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收複三城
字數:4779 加入書籤
“高將軍,白孟奇他帶著家人都出城三天了,你怎麽還如此淡定,萬一他逃去別的地方,組織起義怎麽辦?”李世榮自從知道天羅教有心要收服白孟奇之後,小心思又起來了,他害怕萬一白孟奇真歸順過來,那自己就沒利用價值了,所以又和以前一樣,把他當做政敵來看待。
高克恭聽了卻哈哈一笑:“不礙事的,白大將軍半個月前就答應我要去那霸考察的,以他的為人是不會失信的。”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何況半個月之期明日就到了,他現在還了無音信,要是真跑了,我們該如何向楊宗主交代?”李世榮見他滿不在乎,就把楊逸的名號抬了出來。
高克恭剛要搭話,突然門外有探子來報:“啟稟將軍,白孟奇白大將軍求見。”
高克恭衝著李世榮一笑:“我說什麽來著,白大將軍肯定會信守承諾的,快去請大將軍進來了。不,我親自出去迎接。”高克恭笑著跟在探子後麵走了出去。
“高將軍,我這邊已經準備好了,隨時可以出發,今日過來就是和你打個招呼。”經過這半個月的觀察,白孟奇漸漸開始相信他所說的話。
“哈哈,那太好了,我人手也安排好了,大將軍您可以帶著家人一起去,這麽多年來您為國操勞,也沒好好休息過,借這個機會和家人出去逛逛,放鬆一下心情也是好的。聽說琉球的風景宜人,和我們大陸相比又是另外一番滋味,隻可惜我還沒去過呢。”高克恭不無遺憾的道。
兩人又是一番寒暄,次日白孟奇帶著家人在兩位天羅教長老的護送之下,踏上了去那霸的路。
楚地,舒州城下的宋軍大營內,已經率軍和鄧元覺會合的周雲景滿腹疑惑的問:“大將軍,我們到舒州已經十天了,為什麽您還不下令攻城?曾東現在隻有五萬大軍,我們可以很輕易的拿下他。”
上次五嶗山之戰,周雲景不僅慘敗給曾東,自己還做了俘虜,後來要不是副將拚著性命給自己創造了逃跑的機會,隻怕現在已經被押往上京城了。
最後雖然保住了一條性命,但是那一戰自副將以下全軍覆沒,周雲景無時無刻不想著要報仇,現在機會來了,鄧元覺卻始終不下令攻城,這讓他感到十分費解。
鄧元覺卻笑了笑:“不用著急,我知道你想報仇,但現在攻城就算拿下了舒城,後來還有柴桑和夏口,這三座城池以前都是楚國的重鎮,一座座的打,得打到什麽時候?”
“大將軍的意思是?”周雲景好像猜到了什麽。
“不錯,我們在此屯重兵的目的隻是為了吸引曾東的注意力,這場戰役的主角根本就不是我們,而是另有其人。”鄧元覺笑著捋了捋胡須。
“隨州的雷正明?”周雲景反應過來了。
鄧元覺點了點頭:“在我們出發前,我就給正明下過命令,等我們到舒州之後,他就從隨州帶兵去偷襲夏口城,然後再收複柴桑,徹底斷掉曾東的歸路。”
周雲景恍然大悟,又有些擔心的問道:“田無忌在襄陽還有十萬大軍,他會不會趁雷正明帶兵去打夏口的時候,把隨州奪去了?”
