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酒祝
字數:4579 加入書籤
“駕!”
“駕!”
“駕!”
就在元宵會試即將結束時,以大明宮為中心,無數快馬沿著東都各條大道,飛馳而出,向著東都各處貴族府邸疾奔而去。
今年元宵會試不但有人一舉將文武雙試的榜首囊入懷中,且極有可能是太傅的傳人!
這兩個消息,尤其是後者,對於東都的各大府邸來說,無疑是最不願意看到的。
元宵會試中的消息剛一透露出了,留在大明宮外東都各府的家臣,幾乎是瘋一般的返回,向各家的主公回報。
“什麽?!太傅傳人!”
東都各處,一道道身影得到這個消息,拍案而起,簡直無法相信自已的耳朵。消失數十載的太傅忽然間有了消息。——整個東都都炸開了!
“你再說一遍?那人是太傅傳人?!”
消息傳到百戰侯府的時侯,百戰候王翼青筋暴起,抓著這名家臣使勁搖晃。這個消息實在是太震撼人心了。
百戰候府是傳承八百年的貴族侯府,第一代百戰候乃是跟隨太宗征戰天下的幾位神將之一,而後被太宗封為百戰候,世襲罔替。而現如今的百戰候是屬於神策一脈陣營。和太傅之間的矛盾在東都之中不是什麽秘密。若是說誰最不想太傅出現,除了皇室,也就眼前這位百戰候了。
太傅雖然遠離東都,但朝中任有不少人追隨太傅,例如三公中其他二位。這十幾年來,有多少人想要將太傅的名字從朝中除名,另選一位,可就是一直沒能如願。更主要的是,曆代三公皆不涉黨爭,而如今的三公卻一直都是以太傅馬首是瞻。
在王翼的要求下,這名家臣將元宵武試中的情況,詳細敘說了一遍。
等這名家臣說完,王翼抬起頭,看向自已的父親老百戰候
老百戰候一身長衫,站立在窗前,看起來顯得平淡鎮定。但王翼分明看見,父親右手空蕩蕩的袖袍卻微微的抖動著。
王翼腦海突然清醒了不少,怔怔的看著父親的背影道:“父親,太傅傳人出現,並不一定說明太傅還活著…….”
“砰!”
老百戰候一掌震碎了窗框,猛的回過身來,一副怒發衝冠的樣子。空擋的右袍無風自動。整個東都,最最不願意聽到太傅消息的,就是他了。
“二百多年前,聖後退位之時,當時還未曾進入朝廷的他就反對陛下的正統,於我對峙在玄武門前,以八百騎兵破我天機陣。十六年前的那一晚,更是一劍斷我右臂,至今仍為能痊愈。而現如今,自己不敢來東都,派一個小輩前來出風頭,是欺負我王家無人嗎!你當我不敢對小輩下手嗎?“老候爺怒吼道。
“可,酒祝大人還活著,另外,帝武候馬上也要回東都了。”王翼小心翼翼道。
“難道就這麽算了?”
老侯爺眼中光芒閃爍,冷電閃爍,流露出一股懾人的氣息。
而後冷靜了下來,權衡之後。然而再不甘,他也隻能頹然坐下來。
……
太極殿內,元宵會試的一眾學子和公卿大臣都在等著最後禮程結束,但未見太宰和太保兩位大人。
按照大唐的禮法,元宵會試中的文武三甲,不僅能得到皇室的獎賞,且十五歲的三甲學子可由三公為其束發。視為莫大的榮譽。楊寧、楊子虛皆是為此才來參加元宵會試。
“陛下到!”
