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懷舊

字數:1888   加入書籤

A+A-


    還記得你的童年時光嗎?還記得你的少年(少女)時代嗎?還記得你的同桌嗎?

    你懷念那段再也回不去的年少時光嗎?

    你會緬懷過去,會懷念那些往事和故人嗎?

    很多研究都發現,人們會在日常生活中頻繁地產生懷舊的情緒。80%的被調查者每周都至少有過一次懷念過去的體驗。

    “懷舊”曾經被認為是一種生理疾病。

    在17世紀,瑞士醫生jogia”這個詞,來形容瑞士雇傭兵因遠離家鄉參戰而產生的一種對故鄉的思念之情。他認為這是由大腦神經元病變所導致的一種疾病,發病時可能伴隨心律不齊、食欲不振、失眠、焦慮等生理和心理症狀。

    因此在此後很長一段時間裏,懷舊都被等同於懷鄉(homesick)。一直到二十世紀後期,懷舊才開始被認為是一個獨立的概念,認為人們在懷舊的時候,不僅僅懷念故鄉,也懷念故友、往日時光等等。

    那麽,何為“懷舊”?

    目前,關於懷舊公認的定義,來自新牛津英文詞典,“懷舊是對過去的飽含情感的一種渴望感”。

    懷舊是一種情緒,它或許可以成為一種哲學,也可以成為一種時尚。

    懷舊有4種積極作用:

    一、對情緒的影響

    研究發現負麵情緒會更容易使人產生懷舊情緒。當現在的生活讓我們感到恐懼、不滿、焦慮和不確定時,我們會希望回到那個(至少在現在看來是)確定而美好的過去。研究者認為,這是由於懷舊有一些補償性的作用,能夠使我們平靜和鎮定下來。

    二、獲得積極的自我認知

    當懷念過去的時候,“故事”情節的展開往往是我們經過嚐試和努力、克服困難走到今天——過去的經曆成就了今天的我。這就使得懷舊,成為了我們認可自己的付出與成長的一個自我肯定的過程。

    三、建立並維持社會聯結

    懷舊感能引起人們在人際交往方麵更好的表現,更主動地與人建立聯係,更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更好地照顧他人的感受。

    四、懷舊能對抗一種“存在無意義”的感覺

    恐怖管理理論(terror  ent  theory)指出,我們每個人都可能麵臨一種心理上的衝突——“強烈的生存渴望”和“意識到死亡不可避免”之間的衝突。

    死亡的不可避免,讓我們感到恐懼,甚至還會讓人產生一種對當前生活的無意義感(既然人都會死)。人的一生有很多時間是在與這種恐懼與無意義感抗爭的。

    而懷舊,也是一種能夠幫助人們賦予人生經曆以意義的方法。

    當人們感受到死亡恐懼時,懷念過去能夠幫助他們感受到更多生命的意義,更少產生與死有關的想法。因此,對於身患重病或者對生活感到絕望的人而言,懷舊能夠把生命的意義感重新帶回他們的生活,幫助他們找到更多活下去的理由。

    ——以上,摘自百度百科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