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擺攤交稅

字數:4515   加入書籤

A+A-




    “你們這個攤長期在這兒擺?”女人開口不問價格不問貨,隻問攤擺多久。

    “沒有沒有。”這是占道經營,貌似這個時代還沒有城管啊:“就今天,明天就沒空來賣了。”

    “噢。”女人點了點頭:“那交稅吧。”女人扯了一張票遞給柴雨晴:“臨時擺攤,收稅兩毛錢。”

    啊?

    噢!

    也對,稅這個東西無時不存在的。

    交了稅就是合法存在的。

    顧海剛想說什麽,柴雨晴連忙使了個眼色遞了兩毛錢給對方。

    兩毛錢而已,總比攆得東躲西藏的好。

    “我們要是長期在這兒擺又怎麽樣?”顧海倒是想知道這種情況。

    “長期擺攤該按月收費了。”柴雨晴道:“我明天就要報名了,哪有功夫長期擺。”

    話說,她還等著顧海賣完了好分錢,學費可還在這些貨上。

    “你沒時間我有啊。”顧海拍著胸脯道:“我來賣。”

    “就這麽點人,一支筆要是不掉可以用一學期了,你賣給誰呀。”可不像三十年後的娃,三五天又沒筆用了,一買也是一大把。

    顧海愣了一下,他有的是時間,卻沒有顧客也是麻煩。

    算了,還是加油賣吧。

    “來來來,走起都來,小朋友們別錯過優惠。”顧海的吆喝總讓柴雨晴想起後來熱鬧的夜市。

    容不得她多想,不能讓自己的學費被壓在貨上,柴雨晴也抓緊了推薦。

    “這橡皮擦好大一塊,你看看,厚實著呢,又好用又便宜,買了絕對不會虧。”柴雨晴抓著鉛筆道:“鉛皮橡皮擦,買一套優惠一分錢。”

    她突發其想,兩件物品搭起來賣,雖然少賺一分錢,但能銷得更快。

    果然,會算的家長們就走了過來,你一套我一套的生意相當好。

    隻可惜時間太短了。

    半天的趕集時間,柴雨晴這邊文具盒還剩下一個,鉛筆橡皮擦還剩下十來支。

    “總的說來是賺了。”顧海卻很興奮:“我明天再來賣吧。”

    明天都開學了,該買的都買了,別說守一天了,就是守三天都一樣無效。

    兩人一算帳,除掉成本還能賺二十九,當然,存貨還沒算,一共有六塊的成本。

    “要不這些存貨折成本錢吧,我買下來。”做生意總要擔點風險:“這次的合作到此為止。”

    “別,小柴妹妹。”顧海卻搖頭道:“錢咱們分了,東西就給你了,不算錢,掙錢的好事你都想到了我,我也不能這麽小氣。”

    這是要送給自己

    柴雨晴一向沒有貪便宜的心思。

    顧海卻是很執著,他是看出來了,柴雨晴人小鬼大腦子可好使了。

    “以後你有什麽生意記得找我。”顧海指著農貿市場那邊的一個房子道:“工人村23號房是我的。”

    這家夥,難不成還是工人?

    “什麽工人啊,上班那點工資養不活我。”顧海道:“我把鐵飯碗摔了,自己出來折騰,我爸差點沒打死我。”

    好家夥,這個年代可是流行接班的,有鐵飯碗娶老婆也好娶很多。

    很多農村裏的漂亮姑娘做夢都想要嫁一個工人。

    還美其名曰:一工一農,一輩子不受窮。

    沒想到這個顧海居然這麽牛B哄哄的。

    “那叫上什麽班啊完全是混日子。”顧海道:“我頂的我爸的班,坐辦公室裏,每天上班泡一杯茶,拿一份報紙,幹得最多的活就是擦一下我自己的桌子……”

    這個時代的工人大多都是這樣混吧。

    國營單位,鐵飯碗,人一輩子都是國家的,國家包幹了,工齡到了一定的時候就分房子了。

    “別提了,我家分的房子就是一個狗窩,二十個平方,住著我爺我奶,我爸我媽,我和我妹妹。”顧海苦笑道:“說出來是人人羨慕的工人村,我寧願住你們家農村,連豬牛都有單獨的圈舍。”

    這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工人每個月有工資拿,農民完全是地裏刨食,還得靠天吃飯看收成。

    “不能當農民,但也不能當工人。”顧海咬牙切齒:“我發誓我要當有錢人。”

    理想很崇高啊。

    “那就經商。”這個時代本就是商人的天下。

    “對,我就是要經商。”顧海神秘的說道:“說了你也不知道,人家現在有錢的人叫萬元戶,萬元戶是什麽概念?我也要當萬元戶。”

    是了,這個時代最明顯的標誌就是萬元戶。

    柴雨晴心裏一驚,這個顧海其實還真是不錯的搭檔:有膽有識有理想,為人也不算摳門,挺好的!

    要不,在幹一票!

    柴雨晴提出長期合作。

    “賣什麽?還是文具?”顧海有的是興趣和精力。

    “不,是衣服,毛衣毛線。”毛線慢慢的開始要盛行了,柴雨晴記得那個時候的農村婦女,不是在做鞋底就是在織毛衣。

    清江鎮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家在賣這個東西。

    那是什麽鬼?

    等聽了柴雨晴表述一番後顧海佩服得緊。

    “我也是上次我們班長說她的毛衣是她媽媽在縣裏買的,我去市裏打批發看見了才想起。”柴雨晴道:“不過,馬上就開春了,估計著銷路不是太好,這東西應該是秋天才開始好賣。但是,我們可以賣別的。”

    別的又是什麽東西?

    連衣裙啊。

    確切的說,柴雨晴想要說動顧海開個服裝鋪子。

    服裝店說不上,那是高檔上的代名詞。

    什麽樣的地方說什麽樣的情況。

    這個小鎮上隻能賣點大眾化的東西。

    但就是這樣大眾化的,家家都買得起的,依然會有銷路能掙錢。

    顧海聽了躍躍欲試,立即就要行動。

    最後二人決定找一個鋪子。

    人來人往最多的地方不是菜市。

    顧海帶著柴雨晴走到了工人村,就是菜市場門口,指著一樓的窗戶道:“呶,我家就這裏,以後你找我在這兒喊一聲我就出來了。”

    “還挺好找的。”標誌明顯,一喊就應。

    “就是太雜了,人來人往的,遇上趕場天別想睡覺,天不亮就鬧起來了。”顧海搖頭歎息:“我有錢了一定要換個大房子。”

    貌似,這個時侯房子還沒有商品化吧。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