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安陽大哥功不可沒

字數:3202   加入書籤

A+A-




    聽到秦小悠的問話,富安陽並沒有馬上回答,而是先伸出了手,要接過秦小悠的書包,跟著嘴裏才回應著——

    “都解決了,是新招的兩個工人偷懶,組裝的時候少上了一顆螺絲,以為一顆螺絲沒大影響呢,結果線路板因此接觸不良,影響了產品質量。”

    “音樂時響時不響的,人家顧客就找過來了,不過也不是什麽大問題,給顧客道了歉,產品返工就行了。”

    秦小悠眨了眨圓圓的大眼睛,捏著書包帶沒有鬆手,她知道事情肯定不會這麽簡單的。

    這可是顧客投訴啊,責任還在工廠自身,哪兒那麽容易就過關了,雖然八十年代顧客的維權意識還沒有清晰,但隻要找過來的客戶,那就不可能是善茬兒。

    “隻是返工,顧客沒要求賠償嗎?偷懶的工人沒做出處理嗎?質檢人員的責任呢?他們是怎麽把關的?殘次的商品怎麽可以出廠?”

    富安陽硬是把秦小悠的書包給摘了下來,掛在了自已的肩膀上,才又說到,“你呀,總是操不完的心。”

    “廠子那邊有我呢,這些事情我會解決的,你就別跟著擔心了,這一間店還不夠你忙的?怎麽就那麽願意往自已身上擔擔子。”

    “走啦,走啦,今天的作業可是多得不得了,光卷子就八張,別又熬到半夜去了,你這幾天可是有點不夠睡。”

    小水就看著自家小老板,在富安陽的柔聲抱怨聲中,前後腳出了店門,在風鈴的‘叮叮當當’聲中,走得看不見影了。

    曾經的小少年,已經躥到一米七十幾的個頭了,小悠雖然也是身材高挑,到底還是矮了那麽一截,就顯得被保護得那麽理所當然。

    還是老話說得好,莫欺少年窮,這才幾年的時間啊,小少年都長成大小夥子了,又那麽精明能幹,守在小悠身邊,還真有些保護的架勢。

    天氣不熱,兩人就沒有去擠公車,步行著回家了,路上,秦小悠再次擔心地問著富安陽,“工廠那邊真的沒問題嗎?”

    富安陽並起食指和中指,舉到太陽穴旁邊,“我對太陽起誓,事情真的解決了,這樣的事情難道我還會騙你嗎?”

    “不止是給予了顧客的賠付,那兩名偷懶的員工也已經被辭退了,質檢員也被罰了工資,並寫了檢討書,整個工廠也勒令整改,想來,類似的事情不會再發生了。”

    聽到富安陽這麽說,秦小悠才算是信了,“嗯,工廠真得好好管理一下了,工資待遇都不錯,還能整出這樣的幺蛾子來,都是些心裏沒數的。”

    對於秦小悠這恨鐵不成鋼的語氣,富安陽是深有同感的,他剛剛在廠子裏了解清楚了事實,也是氣不打一處來,你說怎麽就有眼窩子這麽淺的人呢?

    不過他還是很快就冷靜了,工廠裏不是一個人兩個人,人多了,自然是啥樣的品性都有,有能幹的就必定有耍滑的,這個不可能避免。

    而自已生氣根本解決不了問題,遂大刀闊斧地重新安排了工廠裏的各個崗位,讓每一級都能夠清楚自已的責任和義務。

    責任落實到了人頭,上下級之間又有著連帶的責任關係,出了事誰也跑不了,像今天這樣的事情,想來應該會減少甚至避免再發生了。

    看到富安陽微皺起清秀的眉頭,就知道他跟自已的想法差不多,既然兩個人能想到一起去,想來富安陽的解決手段也應該跟自已差不上下。

    那她就沒什麽可擔心的了,又再起了個話頭,說起了別的事兒,“安陽,前陣子不是聽你說,廠子裏在研發新產品嘛,進展得怎麽樣?”

    “還行,已經出了模板,我剛剛試聽了一下,音質和感應效果都要比以前的產品好些,不過還在測試階段,數據還不夠穩定。”

    說到工廠的新品,富安陽的興致也跟著高昂了許多,想著當初偶然聽到秦小悠關於感應門鈴的設想,自已立馬就決定了投入生產,這個決定簡直是太英明了。

    看看工廠這兩年的發展,那真可以說是一天一個變化,產品越來越多樣化了,銷路也越來越寬闊,前景一片大好,希望一點點地變成了現實。

    “我想吧,感應門鈴到底隻是適應於商場店鋪的使用,你動手的早,它算是個新鮮事物,先期沒有人競爭,銷量倒是不愁的。”

    “但現在工廠的發展已經引起了別人的注意,開始有人模仿你們廠子的感應門鈴了,以後的日子恐怕不會像之前那麽好過。”

    “所以我想跟你提個建議,你看看是不是應該把民居的音樂門鈴,納入到廠子的生產項目中來。”

    秦小悠很認真的跟富安陽分析了市場,百姓到底是社會最基礎的組成部分,別看一家一戶隻需要一個門鈴,但架不住群眾基數大啊。

    “咱們隻要把門鈴的樣式做得好看些,造型和圖案弄得別致些,音樂做得多樣些,想來銷路是不用發愁的。”

    秦小悠最清楚,一直到自已上輩子離世的時候,音樂門鈴依然在繼續使用著,它應該是件長盛不衰的產品,頂大天不過就是在品質和樣式上多加改進罷了。

    富安陽立馬讚同到,“嗯,你說的這個事我也一直在想,我哥前些日子還跟我提了,說他在走訪客戶的時候,就發現了,民居宅院的門鈴是個缺項。”

    “門鈴雖然使用方便,但用的人家卻不多,百姓還在心疼那十幾二十塊錢,但每天‘咚咚咚’地拍門,不可能是長久之計,門鈴的普及是必然趨勢。”

    沒想到安明大哥想得還挺長遠,目光也算是銳利,這也就怪不得富安陽的工廠,為什麽在這麽短的時候裏就做得風生水起了。

    看來安明大哥的營銷工作,做得是相當的靠譜到位,而工廠的輝煌戰績,跟安明大哥的付出是分不開的,工廠發展得如此迅速,安明大哥自然也是功不可沒。(m.101novel.com)