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章 台灣總督
字數:4395 加入書籤
次日剛一下朝,徐光啟就來到了乾清宮求見。
朱由檢趕緊把他詔了進來,問道:“徐愛卿如此風風火火的,所為何事啊?”
“回皇上,臣昨夜連夜計算了一下造50門大炮所需的銀兩,一門大炮加上材料人工等等大概需要三千兩銀子,所以50門大炮,大概需要15萬兩銀子,皇上您看????”
見徐光啟呑呑吐吐的,一點都不爽利,朱由檢笑道:“不就是銀子嗎,朕給你二十五萬兩銀子,從朕的內庫裏支取,朕的要求就是,你必須在今年給我造出50門紅夷大炮,另外,在太學旁邊另建一所園子,把科學院給朕先把架子搭起來,你能不能辦到?”
徐光啟一聽有銀子,大喜道:“皇上真是千古聖君呀,隻要有了銀子,萬事好說,不要說一年,臣保證八個月就能給您造好。”
“千古聖君,朕大行後,不被後世人罵死就不錯了,反正你們能把這火炮改良是最好的了,如果能把精度,射擊速度,射程再有一些提高,那就完美了,這也是以後你們科學院的主要研究方向,經費你們不要擔心,就算朕不吃不喝,也不會省你們的經費,明白嗎?”
徐光啟一臉感動的樣子,撲通一聲跪到了地上,大哭道:“皇上,大明有您這樣的皇上,我大明複興有望啊!”
“好了,行了啊,朕有幾斤幾兩朕很清楚,但是誰對朕忠心,誰對這個國家是真的好,朕也很清楚,隻要是對這個國家,對朝廷,對朕好的,忠心的,朕就一定會大大的重用,而你徐光啟,就是朕要大大重用的人之一,你可千萬不要辜負朕的一片心意啊?”
“為朝廷,為國家,為皇上效力,臣萬死不辭。”
“好,有徐愛卿這句話,朕就放心了,快快起來吧,都是老臣了,起來,你先回去吧,朕明日就讓東廠把這銀子給你弄過去。”
“是,臣告退。”
見徐光啟退出去後,朱由檢回到書案前坐下,思量了一下,現在銀子是暫時緩解了,炮現在也在造,兵也有孫傳庭在練,希望能保證明年麵對黃太極的進攻立於不敗,隻要不敗,大明就是勝了,我大明地大物博,拖得越久,對大明越有利,老子不信你女真人能拖得起。
不知道孫傳庭的兵招得怎麽樣了,怎麽李精白父子還沒有到,哎,等待真是好難受呀。
就在這時,文浦從外麵走進來道:“皇上,錦衣衛副使,南鎮撫司提督紀成大人求見。”
朱由檢聽了,趕緊道:“嗯,快傳。”
紀成一臉喜色的走了進來,恭敬的拜道:“臣參見皇上。”
“紀愛卿平身,看愛卿一臉的喜色,莫非有什麽喜訊要告訴朕?”朱由檢一臉微笑的看著這紀成,這小子好像是他的福星一樣,什麽事在他麵前都會變成好事。
“回皇上,大喜啊,錦衣衛,泉州千戶傳來消息,鄭芝龍已經成功的拿下了台灣全境,並且把荷蘭人一網打盡,現在鄭大人正派遣軍隊與我錦衣衛一起,押送荷蘭長官德韋特及降兵進京受審,還有鄭將軍為朝廷上貢的一百萬兩銀子也一並送了過來。”
朱由檢聽了,大喜,不管自己現在有沒有能力控製住鄭芝龍,但是至少現在台灣是在中國人的手裏,他朱由檢就算現在死了,也不至於遺臭萬年。
“哈哈哈,這真是個天大的好消息呀,這樣,紀愛卿,你明日早朝的時候,在到朝堂上與朕另行奏報一次。”
“是,皇上。”
紀成雖然不知道為何一定要在朝會上再報一次,但既然皇上讓他這樣做,那一定有他的道理。
而朱由檢這樣做,其實還是為了立威,這東林黨人,大部分背後私下都有海商的背景,如果知道現在東海和南海最大的勢力是效忠於皇上的,那麽朱由檢開海的阻力將會小上許多。
當然,這些人就算反對,朱由檢還是要開海收稅的,但是就怕這些東林黨會背後下手,畢竟前麵的兩代皇帝,都是死得不明不白,跟這東林黨人多少有些關係。
次日早朝,大家扯了一會兒皮後,朱由檢實在是沒有心情再與他們爭吵,於是向王承恩使了使眼色,王承恩會意,對旁邊的一個小太監輕輕的耳語了一番後,那小太監就快速的從後門跑了出去。
不一會兒,就有一個小太監在宮門外跑進來對朱由檢道:“錦衣衛副指揮使,南鎮撫司提督紀成求見。”
朱由檢裝出一副驚訝的表情道:“哦,不知有何事,快快有請。”
那太監走到宮門口大聲的喝道:“宣錦衣衛副指揮使,南鎮撫司提督紀成覲見。”
不一會兒,紀成就匆匆的走了進來,拜道:“臣紀成參見皇上。”
“紀愛卿平身,不知愛卿如此匆忙的來找朕,可是有什麽事?”
