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太子之名

字數:4960   加入書籤

A+A-


    秦浩天死了,‘失足’跌落樓下,身體被竹竿刺穿肉身,死狀何其慘烈?堂堂秦府公子,就這麽死了?

    此消息一經傳出,整個長安城都為之震驚和沸騰,秦浩天身死一事,震駭朝野內外。

    若非長生之故,秦浩天怎會失足跌落?所有人親眼目睹一切,究其原因,長生自是負主要責任。

    皇城。

    天方剛明亮,黎明第一縷曙光刺破大地,來自承乾門的呐喊聲傳至深宮,打破了清晨的寂靜。

    唐王李牧塵從睡夢中驚醒而來,問道:“何人於外吵鬧?”

    不多時,太監來報:“回陛下,來者之人乃是晉王公主和駙馬爺。”

    “此二人清晨來訪,可知所謂何事?”

    太監如實奏報:“於昨日,秦家公子在百花樓與人發生爭吵,結果……”

    “結果怎麽樣?”

    “秦家公子命喪當場,失足跌落樓下,死了。”

    “什麽!!”

    聽聞此訊,李牧塵忽地驚醒,最後的一絲困意也隨之消散,秦浩天乃是皇親國戚,其母晉王公主,可是唐王的親姐姐,也就是說秦浩天是皇上的親外甥。

    如今秦浩天被人殺害,此等大事,絕技是輕饒不得。

    李牧塵從床榻上翻身下床,不待婢女為其穿衣,他隨後抓起一件外套披在身上便是出了寢宮。

    “傳令下去,命四品以上官員,即可進宮,不得有誤!!”

    各大臣們接到旨意後,慌忙趕往皇城,於含風殿內召集他們。待群臣趕至,唐王早已等候多時。

    一旁的晉王公主,以淚洗麵,眼睛哭的通紅。其身旁的秦懷玉,則滿是愁容,畢竟死了兒子,可是高興不起來。

    “列位臣工,於昨日百花樓發生的惡行殺人事件,諸位可都知道了?”

    眾臣皆低頭不語,以沉默回之。

    “看來各位大人的消息,比朕還要靈通啊。”李牧塵說道,他眼神掃過群臣,若不是長公主禦前告狀,自己還被蒙在鼓裏,心中自有些不悅。

    隨後,李牧塵擺手,就此不再追究眾人隱情不報的罪過,他說道:“方才皇姐已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告知於朕,殺人者真是膽大包天,天子腳下,亦敢當眾殺害皇親國戚,實在膽大妄為。”

    “今此朕召諸位前來,便是商榷此事,殺人者該如何判罰是好?”

    殺害皇親國戚,此罪名不小,若不嚴加懲處,律法何在?大唐之威壓何在?自唐王李牧塵登基以來,想來公正嚴明,執政期間,始終將律法貫徹始終,故而四海升平,百姓得意樂業安居。

    此時,刑部尚書賀之敬站了出來,居前而說:“陛下,臣有話要說。”

    “哦?賀大人身為刑部主事,自然是有著發言權,還請說來!”

    賀之敬,自從掌管刑部以來,深得唐王器重,他秉公執法,將曆年來的陳年案卷歸檔整理,審查冤假錯案百餘起,其功勞不小。

    而他亦是狄仁傑力薦之人,乃是朝中不可多得的好官。貞觀時代,由於受到他人排擠,始終無法施展抱負,自永徽二年,被擢升刑部尚書以來,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懈怠。

    不僅如此,賀之敬的兒子,亦是“長安五俊”之一,名叫:賀蘭山,乃是取自‘莫作蘭山下,空令漢國羞’。

    賀之敬躬身回道:“依照大唐律法,殺害皇親國戚,乃是誅九族的大罪,殺人者,固然不可輕恕,亦不可隨意殺之。”

    “如你這般,朕尚有不解,若非殺人者故意為之,浩天如何能夠墜落而亡?在場之人親眼所見,皆可作證,何以言說不可隨意殺之?”

    “陛下隻知其一,卻不知其二。”

    “哦?難道其中還有內情?”

