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有為之君】

字數:4354   加入書籤

A+A-




    特別是他這個疊加10多個千夫長,近百個百夫長,上千個千夫長,怎麽也算得上是實力很強的超級高手了。

    結果沒想到在自己眼中不怎麽重視的大富商,居然擁有如此強悍的門客,真是不可思議。

    頓時目瞪口呆道:

    “居然還有比大內高手還要強大的實力?那豈不是說實力比葛公公你的實力還要強。”

    葛公公在心中做了一個對比。

    得出的結果還是如此,就算能勝也是慘勝,微微搖頭道:

    “老奴的實力雖然現在不如千夫長他們,但在以前,老奴的身手在宮裏還算不錯的,可要說和胡大富商手下門客相比,還是有一些差距的。”

    龍承誌心中無比的震撼。

    想不到居然遊離在幾大王國之外的一個小小的商人居然還有這樣強大的勢力。

    真不知道其中還有沒有什麽強大的隱世家族藏在民間?

    若是若此,恐怕目前這些千夫長、百夫長什麽的還未必夠看啊!

    神色凝重道:

    “如此說來,這胡大富商豈不是遊離在各大王族之外的一股強大的勢力,甚至還能夠危險到包括本王在內的我國王族!”

    葛公公平心靜氣,淡笑道:

    “那倒未必,但對方也不敢貿然和各大王族作對,畢竟我們擁有大規模的軍隊,哪怕對方高手如雲,也難以抵抗大軍的圍困,但這樣一來彼此雙方都會損失慘重,隻能白白便宜周邊國家!”

    龍承誌微微點頭,看來自己是高看對方了。

    作為一個商人又如何能夠和一個王族對著幹呢!

    難道還想找死不成,不過話說回來,對方這個商人家族還真不是隨便能夠招惹的。

    心中微微一歎,悶悶不樂道:

    “既然如此,又不能強硬將對方留下,豈不是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對方離開!”

    葛公公眼神一亮,能幫憂慮的主子解決問題,是一個太監最大的榮幸,心中暗自喜不自勝道:

    “王上,老奴看來可以安排朝中大臣前去和胡大富商一一遊說,反正商人總歸是重利的,不管任何物品在他們心中都有一個價格,並不是說一定需要王後這個位置的。”

    龍承誌苦笑一聲,心不在焉道:

    “我自然是希望對方不要王後這個位置,畢竟現在宮中最高才六品的嬪妃。可現在不是經過試探之後,對方一定咬住要這個位置麽?”

    葛公公很是自信的眉開眼笑,道:

    “或許王上您安排去的人,僅僅隻是看到了表麵上的答案,也有可能對方覺得身份不夠,還沒達到談條件的資格,或許要分量重一些的朝中大臣出麵,談出來的條件或許會有所不同呢!”

    看到對方如此自信,忽然間龍承誌想明白了一個道理。

    對方僅僅是一個商人的女兒,如何會一心隻有王後的位置,才肯入宮麽?

    何況,對方掌握的時間太過巧合。

    明明知道本王在挑選秀女,這個胡大商人早不來,晚不來,居然這個讓他寶貝女兒來到王城。

    還有意無意的讓全國巡察使這個挑選秀女的大總管獲悉察覺。

    要說其中沒有巧合,龍承誌實在難以相信。

    可是不管相不相信,問題是龍承誌目前急需要這位姿色高達90分以上的美女進入宮中。

    至於是不是90分以上的姿色,倒不是龍承誌又一次偷偷從密道中出宮獲知的。

    而是隨著這兩年龍承誌將國內的盜匪馬賊都清繳一空,雖然目前對於國內的掌控力還不是達到最強,但怎麽說王宮裏麵和國都兩個地方的掌控力已經大大增強。

    所以現在隻需要在王宮裏麵詢問一下係統,對方就能夠快速的回複王城裏麵大致的數據。

    已經確認了這位超級大富豪的女兒,胡爾蓉,在姿色上麵達到了91分。

    忽然間,龍承誌變得神采飛揚,誇讚道:

    “言之有理,果然還是個葛公公有所高見!”

    ……

    第二天,朝會,果然如同葛公公所說。

    一個個宰相,大將都不願意新王扣留胡大富商之女。

    “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葛公公尖銳的聲音在大典中響起……

    尚書左丞、吏部侍郎、太常少卿三位高官分別站出來。

    一一稟報道:

    “啟奏王上,泉安行政省(關外東)發大水,需要修補房屋,救濟糧等等,賑災款大約30萬兩白銀。”

    “啟奏王上,施馬行政省(關外南)鬧災荒,需要救濟糧,賑災款大約20萬兩白銀。”

    “啟奏王上,口營行政省(關外西)鬧瘟疫,需要控製災情、藥物款10萬兩白銀。”

    頓時!

    大典裏麵鴉雀無聲。

    雖然這兩年雍學王國在新王龍承誌等級之後的形勢還算不錯。

    可也就是相比前幾年稍微好一些。

    這還是龍承誌努力清剿馬賊和匪徒的結果。

    加上不斷的縮減軍費開資,就連兵員也在不斷壓縮。

    這還是龍承誌考慮到有不斷效忠自己的特種禁軍加入。

    每當縮減軍隊之後,龍承誌都會派遣出這些特種禁軍前去接替因為縮減的士兵而產生的邊疆空虛。

    要知道雍學王國一年的軍費開資才不過30萬兩白銀,可現在的幾處的賑災款居然就高達60萬兩白銀。

    要說其中沒有貓膩,龍承誌無論如何都不敢相信。

    可作為一個君王如何不清楚,水清則無魚,要想官員們不貪汙,豈不是人人要做聖人,豈不是人人都要做到清心寡欲。

    可實際上連一國國君都無法做到,又如何能夠去勉強和為難手下一幫做具體事情的人呢!

    為君和為官都是有一定的潛規則的。

    作為一個明君,一個有為之君,一定要有一個清醒的時候,不能過分去和官員糾結在一些小問題上麵。

    假設國富民強,有著大把的銀兩。

    譬如上千萬兩白銀,豈會在乎這小小的60萬兩白銀。

    何況有些時候,也要把目光放遠。

    也隻有這些貪腐的官員,才能夠不把小錢放在眼裏,在雍學王國的錢財能夠快速的流通起來。

    若是小老百姓,反而很難會有幾個人願意將口袋中不多的錢財流通起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