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那時年少 第五十七章 劍塔裏的修行之路
字數:5536 加入書籤
九天劍宗馭劍閣有座塔,這座塔高達十八層,高塔身直頭尖,形狀與劍相似,故被人稱為“劍塔。”
馭劍閣的劍塔與鑄劍閣的劍塚是同一年所建造,到如今,已經曆三千年風雨。
劍塔在九天劍宗修士的心中,是九死一生的險地,劍塔中存在著恐怖的重力,踏入塔中之人修為越高,所以承受的重力也就越大,而且每層的重力也是遞增,在愈演愈烈的傳說中,那座劍塔每年都會震死幾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年輕晚輩。
雖然早有耳聞,但當李長安踏入劍塔時,他還沒有來得及觀察眼前的眼前的景象,如海般的重力便席卷了全身,將他壓翻在地。
李長安感覺腳重頭輕,渾身上下的血液都被恐怖的重力,壓到了下半身;血液壓到下半身後,下半身皮膚上的毛孔,也緩緩流淌出一絲絲不明顯的鮮血,小腿處的皮膚開始寸寸崩裂,肌肉也在緩慢地撕裂。
李長安雙手撐地麵,緩緩爬起身;他從四腳朝天變成單膝跪地,再到盤膝而坐,這麽簡單的動作,整整花了半個時辰才完成。
坐在地上的李長安,運轉起了丹田裏的靈力;很快,一抹微不可見的光芒,包裹了李長安的身體。
籠罩著李長安身體的微光,是馭劍閣中最基本的“引力術”,這招術法能減輕物體的重量,從而去移動物體;這引力術在凡間武夫中間,還有一個別稱叫——隔空取物。
重力稍稍減緩,李長安喘了一口氣,此時,大腿和小腿都沾滿了血液;下半身傳來的粘稠感讓李長安很難受,他索性撕去了下半身的長褲,隻留下一部分布料,遮住關鍵部位。
在一片白晝的劍塔裏,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三天,這三天李長安雖然一直在使用引力術包裹身體,但他體內的靈力依舊充沛,這也讓李長安沒有了後顧之憂。
當年蕭逸塵和齊映雲給李長安《青蓮劍典》和《葵火劍法》,李長安修煉成功以後,體內水、火、木三種靈力往複循環,好似一座生生不息的河流;現在的李長安的丹田就像黑洞,每時每刻都在自動吸收周圍的靈力,雖然吸收的很緩慢,但依舊能補充引力術所消耗的微薄靈力。
李長安緩緩站起身,他張開雙手,感受著不斷湧來的靈力。
這種重力和當年在昆侖萬仞的壓力很像,隻不過昆侖萬仞的壓力是從來而下,而劍塔裏的重力則是來自四麵八方。
李長安艱難的走了一步,這一步的給他的感覺就像泥牛入海,舉步維艱。
“現在還不行。”李長安搖了搖頭;他本來是準備來這裏修煉劍術的,可這如海的重力,讓他走一步都很困難,就更別提揮劍了,而且第一層並不是李長安想待的地方,他是準備去第三層,甚至是第四層修練劍術的。
第七日。
此時的李長安,已經習慣了第一層劍塔的重力。
他走向第二層的人口,擴大引力術的範圍,然後走上了旋轉向上的樓梯。
這一次有了準備的李長安,並沒有像進入第一層時,那樣狼狽不堪。
他踏入第二層以後,本來覆蓋周身數丈的引力術,一瞬間就讓四麵八方不同湧來的重力,壓縮到了身前一尺,而且這一尺的引力術,還是在李長安苦苦堅持下,才得以艱難保存。
“你怎麽來了?”一道冷酷且熟悉的聲音從不遠處傳來。
李長安艱難的抬頭望去,便看見一襲黑衣,盤膝坐地的劍無極。
李長安盡量往劍無極那裏靠了幾步,他邊走邊喘著粗氣說道:“我來練劍術,你呢?”
劍無極的雙膝之上放著一柄漆黑的長劍,他沒有看向李長安,而是望向了膝上的劍,說道:“我這柄劍叫不懼修羅,傳聞此劍出鞘後,持劍之人的百丈範圍之內,都會被重力籠罩;我不想等拔出劍時被不懼修羅的重力壓翻,所以便來了劍塔。”
李長安點了點頭,停下了靠近劍無極的腳步,這才走了三步的腳程,已經讓他精疲力盡了。
劍無極扭頭看向李長安,麵無表情的說道:“比之前,你變了許多……”
李長安笑了笑,問道:“你是怎麽看出來的。”
劍無極說道:“九天劍宗的九閣,以太淵閣的劍術,最具殺力;若以你以前的性情,怕是不會特地來此地修煉劍術的。”
“人都是會變的。”李長安說道:“你不懼修羅出鞘後後的重力,有多重?”
