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天授
字數:4026 加入書籤
錦衣衛南鎮撫司中。
“福州禾生雙穗,”沈煉低頭仔細審閱:“當地知府將方圓八十裏土地都圍起來,不許耕作。”說著他將眼前的奏報遞給了身旁一人:“都督,這個算嗎?”
他所稱“都督”的人抬起頭來,他的五官平平,單看哪一部分都不出彩,然而組合在一起,卻不覺讓人想要說上一句好威嚴,好氣勢,正是權傾天下的錦衣衛指揮使陸炳。
陸炳開口道:“福建雙穗或三穗的祥瑞屢次奏聞,皇上估計都習以為常了,我看就不必報了。”
今上嘉靖帝是個有名的酷愛“祥瑞”的皇帝,對祥瑞的癡迷已經到了一種匪夷所思的地步。究其原因,因為他一直在“潛心修道”,為了修道都不早朝了很多年,但修道這麽多年,別說是呼風喚雨騰雲駕霧,就是普通的大小病都抗不過去,跟普通人沒什麽區別。話說人在幹一件事兒老不成的時候,就會陷入自我懷疑,皇帝沒信心,隻能依靠兩樣東西在增加信心了。
第一樣東西就是身邊的道士給他煉製的丹藥,讓他吃了以後身體燥熱,冬天可以不穿棉衣,看似比年輕人還要身輕如燕、火氣充足。第二樣東西就是各地年年奏報上來的“祥瑞”了。
祥瑞是什麽,便是天現彩雲,地出甘泉,奇禽異獸、河圖洛書等等。這些不尋常且對人有益的現象,自古便被認為,是老天爺獎賞統治者治國有方,功德無量。從漢武帝開始,曆來的皇帝都希望用這樣的祥瑞來證明自己,何況是以一心求仙尚道而聞名的嘉靖帝,他這樣的追求,在朝堂上引發了一陣潮流,十幾年前開始,便有人用人工培育出來的“芝山”進獻給嘉靖帝,得了無數的賞賜,人們便發現了這條升官發財的捷徑,屢屢搗鼓出點什麽來,當做祥瑞送給嘉靖帝。比如就有人自己在龜殼上燒字,什麽“天生嘉靖皇帝”如何如何的,不知道騙了多少回,總算被皇帝反應過來了,天底下哪兒有那麽多祥瑞?真的是仙人將近,給皇帝帶來福音嗎?
所以嘉靖帝便命令官員按照史書中記載的祥瑞,劃分出祥瑞的數量和等級,凡景星、慶雲為大瑞,其名物六十四;白狼、赤兔為上瑞,其名物二十有八;蒼鳥、赤雁為中瑞,其名物三十二;嘉禾、芝草、木連理為下瑞,其名物十四。後來品種又不斷增加,凡銅鼎、銅鍾、玉罄、玉壁等禮器也都列為瑞物。
每年各地奏聞祥瑞,都要先經過錦衣衛進行甄別,而剛才沈煉所說的雙穗禾,就是下瑞之一,不過因為福建氣候濕熱,實際上出現過許多次雙穗,皇帝那裏也不會像第一次聽聞一樣驚喜了。
“禾生雙穗也就罷了,”沈煉點頭道:“我以為不管多少嘉禾靈芝,都比不過學而能文之人,江西分宜就出了個神童,這奏報上說七歲就能製藝了,其文章竟然還得到了當地州府官員的嘉獎。”
神童在中國是個曆久彌新的話題,江西之盛產神童,不僅是古已有之的事,於今亦大有可觀。宋朝時候是出神童最多的時候,因為宋朝最重文教,甚至有四歲孩童通過了天子麵試的佳話,鼎鼎有名的“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就說明那時候的盛況,當然本朝也有的一比,比如說大學士李東陽,在孩童時候能文會詩,聰明過人,名聲便通過內侍傳到皇宮裏,當時的皇帝代宗感到十分驚訝,便宣他進京。當時李東陽才六歲,進了皇宮,皇宮的門檻很高,他人小跨不過去。太監把李東陽雙手抱起,李東陽這才過了門檻進了大殿。代宗皇帝由此取笑說道“神童足短”,李東陽不假思索地續道:“天子門高”,得到皇帝由衷嘉獎。
宋朝的神童是15歲以下,能誦經及詩賦、博通經典者,即拜為童子郎。而如今這個江西分宜的神童,不僅是貫通經典,而且是能製八股文,那就更高一籌了,果然陸炳聽到之後也是大感興趣:“我看看。”
