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臨朝聽政

字數:4767   加入書籤

A+A-


    自從李隆基革職之後,韋後就心情大好,在她看來威脅已除,現在正可以好好謀劃後事,她傳旨宣溫王李重茂入殿,有意刺探。

    “兒臣拜見母後,願母後鳳體安康。”李重茂溫文爾雅,雖沒有李重俊生的俊俏討喜,不過也算是五官整齊,最讓韋後滿意的地方便是唯命是從的性格。

    韋後笑嘻嘻的抬手示意,噓寒問暖道:“近日春風雖起,寒意不減,我兒為何穿著單薄,生了病可怎麽是好?”

    李重茂拱手回話道:“多謝母後體恤,兒臣昨日接母後懿旨著春裝入宮,不敢怠慢。”

    韋後眉頭一皺,假裝自責道:“如此說來,竟是母後的過錯了?”

    嚇得李重茂連忙解釋:“母後得知兒臣前些日子火氣攻心,特意讓兒臣著春裝散氣,此番良苦用心兒臣怎會不知,何況今日春風和煦,陽光明媚,正是著春裝的好時節。”

    若不是聽到殿外風聲呼嘯,韋後都要相信他的話了,不過此番言論深得她歡心,一擺手說道:“賜座。”

    李重茂坐下後,身體依然前傾,眼睛直勾勾的盯著地麵不敢造次,韋後看了點頭說道:“陛下的這些皇兒中,隻有你乖巧懂事,我也多次勸慰陛下,太子謀逆死不足惜,儲位空懸對社稷終究不是好事,還應早定人選,以穩民心。”

    誰人不知韋後除李重潤外再無嫡子,可惜他被則天皇後所殺,隻能追封懿德太子。而現在所有皇子皆非韋後親生,又怎麽甘心推舉他人之子登上儲位。

    李重茂雖然不才但深諳個中道理,小心應承道:“父皇雄風不減,母後身體康健,兒臣想儲位定要嫡出,穩固大唐江山。”

    韋後自知,自己的身體恐怕已經不適合生育,再說就現在來看若真是懷上了還指不定是誰的血脈,嫡出肯定無望,不過他能這麽想到叫自己安心。

    “如此說來,儲位再等等也就罷了。”韋後打了個哈欠,略顯疲憊之色,李重茂心領神會,起身告退。

    出了淩煙閣,李重茂隻覺得身上一陣冰冷刺骨,原來剛剛在殿上神經緊張,自己已是滿身大汗,現在出來被冷風一吹,寒冷難耐,出宮半天已經大病在床,無話可說。

    另一麵,韋後在殿上打盹小憩,忽聞殿外有鴿子的聲音,便叫韓才出去看看,待他回來手中拿著絹布,遞於韋後輕聲說道:“娘娘,他現在整日陪在夫人身邊,看來已無大誌,咱們正好可以謀劃一番。”

    韋後見信,心情大悅,讚賞道:“沒想到這個小妮子,本領還挺大,迷得他神魂顛倒,竟連大鬧祭祖都不予追究。”

    “娘娘,那咱們下一步如何?”韓才心裏也有自己的如意算盤,若韋後執政,他素日跟在身邊,必能平步青雲。

    韋後心想:現在陛下還算怕我,就如當年中宗懼怕武媚娘那個老太婆一樣,那我為何不能效仿她,參與朝政,垂簾聽政呢?

    想到這裏,她心生一計,讓韓才附耳過來,一一說明,吩咐下去。

    晚膳時分,李顯正在仙樂宮聽曲賞舞,沉醉其中,聽聞皇後親自來送酒菜嚇得驅散眾人,獨自出來迎接。

    “陛下萬安,臣妾聽聞陛下偶感風寒,特命人做了爽口糕點,親自送過來。”韋後笑臉相對,讓李顯有些不知所措,一同進殿後,分坐在桌案兩側,看上去甚是拘謹。

    韋後將糕點拿出,發現李顯連看都不看一眼,心裏惱火,不過想著哄他吃下才是正經,“陛下可是在怪臣妾,為何臣妾精心準備的糕點陛下看都不看一眼呢?”

    實在不是李顯不想看,隻是剛才飲酒歡歌,早已經肥腸滿肚,別說糕點就是一顆瓜子也吃不進去,奈何韋後親自送來又不好推辭,他隻能幹笑兩聲,拿起一塊糕點,硬生生的塞進嘴裏,還要安慰道:“甚好甚好。”

    第二日上朝前,李顯便覺得腹脹難忍,奈何時辰已到不能耽擱,隻好勉強去了崇德殿,可是還沒有一炷香的時間,他便麵色發黃,渾身虛汗,在下而立的文武百官皆不知何因,都麵麵相覷。

    “皇後娘娘駕到。”韋後來的正是時候,陛下正抱著肚子痛苦萬分,她昂首挺胸走到皇案旁,關切的問:“陛下可是身體不適?”

