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反正你也看不懂!

字數:3714   加入書籤

A+A-


    人工智能編譯程序簡直就是一個作弊器,蘇禾將編程命令輸入之後,便坐在電腦前開始了長達四十分鍾的發呆時間。

    不過這四十分鍾蘇禾並沒有完全浪費,她一半時間在發呆,一半時間在思考計算機加速推進過程中會遇到的問題。

    正常的曆史發展軌跡應當是一步一個腳印來的,需要全人類的共同努力來推動,可是她現在要做的卻是靠一己之力來推動曆史洪流的進步。

    難,實在是太難了,難於上青天。

    就算是蘇禾腦海中有很多高深的技術,但是想要讓那些技術落地,轉化成為現實中的東西,依舊難如登天。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就算你知道一百零八種煲粥的方法,但是你連一粒米都找不到,那就算有一身本事又該如何施展?

    蘇禾咧了咧嘴,提筆在紙上寫下了‘發展基礎工業’這六個字後,又補了一個成語——‘群策群力’。

    大概等她將國內科學家們的力量凝聚在一起的時候,推動曆史洪流加速進步而落在她身上的壓力就會小很多吧!

    四十分鍾很快就過去了,蘇禾點開人工智能編譯程序編譯出來的那個科研項目管理係統,簡單將各種功能全都熟悉了一遍,然後便將計算機關機斷電了,駕車往清大出版社趕去。

    清大出版社雖然位列國內百強出版社之一,但多少都有清大光環的元素在內,實際上承接的出版業務並不算多,一般情況下也就是出版一些專業課本以及清大內部的輔導資料,業務少的可憐。

    可是自從榮譽將《日新學報》的活兒攬到清大出版社之後,清大出版社就漸漸熱鬧起來了,不因為其它,就因為《日新學報》是國內未來城建設總規劃師欽點的報紙,這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將來未來城做出來的所有科研成果都將優先發表在《日新學報》上。

    先不扯其它科研員能做出什麽科研成果來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就單獨說蘇禾,蘇禾在腫瘤研究領域寫出來的論文可是在國際頂級雜誌《細胞》上登刊的,等國家撥款讓蘇禾建設的腫瘤研究中心建設完成並且正式運轉起來,與腫瘤研究相關的論文還會少?

    蘇禾在機械學領域的論文同樣不可小覷,若是能將她發表在《理論機械學報》上的論文都拿到《日新學報》上發表,《日新學報》在機械學界的名頭也會打響。

    甚至《日新學報》編輯部的人還聽了一些風言風語,諸如未來城的科研項目會涉及到方方麵麵,所以《日新學報》將來也會變成在諸多學術期刊裏一枝獨秀的‘大雜燴’刊物,那得有多少活兒幹啊……《日新學報》編輯部的成員想想就覺得未來可期。

    不過未來城畢竟還在建設過程中,《日新學報》編輯部的成員大多數還是在維持原先的工作,比如蘇禾前段時間托彭錦程送去清大出版社的那本厚厚的學術專著手稿,此刻就是由《日新學報》編輯部的主編負責校對審稿的。

    那位主編是清大機械學本科畢業生,在讀期間就提了團幹,因為政治嗅覺敏銳的緣故,在大動蕩年代到來之前,他猛猛地發表了幾十篇謳歌祖國謳歌黨的紅色文章,這才避免了被下放改造的危險,而是被調整到了清大出版社裏工作。

    雖然學的那些知識荒廢掉了,但是清大出版社的待遇還算不錯,社會地位也不低,這位主編同誌心裏挺滿意的。

    大概是對機械學有特別的情感,這位主編同誌拿到蘇禾的專著手稿時,就仿佛拿到了什麽至寶一般,其它編輯想碰一下都會遭到他的白眼,他隻想自己好好地審校這本機械學專著。

    可惜看了三頁,這位主編同誌就抓瞎了,他想問問蘇禾,這滿篇都是大段公式的專著真的是機械學著作嗎?看起來更像是數學著作。

    將封麵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確定封麵上寫的是《高等機械動力學》,確實與機械沾點邊,主編同誌這才將心裏的疑慮打消。

    隻是這位主編同誌想不明白,大多數機械學專著不都是圖文並茂的嗎?怎麽蘇教授寫的這本專著裏有一大半都是公式呢?

    還都是看不懂的公式!

    就比如擺在主編同誌麵前的這個力學公式,主編同誌絞盡腦汁地想了二十分鍾都想不出這個公式是怎麽推導出來的,隻能暫時假定這個公式是正確的,然後代入到後麵的公式中去,檢查一些數量級有沒有算錯,字母有沒有抄錯的低等錯誤。

    當蘇禾拿著規範流程來到清大出版社時,這位主編同誌正捶胸頓足地嘶吼,“這蘇教授寫的都是什麽東西?怎麽看起來和天書一樣?”

    前腳剛邁進清大出版社大門的蘇禾突然鼻尖一癢,“阿嚏!!!!”

    捶胸頓足的主編同誌愣住了,他看了蘇禾一眼,趕緊拿出前幾天外交部發表對外意見時的那份報紙,對著上麵的表情包比對了好幾遍,臉上的笑容瞬間綻放,熱情問候道:“蘇教授,您來啦?”

    他心裏想的是,這位神人總算來了,再不來怕是連她的稿子都審不下去了。

    蘇禾揉揉鼻子,納悶道:“誰在背後罵我?”

    “我……”

    主編同誌弱弱地舉起手,下一秒就收到了蘇禾那能夠殺豬的目光,嚇得他連忙改口,臉上帶著殷勤的笑容,“蘇教授,您來啦?我剛剛還在看您的那本專著呢!寫的東西真是太深奧了,一般人根本看不懂啊!”

    蘇禾嗬嗬一笑,“無妨,那本專著原本是一篇應當發表在學術期刊上的專業論文,但是我覺得一篇論文根本容納不了那麽多的東西,如果將這些東西拆開,當成不同的論文發表,那又有些可惜,所以最後就決定出一本專著,將那篇論文中能夠挖掘的東西全都挖掘出來,因為本身就不是科普性的文章,所以讀者受眾也不是普通人,而是有一定機械學與數學專業知識的人,你們這些搞文字工作的人看不懂很正常,畢竟文理有別嘛!”

    主編同誌:“……”

    深吸一口氣,主編同誌認真地糾正蘇禾這話裏的錯誤,“蘇教授,我雖然是搞文字工作的,但是我專業是機械學,就是清大機械係畢業的。我是機械係65級的學生,畢業之後原本還想繼續讀研,可是當時的國內環境複雜,我就留在清大出版社工作了。”

    蘇禾點頭表示了解,“哦。”

    主編同誌:“???”

    “蘇國手,我是理科生,我是正兒八經的機械學的學生,但是我看不懂你的這本專著。”主編同誌強調這一個重點。

    蘇禾笑著擺手,“不要糾結這些問題,安心幹你的工作,我知道你看不懂,就算把這本書給王扶教授,王扶教授都不一定能夠順順暢暢地看下來呢!”

    坐在辦公室裏糾結該不該讓自己的學生也走‘學科交叉’這條路的王扶突然後心一涼,一個驚天動地的噴嚏洶湧而出。(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