“回皇上,今日福建傳來急報,鎮海將軍鄭芝龍率大軍成功的收複了台灣,俘獲台灣荷蘭長官德韋特及其屬下共一千兩百人,現正在押往進京的路上,同時,鄭將軍還有一百萬兩銀子上貢於朝廷。”
他話音剛落,朝堂上是一片議論紛紛。
朱由檢卻把手在龍椅上重重一拍,身子一竄就站了起來,大喜道:“好,不愧是朕欽封的鎮海將軍,哈哈哈,真是大快人心呀,經此一站,我大明東海,再也不是任由這些番邦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地方了。
來人,鎮海將軍鄭芝龍護國有功,光複台灣,功大於天,朕封其為安海伯,台灣總督,督辦台灣一省之軍政。”
他這一番封賞,瞬間引來一陣的反對之聲。
督察院科道言官紛紛反對之,內閣輔臣周道登也出列道:“皇上,如此封賞太過兒戲,總督一省之軍政,那簡直跟土皇帝沒有什麽分別了,皇上,不可啊?”
“哼,你懂什麽,鄭將軍乃是功臣,收複朝廷失地,有開疆拓土這功,有何不可,如果有人能拿下孤懸於南海外的土地,朕一樣的會大賞其總督之職,但是前提是,每年必須給朝廷上貢一百萬兩銀子。
朕今天就在這裏懸賞,誰要是在南海,占領超過五萬畝土地,朕就封其為當地的總督,絕不食言,隻要他每年向朝廷上供一百萬兩,朝廷就承認其為朝廷合法的總督,否則就是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這時,徐光啟卻出來道:“皇上,此法雖有些激進,倒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到時這天下豈不都是我大明之國土嗎,臣倒覺得皇上這方法非常可行。”
周道登大怒,指著徐光啟道:“你知道什麽,如此,豈不造成天下諸侯林立,你們這是在亂國。”
“非也,非也,周閣老,此諸侯於彼諸侯不同,古時之諸侯雖表麵尊崇於天子,但他們即不給天子繳稅,也不向天子效忠,且都是在這中原之地。
但此諸侯卻不盡然,雖有諸侯之實,但其土在海外,對我大明朝廷無實際威脅,且他們雖為一方土皇帝,但是他們每年必須為朝廷繳稅,如若不然,將會被眾諸侯群起而攻之,此乃永例,臣以為大為可行呀。
殊不知,那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包括荷蘭人,都是用這種辦法來統治其在海外之地的嗎,我大天朝為何不可。”
朱由檢看著徐光啟把這周道登說得是啞口無言,很是高興。
“徐愛卿真是如朕之腹心呀,朕很是欣慰,現如今番邦猖狂,當我大明如無物,在我大明外海肆意妄為,此法當可大大的打擊其氣焰,並且亦可燃起我大明天朝的進取之心。”
徐光啟聽了,趕緊道:“皇上,既然那鎮海將軍已經打敗了荷蘭人,何不讓鎮海將軍把荷蘭人的戰艦和大炮也一並運到朝廷來呢,臣正好可以參考一番,也許對臣會有所啟發。”
朱由檢聽了,深以為然,於是道:“好,徐愛卿真是想得周到,傳朕旨意,封鎮海將軍鄭芝龍為安海伯,台灣總督,督辦台灣一省之軍政。同時,命其將荷蘭人的戰艦和大炮經海路,運到天津衛,交由工部。”
徐光啟趕緊拜道:“吾皇聖明。”(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