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曲轅犁

字數:6148   加入書籤

A+A-


    農學院的畢業生,肯定對曲轅犁了解,因為曲轅犁的出現,對於農耕有著重大的意義。自從唐朝後期,江東地區出現了曲轅犁以後,一直到明清時,都沒有很大的改動。這就能說明,曲轅犁的實用之處。

    李勝的農學功底還是很好的,雖然一些太高等的學說,工具書的內容和數據,李勝的腦子記不住。但是曲轅犁的數據,李勝還是能記住的。

    村子裏的木匠,叫做李蔚元,家裏世代是木匠。李蔚元還被征修建過皇宮,手裏的活計,不用多說。李勝剛進門的時候,看到李蔚元的時候,以為看到一位六七十的老者,後來才知道,他才四十多歲。這讓李勝很吃驚。沒辦法古人的平均壽命很低,這也是基因和營養方麵的問題。

    李勝拿著毛筆和一紙張,畫了起來。不一會,一個曲轅犁的模樣印在了紙上,還有各個零部件的拆分的樣子。

    李勝畫好後,自己拿起來看了一下。李勝不知怎麽的,對自己的畫工不怎麽滿意,李勝感覺畫的有些不工整。其實這隻是李勝這一世的觀點,要是放到現在,也要幾年的功夫,才能化成這樣。也許古人對自己的要求高吧,李勝感歎道。這又是一個性格。沒辦法倆個人的記憶,有點亂。

    李勝看著自己畫的曲轅犁,怎麽都感覺畫的不好。剛想要撕了重畫的時候,就聽到一旁的木匠李蔚元喊道:“小郎君,且慢。老夫看看如何?”

    李勝這才放棄撕掉重畫的念頭,遞給了木匠,說道:“小子,最近疏於練習,獻醜了。”

    李蔚元擺擺手,不理會李勝。一隻手拿著李勝畫的圖紙,另一隻手在紙上比劃著,像是在計算數據一樣。沉吟了一會,猛地大聲道:“妙!太妙!”

    李蔚元說完以後,不管院子裏的兩人,飛快的跑到屋裏。不一會,拿著工具出來,對著李勝和關老五說道:“還不去打犁頭,在我院子裏杵著幹啥?”

    說完不等兩人回話,就出門不見了。院子裏的李勝和關老五,愣在了那裏。李勝感歎古人太他娘耿直了。這還沒說工錢,就飛快的幹活了。太耿直了。

    鐵匠就沒有那麽好找了,李家村沒有。隻有鹹陽縣才有。因為鐵匠鋪屬於官府經營,這也是對民間兵器管理的一個好方法。

    關老五和李勝隻好套上牛車,前去鹹陽縣。李家村距離鹹陽縣大概有30裏左右,距離長安城隻有20裏。之所以不去長安城,這也是沒有辦法,李家村不屬於長安城管。去那裏打個犁頭,需要好幾道程序。不如去鹹陽縣簡單方便。

    因為去長安是出境了,要說明出去幹啥,才會給開路引。去鹹陽縣就沒有那麽麻煩了,隻要進城的時候,出示一下身份證明就行了。

    快到中午時分的時候,兩人進入了鹹陽縣。李勝看著唐代縣城建築風格,心中不勝唏噓。李勝感覺這一切都不太真實。

    關老五可不管李勝想什麽,在一家鐵匠鋪門口停下牛車,拴好牛,就帶著李勝迎著叮當的噪音進去了。

    “客官,需要打什麽?”一位年輕的小廝看兩人進來,開口問道。

    李勝打量了小廝一下,看像是打雜接客人的。不過,還是客氣的說道:“小哥,敢問此物可能打造?”

    小廝接過李勝遞來的紙張,看了一眼,小聲道:“看樣子是犁頭,這一個又是什麽?”