    “臣身為刑部主事,自當要公正判罰任何案件,不可錯漏任何細節。不可輕信一家之言,那殺人者固然有罪,但縱觀整起案件,卻非他一人之過。”

    聽到賀之敬為犯人開脫,晉陽公主做不出了,她怒地站了出來,厲聲質問:“賀大人到底是何意?吾兒慘死百花樓,那日來往之人皆可證明,如何不能輕信?”

    賀之敬朝著晉王公主恭敬地說:“公主不要生氣,微臣之意並非有意偏袒殺人者,而是身為站在主審官的角度。”

    “我兒被人殺害,目睹者何止百人有餘,此案還有什麽好審的?賀大人身為刑部主事,即可派兵捉拿便是,而今在陛下麵前,卻要曲解其中事由,莫不是與那殺人者有著不可告密的勾當不成?”

    “臣能理解公主心中痛意,發生此等事情,皆非我等之所願,可公主說臣與殺人者有著勾當,實乃冤枉了臣。”

    晉陽公主大怒,亦可理解,畢竟身為人母,兒子死了,若是可能保持著理智,便不會來此宮中大鬧,請求唐王為她做主。

    “哼,方才之言,皆處處維護凶手,我家浩天為人正派,從未幹那些缺德事,若不是殺人者凶殘暴力,下此狠手,他何以隕死當場?”

    秦浩天為人正派?他沒有幹過缺德事?不知說出這些話來,晉王公主是否會覺得羞愧?要不是她這個做母親的對於孩子的諸般溺愛,秦浩天何以養成紈絝脾性?

    又怎會在百花樓與人發生口角?又怎會失足跌落樓下而死?

    李牧塵身為一國之君,當朝天子,他如何能不知道秦浩天是何德行?若非念及皇姐之情,他早就想派人捉拿問罪。

    此時,唐王站出來說道:“皇姐,你且息怒,賀大人辦事,想來剛正不阿,若是凶手有罪,必定難逃法網,還浩天一個公道。”

    “陛下,浩天可是你的親外甥啊,如今他慘遭凶手殺害,你一定要為他做主啊!!”晉王公主哭訴著說。

    看著皇姐發聲大哭,李牧塵心中也不好受,說道:“請皇姐放心,朕一定秉公處理,絕不會放過殺人者的。”

    晉王公主也非不識時務地之人,唐王親自站出來調停,自己也不好再故意撒潑胡鬧,便是訕訕作罷。

    “賀之敬!你繼續說,什麽叫朕知其一,不知其二。”李牧塵問道,剛剛被晉王公主打斷,故而忘記了再問。

    賀之敬回道:“陛下不知,百花樓發生此案,殺人者固然有罪,然則,究其原因乃是秦公子主動與人挑事動手,而殺人者不過是被動防禦采取的還擊措施。”

    對此結果,李牧塵也基本猜到了,依照秦浩天的紈絝脾性,發生此事不足為奇。

    “所以說,殺人者乃是被動犯罪,於法理而言,可從輕判之。”

    李牧塵眉頭微皺,說道:“不知該如何個輕判法?”

    “可免去他的死罪,將其捉拿歸案,戴罪立功,以贖其罪孽。”

    “你這話何意?”李牧塵不解地問,捉拿歸案亦是無可厚非,犯人鋃鐺入獄,老死獄中,也算他罪有應得,何以言說‘戴罪立功’?這便是令人不解。

    “陛下有所不知,此人實力奇高,乃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若是就此關押牢獄中等死,實乃帝國一大損失。”

    賀之敬此言,倒是引起了唐王的好奇心,他問道:“實力高強?不知有多強?”,李牧塵本就是習武之人,聽聞臣子言語之中實力強大,便不禁問了一句。

    “此少年的實力有多強,臣不敢斷言,臣隻知道,此少年僅用了一招便打敗了中原鏢局的總鏢頭。”

    “一招擊敗孫百戰?這不會又是坊間傳言吧?”

    “陛下不相信,盡可派人去查,這件事整個長安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李牧塵乃是惜才之人,若真他說的那般,當真是不可輕易殺了,唐王問道:“此人姓甚名誰?”

    “這……”

    “怎麽?不好說?難不成他無名無姓?”

    不怪賀之敬如此,隻因他的名字……

    “他叫……”

    “叫什麽?”

    “叫……”

    “說!!”李牧塵怒道。

    “此人姓李,名長生,李長生!!”(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