    李顯隻覺得下腹絞痛,似有一股濁氣下墜,連放兩個響屁稍有緩解,不過俗物已到下門,實在憋忍不住,來不及回話一溜煙的跑到側殿做天人交戰去了。

    韋後心中竊喜,裝模作樣的站在偏殿門口張望,又派韓才進去伺候,自己站在大殿上說道:“看來是陛下吃壞了肚子,應無大礙,隻是今日怕無法處理朝政了,各位卿家還是請回吧。”

    昨日韓才早已遵照吩咐與外戚知會,此刻韋後的哥哥,驍勇大將軍韋倫幻站了出來,說道:“今日我等在此商討春季河道整修一事,若不及早拿出個方法來,恐夏汛到時河水泛濫,堤壩坍塌呀。”

    “這麽說可是務必緊急之事,可是陛下一時又不得空閑,以大將軍之見,如何是好呢?”韋後詢問,不過是演一出戲罷了。

    驍勇大將軍最多也就管管兵部的事,怎麽連漕運都管上了,無非是看上了這塊肥差,想著若是配合皇後娘娘臨朝聽政,到時候對自己也有百益無一害,便拱手說道:“以臣之見不如皇後娘娘代陛下聽政,以作抉擇。”

    此話一出朝臣議論紛紛,可是都是敢怒而不敢言,畢竟張柬之,敬琿這樣的有功之臣都被罷黜謀害,何況他們,人微言輕。

    就這樣韋後和自己的哥哥在崇德殿唱了一出雙簧後,順利的開始了垂簾聽政。

    李隆基雖然沒有官職,又不在宮中走動,不過消息卻很是靈通,韋後的一舉一動幾乎都在他的眼中。

    “我看三妹似乎是胖了不少,最近胃口大好吧。”周惗把削好的蘋果放在盤上遞給她,眼睛盯著武落蘅的肚子看,很是欣慰的說:“肚子也有些顯形了。”

    武落蘅摸了摸,詫異的說:“不會吧?我苦心經營的身材就這麽沒了,都怪他,一會來了我要他好好賠罪。”

    周惗不禁笑道:“自我認識你時,就不把規矩放在眼裏,現在都要做孩子娘了,還這麽任性,好在王爺待你不同,才能任由你胡意妄為。”

    說到後半句的時候,周惗似乎有難言之隱,武落蘅敏銳的直覺告訴她定是受了委屈,忙問道:“怎麽,何子曦待你不好?”

    “不是的,他待我極好。”周惗的否定並不堅決,而後一聲歎息才把實情說明,“本月十三是我生辰,本想與子曦共同慶賀,可偏偏成絮郡主已經訂好,那一日與子曦到白馬寺還願,無奈隻好作罷。”

    武落蘅奇怪的問:“那郡主就不能自己去嗎?或者換一天去也行呀。”

    周惗是個思想保守的女孩,她隻懂得恪守婦道,既然自己是妾室理應聽從正室管教,又怎麽會想到這些,隻能心情鬱悶,自哀自歎。

    武落蘅卻不這麽想,自己的幸福當然要自己爭取,等著別人施舍豈不要餓死,於是待周惗走後,她便讓人去請李隆基,說是有要是相商。

    李隆基原本與何子曦在涼月軒商量私下籠絡朝臣的事情,聽聞武落蘅有事找他,見此處事情已經敲定,便辭了何子曦,向後院走來。

    剛到水榭,就看到王妃帶著一女子一路說笑而來,他站定後,二人卻毫無意識,直到一步之遙時,才驚恐的羞澀行禮。

    “王爺萬安。”王妃行禮後,那女子莞爾一笑,也輕聲說道:“臨淄王有禮。”

    李隆基點頭回禮,正準備離開的時候,王妃上前一步介紹道:“王爺,這位是兵部侍郎皇甫青岩的妹妹,皇甫裕婉,知書達理,又極通文墨,是不可多得的才女。”

    王妃如此誇讚,看來是有意要給李隆基納入府中,不過他心思已飛到桃仙居,哪裏有精神在此與她們多言,隻淡淡說道:“好,那就以後多入府陪陪王妃。”說罷轉身離開了。

    “娘娘,王爺這是何意呀?”皇甫裕婉不解的問道。

    王妃也摸不準意思,又不好表現出來,隻能故作鎮定的說:“當然是看上你的意思呀,否則怎會讓你多入府來陪陪我呢。明日我就請媒婆過府,準備納娶之禮。”

    皇甫裕婉含笑不語,羞澀的點了點頭。

    另一邊李隆基得知武落蘅要於四月十三日到白馬寺祈福,原本並不同意,可她又是作揖撒嬌,又是以孩兒為由,實在拗不過她,隻能同意,並且準備親自與她同行。而後又安排人手先到白馬寺打點一切,準備廂房,素齋自不在話下。

    武落蘅則心中已有安排,於四月十二日便下了帖子請周惗白馬寺一聚,對方是在不知她葫蘆裏賣的什麽藥,隻好前去赴約。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