    李勝笑著又拿回了紙張,點著上麵的兩個圖畫,說道:“這個是犁鏟,這一個是犁壁。兩個合在一起,才叫犁頭。”

    小廝點點頭,像是聽懂了。他接過李勝手裏的圖紙,走到一位正在打鐵的壯漢跟前。給那位壯漢說了幾句話,頗有一番指點江山的味道。這讓李勝很疑惑,服務員怎麽指示起來老板了。

    其實李勝不知道古代人分為士農工商四個階層,士就是讀書人,農就不用說了,就是種地的,工就是手藝人,商就是最低層的商人。

    小廝之所以能指示工匠,就是因為他是官府的監督人,也就是讀書人沒有錢了,來給官府打工來了,官職是沒有的,屬於最底層的小吏。相當於後世菜市場的管理員。具體叫做什麽,曆史沒有考證。但是能拉下來臉幹這個工作的讀書人,基本上都是受生活所迫的讀書人。

    小廝安排一番,走到李勝跟前說道:“用鐵十七斤,六十八錢。”

    我滴個乖乖,有點貴啊。六十八錢能買一石七鬥米了,合起來要三百多人民幣了。不過,李勝一想就明白了,古代人開采鐵礦和後世是有區別的。鐵貴點是情有可原的。想通這些李勝痛快的付了錢。這錢也是李勝老爹給李勝留下的。

    中午時分,兩人肚中饑渴了,關老五已經向鐵匠鋪淘了兩次水了。李勝實在看不下去了,說道:“五叔,此物打好尚需時間,你我先一起去吃食。”

    關老五還想推辭,被李勝拉起來走了。李勝對唐朝時的一天吃兩頓飯實在是受不了。其實也不是都隻是吃兩頓飯,這是窮苦人的專利,富貴人家還是食三餐的,而且吃的也好。但是像關老五一樣的農戶,隻有吃兩餐的習慣了,中午吃飯叫做浪費糧食。

    還好距離鐵匠鋪不遠處,有一家酒肆。李勝百般說道,還是把關老五拉進了酒肆。關老五活那麽大,還是第一次去酒肆吃飯,神情有些窘促。頗有少女剛出閨門時的羞澀。

    李勝就不一樣了,前世的他雖是一個小科員,各種應酬還是有的。所以顯得十分隨意。李勝也沒有太奢侈,要了兩碗羊肉湯,四張胡餅,還要了些酒。其實要酒是因為他想嚐一下,古人的酒到底是多少度數。也好滿足他的好奇心,在李勝的印象裏,古人太能喝。喝酒都是一壇壇的。

    羊肉湯和酒都上來了,關老五一改進來時的窘迫,抄起像盆一樣的瓷碗,不顧形象的海吃了起來。這也不能怪關老五吃相難看,因為吃一回肉他不容易了。

    李勝嚐了一口羊肉湯,眉頭就皺了起來。這也太膻了,這他娘的咋吃。除了放鹽了,其他的什麽都沒有放,這就是白水煮羊肉。

    李勝舍棄了羊肉湯,倒了一碗酒,嚐了一口。李勝感覺這酒和前世的糯米酒都沒辦法比,像喝了一口泔水一樣。李勝搖了搖頭。看樣子想吃味道好的飯菜,隻有靠自己了。

    前世結了婚的男人,八成以上都會做飯。李勝也在這八成以內,雖然不是什麽持有證件的廚師,但是做出來的飯菜也是色香味俱全。

    關老五吃了半碗羊肉湯和兩張胡餅以後,才慢慢的收起了神通。看了一眼桌上的酒,歡快的給自己倒了一碗,然後兜底喝了下去。然後一副賽神仙的神色,讓人感覺十分的享受一樣。又然後不顧旁邊的李勝,接連喝了好幾碗,這才看向李勝。

    “李家侄子,你咋不吃咧?”

    李勝拿吃的下,在李勝的味覺中,這就是豬食。不過他也不能在關老五麵前說出來,說出來保證會被噴一臉。

    “小侄大病初愈,看到油膩的吃食,一時間沒有胃口。不如五叔幫我消受了吧。”李勝說完就把自己的羊肉湯推給了關老五。

    關老五搓了搓手,不好意識的說道:“我都吃了,你吃啥?”

    李勝指了指桌上的胡餅,說道:“我就吃它。”

    一頓飯後,關老五拍了拍溜圓的肚子,滿麵紅光的和李勝出了酒肆。肉湯和酒都進了關老五的肚子,李勝感歎,五叔真耿直,全他娘的吃玩了,吃完不說,兩個瓷碗都被他添了一邊。太他娘的耿直了。

    “美滴很,美滴很啊。”

    出了酒肆門以後,關老五道出了自己的喜悅。李勝也不好多做評價,太土鱉了。擱到前世,白眼球都能堆死他。李勝也想通了,時代不同,所追求的就不同。關五叔能吃飽,就已經美得很了,著也許就是這個時代,勞苦大眾的追求。