陸炳看過之後,神色不變,倒是眉毛稍稍上揚了一些,朱九爺一見之下,就知道這事情肯定有問題。
“都督,”朱九爺很快想明白了:“這孩子是分宜人。”
沈煉也不由得神色一變,至於為什麽這個地方讓三個人都露出如此神色,乃是因為當朝就有一個分宜出來的人,不是別人,就是首輔嚴嵩。
從洪武朝到現在,你要說每次大比之年,出了最多進士的省份,就是江西。尤其是洪武、永樂、宣德三朝,江西人基本壟斷了三鼎甲和庶吉士的人選,以至於朝中文學之臣盡說贛語,高官顯貴皆籍江西。以永樂時候的內閣舉例,六個人裏,隻有黃淮和楊榮不是江西人,剩餘四個,都出生江西。
也就是成化時候起,浙江、福建幾個省份才慢慢趕了上來,但仍然比不過江西,所以江西官員自成一黨,勢力最大,而如今贛黨之首,就是江西分宜出來的首輔嚴嵩。
嚴嵩提拔江西人,這些人大都是鐵杆的嚴黨,要是再出來一個江西的神童,還是跟他一個鄉梓之地的,就會被嚴黨大肆宣揚江西乃是文教之首,這種“祥瑞”可是難以承受的。
陸炳是嚴嵩的盟友不錯,兩人攜手做了不知道多少大事,迫害前首輔夏言便是其中一樁。但這種同盟關係是岌岌可危,也是脆弱無比的,今日站在你背後的人,明日就可能冷不丁捅你一刀——想當年仇鸞和嚴嵩多親密的關係,如今各自仇之欲死了。
“我看這七歲會製藝的神童,”朱九爺就哈哈一笑:“指不定是當地捧出來的噱頭,就像方仲永一樣。”
若是對宋史稍有點了解的人,就必然會有疑問,方仲永的父親為何不讓其去參加童子舉而博取功名,取得遠期且多是永久性回報的做官資格,隻是帶著他在鄉村裏“巡遊”討點賞錢,而不務學業呢?
從王安石的文章中可以發現方仲永這樣的奇才,卻沒有得到州縣學官推舉,沒有基層舉薦,不過五關斬六將,很有可能就是當地人造出來的噱頭。
“說到神童,”朱九爺就道:“我可是親眼見了一個,十四五歲就能破獲懸案,聰明洞達,有如天授,比這個不知道強了多少。”
“就是那個破獲了金珠案的小後生?”陸炳笑道:“從紹興回來之後,你在我耳邊念叨了不下三遍了,果真如此的話,此子倒也算是天生該入我錦衣衛之中。你既然念念不忘,就去紹興走一遭,把人帶來吧。”
“大都督說得輕巧,可知人家願不願意加入錦衣衛?”沈煉微微哼了一聲:“就像下官,也是不問青紅皂白,就橫加攔截入了錦衣衛之中。”
陸炳放聲大笑道:“錦衣衛對青霞先生不過是屈身之地,早晚先生還要從此走出去,但對那小子,應該可謂是人盡其才了!”
誰想沈煉卻搖頭道:“我看恐怕不成。昨日家書到了,說今年紹興府試出了舞弊案,竟然牽扯到了這小子。”
一府之地出了舞弊之案,自然是傳得本府人盡皆知,沈炎得知此事後就把這消息傳到了沈煉這裏。
“舞弊案?”朱九爺一怔:“也就是說,這姓陳的小子,參加了科考?”
沈煉點頭道:“信中說,陳惇還是今年會稽縣縣試頭名,不知道因何原因牽連進了府試舞弊之中,如今已經下了大獄,他倒是不太相信,還說要打聽營救呢。”
不光是沈炎、曹正不太相信陳惇會買通試題營私舞弊,連隻有一麵之緣的沈煉想起陳惇那雙明亮而又沉靜的眼睛,也覺得這樣的人不像是蠅營狗苟的奸猾之輩。
朱九爺也覺得匪夷所思:“我看他倒不至如此。”
隻有陸炳不以為意:“那豈不正好,出了這案子,他仕進之路怕是斷了,你再去的話,很容易就能說動他加入錦衣衛了。”
沈煉眯起眼睛道:“若此案查出結果,跟他有關呢?都督也要招攬這麽一個心術不正之人嗎?”
“青霞先生來的時間也不算短了,”陸炳神情淡淡:“難道還不知道錦衣衛是個什麽地方,這魚龍混雜的大染缸裏,有才無德的人,可多的是。”(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