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天策義
字數:4740 加入書籤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
“啪”
一聲清脆的響聲,
“….哎呦~誰打我!”一位十來歲的少年吃痛的用手摸了摸後腦勺,扭過頭來,手上捧著的書,掉落在地上。
“呆子,錯了是秋收東藏,藏是收藏起來的意思,不是道藏的藏。”
身後,一白衣長衫男子笑著扔過去一顆鬆子。
李複和楊子虛剛踏進天策府門,看到眼前這一幕。
“楚戈,你又在欺負徐祥鶴了。”楊子虛對這青年男子打趣道。
“子虛?你不在上陵院好好待著,又跑這來了,你就不怕楊院監把你禁足了嗎?”楚戈扔下了手中的鬆子,拍了拍手,笑道。
“昨日我聽楊寧大哥說你回來了,怎麽,這次西北大捷,沒給我帶什麽禮物回來嗎。”楊子虛說道。
“戎狄那邊能有什麽好的東西送你,不過,這次倒是繳獲了戎狄的一個副都統的一柄長弓,回頭送你吧。”楚戈無奈的說道。
對於這種事,楚戈早就見怪不怪了。楊子虛雖說現在還是上陵院的學生,但他和徐翔鶴一樣,自小都喜歡來著天策府中玩耍,可以說天策算是他們的第二個家了。
“狄人是遊牧為生,他們的弓自然是不差的,副都統的弓嗎….馬馬虎虎,也算是個好東西。”楊子虛滿意的點了點頭。
一旁的十來歲的徐翔鶴,忽然插了一句:“楚哥好是偏心,昨日我都看上了那柄弓了,怎麽不送我呢?”
“哈哈,你還是好好讀書吧。”楚戈摸了摸徐翔鶴的小腦袋,笑道。
“我不喜歡讀書,我喜歡學打仗。”徐翔鶴小嘴不滿的嘟囔道。
“呆子,你連盡誅宵小天策義都不明白,怎麽打仗。”楚戈愛溺的將地上掉落的書,撿了起來,遞給小孩道。:“好好讀書,將來和你父親一樣。”
………………
“這位就是今年元宵會試的榜首了吧?”楚戈看著正在打量門口立的一塊巨大的石碑前的李複,開口道。
“在下李複,有禮了。”李複目光從石碑上移開,禮貌應道。
“好了,等會在寒暄吧,叫上薑墨淵,咱們幾人好好的喝上一杯。你們兩人也是好運氣,隨軍三個月,應該憋壞了吧,今天好好的慶祝一下。”楊子虛打斷兩人接下來的談話。
“你這小子,在這天策府中飲酒,你是不是想讓楊大哥請出教棍來揍你啊。”楚戈樂了,這位大少爺的幹過的滑稽事情,可不是一件兩件的了,東都誰不知道東羽神將府出了個無法無天的世子。
“走,先去後院找薑墨院去。”楊子虛二話不說,拉這李複就往後院走去。
這裏並不算太大,遠比上陵院小多了,但這裏,景色卻遠勝上陵院,用楊子虛的話來說,天策府的景色遠比東都任何一個地方都要好。
但實際上天策則是被分為了兩塊。以長安街為界,長安街的最深處那座緊挨著大明宮的府邸是天策府辦理公務的地方,也是天策最核心的所在。天策三大神將、十二位軍候、二十四禦史、都在此處負責天策府的日常運轉。不過天策的掌控人帝武候倒是很少會回到這裏。
而他們現在所在的是位於長安街街頭的天策學府。
穿過前殿,李複等人進入天策學府中的學生宿舍中。楊子虛說的沒錯,天策學府中的景色的確是一絕。如今,早春雖至,但寒意未去,這裏的梅花依舊靜靜綻放著。一株株,或白或粉或紅,擁簇在枝頭,極為熱鬧。
李複靜靜的看著眼前,這片花海開得極為美麗,梅樹林間,一片片墜落的花辨鋪在地上,如同一張輕柔的毯子。
大唐的國花,雖不是梅花。但因為梅花有傲骨,有剛勁。不論在怎麽惡劣的環境,始終保持著自已的風骨。所以,梅花深得大唐士族們的喜愛,以此自喻!
