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

字數:2989   加入書籤

A+A-




    “……到時候,咱不說跟港島那邊一平方幾千上萬吧,至少也得一兩千兩三千!”

    王利民多少還是有些懷疑,隻當小秋還沒死心,想著勸說他們把家搬到京城裏來呢,於是道:“那也還有十年呢……”

    小秋毫不客氣地打斷老爹的話,道:“不用十年,您隻想想五年前,一斤肉多少錢,現在一斤肉多少錢?五年前,咱們一家人過個年花多少錢,現在呢?”

    八二年,國內的經濟已經能夠感受到了明顯的改善,很多人溫飽無憂了,手裏有了積蓄,自然就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七幾年,一年不知肉味也不稀罕,到了八二年,比較大年節都能吃上肉了。

    因為王利民做生意比較早,家境殷實,生活條件比同村、甚至比縣城的普通老百姓都好,幾乎不管什麽年節,想吃肉就能夠吃上。

    吃肉的多了,肉價自然也水漲船高,七〇年代,豬肉基本都是七毛錢一斤,有時候甚至賣到六毛多,如今,計劃外的豬肉已經漲到了九毛五,年前甚至賣到一塊一,差不多漲了50。

    再算過年的花費,七幾年過個年大概二三十塊錢就夠了。去年過年,隻是家人花費也得五六百塊,這還是不算他外邊生意交接往來的那些花費。

    不算不知道,一算還真是嚇一跳。這才五年,過個年的花費就漲了將近二十倍!這還沒算小秋買回家的東西!

    其他人家的花費也普遍漲了,隻是沒有他們家增長的這麽誇張罷了。

    “這麽說,真得置辦房產了?”王利民腦筋轉的不慢,隻是,添置房產畢竟是大事,不是一句話就能決定的。

    小秋毫不含糊地點頭:“當然!”

    緊跟著又補充了一句:“至於戶口,您可以考慮下……那個並不著急。即便現在不辦,我也相信小夏小冬能憑自己的能力考上大學。”她還有一句未盡之言:若是王利民的生意做的順利,十年後應該就有了自己的家族企業,小冬小夏那就是二代,還愁什麽戶口、工作啊!

    父女倆一番交流下來,王利民基本已經有了決定,隻不過,他一向很尊重妻子的意見,買房子置產這種事,不是他做生意,屬於家裏的事還是要跟妻子打個商量才好。

    說完正事兒,小秋又恢複了活潑的模樣,嘻嘻笑著靠在老爹的肩頭,道:“其實,也不僅是京城,一些生活條件比較好的城市,比如滬城、G城這些沿海發展快的城市,還有咱們省的島城這樣的氣候和風景好的城市,將來房價都會漲的比別處快……”

    滬城和G城不說,就說一些沿海城市,就因為自然環境好,環山麵海,兩千年前後就逐漸開始發力,然後一兩年時間就翻著跟鬥地一路漲上去……到了21年,這些城市的平均房價都在三四萬以上了。好地段好小區的房子,更是能高到每平七八萬,還有價無市。

    而九十年代初,房改政策剛剛推廣的時候,這些城市的房價還不到一千塊錢!

    王利民側轉頭看著笑得一臉狡猾的閨女,突然之間笑了起來:“還是我閨女看得明白,看得遠……行吧,我回去就好好琢磨琢磨。”

    王利民信任女兒,卻並不代表他盲目地拿錢出來投資。他畢竟不是小秋這樣的重生人士,隻會覺得小秋的分析有道理,並不知道,這會兒買房,完全不用考慮,閉著眼睛買,指定掙錢!而且是幾倍、十幾倍的回報!

    第二天一早,鍾玉琴和宋勝書老兩口主動請纓包攬了買菜的活兒,宋秀蓮則動手給宋勝書的房間打掃清潔,並將許久未用的被褥拿到院子裏晾曬一番。至於王利民,趁著功夫,去了公司那邊,看一看新到的貨,再繞路去郊區看看設在那邊的孵化、育雛、飼養、飼料一條龍的農業公司。

    這個農業公司,就是在當初一間房子一盤炕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如今已經擁有了五十多台全自動恒溫孵化箱,數千平米的育雛溫室,年產量百萬噸的飼料車間,還有合作經營的十多個鄉十幾萬養殖戶。

    因為他們這裏提供的雞雛成活率高,抗病力強,又有可以預防疾病、全麵營養促進生長的飼料提供,出產的肉蛋還負責保利潤銷售,這十幾萬養殖戶的合作經營很牢固,若不是一時人手和精力達不到,規模早就擴大幾倍了。

    與農業有關的公司,小秋一直認為很有前途,卻不能夠急功近利,一定要堅持住底線,發展綠色無汙染的產業化農業,包括養殖,也包括種植。

    這種營銷策略,很可能在一段時間內,無法在國內市場上立足,小秋卻已經早做了出口的計劃,等國內市場重新認識到無公害無汙染的概念之後,順勢就能幾倍十幾倍地擴大規模,迅速占領國內的高端市場。

    港島那邊的公司已經成立並順利運轉起來,借著這個基礎,他們的公司和工廠都能申請港資合資資質,有了這層身份,在很長一段按時間內,都有比較優厚的待遇。

    王利民去公司和工廠裏參觀,小秋和吳戈秦戎自然都作陪同。而且,小秋做主連成江成河帶三個小的也一起帶上。深一些的東西他們可能看不明白,但看看孵雞車間都能寬敞明亮,育雛溫室也能做到恒溫恒濕,飲水喂食也都是自動化的……也能讓幾個小的開括開括視野,不再僅僅局限在村裏、縣城那小小的格局之中。

    幾個小的也特別興奮,幾個人僅僅跟著小秋,不時地提出一個問題來,小秋和陪同參觀的兩名工作人員都很耐心地給他們作答。

    王利民也大為觸動。同樣是孵雞育雛,他自覺已經做得很好了,但看了這裏才發現,自己還是見識少了,規模和基礎建設上都差了太多。哦,還有人才,他就覺得陪同參觀的兩個人不像是一般工人,問了小秋才知道,那兩位是高薪挖來的農大大學高材生。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