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父言女傳
字數:5380 加入書籤
新晉才人,昭儀擇定吉日進宮,武落蘅也命人將香水榭偏殿收拾出來給姚玉居住,李隆基擔心原本就不大的香水榭又住進新人會不夠地方,便命人將距離不遠的瑤光閣收拾重建,作為武落蘅休息玩耍之處。
這一日武落蘅正與姚玉逗喂九州幻湖中新放養的錦鯉,忽聽正廳傳來聲響,又見煙波匆匆而來,回話道:“娘娘,陛下來了,似乎有些惱火。”
武落蘅將魚食交給姚玉,自行回到正廳,看見李隆基正坐在墊子上運氣,一位宮女淚眼婆娑的撿拾地上的碎片。
武落蘅在一邊坐下,親自為李隆基倒茶,“何事能引得陛下如此惱怒?”
李隆基見識她收斂一些,接過茶後無心飲下便隨手放在一旁,“魯遠這個老糊塗,居然帶著幾位重臣向朕邀功,現在大局剛定,他們就急著歌功頌德了。”
武落蘅住在宮中,對朝局之事並不清楚,再者皇宮不比王府,那時的李隆基遇事都會找她商量,可現在若是說給她聽又怕壞了規矩,一時間她竟不知該如何接話,李隆基見她懵懂,也隻無奈的搖搖頭說:“算了,還是朕自己處理吧。”
午膳後,李隆基又回到貞觀殿議事去了,武落蘅則坐在露台上發呆。
“姐姐,這是怎麽了,自陛下離開後,就一直悶悶不樂,可是有什麽心事?”姚玉將披肩為她鋪好,坐在旁邊擔心的問到。
武落蘅歎了口氣說:“我在這宮中孤陋寡聞,長此以往如何與他同心同德?”
姚玉眼睛一轉,問道:“姐姐可是說陛下近日的煩惱?”
武落蘅收回眼神,看著她,“你可知道?”
“臣妾進宮前,曾聽父親說過,左相與中書令聯名上書要嘉獎有功之臣,雖然臣妾的父親也在名單之中,他卻並不同意,他說:‘為國盡忠乃是臣子的本分,撥亂反正更是正義之士應盡職責,為何要嘉獎?’不過其他人並不這樣認為。”
武落蘅覺得奇怪,若隻是嘉獎,李隆基斷不會如此發怒,他不是個忘恩負義之人,對有功之臣更不會吝嗇,一定還有其他原因,“妹妹你還聽說了什麽?細細給我講講。”
姚玉想了想說道:“我還聽說,鎮國太平公主在這次政變中居首功,借著機會將自己的兒子,外甥統統安排了要職,甚至還收編了羽林軍的巨鷹衛隊和玉虎衛隊。”
“這怎麽可能,玉虎衛隊不是由何子曦率領嗎,怎麽會效力太平公主。”武落蘅這才明白李隆基的怒氣從何而來,功臣請賞並不可怕,若有人居功自傲,外戚幹政那才是包藏禍心。
姚玉接著說:“我父親說了,先皇陛下禪位的時候,鎮國太平公主就百般阻撓,現在又拉攏軍中之人,可見已經起了謀逆之心,陛下應該當機立斷,拿出對策才是。”
“姚玉,這是你們父女之間的對話,還是你父親讓你轉告給陛下的話?”武落蘅突如其來的質問,讓姚玉不知所措,她竟能洞悉父親用意。
武落蘅就算不清楚古代父女間經常談論什麽,但至少清楚離別之際父女應該是如何,沒有叮囑,沒有不舍,竟是一些朝堂見解,未免有些奇怪。
兩人沉默良久,武落蘅才繼續說道:“你父親所說我已知曉,不過也請你轉告他,朝堂之事與你我無關,他有什麽話還是自己與陛下說才好。”
說完,她回到房中,細想下來,他會用此方法,必定也是無奈之舉,還是應該讓李隆基知道才好,於是心生一計。
第二日,武落蘅帶著剛剛製好的茶葉在貞觀殿外等候,此時李隆基正與左相因原大將軍韋幻倫所持兵權歸屬爭執不下。
李隆基坐於殿上,怒發衝冠大吼道:“左相此言不就是在指責朕嗎?”
盛怒之下魯遠並不退縮,依舊堅定的說:“左羽林大將軍常元楷善於管理軍隊,又在除夕夜宴立下大功,理應由他轄製。”
李隆基拍案而起,氣急敗壞的說:“左相難道不懂製衡之術,左羽林軍與都城防衛都給了一個人,萬一有所圖謀你叫朕如何應對?”
魯遠反而不在乎的說:“陛下,常元楷盡忠職守,屢立奇功,被如此猜忌可要傷心至極,臣等惶恐。”
這魯遠分明就是找茬,又準備要拿功臣應當嘉獎撫恤之言堵李隆基的口,再這麽爭論下去也無用,李隆基隻好緩口說道:“此事日後再議,朕累了左相請回吧。”
魯遠從貞觀殿內出來的時候,看到武落蘅在殿外等候,並沒有駐足揚長而去,煙波陪著武落蘅進殿後,將東西放下也退了出來。
殿中隻有武落蘅和李隆基二人,一個坐在皇位上煩躁無奈,一個在右手邊煮水烹茶,一時間大殿出奇的安靜,隻能聽到水煮開的聲音和茶葉掉落的聲音。
說來奇怪,李隆基在這安靜中竟慢慢消氣,他雙手支撐側頭看向武落蘅,喃喃的問:“什麽茶呀,這麽香?”