一陣高吭的聲音從遠處的神道中傳來
一座駕攆緩緩的進入太極殿內,左右分別是學子監的大儒及內宮侍奉的婢女。
“參見陛下。”
殿中眾人齊齊跪下,行大禮,山呼萬歲。
華麗的簾布掀開。身著黃袍頭戴冠冕的大唐人皇,挪動著肥胖的身軀,艱難地走下,在婢女的幫助下,費了半天時間才爬上太極殿內那座並不怎麽高的寶座,即便是這麽短短的幾節階梯,使他氣喘籲籲起來。
坐到寶座之上,腹部的那圈肥肉從寬鬆的龍袍中流了出來,在腰帶上突起。
皇帝雙手落在自己的腹部,捏著腰帶上突出來的肥肉苦笑著,揉了揉那些肥肉,搖了搖頭看向了殿下跪著的群臣。忽然想起自己當初剛登上寶座情形。
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經快兩百年了,當初自己率軍奪得這座位的時候,還是很清瘦,而現在自己都胖成這樣了,群臣私底下的議論並不在少數。但那又怎樣,現在坐在這個位置上的是自己。
“嗯?”皇帝發出一聲疑惑。
聽到陛下的聲音,身旁的宦官微微一驚,連忙湊近身來
“太宰和太保呢?”
“陛下,太宰說是去了太廟了。”
一旁的官宦小心翼翼道。
“太廟嗎?不是應該宣布本次會試的結果嗎?去太廟幹嘛?”皇帝一楞。
“老奴這就去查下。”一旁的公公道。
話音剛落。太宰和太保就出現在了殿門外,而且殿外所有的侍衛和宮女都跪了下來。如同剛才迎接皇帝的情形一般。這不是太宰和太保應該能受的禮節。
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出現在眾人眼前。
,稀疏的白發上束著白色的絲巾,身著一襲素色儒服。枯槁的雙手上爬滿了溝壑縱橫般的皺紋。而他渾濁的雙眼中卻透露出無比正直剛毅的目光。
“酒祝老師?!”皇帝扭動這肥胖的身軀,終於看清了殿外老者的長相。
殿外的是大唐最為重要的人物之一——太廟的酒祝大人。也是如今大唐活的最長久的一位。自太祖建立大唐開始,酒祝就一直在太廟負責著每年的祭天,祭祖儀式。曆經太祖、太宗、高宗、聖後、中宗已經現在的大唐人皇一共六代皇權交替。無論每次皇權的交替中出現多大的風雨,都無人敢去打擾酒祝大人。
有人說酒祝是太祖的同母胞弟,所以曆朝曆代的君主都不敢去叨擾這位老者。也有人說,酒祝是太宗當年玄武門之變的幸存者。不過世人還是相信前者的要多些。
不可否認的是,酒祝是天下士子儒生的領袖支柱。不光是曆代三公,不少的皇族子弟大多都是拜在酒祝,或受過酒祝的提點。所以,連當今陛下都不敢對酒祝輕怠。
“老酒祝,您怎麽來了?”皇帝陛下苦著臉笑道,一把推開扶著他的婢女,咬著牙攢這腰間的肥肉,氣喘籲籲的疾步走到到殿門處,小心的扶著酒祝走進殿來。
“陛下禮重了,您是一國之尊,豈能屈身前來迎我這一個糟老頭子。”酒祝枯瘦的手輕輕的推開皇帝扶著自己的手。
皇帝,滿臉肥肉無奈的笑著,露出窘樣。
酒祝和皇帝陛下之間的關係,一些年長些的老臣們還是知道些的。兩百多年前的那一晚,東都烽火四起,四路藩王都在爭奪這殿中的寶座。那一晚,是酒祝推開了塵封許久的太廟大門,向著全天下宣告下一屆大唐人皇的人選。簡單的一句話,使得另外三路藩王不得不放下兵器,無奈的接受。
大唐中,若是說,有人敢向皇帝揮刃,但卻無人敢在酒祝麵前動武。隻因他是大唐的酒祝,大唐士子心中的精神領袖!
“這太極殿,多少年都未曾來過了。”老酒祝顫顫巍巍的走到太極殿的階梯之下。似乎一陣過堂風就能吧這位老者吹到,上了年歲而變微僂的身軀卻還是努力的挺直著,看著殿中的群臣。
是了。老酒祝的確是有不少年未曾再在著太極殿中現身過了。無論是三年一次的朝試,還是元宵會試,宣布天下士子頭名的是三公代勞。以至於大家都漸漸遺忘了天下士子都希望叫出自己名字的人該是酒祝大人了。
“兩百多年了,上一次我記得還是那三個人,不知道這一次會是哪三個小家夥。”酒祝眯著眼笑道。(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