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四章

字數:3222   加入書籤

A+A-




    成海將行李打開,隻拎出一個裝衣服的小袋子來,另外偌大的袋子沉甸甸的,他指著半開的袋子對小秋道:“這是你大伯娘收拾上的,你看看收拾一下。”

    小秋笑著應了,看著大哥大嫂進了房間,這才和秋芬嫂子一起,將大行李袋拎進廚房。

    一袋子足有三四十個大鵝蛋,一看個頭和形狀,秋芬嫂子就驚歎道:“哎喲,咋攢這麽多雙黃鵝蛋的!”

    小秋笑道:“我大哥的養殖場裏養了五六百隻鵝呢,不然也沒辦法。”

    秋芬嫂子和劉玉芝說話,也知道她家裏有個養殖場。劉玉芝說起來比較低調,隻說主要是養雞,鴨和鵝捎帶著養了幾隻,自家吃個鴨蛋鵝蛋方便。沒想到,這捎帶著就養了五六百,那雞得多少?

    秋芬嫂子咋舌不已呢,就聽小秋一聲歡呼,從袋子裏拎出兩隻熏鵝來。

    鵝肉肉質緊實、香味濃鬱,比雞肉和鴨肉都更好吃。小秋最喜歡的是鹵鵝和糟鵝,但他們老家製作熟食,特別是天氣熱起來後,一般都是鹵製之後,再熏製,最後晾至皮兒略幹,無湯汁為止。

    經過幾道工序做出來的熏雞、熏鵝、熏兔,都更容易保存,哪怕是三伏天,隻要掛起來晾著,也能存上十天半月不壞。

    大哥從老家過來,坐了汽車坐火車,怎麽也得一天多將近兩天,這麽熱的天氣,也隻有熏製的熟食才能攜帶了。

    小秋將熏鵝交給秋芬嫂子看,笑道:“一隻撕了,晚飯吃。”

    另一隻,她打算讓秦戎給吳奶奶帶回去。吳奶奶是南方人,喜歡鵝肉。

    行李中,還有上好的大蝦幹、銀魚幹、魷魚幹,並螃蟹醬、大蝦醬……林林總總足有十好幾樣,也難怪一個大行李袋裝的滿滿的,沉重無比了。

    其他也就罷了,螃蟹醬和大蝦醬在京城卻是沒處買的。

    小秋立刻拿碟子分別裝了一些,又跑去屋後的小菜園摘了幾個新鮮辣椒,拔了四五棵大蔥……S省最出名的是煎餅卷大蔥。到了小秋她們老家,最鄉土的菜就是饅頭(窩頭)大蔥蘸蝦醬,質量上好的蝦醬最好是生食,滋味兒最鮮美,稍講究些的人家回加一點幹辣椒、蔥薑和食用油蒸熟食用,條件好的會打一個雞蛋,蒸成雞蛋蝦醬,在很多人的童年,一個雞蛋蝦醬就是最極致的美味了。

    生活好起來之後,飯店裏也發掘傳統菜肴,窩頭蝦醬也上了席麵,不過,已經鮮少生食,而是加大量雞蛋炒,說是蝦醬,其卻已經是蝦醬炒雞蛋,蝦醬掛了個名字,其實已經成了調味品。

    小秋陪著大哥一起去接的鵬鵬,小小子和兩三個小朋友一起往外走,一邊走還一邊熱烈地討論著什麽,看著很興奮地樣子。

    成海好幾個月沒見兒子了,有些按捺不住,隔著一段距離就喊:“鵬鵬!”

    鵬鵬聽到叫聲轉頭看過來,一見是成海等在門口,立刻將幾個小朋友呀丟下,飛奔著撲進了成海的懷裏:“爹!你怎麽來了?”

    成海一把將兒子抱起來,笑嗬嗬地看著臉蛋兒紅撲撲的兒子,道:“爹想鵬鵬了,就來了。”

    一句話,說的鵬鵬竟然有些扭捏了,摟住成海的脖子,將臉鑽進成海的頸窩,糯糯地說:“我也想爹了。我還想爺爺、奶奶……”

    說著說著,剛剛還晴空燦爛的小家夥,就紅了眼睛。

    成海也有些感歎,拍拍兒子,一邊笑著回頭對小秋道:“這才多久,這小子好像長了不少。”

    小秋笑道:“鵬鵬每天早晚跟著我跑步鍛煉,吃飯也好,不挑食,還堅持每天早晚喝奶……所以啊,長得自然快。大哥可能都猜不到,鵬鵬比來時長了四公分呢。”

    四公分聽著不多,但鵬鵬來了京城滿打滿算也就四個月,長高了四公分,真是不少了。成海聽著自然高興,心裏也對小秋和兩個弟弟更加感激起來。

    剛才他進屋洗澡換衣服,劉玉芝已經和他說過了,兩個小叔都在盡力照料,而小秋更是照料了鵬鵬,還照料了她一個孕婦,接送鵬鵬不說了,每天早晚帶著鵬鵬跑步鍛煉,晚上給鵬鵬講睡前故事,包括小秋去幼兒園替鵬鵬打交道,劉玉芝也在和幼兒園園長老師的接觸中感受到了,慢慢打聽也了解了一些……還有對她的照顧,吃的用的,還每晚給她按摩推拿,又一次不落地陪她去做孕檢……

    如此種種,別說叔伯小姑子,就是親小姑子、親姐妹,又有幾個能做到的?

    因為劉玉芝月份大了,成江成海哥倆若無特別要緊的事情,也沒晚都回來的。

    等小秋陪著成海接鵬鵬回到家,哥倆和喬西、秦戎都到了。大家見了大哥,自然又是一番久別重逢的歡喜熱鬧。

    到了晚飯時間,有了家鄉味道,成江成海和小秋兄妹仨都吃得特別香甜。秦戎和喬西都有點兒吃不慣生醬,卻對成海帶來的雙黃大鵝蛋很喜歡,一人吃了一整個。

    一頓飯吃得有些撐,吃完飯,小秋就拉著鵬鵬出去遛彎兒消食。成海成江成河也自動自發地跟了上來,秦戎和喬西反而留在了家裏,幫著秋芬嫂子收拾殘局,又陪著大嫂說話。

    到了湖邊,吹著略有些清涼濕潤的風,幾個人沿著木棧道慢慢走著,一邊說著話,自然地就說起家裏的事情來。

    成海將家裏的情況介紹了一下,養雞場很好,麥收很好,今年又是個豐收年,王利民一家的地、王家老兩口的地,都交給王利軍和成海父子倆種,也虧得有養雞場,手裏不差錢,每逢麥收秋收,指著家裏幾口人累死也忙不完,就花錢雇人。

    成海說,家裏種了二十多畝地的小麥,收了正好兩萬斤,畝產平均達到了八百斤。

    這個產量和村子裏那些用化肥的比,或者不是太突出,但他們家用的都是養雞場的有機肥,種出來的麥子糧食,絕對是純綠色無公害的,不是那些化肥催產的糧食品質能比的。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