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書法天才
字數:5692 加入書籤
書法考場。
於眾人議論聲中,李長生來到了考場之中,剛踏入其中,便有著撲鼻而來的濃墨氣味。
用那些文人騷客的話來說,墨汁的氣味乃世間最好聞的,比之女子的胭脂俗粉不知要強上多少倍。
此次的監考老師,乃長安書法第一人——段甫。
一支筆,於其手中,仿若具有了靈魂,那撰寫在紙上的黑子,如活了一般,懸掛於府中大堂,令人賞心悅目。
他的字,可謂是一字難求,更有甚者,一位洛陽來的大富豪,曾花千金購買了他的一個字,可謂轟動全城。
久而久之。長安城中亦是流傳著“一字千金”美談。
考場之中,每人單獨一張桌子,卓案前文房四寶皆是準備齊全,由監考老師出題,考生們做法,最是傳統的考試方式。談不上稀奇。
段甫說道:“書法者,華夏傳承千年有餘,自倉頡造字伊始,曆代老祖無不是追求新的境界,隻為尋求最美的文字。”
“經曆了數千年的累積,文墨字體更是多而又多。若論及飄逸和美態相間,唯‘行書’可兼而並之。”
“所以,今天我們要考的內容也是已經明朗了,行書!!”
古之行書,可稱得上“天下第一行書”的唯有《蘭亭集序》,其後再無第二。
“請大家拿出紙筆,臨摹《蘭亭序》,誰人模仿的最像便是此次的優勝者。”
沒錯,此次考試的內容便是臨摹先人書法。
比賽規則很簡單,不似古琴和圍棋那般奇特。
隻不過,李長生卻是皺了皺眉頭,不知他心中所想為何。
書法之道,非一蹴而就,亦不似琴瑟和圍棋,講求一個“悟”字,想要練好筆法,若非沒有個常年的練習根本難以達到至臻境。
即便是段甫,寫了一輩子書法,卻也不敢自負地說自己的書法天下第一。
李長生的字跡寫的不錯,若論及書法,尚有很大的差距。
而考場之中,他的書法絕對算不得第一,想要贏得比賽,唯有另辟蹊徑。
舉目四望,觀眾人皆是奮筆疾書,隻見他們手中的狼毫筆飄灑如逸。
行書之道,其精髓就在於行雲流水,一旦落筆便不容許任何遲疑,唯有一氣嗬成。
如此,便是極為考驗執筆者的水平。
李長生沒有著急動手,他沉思了片刻,眼前忽地一亮,似是想到了什麽,嘴角勾勒出一抹迷人的弧度,隨即落筆之上。
待段甫宣布考試結束的時候,所有人停下手中的筆,而後站在一側,由監考老師親自審閱試卷,最後給出評定。
參加此次考試之人,算不得多,不過數十人而已,成績也有當場評定。
段甫親自審閱,眾人也都知道他的眼光標準是非常高的。
縱然那些極為自負地人,在此刻也是會顯得有著急促和緊張。
段甫看著一張白紙黑字,用紅色的朱砂筆為他們打出了屬於他們的合理分數。
那千篇一律的行書,看時間久了,也是容易審美疲勞的人。
其中,唯一能夠讓他多看一眼的。隻有房子陽的稍顯驚豔,其他人則是暗淡無光。
“子陽的書法又有進步了。”段甫讚賞道。
考場中的房子陽故裝淡定,顯得不甚在意,實則內心無比的自豪。
“不愧是房子陽,果然厲害。”
“你們以為‘五俊’之首,豈是隨便叫著玩玩的嗎?”
“哎!看來這次,我們是沒有希望了,第一名肯定是他的,畢竟連老師都如此的誇讚他。”
……
這個時候,段甫看到一份不一樣的考卷,沒有署名,先是眼前一亮,而後隨之而來的便是凝重,他單手托著下巴,好像是在思考著什麽。
就連他這種書法大家也是忍不住多看了一眼,
段甫眉頭一皺,顯得有些遲疑,這份答卷是他不曾見過的,如此這般倒也是顯得別致不同。
考生們也是注意到了老師的異同,皆是麵麵相覷,不知緣何如此?
正在他們討論的時候,段甫開口問道:“不知這份答卷是哪位同學寫的?”
他將答卷高舉起來,引來其他人的矚目觀望。
此答卷呈現於眾人麵前,頓時引來一片嘩然聲起。他們麵麵相覷,與段甫的表情一般無二。
“這是……什麽字體?”
“你們見過嗎?”
