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九章 考場,平靜

字數:5368   加入書籤

A+A-


    史玉陽是這一次進長安趕考的讀書人。

    出身尋常農家,但因為第一批種植土豆的話。

    算是發了一筆小財,畢竟一開始土豆當初還是比較罕見的。

    所以供應他去附近的一個小書院讀書。

    對於這一次來之不易的機會,史玉陽更是不負眾望,直接考上了舉人。

    成為了舉人之後,史玉陽麵前算是脫離了白身。

    無論是給員外家當家教,還是進入衙門當賬房先生。

    史玉陽的話都算是小有成就。

    至少一家人的話,已經不會再回到過去餓一餐飽一餐的情況了。

    甚至史玉陽還在當地的縣域之中的話,買下了一處小宅子。

    可以說讀書改變了他本身的命運!

    當初還和他一起玩樂的村中孩童,現在依然那樣。

    一輩子的話很難走出自己的村落了。

    不過史玉陽並沒有就這樣滿足。

    一直穩定了好幾年的時間之後,他終於對於進士發起了衝擊。

    但來到長安之後,史玉陽麵色就耷拉下來了。

    因為今年的秋闈還真的不是一般的改變。

    不僅僅連負責人改了,就連出題的人也是一換再換。

    到最後換成了安玄公,史玉陽眼眸更是帶著一絲絕望。

    以前還是農家孩童時候,他就有聽過安玄公的名稱。

    更不用說了,成為讀書人之後,拜讀過安玄公諸多文章。

    對於安玄公的話,史玉陽還是十分尊敬。

    這是一位活在當代的聖賢,能夠與其在一個年代,是一種榮幸。

    但是不代表史玉陽想要碰上安玄公的題目。

    之前舒門十問雖然被移除了之後,但不少題目還是廣為人知。

    甚至有人還整理這一些,史玉陽同樣有看過。

    導致了現在內心之中可是有著不少陰影。

    “看起來的話,今年隻能放棄,等待明年了。”

    一路恍惚走進考場的史玉陽不由默默想道。

    放開了心之後,史玉陽反倒是平常心了起來。

    對於安玄公的題目出的題目同樣看了起來。

    雖然有一些無奈,但史玉陽對於安玄公的題目還是很感興趣的。

    當然不僅僅是史玉陽感興趣,長安之外感興趣的人實在太多了。

    可惜的是這卷子除了少數幾人的外,誰都不知曉。

    就算是知曉的人,同樣不敢泄露。

    否則的話那就不僅僅是這件事情的問題了。

    或許是因為放棄的原因!

    史玉陽並沒有作答,反而是將每一道題目都率先看了一遍。

    直到看到了一道額外的題目,麵色上不由一愣。

    “果然不愧是安玄公!”

    但這一道題目的話,讓史玉陽原本放棄心思又重新拉了回來。

    二十年之後的話,他應該有四十多歲了。

    不知曉自己會怎麽樣,說不定那個時候連進士都沒考上。

    不由史玉陽開始落筆了,而且開始回答的還是最後一道題。

    哪怕是這一道題目的話,沒有任何的分值。

    但史玉陽依然想要作答,事實之前題目難度確實有一些高了。

    史玉陽有自知之明,雖然安玄公明顯有幾道題目偏向他們。

    但是他還是有一些無能為力,畢竟當初考上舉人排名不是很好。

    盡管隻是照顧他們幾道題目,但史玉陽內心之中同樣一暖。

    因為證明安玄公並不是沒有為他們考慮過。

    或許他確實這一年考上進士,但說不定有類似他這樣的人,能夠因為這幾道題目脫穎而出。

    這並不是不可能的事情,終究有一些天才的人。

    史玉陽自己就認識幾位,同樣出身差不多的。

    但學識方麵的話,他真的是要甘拜下風。

    說不定這一次的話,未嚐不是沒有機會。

    考場之上,類似史玉陽的考生並?。

    特別是一些為了進來看題目的,都將這一道題目回答了。

    可以想象這一道題目給他們帶來的感受。

    身為主考官的馬周同樣十分感慨。

    哪怕是他看到一些考生其他題目放棄了,但最後一道題目都寫得滿滿。

    這就是院長,哪怕僅僅隻是一個題目的話,同樣攪動士林風雲。

    ......

    考試一結束的話,陸續有考生開始走出了考場。

    但讓外麵所有等待的人疑惑,那就是所有考生麵色之上都十分平靜。

    仿佛是受到了一場什麽樣的洗禮一樣。

    “這是怎麽回事?!”

    “總感覺這一些士子怪怪的。”

    “難道是題目太難了,但也不應該是這一個表情。”

    ......

    不少人生出疑惑討論著,對於題目不由更加好奇了。

    但是很快的話,題目開始被陸續揭曉。

    瞬間的話長安又討論成為了一團。

    “什麽,還有這樣的題目?!”

    “沒有分值,但卻是最後一題。”

    .....

    盡管早就知曉這一次不簡單了,但沒有想到這麽不簡單。

    竟然和之前完全不同,特別是這一道題目。

    在諸多人看來就是十分新奇!

    考慮二十年之後的事情,可以說很多人都沒有考慮過。

    或許會考慮明年事情,但絕對不會那麽遠。

    但偏偏安玄公就是出這題目了。

    那一些年齡不少人,對於這一道題目更多是苦笑。

    年輕士子的話,更多還是意氣風發。

    不認為自己二十年後會比現在還平庸。

    但是一些有見識之人的話,則是認為安玄公這題目出得太精妙了。

    此次的目的還是不能忘記,就是為太子選擇班底。

    無疑這道題目的話,雖然是安玄公提出來,但更像是太子給出的考驗。

    除了這題目之外的話,關於其他題目難度同樣議論紛紛。

    不過無論是誰的,都沒有說安玄公偏袒書院的話語。

    很明顯的話,上麵題目很平均,幾乎各類人群都有涉及和擅長的題目。

    “安玄公真的博學多才!”

    驚歎完了之後,那麽自然有轉移到了安玄公身上。

    出了這麽多類型題目的安玄公,可以說才是讓人仰望的存在。

    可惜的是那麽長的時間了,安玄公越來越避世了。

    諸多人曾經還是安玄公的粉絲,盡管這個時代沒這種說法。

    要知曉當初安玄公講學了天下各地。

    可以說不知曉收獲多少的崇敬者,這一些人雖然到了中年。

    甚至到了老年,但想法依然影響著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