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疑人不用

字數:2847   加入書籤

A+A-




    主張修建寧錦防線並在天啟七年取得過“寧錦大捷”的袁崇煥做為“閹黨有功而不重賞,被迫辭官”的代表,此時也同去年已經放棄仕途回鄉的袁可立等人一起來到了京城。

    如果說蕭軒對於這一次“外出試煉”最擔心的是什麽,那當然就是滿軍會不會提前南下把歸來的自己截在北京城之外,那樣自己要是僅僅帥近衛營或勇衛營一半或者多半左右的力量外出,可就危險了。就算是此時的兩營一萬兩千人左右的天子之師,如果麵對上萬披甲兩三萬後金主力,那恐怕仍然是險象環生。如果加上有人內外勾結的可能,那恐怕就更為凶險。

    因此蕭軒當然要親自判斷一下,這個袁崇煥如某些網絡傳聞中一樣是後金內應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不過在見到袁崇煥的時候,明麵上的蕭軒倒沒有顯得太過草木皆兵。而是顯得十分親近的讓袁崇煥來到了自己在禦馬監大營內的客廳書房之中。

    “袁愛卿,你是朕登基之前的功臣。事實也證明你主張修寧錦防線的策略是正確的,孫閣老對此也十分賞識。隻是當初朝廷魏閹當道,賞罰不明,委屈愛卿了。。。”

    蕭軒以為這樣的話沒有什麽,僅僅是影視劇裏君王對臣下的正常客套而已,可卻不知這在此時,這是極為賞識的表現。未曾謀麵就有這樣的禮遇,是朝中的很多大臣,包括兵部尚書王洽在內都沒有想到的。

    袁崇煥表麵上沒有什麽,心中也由此對這位剛剛登基的新皇輕看了幾分:這難道真的是傳說中殺伐果斷,很短時間內就能建出一支超過朝廷一般主力的武人皇帝?

    “臣不敢,這些日子,臣無時無刻不在憂慮遼東的時局,生怕臣走後寧錦等地會鬧出什麽欠餉的事情來,給建奴以可趁之機。。。”

    蕭軒此時望著客廳的窗外不由的哀歎道:“自從當年努爾哈赤起兵至今十年有餘。這十年來,朕的祖父、父皇、兄長先後去世,不能不說同遼事的壓力無關。如今麵對對朝廷屢屢大勝,積累了眾多軍事資源的建奴,不知何時才能真正解除這一大患。。。”

    袁崇煥沉思片刻,覺得僅僅在這位新皇麵前展現出自己務實的一麵是不成的,還要更直來直去才能拉近關係。這或許不適合對於正常的帝王就這麽快切入主題。然而這為新皇傳說中卻是個喜歡直來直去的帝王?

    “啟稟陛下,臣有信心:隻要臣擁有總督遼事之責。。。三年,大概三年的時間就可以平遼。。。”袁崇煥此時終於大膽的說道。

    “三年?說說你的理由?”蕭軒有些興奮的回道。心中卻不由的暗想:要是自己每年有數百萬兩的遼餉,全部的軍事資源,不受幹擾的建軍條件。三年的時間也僅僅是能夠頂多抗衡滿人入關的危險而已。平遼那還至少要再遠幾年到數年,這還是一切順利的情況下。就關寧軍那些傳統舊軍隊,還想跟自己的新式建軍原則相提並論不成?以為自己是明末架空主角啊?

    袁崇煥卻鄭重而認真的說道:“臣原本的計劃是五年平遼。用五年的時間積蓄火器、鎧甲、火藥,並且讓士兵習射和習戰。讓關寧軍的麵貌煥然一新,就算比那建奴差一些,也相去不遠。這樣我軍以十萬之師對建州六萬餘定,步步為營,定能光複遼東諸朕,迫使那東虜主動向我們求和,短期內再也無法給我大明製造麻煩了。。。不過臣聽說陛下也擁有萬餘頗有戰鬥力的新軍,並且力量還在不斷的增長,這樣算起來,五年平遼當完全可以期望。。。”

    不得不說,袁崇煥這些話聽起來倒不完全像是大話。建奴能建設精銳的強軍,大明為什麽不能?脫離了客觀評價自身性質的立場,這似乎並不是沒有任何依據。

    “朕聽說遼東軍中積弊可不少,你真的有膽子動很多人的奶。。。利益嗎?”蕭軒笑著問道。

    袁崇煥此時已經發現了一些不妥,不過還是壯起膽子說道:“臣請陛下賜予臣尚方寶劍,有先斬後奏之權。。。”

    “嗯,然後你就擅自斬了東江鎮的毛文龍,引建奴入關?朕知道,當很多人了解到建州大軍真正的戰鬥力,還有邊軍的一些實際狀態之後,對未來大明的前景已經有自己的判斷了。朕不怪你,下去吧。。。”蕭軒忽然戲虐般的笑道。

    此時的蕭軒當然沒有什麽真憑實據確定袁崇煥通敵,然而這些時候也捋順了自己的思路,那就是疑人不用。至少相比袁可立有策反後金親信劉愛塔的投名狀來說,被清捧的很高的袁崇煥總有這樣或那樣的隱患。如果這一次袁崇煥能夠講清自己在軍中一些具體的改革措施,如自己對新軍的改造那樣。比如另外招募新軍,遣散遼東軍中沒有太多武藝的人等等,自己或許會對此人另眼相看仍讓其負責寧錦防禦,然而僅僅是這些大話,至少證明其沒有太大的大才。自己的態度,應當是仍然不用。

    袁崇煥雖然不是傻人,但怎麽也搞不清楚為什麽這位新皇會突然來個這樣讓人猝不及防的陡然逆轉。正在組織語言的時候,兩名蕭軒身邊的親兵已經不知從哪裏站了出來:“袁大人請回吧。。。”

    此時身為四朝老臣的袁可立卻已是看的很開了,雖然蕭軒先見的袁崇煥,讓袁可立有些失望。但了解此時東江鎮狀態的他卻明白。即便是自己重新被委以重任,恐怕也很難憑借此時的東江軍有什麽做為。

    當袁崇煥時間並不算長就走出了大營,而很快自己就又得到皇帝的召見的時候。袁可立倒多少還有些感懷,也在去的路上仔細思索了一下自己可以提出的建議和看法。

    隻是蕭軒見袁可立,卻沒有選擇在書房,而是選擇在了很少於外臣前來的近衛軍校場。特別是隊伍的裝備實力進一步升級之後,大型火器實戰打靶演練的地方。

    (本章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