“不排除有這種可能性,但田無忌出兵的概率很小。齊國自薑桓宋繼位之後,就存在分裂的隱患。田無忌夾在兩股勢力之間,並且隻有襄陽一座孤城,無論幹什麽都得慎重考慮。”
“如果出兵隨州,那薑桓宋會擔心他接下來是想和薑桓楚一起攻打周口,從而打通他們兩股勢力之間的聯係,所以也有可能在田無忌出兵的時候,派大軍去攻打襄陽。”
“退一步來說,就算薑桓宋聽之任之,隨州被田無忌拿下,隻要夏口能重新回到我們手上,這場和曾東的戰爭,最後獲勝的還是我們。”
周雲景聽完這番分析也點了點頭:“曾東的五萬大軍大部分都在此處和我們作戰,雷正明去打夏口應該是十拿九穩。”
宋軍又等了半個月,這天終於收到了雷正明的傳信,夏口已經收複。
鄧元覺知道消息後,立即下令向舒州發動總攻,同時讓雷正明分兵去取柴桑。
舒州城內的曾東得知夏口失守後,也無心戀戰,當機立斷下令突圍。他知道後路被斷之後,守舒州已經沒有任何意義,遲早都是要被攻破的,不如趁著現在兵力未損之前突圍出去。
宋軍這邊負責攻城的周雲景,他看見曾東打開城門想要突圍,立即帶著大軍圍了上來:“曾東,你還往哪走?要不了幾天柴桑也會被我軍占領,此刻下馬受降還來得及。”
曾東也不搭話,舉槍直刺了過來。兩人曾經在五嶗山交過手,周雲景知道自己的武功遠不是他的對手,急忙下令身邊的將士衝上去截殺。
曾東絲毫不懼,騎在馬上,手中的銀槍好似一條蛟龍,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所過之處無一合之將。
宋兵在他的衝殺之下,漸漸地被撕開一道口子,身後的齊軍緊跟其後,口子越撕越大,終於曾東在付出了幾千人的代價之後,帶兵殺了出去。
“大將軍,末將無能,被曾東跑了。”周雲景垂頭喪氣的跪在鄧元覺麵前請罪。
鄧元覺一把扶起了他:“錯在我而不在將軍,曾東原是怒蛟幫的副幫主,武藝早屬天下一流高手的境界,我沒有派天刀門的高手助陣,這是我的疏忽,將軍不用自責。”
周雲景站起身來,又請戰道:“末將請命率軍攻打柴桑,這次絕不會讓曾東逃掉。”
鄧元覺搖了搖頭:“柴桑不用你打了,等你趕到的時候,應該已經被正明拿下。至於曾東,他也不會去柴桑的。”
“他不去柴桑還能去哪?”周雲景不解。
“如果曾東真有心要守城,那他守柴桑和守舒州又有什麽區別呢?別忘了他是海盜出身,這一帶臨近長江,隻要他一靠近水,哪怕就是紮幾個竹筏,也能劃到膠州去。”鄧元覺解釋道。
“真是便宜他了,這麽好的機會也沒抓住他。”周雲景對自己錯失機會有些懊悔。
鄧元覺安慰道:“薑桓燕已經死了,曾東會是他的接班人,以後打交道的機會還多,會有機會給你報仇的。”
宋軍在舒州休息了三日,在確認曾東已經從水上逃回膠州後,鄧元覺起兵趕往柴桑。
在來的路上,雷正明也送來柴桑收複的捷報。於是宋軍更改路線,一路直奔夏口。
“大將軍,我已經按照您的吩咐把附近的漁船都租用了過來。這些船足夠我們裝載一萬大軍。”夏口的水寨前,雷正明指著江麵上密密麻麻的漁船對鄧元覺道。
“做得好,這些漁船的租金一定要付給百姓,夏口的戰略位置極其重要,這幾年數度易主,百姓都沒有安全感,我們不能因為這點銀子就把民心給丟了。”鄧元覺叮囑了幾句。
“放心吧,我們付給百姓的租金都是市價的兩倍,並且承諾了,隻要漁船有損傷,我們就賠一條新的。”
“那就好,你在夏口駐守了這麽多年,對水戰可有了解?”
“末將先後跟著荀將軍和嶽將軍了解過水戰的一些常識,隻要不是碰到這些正規水軍出身的,末將自信都能戰而勝之。”當年鄧元覺派雷正明來夏口,除了是給肖徹做臥底之外,還有一個用意就是讓他跟著荀玉清和嶽守明學習水軍知識。
“當年落升對先帝提出組成水軍的時候,我還不是很在意,現在看來還是他有遠見。隻是玉清他們不在,這支臨時拚湊的水軍就交給你了。”鄧元覺看著這些漁船竟想起了石落升。
“末將定不負大將軍囑托,一定會拿下丹陽。”原來鄧元覺早有計劃讓雷正明帶一支部隊從水上潛入宋軍後方,偷襲丹陽,截斷正在攻打荊州的宋將魏中行的退路。
“好,你現在就率軍去吧,我暫時留在夏口迷惑魏中行,等你拿下丹陽後,立即傳信告訴我。到時我再去荊州和吳騰會和。”
“末將領命。”
“吳騰不愧是以擅守出名,三萬殘軍居然能抵擋住我八萬大軍半年的攻擊。”荊州城下,滿以為可以輕易取勝的魏中行一連攻打了半年,都沒有一絲破城的跡象。
“陛下這半個月已經下了三道旨意催促我們,聽說鄧大將軍剛剛在舒州打敗了齊將曾東,現在已經率軍到了夏口,如果我們再不能打下荊州,等大將軍到了,那就更沒一點希望了。到時就算撤軍回丹陽,陛下恐怕也不會放過我們。”魏中行的副將姚成奈不無擔心的道。
“陛下那邊倒不用擔心,現在朝內已經沒有武將可用,大司馬不在,除了我們之外,更不會有人會是大將軍的敵手。”相比肖衍,魏中行更擔心的是鄧元覺。
“不知為什麽大將軍到達夏口後就一直駐軍不前,他怎麽不來荊州救援吳騰呢?”姚成奈對此一直都心存疑惑。(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