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蝗蟲成災

字數:5410   加入書籤

A+A-


    幾日後武落蘅才從其他宮女口中得知,喜鵲當天便被亂棍打死,丟去了亂葬崗,這對她是個不小的打擊,也是她第一次感到宮中危機四伏,人命如草芥。

    她坐在簷下,靠著憑欄,呆呆的看著院中隨風飄落的樹葉,這麽快又到一年秋天了嗎?

    “娘娘,您怎麽在這坐著呢,小心著了涼,陛下看見又要心疼了。”清蓮將單衣披在她的身上。

    武落蘅依舊眼神發直的看著前方,喃喃的問到:“清蓮,你說她真是會為不被查出偷鳳釵的事便想要殺我嗎?”

    清蓮也覺得喜鵲的事有些奇怪,別的不說單說她選的時機,眾目睽睽,陛下又在,這不就是自己找死,而且真正審查的時候不見她下手,反而暫時無事的時候,可是她又怕把自己的疑惑說出後,武落蘅更加會胡思亂想,便勸說道:“娘娘不必多想了,她平日就好吃懶做,我們正要打發了,沒想到她心腸如此狠毒。”

    武落蘅看著飄落的樹葉疑惑的問道:“清蓮,你有沒有覺得,這樹葉落的有些奇怪?”

    “現已是九月,秋風掃落葉合情合理呀?”清蓮不解,待仔細觀瞧才發現,葉子多事一半的樣子,根部像是被什麽東西啃過一樣。

    “陛下!”蘇盛急忙跑進貞觀殿,火急火燎的回道,“回陛下,宮中亦出現蝗蟲啦。”

    李隆基正在看各處呈報上來的折子,大部分地區都出現蝗蟲,現在正是秋收之際,若是不能有效控製蝗蟲數量恐怕今年要顆粒無收呀。

    “快宣姚崇,戶部,工部尚書進殿。”李隆基煩躁的將折子扔在案上,從第一個折子到今日才三日時間,沒想到連宮中都有蝗蟲的蹤跡。

    姚崇眾人上殿後,便與李隆基商量對策,姚崇主張全國全力滅蝗的同時搶收糧食,所有人員包括各地駐軍全部動員參與滅蝗。

    對於他的這個提議李隆基很是讚同,不過也有些擔心,“姚卿所言甚是,隻是總覽規劃工作繁瑣,各部如果不能緊密配合,很難發揮作用。”

    姚崇拱手上前,眼中卻異常堅定,“陛下,臣願承擔總覽職責,協同戶部,工部,兵部共同治理蝗災,力保今年秋收。”

    李隆基點點頭,心中暗喜,果然自己沒有看錯人,姚崇的果斷也許就是抗災的法寶,既然決定要用他就不能遲疑。

    “姚卿,朕就把百姓交給你了。”李隆基大筆一揮如行雲流水般在紙上親自寫下‘抗災總指揮’五個大字,交於姚崇,即日起姚崇總覽抗災事宜。

    蝗災之事姚崇片刻不敢耽誤,迅速清理受災地區現狀,製定滅蝗政策,又張榜通告,凡滅蝗保糧者,賦稅可免,懈怠者,收地抄家獲罪。對於那些非農戶,協同滅蝗可賞,置之不理者,按照偷盜論罪。如此高壓政策下,各地均踴躍滅蝗。

    不止是地方如此,中書省各級官員或有封地者均按照封地滅蝗情況賞罰,一時間簡直就是全國總動員,開展滅蝗行動。

    姚崇連日奔波從一處到另一處,可謂是勞苦功高,李隆基遠在洛陽也不忘時時掛念,以表聖眷。

    “大人,欽州刺史求見。”驛館士官通報,姚崇請對方在客廳等待,自己更衣後便匆匆趕來。

    欽州刺史名叫武友慈,是武三思的遠方親戚,因此得了欽州刺史的職位,又因自己的妹妹嫁給了李旦做妾,所以官職才能保到現在,不過近幾年中書省對外戚打壓嚴重,自己的日子著實不好過,難得因蝗災一事能接觸上朝中宰相想著能疏通疏通便來到驛館。

    姚崇對他的認識也不深,不過看在同朝為官的份上,禮貌見見,“武大人,久仰。”

    武友慈笑眯眯的走上前,深鞠一躬說道:“姚大人一路辛苦了。”

    姚崇推手請他入座,自己則謙虛的說:“都是分內之事,何來辛苦。”

    武友慈早已命人泡好鮮茶待一入座便端了上來,“聽聞大人近日勞碌奔波,特獻上白毛茶,為大人洗塵,小人本還準備了上等酒菜,奈何大人隻在欽州逗留半日,無法盡我之心呀。”

    姚崇抿了口茶讚歎道:“白毛茶果然名不虛傳,清香幽醇,是上好的品種呀。”素人都知道姚崇愛茶,這武友慈也是事先做足了功課,“武大人不必客氣了,我還要趕路,待蝗災盡除,來日方長吧。”

    武友慈聽此話也不好再說什麽,便讓人端上事先準備好的禮盒,小心翼翼的說:“欽州不算富饒,連蝗蟲都不太光顧,小人想著大人既然喜歡白毛茶,便準備了一些,權當為大人解乏。”

    姚崇若有所思的摸著盒子,含笑著說:“武大人的心意,我已知曉,欽州此次滅蝗積極,才不至於受災嚴重,武大人也不必妄自菲薄。”

    武友慈這才略微放心,連忙應和著,“都是托聖上洪福,仰仗大人才得以如此,小人不敢居功。”

    姚崇點點頭心滿意足的笑了,二人坐著又說了會話,武友慈才退了出來,回到府邸立刻上書,大大宣揚姚崇運籌帷幄,不辭辛苦。

    李隆基在洛陽眼見各地滅蝗初見成效,自己很是高興。

    蘇盛又端來一盤奏報,放在書案上,李隆基看後欣慰的說:“各地蝗災總算控製住了,看來姚卿付出了不少心血呀。”

    蘇盛站在一旁看準時機問道:“陛下,晚膳您還在香水榭用嗎?”