“從來沒有見過這種字體。”
“好奇怪啊,似柴如骨,卻不覺奇怪。”
原來,眾人所臨摹的《蘭亭序》,無不是采用“行書”字體。而獨有這份答卷,所采用的字體無一人知曉,即便是段甫這等大家也是聞所未聞。
此時,李長生舉起手來,道:“老師,這是我寫的。”
話音傳來。引來無數雙眼睛注視著。
“李長生,你能解釋一下,何為臨摹?”段甫問道。
“臨摹,顧名思義,仿而照之,便是模仿先人的書法。”
段甫又問道:“你既然知道臨摹之意。卻非行書,如此可又作何解釋?”
李長生淡然輕笑,從容地說道:“老師隻知其一,卻不懂其二。”
“此話從何說起?”
“臨摹二字,雖有仿照之意,卻亦非僅此而已。”李長生說道。“臨摹之意,更在於‘臨’和‘摹’,而非簡單的仿寫。”
段甫沒有打斷他的說話,而是靜靜地聆聽。
“古人雲:臨者,書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筆意;摹者。書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筆意。”李長生說道,“臨摹之意,在於仿之,卻是失去了獨有的靈魂,而古人這句話恰是教會我們。臨摹的最大境界應當是摒棄‘形似’,注重‘神似’。”
“然而,久而久之,先人們真正的用意卻是被我們所拋棄,一味的模仿不過是邯鄲學步,東施效顰。始終不得其精髓,何不另辟門路,獨創一門字體方才是對於古人的最大尊重。”
“而學生之所以放棄臨摹中的仿照,便是為了尋求新的突破。”
不得不說,經過李長生這一番侃侃而談,所有人無不驚愕喟歎。想不到他竟是能夠將“臨摹”二字延伸至此。
殊不知,此番言論不過是他的詭辯之術,乃是為了自己跑題而尋得一個清新脫俗的借口罷了。
隻不過,在段甫及眾學生聽來,卻是有著幾分道理。
段甫頷首點頭道:“說得好,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這些年來,我始終秉持著臨摹即是模仿,卻是忘記了臨摹之意便是突破,今聽此聆詢,著實長了見識。”
李長生稍是一怔。沒想到,自己亂說一通,非但沒有得到駁斥,反而被老師大為誇獎,這實乃意料之外的事情。
“嗬嗬!”
李長生尷尬地笑了笑,也是佩服自己這張嘴。不知何時變得如此利索,堂而皇之的說些狗屁不通的大道理卻是被人接受了。
段甫本來想要將李長生的答卷給駁斥返回的,縱然他寫的再好,已是偏離主題,最後也隻能是零分。
然而,經他一言。倒是有了新的改觀。
“我觀你的答卷,所撰寫之字體,卻是不曾詳聞,即便查閱古之典籍,亦無記載,如此技法可真是稀奇啊。”
李長生笑道:“老師說的即是。此技法乃為‘瘦金體’,是學生自創的。”
(PS:瘦金體,曆史上由趙佶所創,此引其名,實為故意烘托男主。)
“什麽!你自創的書法?當真否?”段甫驚歎道,他已是長安名門大家,
書法造詣,鮮有人可與之匹敵,即便如此,亦是不曾自創書法,然則,李長生小小年紀,卻可自創書法,如這般水準,縱然是自己也是喟歎不如啊。
“學生不會撒謊,如若不信,盡可查閱古籍便是。”李長生說道。
段甫是何許人也?長安書法第一大家,古往今來。華夏所有的書法技法皆在他的腦海之中,卻是不曾見過的便是沒有。
而李長生所撰寫的瘦金字體更是聞所未聞。
“筆跡瘦勁,至瘦而不失其肉,其大字尤可見風姿綽約處,若非運筆靈動快捷,實難寫出這樣的文字來。”段甫說道:“真是太不可思議啦!小小年紀。竟可獨創一門技法,如此天賦,可謂世間少有啊。”
為此,段甫還是邀請了長安眾多書法大家,一同來此品鑒。
“多謝老師謬讚!!”
“此乃我肺腑之言,非謬讚,而是真心讚賞,而你這般造詣,已是可以稱得上‘大師’。”
“學生惶恐,怎敢以大師自詡,老師還是莫要折煞學生。”
“如你這般年紀,於書法領悟之上,我也是不如你,那些讚美絕非謙虛之詞,你擔得起‘大師’二字。”
考場之中,所有人聽的真切,能夠得到段甫老師的稱讚已是實屬不易,更何況被他冠以“大師”的稱號,可見這兩個字的分量有多重。
李長生用瘦金體所臨摹的《蘭亭序》得到了段甫的讚賞,自然而然的也是贏下了書法考試。
段甫宣布道“書法考試,李長生,勝!!”
……
喜歡太子歸來之長生傳請大家收藏:(太子歸來之長生傳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