    犁頭打好了,李勝和關老五出了城門。一路上關老五的心情格外的好,老秦腔不斷的吼出,李勝頗有一番被迫害的感覺。

    木匠也不負所望,曲轅犁的木料部件,被他加工了出來。等到李勝拿出了犁頭,木匠迫不及待的組裝了起來。沒用多長時間,曲轅犁就出現在了李勝麵前。

    李勝圍著組裝好的曲轅犁不停的打量,心中不免佩服古人的技術。沒有前世的螺絲釘和釘子,全靠榫卯技術就能使曲轅犁渾然一體。這讓李勝對古人的感官發生了變化。

    “小郎君,可否滿意?”

    “滿意,太滿意了,和我的想法一模一樣。”

    李勝能不滿意嗎,在沒有精確測量工具的幫助下,能做出如此精確的尺寸,已經讓李勝心中讚歎不已了。原本以為要做個幾次實驗才成,他怎麽也想不到一次就能做成,你說能不滿意嗎?

    “那還愣著奏甚?拉田裏試試去。”關老五已經等不及了。

    李家村的人聽說李勝做出了新犁,全都出來看熱鬧。李勝家的田地前聚滿了人,人們紛紛討論起來,各種聲音都有,有支持的也有質疑的。李勝聽到以後,微微一笑也不以為意。

    耕牛已經套好了,關老五揚起鞭子,耕牛動了起來。李勝在一旁指點關老五,提犁和拐犁等一切動作。關老五是個老農戶,一番動動作下來,他就明白曲轅犁的好處了,曲轅犁既省牛力,碎土又好,並且犁的又深。最主要的是牛不用使太多的力氣,走的就快,耕田的速度就上來了。

    一行地犁完,還沒有回到地頭,關老五興奮的大喊道:“成咧!李家娃子成咧!”

    到了地頭以後,關老五被人群圍住了,人們紛紛打聽新犁的好處。關老五說完以後,人人都露出了震驚和欣喜的神色。

    等人群回過神以後,村裏的幾位老者走出人群,來到李勝麵前,人們頓時雅雀無聲,仿佛有什麽重大決定要宣布一樣。

    “勝娃子,你造出的新犁是澤被蒼生的功德之物,不知你可否獻出?”一位六十多歲的老人開口說道。此人是李家的祖老,也是李勝一門的宿老。

    李勝看老者開口,慌忙拱手一禮。道:“祖老,孫造此物就是要減輕負擔所為,沒有藏私之意。請祖老放心,勝願獻出製作之法。”

    人群中聽到李勝的話以後,發出一陣誇讚歡呼。人們這才敢走到曲轅犁跟前,很小心的打量著曲轅犁,人們打量了許久,關老五就在一旁給他們介紹使用的方法。等大家都理解了以後,紛紛走到李勝跟前躬身行禮。李勝慌忙還禮,開玩笑這些人大部分都是長輩,李勝可不敢受他們的禮。

    祖老這時提議李勝將曲轅犁獻給官府,也好使天下人都能受到實惠。李勝又感歎,古人太耿直了。不過李勝回絕了,因為還有耬車沒有做出來,李勝想做出來以後一起獻給官府。

    這回可是點燃了村民的熱情,曲轅犁已經如此神奇了,他們相信耬車也會帶給他們驚喜。人們紛紛勸李勝趕快畫出圖紙來,李勝也不好回絕,隻好回家去畫。這下苦了李勝家的院子,被站的滿滿的。

    耬車很快也做了出來,李勝設計的耬車,是四個耬倉的耬車,和後世的播種機很像。耬倉也往後挪了下,又在倉門的位置,設置了個小機關,就是一個可以調控的小門,可以調節下種的速度。耬腿李勝選擇了鐵管,這樣可以很好的入土和耐用。李勝又在耬車的兩邊安裝了兩個車輪,這樣可以減輕耕牛的負擔,也能提高耬車的工作效率。更主要的是耬車可以上下活動,播種的時候放下來,耬倉傾斜種子可以順利的流出,播種完後抬起,耬倉傾斜到另一邊,種子不再流出。這樣的設計和後世的播種機是一個原理。

    就這樣一個和前世差不多的播種機下田了,播種的速度和質量是沒得說的,比老式的三角耬車強太多了。人們大讚李勝聰明,也更加佩服李勝。人人對李勝都很恭敬起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