武落蘅專注的清洗茶杯,緩緩的回答:“我加了些玉蘭花瓣,之前一直泡不好當我快要放棄的時候,有人送了我一壺渭川水,竟然與眾不同。”
“有何不同?”李隆基支著腦袋略微放鬆。
“之前我隻想著以玉蘭為主,泡出來的茶清香有餘,卻失去了茶的味道,得渭川水後,我視作珍寶不願浪費,才細心搭配終成此茶。”武落蘅拿著茶杯緩步向前,當李隆基飲下後,她又關切的問:“如何?”
李隆基點點頭稱讚道:“果然不錯,這水是誰送的朕要好好賞賜。”
武落蘅搶過茶杯嬌嗔道:“陛下喝了我的茶,卻要賞賜別人,想要第二杯再也不能了。”
見她負起要走,李隆基伸手將她攬入懷中,賠禮道:“是朕疏忽了,婠婠想要什麽?”
武落蘅的眼睛四處打量著,最終落到禦書案上,興奮的說:“陛下的鎮紙不錯呀,精致又好看,不如送給我吧。”
李隆基大笑著,看了看那對玉虎鎮紙解釋道:“這放在朕的書案上能彰顯威儀,放在你那就是大材小用了。”
武落蘅撒嬌道:“陛下就是不願意給我嘍。”
李隆基想了想,拿起一隻玉虎說道:“給,你一隻朕一隻如何。”
武落蘅心滿意足的點點頭,站起來謝恩道:“謝陛下,這樣去渭川的時候我就可以臨川作畫不怕風吹了。”
“你要去渭川?”李隆基詫異的問。
武落蘅偷笑道:“剛才在門外聽蘇公公說,渭川堤壩建成,陛下要親自去視察,我想既然渭川的水煮茶如此好,那應該多取一些,而且好山出好水,那裏的景色一定不俗。”
李隆基抱怨道:“這個蘇盛嘴也沒個把門的,什麽都往外說。”
武落蘅聽了不高興,又將玉虎扔進他的懷裏,“這麽說陛下是不願意帶我去啦!”
李隆基思考了一下,終於鬆口說道:“也罷,正好趁著春天去散散心。”
武落蘅高興的手舞足蹈,一激動抱著李隆基就是一陣親,弄得他是哭笑不得。
李隆基將要巡查渭川的消息很快便在宮中傳開,皇後要坐鎮後宮自然不能前去,婉貴嬪臨盆在即也不必跟去,最是蠢蠢欲動的便是麗妃。
所以得到消息的當日,麗妃便滿心歡喜的開始準備行裝,皇甫裕婉到的時候她已經裝好兩箱衣服首飾,正在準備第三箱。
“姐姐這是做什麽?帶這麽多戲服為何?”皇甫裕婉挺著孕肚本不該亂走動,隻不過聽到消息想來北辰宮看看熱鬧。
趙麗嬌顯然還一無所知,正美滋滋的收拾中,“這些都是我在王府時候的戲服,陛下最愛看我唱戲,這次去渭川我正好可以在渭川河畔為陛下演出。”
皇甫裕婉暗自偷笑,表麵稱讚道:“姐姐真是有心了。”
說話的功夫傳旨力士已到殿外,趙麗嬌連忙迎上前去,因是口諭也不必行大禮,那力士是常在貞觀殿走動的路喜,見兩位娘娘都在行禮道:“給二位娘娘問安,奉陛下口諭,明日一早陛下與武貴嬪、姚昭儀出發到渭川巡視,特叮囑麗妃督促大皇子習學四書五經,萬不可懶散喪誌。”
趙麗嬌等了半天竟隻有這一句,不敢相信的問:“陛下沒有說帶我一同出遊嗎?”
路喜尷尬的笑了笑,小聲說道:“娘娘,奴才已經說得很清楚了,陛下與武貴嬪,姚昭儀一同出發。”
說完路喜看了婉貴嬪一眼便退下了,趙麗嬌完全沉浸在嫉妒中根本沒有注意到二人的眼神,她衝到箱子前麵發了瘋似得將裏麵的戲服全部拉了出來,扔的滿地都是,皇甫裕婉隻躲得遠遠看著,也不上前勸阻,待她發泄完才站在原地刻薄的說:“姐姐在這發脾氣有什麽用,人家現在可正歡喜呢。”
趙麗嬌惡狠狠的看著宮門外,咬牙切齒的說:“武落蘅,我和你不共戴天。”
女人的嫉妒是一把利劍,皇甫裕婉完全明白該如何使用,眼看她臨盆在即,也是時候為自己的孩子未雨綢繆了。
她又在北辰宮坐了一會方才出來,還未到自己宮門口,便看到路喜站在不遠處等候,她遣退身邊宮女,找了個隱蔽之處,“你剛才做的不錯,這些是謝禮。”
路喜接過銀袋高興的回答:“謝娘娘賞賜,今後若還有效力之處娘娘隻管吩咐,小的定當盡力而為。”
皇甫裕婉又拿出一袋銀子說道:“那渭川之行就有勞路公公費心啦,有什麽趣事也告知才好。”
她想要成事必要先安排眼線,這些可是跟兄長兵部侍郎學的。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