劍無極的回答,很簡練,“最少,第十二層。”
……
兩人互問或答了幾句以後,都沉默了。
三天後,劍無極率先離開了第二次,獨自去往了第三層。
第十五天後,李長安踏上第三層;這時,而劍無極已經去了第四層。
除了鑄劍閣的修士以外,九天劍宗大多數的人,都止步於第二層。
鑄劍閣修士雖然以鑄劍為本,但閣內修士的劍罡和劍氣,亦是九天劍宗最強。
蕭逸塵當年在祖師堂對李長安說過,九天劍宗的創派師祖扶桑子,曾經遇到一名大修士,那名大修士沒有收她為徒,卻傳了她九招劍式;而九天劍宗的九閣的精髓,便來源自那大修士傳給她的那九招劍式。
鑄劍閣的劍罡和劍氣的運行法門,皆是來自同一本功法,這本功法名為《天地有劍氣》,這本功法的本體,是來自高人所傳的九招劍式,再由祖師扶桑子修改後得出。
《天地有劍氣》這本功法是九天劍宗最珍貴的法典,亦是九天劍宗的宗門傳承。
李長安在踏入劍塔的前一天,蕭逸塵讓呂且送來了這本宗門傳承,並讓呂且詳細指點了如何在劍塔生存。
在呂且的指點下,李長安在第一二層,使用用馭劍閣的引力術,抵抗重力;呂且還告訴他,從第三層開始,便要用《天地有劍氣》中的劍罡,來緩解劍塔裏的重力。
李長安之所以在第二層待了十五天,就是因為他在修煉《天地有劍氣》,才耗費那麽多的時間。
他踏入第三層以後,周身便覆蓋了一層駁雜的氣,這種氣帶著寒芒,無比尖銳,好似無數柄利劍遍布李長安的周身,這股氣讓第三層的重力無法對李長安造成壓力。
遍布李長安周身的氣,名為劍罡!
九天劍宗鑄劍閣的劍罡,能防禦天下萬法,能抵抗世間利器;九天劍宗的劍無堅不摧,號稱世間最鋒利的“劍”,這劍罡固若金湯,亦是號稱世間最鋒利的“盾”!
現在李長安身上的劍罡還不穩定,這《天地有劍氣》畢竟隻是初窺門徑,所以,這劍罡還不能稱心如意的使用。
有壓力才有動力,在這恐怖的重力與壓力中,時間就如同流水,很快卻有很慢。
第三天,絮亂的劍罡得以好轉。
第五天,慢慢好轉。
第十四天,劍罡穩定。
第十五天,周身三尺的的劍罡,已經能完全抵抗住第三層的重力。
此時的李長安,已經和身在塔外一樣,身輕如燕,好似感受不到重力一樣。
終於能修煉劍術了!李長安拿出盤虛劍,在這恐怕的重力下,他緩緩的揮起劍。
重力如山,劍式如水。
李長安的劍罡遍布周身三尺,剛好到手掌的距離,而盤虛劍剛好在三尺劍罡之外,李長安現在每揮一劍,都艱難無比,宛若手中的劍有萬鈞之重。
這段時間的修煉,讓李長安的靈力損耗的極快,雖然丹田無時無刻不在吸收靈力,但也不足以彌補損耗的靈力。
李長安每練劍兩個時辰,都要盤膝坐地,吸收三個時辰的靈力,才能恢複。
就這樣每隔兩個時辰吸收一次靈力,丹田裏能存儲的靈力也越來越多,丹田也越漲越大。
踏入第三層的三十天後,李長安丹田裏的靈力,已經能讓李長安持續修煉三個時辰,丹田存儲的靈力足足比以前大了一半。
在這種日夜不眠的修煉下,李長安隱隱約約還有了突破的征兆。
踏入劍塔還未二個月李長安,就快突破築基中期了,而且現在的李長安在第三層也能揮劍了,雖然揮劍的動作依舊不快;但這一切,仍然讓李長安感到欣慰。
李長安望向第四層的入口,自言自語道:“不知道劍無極現在處於第幾層?”
看著那深淵般的入口,李長安拿著盤虛劍,緩緩走向了第四層。
李長安在第四層的時候,仍然沒看見劍無極的身影;看著空無一人的第四層,李長安笑了笑,“莫不是去了第五層?或者第六層?”
花了三天時間適應重力,李長安又開始了修煉之旅。
時間很快過去。
塞北大漠的暴雪過後,流雲閣的師徒三人在無聊中,度過了除夕;在依舊無聊的流雲閣裏,他們很快又迎來了第二年的春分。
齊映雲和呂且也是依舊的每天準時遛彎,不過風吹雨打,一如既往;可以看出來他們倆人很無聊。
而,蕭逸塵也依舊無聊與世間無敵手,人生寂寞如雪。
和這三人不同,李長安依舊樂此不疲的在劍塔中艱難修煉。
春分過去,時間一轉眼又是半年;九天劍宗在喜氣洋洋的氣氛中迎來了中秋節,讓九天劍宗那些年輕修士興奮的並不是中秋節,而是即將到來的論劍大典。(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