果到底是什麽,等日後時機一到,你自然會知曉。”

    得到李軒的提點後,廣成子不由暗呼僥幸。雖說李軒隻是簡簡單單動了動嘴皮子,但對他的幫助卻不可謂不巨大。他心裏很清楚,如果沒有李軒這番話,他的斬屍之路絕對會被堵死,因為在用番天印無法斬屍的情況下,他隻會以為自己的悟性機緣不夠,而不會想到師尊賜下的靈寶有問題。

    說到底,元始在廣成子心中的地位太高了,高到他不會有任何質疑。

    這樣一來,廣成子也隻能與斬屍無緣。

    這一刻,廣成子對李軒感激的無以複加,在一陣千恩萬謝後,更是打定主意,要跟師尊再討一樣先天靈寶,哪怕品質差些也無所謂。

    而當廣成子俯身拜謝時,李軒亦是微微一笑,他知道,隻要廣成子不再用番天印斬屍,將來在“人皇之師”的大功德加持下,絕對能斬屍成功,等到日後封神時,也不至於落到那般下場。

    ………

    稍後。

    李軒飛身來到了崆峒山上空的雲端,將祖龍的那顆功德金印緩緩祭出。

    一時間,九條千丈長的金龍虛影從功德金印上飛騰而出,伴著陣陣龍鳴,將崆峒上的山頂纏個結實。

    轟!

    一聲巨響遍傳四野,崆峒山的山頂被九條金龍從半山腰生生拽斷,好在廣成子早已做過一番準備,這才沒有釀成慘劇。

    隨著九條金龍虛影一陣吞吐,崆峒山的四方山頂越變越小,直到變成一方巴掌大的金色小印,這才作罷。

    須臾,李軒將崆峒印收入袖中後,望著剩下的“崆峒山”不由一陣苦笑。

    此時的崆峒山,已經模樣大變,“山峰”之上怪石嶙峋,險峻異常,更糟糕的是,山上靈氣散逸的太過厲害,靈氣濃度怕是連三流的修仙福地都趕不上。

    片刻。

    李軒兌現完給廣成子的承諾後,立刻飛身趕往了胥水河畔。

    至於廣成子,則動身開始尋找新的修仙福地,不久後,才得以在九仙山開辟了一處新的洞府,而崆峒山的洞府,也隻能作為別府了。

    胥水河畔,除了華胥母子的木屋外,又多了一座簡樸的黃色道觀。

    此刻,道場內坐滿了人族修士,粗粗看去,怕是足有近千。

    聽著首座上的老子講授《金丹修仙訣》,這些人或眉頭微皺,或如癡如醉,表情不一而足。

    “噹!”

    老子抬手一指,道場內的金鍾發出一陣悠長的鳴響。

    聽到熟悉的鍾聲,下方眾多人族修士不由一陣皺眉,因為今天講道結束的太早了,不過眾人可不敢發什麽牢騷,連忙齊齊俯身叩拜,魚貫離開了道場。

    ………

    片刻。

    一道藍色身影從天而降,正是從崆峒山趕來的李軒。

    “見過道友!”李軒落在老子身前不遠處,微身使了一禮:“道友聖道將成,當真可喜可賀。”

    老子慈祥一笑,“道友的來意,貧道已經知曉,咱們先忙正事,隨後在好好聊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