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進京受封
字數:3862 加入書籤
楊秀清騎著馬跟著一臉興奮的齊永忠一路從東城門進宣南城,當看到那被炮轟成渣的城牆時,他內心對於火炮的威力極為滿意,特別看到那些逃跑又被捉回的白蓮教徒一排排的跪在路二邊,他更是滿意之極了。
“大哥,這些俘獲的白蓮教徒歸我了。”楊秀清一看到白蓮教徒他內心一下想到的是免費勞力,要知道此次他可是大出血了。
聽到楊秀清那尊敬地詢問時,齊永忠笑了笑道:“本來就是兄弟的功勞,那還用來問哥哥啊。”齊永忠時不時地打摸了摸胡子不等楊秀清出話他又幽默道:“大家一家不說二家事。”
楊秀清嘴角扯了扯避開此話題道:”我那讓人結拜義兄啊,不知在京可曾達成了心願。“
此時楊秀清還當真懷念葉由技了,要知道這些火炮等新式兵器都是打著葉由技名義做的,有什麽麻煩都有葉由持頂著,現在那些人都盯著自己,這如何能安心。
片刻間,齊永忠與楊秀清來到宣南府衙,這裏已經被潰敗的白蓮教徒洗劫一空了,楊一帶著人在等候著楊秀清,他一見楊秀清來也,便迎麵而來。
”少爺,終於等到王師歸來了。“楊一臉色喜慶地恭敬道。
”嗯,楊一你不錯,此次能勝利連連多虧了你,有功當賞,你要什麽賞。”楊秀清說到這裏時,楊一一臉激動地想說什麽時要,楊秀清又道:“不用如此之急地說,想好在說,隻要合理的要求,我都可以答應。”
話畢,楊秀清跟著齊永忠走進此府衙。
“楊一,那些知府等官員呢?“楊秀清看到破落地府衙時微怒地問道。
“少爺,宣南府新知府還沒有到任。”楊一逐到宣南府幾次官場浩劫都細說一翻。
楊秀清此時卻想起了胡洋:“咦,那胡老頭呢?”
楊秀清話剛落地,外麵便有衛兵來報:“報,元帥,外麵有一人自稱舊識好友求見。“
”請進來。“齊永忠皺著眉頭望了望了楊秀清,楊秀清遙遙了頭,便在此時,門外傳來了一蒼老的聲音。
”楊賢侄啊,好久不見啊。”
見其人先聞其聲,楊秀清脫口而出,“胡洋這下下流無恥滿肚子壞水的老頭怎麽來到這裏了。”
楊秀清話剛完,胡洋便出現在楊秀清麵前,此時胡洋臉色鐵青,如同吃了蒼蠅似地望著楊秀清:“沒有教養。”
楊秀清雖然非常之奮怒於胡洋那坑人的做法,但也有些不願招惹其,所以便無視胡洋那一翻做作。
“不知你這個大官來此有何貴幹?“楊秀清斜著眼漂了一眼胡洋。
胡洋直接從懷裏拿出一封密信,直接遞了過去:”那,這就是我來此的目的。”
楊秀清伸手拿過密信,拆開細看,齊永忠也伸過頭去看了看,楊秀清非常之可疑地望了望胡洋,胡洋有些好氣地道:“這是通過特別是通道傳來的皇帝親筆手書。”
如果是常人便會跪地大呼萬歲雲雲,但楊秀清這個看透一切地無誌青年卻非常失望地道:“什麽進京受封,還不如給老子幾百萬兩銀實在。”
胡洋聞言臉色黑了下來,齊永忠卻語氣心長地接話道:“以我之見,進京之後,必會有天大的好處給賢弟的。”
“你,你們,老夫的話已帶到,你們看著辦吧。”胡洋原本還想跟楊秀清談談那些火器和那些農藥的,但此時看到楊秀清一副要錢不要命的樣子,他被氣得有臉色鐵青轉身便走了出支。
胡洋剛走到門口時,楊秀清好似想起什麽時便對著胡洋喊道:“這宣南府的一地雞毛就交給你了,老子要班師回朝。”
“錯,那叫就回歸駐地。”齊永忠一臉正氣道。
胡洋停了停腳步道:“新任知府今晚就到。”
胡洋走了,楊秀清與齊永忠大眼瞪著小眼,良久楊秀清輕聲問道:“大哥,現在怎麽辦?“
”當然是收拾東西走人。“齊永忠一臉理所當然地道。
楊秀清點了點頭道:“大哥說得對。”
瞬間楊秀清揚著頭對著身邊的楊二楊三等人道:“去,把所有能般走的東西,都拿走,這些都是我的勝利品,哦,特別是那些白蓮教徒,那些可是免費勞力,我們製造炮種田等,都要手人的。”
齊永忠聽到楊秀清哪此大義地說,他一臉佩服道:“兄弟果真會持家。”
當晚得到命令的軍兵和朱展鵬帶來的民壯便把從白蓮教得到的髒物種各種貴重之物統統向雞頭山運去。
在宣河一處河邊,大量要河船沙船和一艘巨大的海船停於此,無數人快帶度登上船,老道姑在一艘海船之中船樓最高處望著宣南城別有意味道。
“機會給你了,你們可不要讓我失望啊。”
半個時辰後,船順著宣南河出了海。
在京師中,一處不知名卻毫華之極地別院裏,大皇子臉色紅潤地跟著來人一個個對飲。
“恭喜大皇子解禁........。”
......
大皇子在回到後堂對著一眾心腹臉色扭曲地狠聲道:“老子要楊秀清死無葬身之地。”
當晚大皇子的狗腳子便向大皇子建義了一出非常絕地毒計。
楊秀清回到楊府已二日了,這日,天色剛亮,楊二便急匆匆地拿著葉由持的信交給楊秀清。
“娘的,你們當真以為老子是開銀行的啊,老子窮得就快吃土了。”楊秀清看完信後,苦笑道。
原來此信是葉由技要求楊秀清送上批武器進京,特別是火炮,一開口便要一百門,別說沒有錢,就算是有錢,他一時之間也造不出一百門大炮。
楊秀清背著手走了幾圈後吩咐道:“楊二,你去見齊大哥,就說,提前進京,後天就走,那新軍裝備,你看上什麽就拿去得了,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這軍隊就要解散了。”
原來葉由技還暗示了,將有人來接手這三萬人,要楊秀清小心別中了諸位皇子的計,特別是要楊秀清低調做人,因為楊秀清那經商聲勢實在太大了,楊秀清深知那三萬人被他養成了什麽樣子,如果真被人接手了,那當真是要出事的,特別是那三萬人腦子中的思想,楊秀清想了想還是覺得解散為好,最壞不過是多三萬人的家丁而已。
楊秀清在看到如此大權勢之人盯上了自己後,他內心卻不由地想到,還是盡快找到大靠山為好,這世上誰是大靠山,那當然是皇帝,所以楊秀清便把心思盯上了皇帝
(本章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