眼前這片梅花樹林,李複算是明白了,為什麽前殿那座石碑上刻的是“盡誅宵小天策義”了。這是天策的傲骨。
天策學府中,有不少人還在西北軍中尚未歸來,大軍依舊還在西北邊疆駐紮著。雖然擊敗戎狄這次的進攻,但仍未能夠徹底解決西北邊患。
大唐自建立八百年以來,邊關一直都不甚太平,西北有戎狄虎視眈眈。南方的大燕,北方的蠻族如疥癬之疾,始終揮之不去。
但戎狄和蠻族這數百年間相間壯大了起來,在二十年前,結成同盟,這一下幾乎能和大唐分庭抗禮,這也使得這些年來大唐不斷的對邊疆動武。也給國力造成了較大的損傷。
大唐內部也並不是鐵板一塊,光是軍中,以上官家族為首的神策府,一直暗自和天策針鋒相對。自聖後年間開始,大唐的朝堂之上,更是經曆過三次的血洗。太極殿前那白玉石階上,至今仍殘留著淡淡的暗紅色的紅紋,那是鮮血流淌過的痕跡。
皇權的更替總是會伴隨著無數的殺戮,誰也不能置身事外。睿智於長孫大人,或亦如薛神將,皆在那風波中死去。
無論是傳承百年的神策還是更早的羽林軍,亦或者是各郡鎮守的軍隊。從都統到將領,已然早就沒有了鐵血。戰場上的失利,朝堂上的諂媚。愈演愈烈。
而天策則不斷的在大唐各處的疆土中來回的調動著兵力,竭盡全力的守護著大唐的疆土。僅僅是這十年來戰死的天策將士,就已經達到百萬之數。無數的天策將士前赴後繼般踏入邊疆的戰場,而後長眠於此。
帝武候的嘔心瀝血不但沒有換來該有的榮耀,反而卻招來了皇室越發的猜忌。西北一戰,帝武侯糧餉被斷,七十萬大軍幾乎是空著肚子在和戎狄作戰。若非帝武候強行征用東南四郡的賦稅,恐怕不用等到戎狄來攻,天策這七十萬大軍就死在自己人的屠刀之下了。
除了這片梅林,東廂房那邊的景色,一樣也吸引了李複駐足,這是一片淤泥堰塞的池塘,除了幾處梅花瓣落在裏麵,有著幾根枯萎的枝幹引起了李複的注意。
“據說當年上陵院的土質不甚很好,太傅便就在這裏挖了一個池塘。據說裏麵的荷花,是太傅親手種下的種子。”楚戈在一旁講解道。
“是了,夫子也喜歡荷花。”李複忽然笑了,這兩天,李複一直在想,夫子難道就是太傅嗎?現在,看著眼前的荷塘,李複明白了,夫子就是太傅。
稻香村中,夫子屋前的荷塘,和這裏一模一樣。而這裏,也有一座不起眼的小茅屋!
而茅屋的背後,卻是一大塊荒地,雜草叢生,幾塊巨大的石碑斜斜的從半人多高的雜草中生出。眼前的景色跟古樸的上陵院格格不入。
李複有些不解,這個地方怎會有雜草叢生?帶著疑惑,李複走了過去。
……………………..
“別看了,這裏沒什麽好看的,埋葬的都是皇族。”
楊子虛對此見怪不怪了,這片荒草,自打他記事開始就已在存在,也一直無人打理。當初太傅在此地居住時是如此,現在亦是如此。
“這就是廢太子的埋骨之地?”李複停下了腳步仔細看著那幾塊石碑道。
“對,據說當年太宗皇帝是將廢太子埋在了這裏。可誰有知道這裏不僅僅埋葬了不止一位皇族。”楊子虛看了一眼另外幾塊殘碑冷笑道。
“也實在是想不通,當初帝武候和太傅成立上林苑的時候怎麽選了這麽塊地方。”楊子虛說道。
“難道這裏埋葬的皇族弟子,皇室從來都不過問的嗎?”李複問道。
“皇室?你會關心要殺死你的人最後埋在哪裏嗎?”楊子虛瞥了李複一眼,說道:“但帝武候建立上林苑的時候說過:再怎麽不對,他們畢竟還是太宗的後代。所以,上林苑就守在了這裏,如同天策守護著大唐。”
…………….
大唐建國二百三十餘年,經曆過太祖、太宗、高宗三代所開創的盛世,中間又是武帝改國號,再到現在的陛下。哪一次不是流滿了皇室宗親的血。就連太極殿上的白玉階梯上也被染成了淡淡的褐色,至今還未消退。
“走吧,去外麵看看吧。”李複回想起稻香村中書上所記載的那些事情,不由的心顫了幾顫。
上林苑,不過是當年是那些失敗者的陵墓罷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