    李隆基猶豫了一下,拿著一本奏折沉吟著,“現在正是關鍵呀。”他手中拿的是前幾日姚崇返回的滅蝗通報,最後麵寫了一句“臣殫精竭慮,唯願大唐江山穩固,若勞心猝逝,求陛下念及臣之勞苦,照顧婕妤。”

    當李隆基還在沉思時,煙波悄無聲息的走入大殿,跪在下麵說道:“陛下,娘娘讓奴婢送來薏米紅棗粥,說今日晚膳要與兩位姐妹共用,陛下不必憂心。”

    李隆基拿著粥碗,淡淡一笑,自言自語道:“她知我心。”

    話說武落蘅為何會送來這碗粥,起因卻也簡單,今日正午周惗進宮,兩個人閑聊的時候,偶有提起姚崇現在正是鋒芒畢露的時候,又說道治理天下的不易之處,武落蘅不懂治國之道但是架不住電視劇看的多,先前在王府的時候不就有聯姻拉攏勢力,現在就算是當了皇帝還是需要軟硬兼施的維和手段。

    “看不出,妹妹入了宮,倒不像之前那般不懂事了。”周惗見她派煙波去送粥,便明白她的心思,不禁誇讚道。

    武落蘅無奈的苦笑著,用毛筆在水盂中晃來晃去,“何為懂事,何為不懂事,我所懂之事,你們未必懂事,何苦又來教我懂事。”

    周惗被她一句話噎住,臉色不免有些難看,想到府上的事也是心中煩悶。武落蘅見她不說話,以為是氣著了,便賠禮道:“好姐姐,我一時說錯了,你別往心裏去。”

    周惗搖搖頭,拉她並肩坐下,慢慢的說:“我並不是因為你,而是自己煩悶,你自進宮也有些時日,本該早些來看你,隻因我身子不爽一直不能進宮。”

    武落蘅突然想起,不由問道:“之前我派人去請過你們,鶯鶯因身懷有孕不方便入宮,你是為何身上不爽?”

    周惗唉聲歎氣道:“之前因為府上有事一直忙著,本想著七月來看看你,又因小產臥床不起,所以才耽擱到現在。”

    武落蘅在宮中一直如花蕊一般被李隆基保護著,對外麵的事情絲毫不知情,今日見周惗如此,便問道:“是發生了什麽事情嗎?”

    周惗搖搖頭,苦笑著說:“並沒什麽大事,原是我疏忽了,自己懷了身孕竟不知。”她又想到幾日前聽說的事情,萬分擔憂的說,“倒是你,我聽說前幾日有人要下毒害你?”

    武落蘅點點頭,心有餘悸的說:“一個小宮女,因為偷盜生懼,起了歪念。”

    周惗見她說的風輕雲淡便有些急火,提醒道:“你在這宮中要多加小心,女人的嫉妒心最是可怕,你又如此受寵,難免會招來怨恨。”

    武落蘅發現她越說越焦急,似乎感同身受一般,又在轉頭時含淚空歎,想來小產之事肯定沒有那麽簡單,奈何她閉口不提,自己也不好繼續追問。

    二人又坐了一會,用過晚膳後,周惗方才出宮,武落蘅對她的話甚是不安,便讓花眠有空打聽一下。

    話說李隆基今夜在微希殿用晚膳,一來是為了安撫姚崇,二來是前朝事多武落蘅又是個心思單純的人,他總怕照顧不到有個閃失,便想著姚玉是個心思縝密的人也許可以照拂。

    姚玉聽說李隆基要來用晚膳,自是歡喜,特別親自準備了清茶,靜心等待。

    “嗯,這茶不錯。”李隆基回味著,順勢讓她坐在旁邊,“可味道卻有一點怪怪的。”

    姚玉心驚,急忙請罪道:“這是臣妾親手所泡,應該不會有問題。”

    李隆基見她如此緊張,扶了扶手說:“你不必緊張,朕是想起在武貴嬪那裏喝過的香茶,似乎更香甜一些。”

    姚玉微笑道:“姐姐在製茶上是下過功夫的,臣妾自然不能相比,隻能奉上粗茶一杯,還請陛下不要怪罪。”

    李隆基轉開話題,說起前幾日下毒之事,當時姚玉也在場,她雖未說過半句話,但從眼神中能看出她有不一樣的想法。

    姚玉果然與他一樣,並不認為這是一件簡單的偷盜起殺心的事件,而那個小宮女不過是他人的替罪羊。

    李隆基見她說的有條不紊,分析也頗有見地,稱讚道:“你看的很是透徹,可惜她身在局中卻不自知,朕就是擔心她不會算計,平白受苦。”

    姚玉明白李隆基的用意,便自告奮勇的說:“臣妾願幫陛下守在姐姐身邊,保她平安。”

    “如此便好。”李隆基點點頭望向她,姚玉心想:隻是如此臣妾也已滿足。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